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盐业

抢救大唐 第二百一十六章 盐业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程千里的话,消散在风中,没有人知道,有一群人,一群不为众人所知的人,在李泰初的麾下,为这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帝国,在默默地努力着。

……阿布思被杀的消息,是九月传到长安的,程千里上表,说自己没有生擒阿布思,深感惭愧,求圣人降罪。

李隆基看罢,哈哈大笑:“强悍豪壮!好啊!朕又得如此一员大将,大唐之强,旷古烁今矣!”

高力士连忙拍马屁道:“圣人乃是有史以来,最明之君,如今阿布思之死,更是证明了大唐之强盛!圣人之功,远迈秦汉矣!”

“说的好!”李隆基笑道:“千里此次诛杀阿布思,当赏!高力士,下旨!程千里升右金吾卫大将军,加特进,另外赏钱百万!”

“是!”高力士没有丝毫异议,立刻就去办了,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有不少长安人因此而加餐,佩剑的文生笑嘻嘻的喝着酒,吟唱着“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庆贺着大唐的又一次胜利。

百食铺,这个李泰初刚发家时的铺子,如今已是占地数千平的超大酒楼了,李泰初,他坐在二楼靠窗处,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文生们在议论程千里。

李泰初喝了一口酒,对对面的七郎笑道:“北庭定了。”

七郎点点头,道:“玄甲军这几年已扩军到一千,也定了。”

李泰初点点头,好像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看着那些年轻的文生,笑了起来:“年轻真好啊……他们将会成为帝国的未来,他们是如此的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崇拜英雄,虽然他们身上穿着的是儒袍,可是腰间却佩着刀剑,渴望立下不世功勋,荡尽世间不平……”

七郎点点头,一向冰冷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我们其实也像他们一样,还是满怀着理想和期待,不然,也不会如此了。”

“嗯……”李泰初眼中闪过一丝疲惫,还有振奋,是啊,他依然年轻,虽然这几年经历的事情,比普通人二十年还要多,可是他的理想依然没有改变,他还是和这些高声谈论,为大唐自豪的文生们一样,怀着理想,想治好大唐这个受伤的巨人。

秦风万年,汉魂绝世,隋戈三舞,唐唱千秋……

李泰初起身离开,他要让唐非两百年亡,让这片大地上面,长江黄河之间的所有人,都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这很难,可是难又何妨,去做便是了,李泰初迟早有一天会死,他的骨头会化为原子,散布到整个宇宙,可是,他的名字将随诸夏一起长存,直到诸夏消亡……

或许是几千年,或许是几亿年,可是无论多久,总会有人,会想起李泰初,想起他曾经做过的一切……

回到铁道司,李泰初收拾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

长安城的铁路快修好了,只等查缺补漏,检查完毕后,蒸汽机车便可以开始组装和运行了。

然后,李泰初就要安排修建一条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从长安到岭南的铁道线!

这条铁道线,将长达数千里,成为整个大唐帝国最重要的大动脉,加快南北交流与经济发展,这条铁道,给帝国带来的意义,甚至比隋炀帝杨广修建的那条大运河更大!

在南方,李泰初将建立起一座座港口,通过海洋和那些遥远的,远离大唐的土地,为唐帝国输入新鲜的血液,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发展潜力!

不过,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钱。

修建这条铁路的耗费,可想而知,据李泰初所知,前世修建铁路,每公里都是按百万,甚至是千万来计算的,就算是以大唐的国力,想修建一条如此漫长的铁路,所耗费的金钱,也足以将其掏空,因此,李泰初需要钱,不,准确的来说,是大唐需要钱,需要很大很大的一笔钱,这笔钱,从哪里来?

李泰初的目光,转向了一样小东西,那是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那就是盐!

不错,李泰初的目光,转向了食盐专营!大唐立国到现在,食盐之利,并没有被皇帝们所重视,这是从隋朝时便留下来的历史原因。

事实上,唐朝全面开始实行官盐制度,是由安史之乱之后开始的。

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盐业管辖并不严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买卖盐,甚至可以自己光明正大的煮盐,因为在大唐开国的时候,李渊就把这项权利给了所有的百姓。

安史之乱后,由于大唐国力亏损严重,所以才实行的官盐买卖制度,同时设立巡院,严厉打击私盐,只准贩卖官盐。

李泰初想做的,就是将官盐制度提前放出来,为修建铁路,出一份力。

事实上,官盐制度也是对百姓的一种剥削……毕竟人可以不吃肉,但是不能不吃盐,那会要人命的!

不过,李泰初心中并没有什么负罪感,官盐放出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然,国库没有钱,百姓们一样还是会被剥削,到时候矛盾激化得更厉害……

盐铁官营最早始于齐国。

管仲对盐铁曾实行专卖政策,但采取局部专卖办法,盐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官制为时短暂,民制的盐经国家收购,然后运销于各地而取得巨利,结果是“民叁其力,二入于官。”(《文献通考》卷一五,《征榷考》二,《盐铁》晏子语),对铁采取贷与民营的办法,而由国家分享其利。

所以,管仲的盐铁官营,实际上是单纯的官收,仅“税之而已”。

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

不过,这种流程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官员贪污。

自唐复官营之制后,历年查处贪腐的官员可以说的上是越来越多,因此,李泰初不可能完全使用之前的官盐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