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贝纳颂 > 168.奇遇

贝纳颂 168.奇遇

作者:李赫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6 23:04:38 来源:笔趣阁

清道光年间,京城里有个人名叫谭九,家里是种花卖花的。

有一天,谭九的舅舅病了,父母备了许多礼,让他去探望。因舅舅家在城外,离得比较远,他借了一头毛驴出发了。

一直走到太阳西斜,他才走了一半路程,一直都没看到附近有村子,想着今晚恐怕要在野地里睡一夜了。

就在这时,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婆婆,骑着一匹白马从后面快速赶了上来,马鞍十分精美华贵,可她却穿得破破烂烂。

老婆婆到谭九跟前时慢了下来,和蔼地问道:“小伙子,你这是要去哪呀?”

谭九把要去的地方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说道:“还有几十里的路,前面的路被洪水冲断了,现在非常难走,这么晚了你一个人走夜路,就不怕遇到劫道的吗?我家就在前面,不如到我家歇一晚,明天再走。”

谭九正愁没地方落脚,听老婆婆这么说,再三感谢。

老婆婆在前面引路,下了大路走了不到二里地,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树林里有微弱的亮光,老婆婆用马鞭指着那里说道:“到了,就在前面。”

谭九跟着老婆婆走进松树林,来到一个院子前,院墙只有肩膀高,院里有两间低矮的屋子。老婆婆下了马打开院门,把谭九请进屋里。

谭九看到屋里只有一个火炕,墙上挂着一盏油灯,其他什么家具都没有,连个板凳都没有,一个女子坐在炕头,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老婆婆说道:“媳妇赶紧起来,有客人来了。”

女子用手理了理头发,抱着孩子慢慢起身,孩子哭了起来。老婆婆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饼塞到孩子手里,孩子马上就不哭了。

谭九看这女子有二十多岁,没有梳妆,眼角还挂着泪,模样倒是挺标致。

老婆婆对女子道:“你给客人烧茶,我先把马还回去。”

说完,老婆婆牵着马出了院子。

女子穿着红布短袄,绿布裤,蓝布短袜,脚上是高底的破红鞋,都是又破又旧。她放下孩子,用油灯点燃柴草,给谭九烧水。

谭九看这个家是真穷,女子实在可怜,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回来,对谭九道:“让客人久等了,刚才我去还马,主子家听说有客人来,也想请你过去,老身说太晚了,主子托我向你问安。”

谭九不明白老婆婆说的主子是谁,只好勉强应付。

老婆婆又说道:“客人赶了这么久的路,肯定饿了,媳妇你快去准备饭菜,我去帮客人喂驴。”

谭九赶紧说道:“老太太,您太客气了,真是打扰您了,今天的饭钱算我的。”

老婆婆摆摆手说道:“贵客千万不要说这种话,这才几个钱?”

老婆婆说完就出去喂驴了,她的儿媳妇很快做好了饭菜端到炕上,用的都是粗瓷大碗,盆里盛着酒,饭菜竟然还不错,有鱼有肉。

老婆婆把墙上的灯拿下来照亮,给谭九倒了一碗酒。

谭九说自己不能喝酒,吃了一口饭,发现饭菜竟然都是凉的,只好喝了一碗暖身子。

吃完饭后,女子收起碗筷,老婆婆拉着谭九坐下说话,女子则在旁边逗孩子玩。

谭九问道:“听您这口音,不像是京城人氏,可您的儿媳妇却穿着旗装,敢问您是哪个旗的?”

老婆婆说道:“我姓侯,本是凤阳人氏,为了逃难才来到京城,靠给人缝缝补补过活,后来嫁给了这村里的郝四,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

我家老伴已经快七十了,在前面的客店里打杂,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嫁人,儿子是个泥瓦匠,在城里给人干活。

你明天肯定会经过那家客店,里面有一个白头发的老头,耳朵后面有个鸡蛋大的瘤子,那就是我老伴儿。

我家儿媳妇姓余,是主人巴参领府上的丫鬟,主人已经不在了,公子承袭了他的职位,那匹马就是从他家借来的。”

谭九又问道:“您老人家过得这么苦,干嘛还给我准备那么多酒菜,又是鱼又是肉。”

老婆婆大笑道:“我家这么穷,哪能吃得起鱼肉?只是碰巧过中元节,分了一点主人家的剩菜,实在没有能招待客人的,就拿过来了。”

谭九和老婆婆说了半个时辰,慢慢就觉得困了,可是看这家里没有其他能睡的地方,只好强打精神,拿出烟袋就着油灯点着,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老婆婆的儿媳妇闻到烟味,时不时地朝他看,好像也想抽两口。

老婆婆看到儿媳妇嗜烟的样子,叹了口气说道:“我家儿媳见你抽烟,也想抽两口,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谭九听她说想抽烟,赶紧把烟袋递了过去,老婆婆说道:“这段日子过得苦,她已经有半年没抽烟了。”

老婆婆的儿媳拿过烟袋,脸上的愁容散去了不少。

老婆婆看着儿媳妇说道:“老身活这么大年纪,从来不抽烟,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什么好?”

谭九道:“我也不知道,不会抽也就罢了,学会就丢不下,一天不抽都不行,宁可不吃饭,也不能不抽烟。”

老婆婆听后哈哈大笑,谭九道:“既然您家儿媳想抽,过几天我买一些给您送来,就当是报答您的收留。”

老婆婆听后点点头。

又过了一会儿,谭九出来方便,看到满天星斗,月亮挂在树梢,约莫已经是四更天了。

老婆婆在屋里对谭九道:“看你一直打哈欠,肯定是困了,也该睡了。”

谭九见这个家里没有睡的地方,只好说道:“我还不困。”

老婆婆说道:“你明天还要赶路,还是早点睡吧。老婆子我还有事请小哥帮忙。”

谭九进屋问是什么事,老婆婆满面愁容说道:“明天你路过前面客店,要是见到我的老伴,请给他捎个话,就说家里没吃没穿,让他送些钱来。”

谭九道:“原来是这点小事,我一定把话带到。”

老婆婆又很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家里太穷,没有多余的被褥,只能委屈你一夜了。”

谭九道:“您这是说哪里话,能有个地方睡觉,就已经很感谢了,哪里还敢有别的奢望?”

老婆婆拿来一张草席铺在地上,谭九早就困得不行了,躺到席上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谭九从睡梦中醒来,看到天还没亮,耳边传来虫子的叫声,几团荧火在眼前跳跃。

他立刻爬了起来,发现自己躺在松树林里,衣服已经被露水打湿了,清寒彻骨,毛驴被绑在树上,还在傻乎乎地吃着草。

院子没了,茅屋也没了,老婆婆和她的儿媳妇更不知道在哪里,四周都是荒草荆棘,半人来高的荒草丛中,只有寥寥几个坟堆。

谭九被吓得魂飞魄散,只觉得毛骨悚然,后脊背发凉,急忙解开毛驴,骑上后使劲拍了几下,飞快地往前跑。

跑出去有三五里地,天渐渐亮了,他才稍稍放下心来。

看望完舅舅后,谭九按照原路返回,看到路边有个茶水铺,便停下来,要了一碗茶和一碟咸菜,就着馒头吃了起来。

谭九很快发现,店里有一个端茶擦桌子的老头,好像七十多岁的样子,头发已经全白了,脖子后面长了一个鸡蛋大的肉瘤子。

他突然想起,昨晚那个老婆婆说的老伴,和这个老头极其相似,他该不会就是老婆婆的老伴吧?

于是他急忙拉住老头,问他是不是叫郝四。

老头问道:“我是郝四,我从没见过你,你怎么认得我?”

谭九大吃一惊,赶紧把他拉到偏僻处,把昨晚遇到的事告诉了他。

郝四听后,先是大惊失色,过了好一会儿,竟然流下两行老泪。

郝四边哭边说道:“按你说的,你遇到的应该就是我已经去世的老伴和儿媳,还有我夭折的孙儿。我家老伴两年前下世,儿媳去年难产,母子俩都没了,没想到她们都在地下团聚了!”

原来昨晚遇到的一切都是真的,谭九觉得他们家实在太可怜了。

谭九又问巴参领是什么人,郝四道:“是我们的佐领的父亲,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就葬在北门外,我可怜的儿媳就是他家的丫鬟,我们两口子是主子的守墓人。

去年下了一场大雨,房屋都塌了,佐领无力修缮,我就没了容身之处,只好来这里打杂。前天中元节,佐领曾去祭扫,烧了不少车船马匹,不知道她说的借马,是去做什么。”

谭九听后感叹良久,送给郝四铜钱五百个,让他买鞋冥纸冥钱烧给家人,让她们在那边能够过得宽裕些。

郝四接过铜钱就要给谭跪下,谭九赶紧将他扶起来,并好言安慰。

谭九回到家后,觉得不能对老婆婆和她的儿媳妇食言,于是买了一根烟杆和四袋烟来到她们的墓前,烧给了她们。

至于那个巴参领,谭九在北门外果然找到了他的墓,已经立了新碑,旁边又盖起了两间茅屋,郝四这下大概也许应该有地方栖身了。

都说人死以后都会进入冥府,喝了孟婆汤,忘记今生的一切,然后步入轮回转世投胎,没想到穷人死后,在地下依然受穷受苦。

故事出自《夜谭随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