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欲行开中

抢救大唐 第二百一十七章 欲行开中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李泰初用准备的法子,是开中法。

开中法是由宋时折中法演变而来,乃是明朝前中期的法子,明时,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当时被称为“占窝”。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开中法逐渐消亡。

虽然历史证明,开中法很可能会慢慢的失效,但是李泰初衡量各朝盐法后,还是选择了开中法。

毕竟吧,制度这东西,怎么可能会十全十美,万世不易?到了一定时间后,肯定还是要改革的,所以李泰初觉得,用开中法问题不大。

至于明中后期,以及清的纲盐法,票盐法,李泰初不作考虑。

因为,这两个制度,不但会让盐商的财力,膨胀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垄断,让阶级固化,从而导致官商勾结,官怒民怨。

而且,盐价会膨胀到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清代的时候,盐引分大引和小引,大引是四百斤,小引是二百斤,平均一下,一引盐就是三百斤,从盐场运盐到两淮,成本大概在一两多银子,可盐商把这些盐卖出去,起码十两银子!

而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大概是两百元左右,就算是后世,这盐价也算不上便宜了,更何况在百姓并不富裕的清代呢?

盐商这玩意,就是趴着吸血的东西,李泰初可不一样让盐商富裕到明清扬州盐商那样。

以清代为例,扬州盐商总资本最多时达白银七八千万两,而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为四千多万两。

乾隆、嘉庆年间,扬州盐商富豪榜的门槛是千万两以上,家产几百万两的都被称作“小商”。乾隆朝扬州盐商首领江春,曾率领盐商十一年间捐银一千多万两。

乾隆年间,盐商黄均太吃一碗蛋炒饭,成本为白银五十两。

因为这碗蛋炒饭的每粒米必须100%的完整,每粒米必须全部分开,每粒米必须泡透蛋汁;鸡蛋产自每天用人参、黄芪、白术、大枣等喂食的母鸡;配汤为百鱼汤,包括鲫鱼舌、鲤鱼白、鲢鱼脑、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等。

单说鸡蛋,一个就要一两纹银!华夏自古以来都说财不外露,盐商如此奢侈,不知让多少人心中暗恨,不知道发生了多少矛盾,因此,李泰初是绝不会用的。

盐法改革,李泰初还得先和几个人通个气,一是高力士,二是陈希烈,三是李林甫。

至于杨国忠……杨玉环已封后,杨国忠如今已位列三公尊位……然并卵……

三公如今什么用都没有,没有丝毫实权,除了别人尊称一声外,呵呵……

杨国忠这段时间可是苦闷不已,但是又发作不了,这是**裸的明升暗降戏码,如今李隆基看陈希烈和李林甫斗得挺好,对杨国忠的暗示也视而不见,这就让杨国忠心中更加苦恼了。

不过苦恼也没用,所有人都不准备理杨国忠,毕竟皇后之兄,还想当宰相?接下来你准备干嘛?是不是想造反了?

李泰初劝杨玉环当皇后这一招,几乎是完全断绝了杨国忠封相的可能性,现在,就连李泰初准备改革盐法这种大事,都没有想到杨国忠,不知道杨国忠知道以后,会不会恼羞成怒。

李泰初先拜访了高力士,然后给陈希烈和李林甫递了封信,让他们明天演演戏。

第二天早上,李隆基就被高力士拖起来,参加了一次朝会。

这次朝会,五品以上的六部官员基本上都到齐了,要议的事情不少,可是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李泰初那一件。

高力士喊过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李泰初出列道:“臣有事奏。”

李隆基兴致不高,他开口问道:“有什么事啊?”

“启禀圣人,朱雀大街铁道已成,接下来便该修建从长安到岭南的铁道了,此工程耗资巨大,国库恐不能支撑,因此,臣请圣人,复盐业官营之制,以丰国库!”

李泰初一言既出,众官哗然,自前朝隋文帝“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盐业都不曾收税了,更别说管控,如今李泰初居然想将盐业收为国有,这自然令众人惊讶不已。

其中,有不少人的脸色都不自然了起来,盐业野蛮生长,他们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他们煮盐贩卖,所得之利,不下千金,甚至是万金,他们身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因此,一时间反对之声如潮,朝堂之上,群情鼎沸。

李泰初冷眼看着这一幕,也不说话,李隆基本来不耐烦的,可是看着冷静的李泰初,李隆基觉得自己还是听李泰初说完比较好,而且国库里面的钱可都是他的,要是为了修铁路,国库没钱了,那他难不成去喝西北风不成?

因此,李隆基咳了咳,道:“安静一下。”

高力士连忙和八个宦官齐声喊道:“圣人言,静!”

九声大喊,让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官员们低下头,不敢直视李隆基。

李隆基点点头,道:“承尧,你继续说。”

李泰初沉声道:“盐之官营,自春秋齐国始,汉书食货志曾载,秦国一统后,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武帝之时,文景之治留下来的钱财已经全部花光了,因此,武帝除了改革货币,还将盐铁收为国有,正是因为如此,汉才未在武帝死后而亡,前朝隋文帝曾经放弃了盐业之利,他的儿子杨广,修大运河,征高句丽,导致国库亏空,不得已而压榨百姓……臣要表达的事情很清楚了,如今的大唐,如果不将盐业收为国有,课之以税,那么铁路,会将大唐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库彻底掏空!到那个时候,诸公应该明白会发生什么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