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第二十六章 诸王覆灭大明前夜 上

大明奇葩一箩筐 第二十六章 诸王覆灭大明前夜 上

作者:孤临易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2 12:59:41 来源:笔趣阁

陈友谅死了,张士诚也死了。小明王是怎么想的,不得而知。形势和当年曹操携大胜还朝,汉献帝是怎么想的应该差不多吧。

过往的正史无法告诉我们朱元璋到底是撺唐的朱温般性格急不可耐,还是曹家二代曹丕一样到火候到了摘果子。

出警入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假节越,加九锡。上尊号,车马服饰,同皇帝例……等等繁文缛节都不必有了。因为小明王坐船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死了。

小明王,韩林儿。反元复宋的最后一个象征就这么没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他有子嗣。

臆想起来:朱元璋是不会想当周公的,正好死了岂不美哉?

韩林儿称帝共十二年。《明史·列传第十》也没有记载他有儿子。

即使是有儿子朱元璋已经不需要另在一个幌子来稳定人心了。

至今还是搞不明白,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把小明王溺死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朱元璋示意他这么做?还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揣测圣意想邀功。

皆俱往矣,且不论小明王有没有儿子兄弟,朱元璋如今声望正隆,不是谁可以动摇他的地位的,这一切都无所谓了。

此后朱元璋正式即位吴王,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朱标为世子,已固国本。

大明开国后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马上立为皇太子。

书归正轨,何处割据一方气候不大的反王们,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

张士诚覆灭之后,留给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政权的时间也不多了。

先来说一说方国珍这个人,和他的造反历程。

方国珍,生于1319年―1374年5月8日卒,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也是个苦命人。

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

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受元招降。

至正十二年即1352年三月复反,于黄岩澄江杀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次年,使人至京师贿赂权贵,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横行海上。

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运万户。次年,升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七战七捷,败张军于昆山,张士诚遂降元,此处和之前介绍张士诚的经历对上了。

方国珍据浙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台等地。

至正十八年即公元1358年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遣使招降方国珍,授福建行省平章。

但方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这里不能说这种行为是蛇鼠两端,毕竟乱世求存,正面杠就会死得很快。不失为是一种智慧。

其后,仍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

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

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十一月被迫归顺。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

洪武七年即1374年,病死。死后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曾经过招元璋,有来有回一代豪杰的他,为何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张士诚和陈友谅?下文试着分析。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方国珍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

方国珍与其下属商量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与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

下属觉得他说的在理。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

朱元璋又派镇抚孙养浩回访他。方国珍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朱元璋没接受人质,而且给予厚赐,将他送回;又派博士夏煜前去,拜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其弟方国瑛为参知政事,方国珉为枢密分院佥事。

方国珍名义上奉献三郡,实则心存二心,待夏煜到后,他诈称有病,自言年老不能称职,只接受平章印章及诰命。

朱元璋觉察到这种情况,便写信告诫方国珍说:“我开始认为你是识时务的豪杰,这才命你**一方。你却居心叵测,想探听我的虚实便派你儿子来,想推却所封官爵则自称年老有病。历来聪明者可转败为功,贤能者可因祸得福,你好好想想吧。”

当时方国珍年年修造海船,为元朝漕运张士诚的十多万石粟到京城,元朝因此多次提升方国珍,直到命他为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管庆元,方国珍也受之如故;而对朱元璋却以甜言蜜语加以谢绝,表示绝无依附之意,收到朱元璋的信,竟然不打开看。

朱元璋又写信劝说道:“福基于至诚之心,祸生于反复无常,隗嚣、公孙述两人就可作为前车之鉴。大军一出,就不再是用空话可以解救的了。”方国珍技穷了,又装出一副惊慌害怕的样子来谢罪,并进献一匹鞍上饰有黄金宝物的马,朱元璋又没有接受。

不久,苗将蒋英等反叛,杀死胡大海,带着胡大海的首级投奔方国珍,方国珍拒不接纳,蒋英等便从台州逃往福建,驻守台州的方国璋率军中途拦截,方国璋兵败被杀,朱元璋派使者前去悼祭。

一年后,温州人周宗道以平阳来降,方国珍的堂侄方明善当时驻守温州,便派兵争夺平阳,参军胡深将其击败,然后攻下瑞安,进兵温州。

方国珍这时害怕了,请求每年供给朱军白金三万两,待攻下杭州时,马上纳土前来归附,朱元璋这才下诏令胡深班师返回。

期望纵横捭阖,终究棋差一着。

吴元年即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后,方国珍据境自如,派间谍借向朱元璋进献之名,侦察对方力量,又屡次通好于扩廓帖木儿及陈友谅,企图互为掎角。

朱元璋获悉之后大怒,派人送去书信,历数他的十二条罪状,又索取军粮二十万石。

方国珍为此召集部属商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都认为不能顺从。唯有一个名叫丘楠的独自争辩道“:你们所言都不是方公之福啊。只有明智可以解决事情,只有讲信用可以守住疆土,只有有理有利才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多年了,可总是迁延不决,犹豫再四,计不早定,这不可以说是明智。既然答应朱元璋投降,却又违背他,这不可以说是有信用。朱元璋派军征战,有他的理由,因为我们确实有负于他,这不可以说是有理。你扶服请命,幸运的话他还会将你看作是钱俶啊。”

方国珍不听劝告,只是日夜运送珍宝,修造船只,为避走海上做准备。

因时局所迫乞降善终,是能屈能伸?还是苟且偷安?

朱元璋吴元年即1367年九月,朱元璋已攻克平江,命参政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瑛迎战,战败逃走。

朱亮祖又攻克温州。征南将军汤和率大军长驱直入抵达庆元,方国珍率部逃亡入海,又被追兵在盘屿打败,其部将相继投降。

汤和多次派人向方国珍说明顺从与抗拒的不同后果,方国珍这才派儿子奉表乞降,说道:“臣听说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王者体天法地,对人无所不容。臣长期以来蒙受主上的宽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绝于天地的事,因此一陈愚衷。臣本是庸才一个,遇上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岛,没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没有帝制自为的野心。当主上率军浩浩荡荡到达婺州时,愚臣马上派儿子前去侍奉,就已经知道主上会有今天,我将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润。而主上推诚布公,派我驻守乡郡,就像以前吴越一样。臣遵奉条约,不敢妄生枝节。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衅端,烦劳问罪之师,我心里战战兢兢,因此派守军出迎。然而最后还是飘浮入海,为什么呢。孝子对于父亲的责罚,如果是轻微的杖责便接受,如果是重杖的话便会逃避,臣的事情就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我想马上自缚去朝廷请罪,又惟恐遭斧钺之诛,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将会说主上之心不能容臣,这岂不会连累天地之大德吗?”

根据推测以上这些话大概都是出自方国珍的部下詹鼎之口。

朱元璋看后,觉得方国珍可怜,便赐信说:“你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今天你已走投无路,又情词恳切,我理当以你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你不要自起疑心。”

于是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当面责备他说:“你来得不是太晚了吗?”方国珍顿首拜谢,授为广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禄而不上任,等于就是软禁控制起来了,让他养老等死而已。

洪武七年即1374年5月8日,方国珍去世,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

朱元璋在方国珍死后对于他的评价很直白: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一方。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

《明史》: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

《黄岩县志》:时元纲已坠,方氏首逞臂力,然能保全三郡,归命真人,桑梓不罹血刃,则其勋庸讵可泯乎。

总而言之评价不高,可能是控制的地方不是当时重要的经济区,又反复无常,最终是降了,还想让儿子永守故土。总而言之在朱元璋眼里就是笑话,绝对的权威面前安排得你明明白白。

最后能善终,儿子在新朝大明当官儿。对比陈友谅和张士诚也不失为另一种福气吧?

关于他的民间轶事,两则。其一,借木结亲。志载,方国珍“一日侵晨,诣南塘戴氏借大桅木造舡,将入海货鱼盐。戴世官,屋有厅事,时主人尚卧未起,梦厅事廊柱有黑龙蟠绕,屋为震撼,惊寤视之,乃国珍,遂以女妻其子。”

其二感服妓女,方国珍占据庆元、温、台三郡,张士诚在姑苏,遣能诗妓女十余辈来台州探听虚实,方国珍将妓女送至南塘戴家,让其与范秋蟾唱和。当妓女回去时,秋蟾制新词十章配上管弦乐,以送行,妓感服,把张士诚一方的情事告诉了方国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