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李泰初的行动和连锁反应

抢救大唐 第二百二十二章 李泰初的行动和连锁反应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安禄山封王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天宝十年的时候,安禄山就曾经被封为东平郡王,如今受封亲王,毫无疑问,这是逾制了。

亲王乃是王爵第一等,唯有皇帝兄弟,儿子才可受封,当初李倓被封齐王时,朝堂上下都在嘀咕,议论纷纷,如今安禄山被封亲王,这毫无疑问,是在挑衅所有人的底线了。

然而,李隆基力排众议,说安禄山既然是自己义子,那便符合封亲王的资格,因此,李隆基强行将安禄山立为了楚王。

而安禄山,心情则是蛮复杂的,毫无疑问,李隆基对他好到没话说,但是呢,安禄山的心里,还是想坐一坐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的……

安禄山坐在宽大的椅子上,看着这座由李隆基给他造的宫殿,罕见的陷入了沉思,还有犹豫。

按他的计划,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起兵了,长安军队疏于训练,安禄山觉得,自己三个月以内,就可以攻下长安,到时候,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节度使必然不敢动兵,然后再让其禅让之,以燕代唐,横扫天下!

一旦功成,自己必将为新朝开国之君,名留青史!而且,将掌握天下之权,世人也任由自己生杀予夺!

可……安禄山自己心里,还是有一点犹豫,自从他入朝以来,李隆基未曾有丝毫对不起他的地方,论恩宠,更是天下罕见,史书难寻,要是自己起兵……

安禄山虽性如虎狼,可虎狼却也不是没有丝毫感情,不然那就不是虎狼,是杀人机器了。

因此,安禄山犹豫了。

想了很久,安禄山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暂时先放一放,自己不是得了楚地吗?到时候派人去楚地,说不定还能攒一些兵出来。

若日后真反,楚地与北地皆出兵,这风险也低多了。

安禄山点点头,打定主意,召集幕僚开起会来了。

其实安禄山现在还蛮舒服的,虽然李林甫令他忌惮,可是李林甫对安禄山并不差,平时也是嘘寒问暖,送各种东西的。

李隆基更是不必说了,安禄山本身造反的准备也没有准备好,历史上那是杨国忠和安禄山争宠,他这才仓促反叛的,不然,恐怕还得准备几年才是。

安禄山其实这几年反叛的心思也淡了许多了,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虽然对帝位依然有觊觎之心,可是胆子却小了。

安禄山……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想一出是一出的人。

李泰初没有对安禄山动手,就是怕逼反他,如果安禄山过得很舒服,那一时半会儿自然不会反叛,要是安禄山不舒服,那一怒之下,别说反叛了,恐怕就连打死自己儿子这种事情都能做出来。

总之,安禄山这枚定时炸弹暂时还没有爆炸的风险,远在南海郡的李泰初,也因此松一口气。

至于那封信……李泰初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以后,像这种引发李隆基疑心的隐秘之事,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李泰初已经在想着,找借口对李隆基动手了……

嗯,李泰初和安禄山一样,都在准备造反,不过他们两个有一些不同,安禄山准备造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李泰初,是为了让李倓当皇帝——虽然历史上的李倓确实是皇帝。

李倓死得早,是被陷害以后赐死的,后来,他被自己的兄长李豫追封,成了一个皇帝。

不过这种皇帝没意义,李倓愿意李泰初还不愿意呢!李泰初要的,可是一个完全信任他,将帝国权利交给他的皇帝,而不是一个死皇帝。

李泰初的心思,李倓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不过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两个,注定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李倓要是敢反悔,李泰初立刻就能让李倓身败名裂。

而在李倓看来,李泰初手里也没有军队,要是李泰初敢反悔,他自然可以杀了李泰初然后自己干!

嗯……然而,李泰初算计了李倓,他手里,现在在长安城外,有足足一万精锐甲士,这一万甲士,虽是步卒,却可挡五万唐军!而且全部都是战兵,哪怕是丢边关,或者是唐朝立国之前,那都是足以号称无敌的精锐!这一万人想攻下长安,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而李倓,兵虽有一万,可兵员素质也不过和安西兵相仿,甚至略有不如,打长安都有些勉强,更别说和李泰初抗衡了。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李泰初这么多军队,难道就没有一点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自然是有的,可是长安城上上下下,三司还有长安,万年县里面,有哪个小官吏没有得过李泰初好处?他们碰到为军队运输粮食的车队,根本问都不问一句,这些蛛丝马迹,顿时消失在了长安浩如烟海的交易记录中了。

而且李泰初运粮,那可是有正当理由的!在长安城外,李泰初可是开了不少粥场,还有粮仓,哪怕是有人查,有很难查出什么来,更别说有许多官吏掩饰了。

安禄山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天下,其中,本来准备为自己部下请功的哥舒翰,对这件事情更是仔细研究了许久。

本来哥舒翰准备安禄山以藩将代汉将以后,自己也这么干的,没想到安禄山并没有成功。

哥舒翰想了想,还是递了一些汉将的名单上去就罢了。

哥舒翰心里蛮不是滋味的,他也是胡人,可是他这么多年以来,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却连为胡人争夺一些权利,都怕得罪了那些官吏,也不知道,自己这个节度使当的有什么意思……

哥舒翰心里憋着一股气,不到一个月,就病倒了。

哥舒翰一病,陇右等地顿时群龙无首,失去了主心骨,若不是吐蕃元气未复,说不准大唐边关就有一场大战了。

哥舒翰很快被送回了长安,安歇养病,而陇右节度使之职务,朝堂上下争论许久后,则是暂时被安思顺接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