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

国姓窃明 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2:26:26 来源:笔趣阁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圛

同时参观完钢铁厂和兵工厂后,朱树人才发现,过去这大半年里,还是钢铁厂、选矿厂以及其背后的磁学研究所进步最快。

毕竟,马鞍山这边的钢材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了,短短磨合了一年多,就把矿石和煤炭原材料含硫量较高的不良影响完全压制了下去。

后续的问题,只是降本增效——也就是怎么花更少的钱,实现同样的效果,减少能耗的浪费。

相比之下,机械物理研究所那边,就没有什么理论进步,只是笨办法堆实验数据,看不到负责人有什么实验设计的思路。

膛线设计的思路,也都是朱树人自己拨一拨动一动,下面人只负责堆体力活。

“钢铁厂干得不错,比兵工厂好。原料除杂有进步,今年要奖励,明天再重点去选矿研究所看一看吧。”

离开马鞍山兵工厂后,盘点了今天一整天的见闻所得,朱树人便如是吩咐。圛

顾炎武闻言,也立刻在旁边解说提点:“果然如此呢,听说研究所那边,由湖广方巡抚偶尔亲自提点,他每年抽时间过来一两个月。

方巡抚还派了他栽培的一些心腹研究人员,来这儿蹲点,还找亲戚助手常驻于此,帮他整理数据和文稿,完善他的《物理》撰写。”

朱树人闻言,这才恍然,原来兵工厂主要是靠没有理论基础的工匠们自己摸索,而钢铁厂和研究所背后,好歹还有方以智在帮他抽空操心呢。

方以智虽然跟同时期西方科学家有一定差距,也没接受过系统逻辑学教育,但在广博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多少能触类旁通。

朱树人揉了揉太阳穴:“《物理》?方兄总算开始写《物理》了?哦,孤是说他居然开始写《物理》了,这东西可不好写啊,别写着写着,最后成了纯粹的博物学著作。

方兄虽然算是在这方面学识很不错的了,但还是失于理论不够系统,太零敲碎打了。他要真想写,年底郑成功去打大员时,我让他多抓点红夷俘虏。

到时候放一条船回去带信给红夷执政,让他们交出笛卡尔,换回所有在大员被俘的将士和东印度公司雇员,不然咱大明就把所有俘虏枪毙。”圛

对于历史上方以智的名著,朱树人还是有点期待的。

原本他还担心这一世方以智仕途顺畅,就把著书立说的事儿丢得一干二净了,那也算科技史的一点损失。

现在听说他还能稍微分心著作,朱树人当然要支持。

郑成功还没打下大员呢,但朱树人心里已经把荷兰俘虏的用途都想得明明白白了。

只可惜,如今的笛卡尔年纪也已经老了,用不了几年了。

朱树人倒也不是没考虑过牛顿,但牛顿现在还是个三岁小孩儿呢,莱布尼茨更是刚刚才进入受精卵状态。

所以,只能是先设法留个引子,就当是用笛卡尔千金市骨,向西方科技人才宣传大明这边求贤若渴的姿态。圛

这个时代西方很多有志于科研的人才,境遇还非常不好,主要原因就是三十年战争还没彻底结束,而天主教国家对科研的迫害态度是非常严峻的。

笛卡尔年轻时在法国就待不下去,境遇甚至不比几十年前的哥白尼好多少,这才不得不常住荷兰,谁让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呢。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未来近百年内,西方科技也主要在荷、英和北德意志地区等新教国家快速发展,因为新教国家没有强大的残害科学家的教会力量。

而法、意、奥、西四大著名天主教传统强国,仍然要当近百年的科研荒漠。直到第一次工业歌命前几十年、发现自己的国力已经被英荷甩开太远,才被迫扭转。

所以,如今是1645年,如果能趁着1648年、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彻底结束前,向西方传播一些“东方的大明对科学完全没有宗教迫害,而且还允许自由选择信仰,在不干涉信仰的前提下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的消息,再配合重金酬劳,说不定能把欧洲科学的种子挖过来相当一部分。

此消彼长之下,怎么看都是爆赚的,这事儿必须上心。

……圛

一番考察,心里存下这个念头后,后续的视察工作,朱树人也就更加有的放矢,处处以百年大计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工作。

当天晚上,顾炎武带回消息,说是明儿郑成功还到不了。

但郑成功派出的加急快马信使已经先期抵达了,说郑成功一行算行程现在应该刚过太湖、抵达溧阳一带,后天一早能到。

毕竟郑成功如今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了,不可能日行数百里赶路。

朱树人也没说什么,本来就是自己来早了,先视察视察,怎么能临时对属下提高要求呢。

于是一行人在江宁镇上住了一夜,次日一早洗漱用过早膳,朱树人就让人临时安排,说今天一天要多视察几座研究所,别的行程不用安排。

反正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那些,明天郑成功到了之后,开会也要去,要指点郑成功如何适应热带雨林动植物环境,现在不急着参观。圛

让朱树人没想到的是,抵达磁学研究所后,他居然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人。

当时他一进门,就跟管事官吏吩咐:“听说密之兄派了心腹来帮他搜集数据、著书立说,怎不见负责的人来见?”

事务所的负责官员一脸尴尬,连忙解释:“王爷,方抚台派来的幕僚助手中,有女眷,平时只管查验实验结果,接收数据,等闲不与研究人员当面交涉。王爷要视察点拨,可至别院书斋。”

朱树人微微一愣,很快也反应过来,就不着行迹问了地方,挥退众人。独自来到研究院内一所独立清幽的别院。

这处别院应该是方以智今年刚征用的,重新布置过了,但既然是为了工作,朱树人也不会怪他搞特殊奢靡。

走进内院,看到的都是穿着方巾书生装的女人,但显然不是纯粹端茶递水的那种,看上去都有一点书卷气,像是能辅助做学问的。

遇到朱树人进来,几个女子还微微诧异想要惊呼。好在朱树人也没搞恶俗的微服私访、扮猪吃虎,他是大大方方穿着王爷的蟒袍进来的。圛

所以那几个女子吃惊归吃惊,但一看清他的衣服,立刻就不再多事反抗,任由他自行走动,还主动上来行礼,殷切地询问有什么能帮王爷引导的。

而朱树人大致也猜到了方以智派了谁来,随口对行礼的女吏垂询:“方巡抚是派了子翎小姐来这帮衬么?”

女吏纷纷敛衽:“正是,我等也都是方姑娘调教的书办。”

朱树人自然而然地莞尔一笑:“她几时还会‘物理’了。”

女吏当然要帮着说好话:“方姑娘博学多才,只要她肯用心的,无有不能学懂。”

朱树人也不再废话,一个眼神示意带路,很快被领到方子翎的办公室。进门前,他还示意噤声,要突击看看方子翎做学问是否严谨。

女吏们不敢违抗,没有通报,就让朱树人悄咪咪入内,看到一个久违的倩影,同样是头戴方巾穿着书生服。圛

方子翎果然毫无知觉,他进门时,方子翎还对着一台装在瓷筒里的怪异铜铁机器,拿着账本记录着数据。

朱树人随便扫了一眼,那机器是一个瓷筒的外壳支架,外壳内壁有层层嵌套的沟壑,上面缠着天然胶漆包裹的细软赤铜柱,内部还有一个靠着左右两端支撑凌空的奇形怪状磁铁机构。

虽然看起来跟后世的发电机形状差异还是太过巨大,但朱树人好歹能认出这玩意儿是试图做什么,没办法,这一切也是他此前随口点拨的,说要研究一下“磁铁和包裹阻隔材料的铜线圈互相旋转切割”的实验效果。

下面的人就瞎鼓捣做出了这么些玩意儿,不过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哪怕工业价值不大,为了将来的科学启发,也是好的。

朱树人看了几眼,这才出声:“什么时候来的?密之也不通知我一声。”

方子翎拿着炭条笔的手这才一震,凝在笔记本上,炭条笔的笔头也被这股力量折裂,从丝线缠绕的笔杆上断落。

“小妹拜见王爷,不知王爷驾临,失礼之处还望海涵。”深呼吸了一口后,方子翎调整好情绪,这才转身敛衽行礼。圛

朱树人内心,这几个月其实已经存了一点心思,如今诸王串联案刚刚过去,是时候筹备纳妾的事情了,他也想找个机会跟方孔炤、方以智商量呢。

没想到倒是方子翎自己先来到了南京周边,提供了一些接触的便利。

现在方子翎这么大大方方的,反而让他有些尴尬,更确切地说是有点内疚。

他连忙岔开话题,先问对方最近过得如何,是否适应:“子翎,你我也算知己数年,怎不知你读书涉猎这么广,连这些都懂?密之兄也真是的,怎呢让你操心这些。”

方子翎大大方方一笑,找旁边的位子款款坐下:“虽说不喜欢这些,但只要是书上能写明白的,什么不能学懂?家兄能懂的东西,小妹多花点时间总能看懂。再琢磨琢磨就是了。”

一边说,她还随手从案头拿过一本手稿,正是方以智未完成的《物理》,看得出来,方子翎的娟秀字迹,也在上面补充和批注了很多内容。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作品更多停留在博物学和经验层面,最多再加上一些近似谈玄的所谓规律总结,读书多的人要理解还是不难的,只要思想别僵化。圛

朱树人看了几眼,顺便夸赞了几句,又看了看眼前做出来的机器原型,让方子翎演示一下。

这机器当然不是方子翎做的,甚至可以说设计环节跟她都毫无关系,她只是负责记录一下做好之后的实验数据,总结一下失败现象。然后自然有人再改。

方子翎倒也坦荡,并不急着转移话题,反而是很专注地演示起来,看样子确实是对这份工作保持了好奇心。

“要演示还不简单,劳烦王爷蹬一下那个连接绑了磁铁的轴上的踏轮,让磁轴转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连出去的线圈那儿,微微有些吸力变化,能把铁砂吸起来。”

朱树人顺着指点看过去,果然这台奇怪的机器没法远距离输电,机器绕组引出来的天然胶漆包裹粗铜线,只能稍稍引出去数尺远,然后就又拧成了一个线圈,线圈下面放着铁砂。

这场景,倒有点像后世科技馆里看到的那些儿童发电实验,让人蹬自行车就能发出电来,只不过眼前的机器要笨拙简陋得多得多。

朱树人轻车熟路地照样开始蹬车,果然立刻看到远处线圈下面的铁砂有微微跳动,忽上忽下。圛

只是蹬车输出的电磁力非常微弱,还不稳定,如果朱树人持续匀速蹬,磁力很快会消失,铁砂就又会掉下来。

他还没反应过来,因为后世科技馆里的儿童实验,都是让小孩持续匀速蹬的,但科技馆里的用电器都是电灯,需要的是稳恒电流来做功,蹬得越狠灯越亮。

方子翎却立刻凭这几个月的经验总结出了他的错误,笑着指出:“不是这样的,要忽快忽慢,由慢变快的时候会有吸力,由快变慢的时候也会有吸力,要不听加减速,一个速度均匀着就没吸力了。”

朱树人一愣,这才意识到,确实,后世科技馆里的是电阻型用电器,而电磁感应是电感型用电器,要的不是稳恒电流,而是电流的变化,要的是不断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的过程。

“变磁生电,变电生磁”,关键在于这个变字嘛。

看来这东西还确实不好实业化应用,要解决的东西太多了。否则将来用水车风车代替人力蹬,你还没法保证水流速度不断快慢变化。

朱树人有意识地忽快忽慢蹬,为了追求突然加速度,有时用力就比较暴力,结果那边倒是确实持续把铁砂吸住了,但没一会儿电机输出端这边就电刷环火烧了。圛

方子翎连忙找来工作人员善后维修,朱树人也只好停止这场实验。

负责维修的女吏还有些担忧,连忙解释这机器平时不是这样的。朱树人却只是温和地拍拍她们肩膀:“没事儿,是孤使用不当,修好了再优化就是,又没花多少银子。”

经过这次亲身体验,朱树人也不得不承认:

说句良心话,如果不考虑工业化的应用场景,纯粹实验室用途,要“发现电的存在”,难度还真就不比造蒸汽机高。

蒸汽机好歹还要确保活塞气缸和飞轮曲轴的加工精密度,气缸得密封得严丝合缝不能漏气,各个蒸汽输送环节也要气密性很好,传动机构也要平稳减震,否则偏心惯性一大,机器转起来直接就抡飞报废了。

电磁感应的实验,却没那么高的精度要求,线圈不平衡磁铁不平衡无非就是阻抗大一点,效率低一点,但实验室里蹬自行车那点出力,绝对出不了危险,也电不死人。

电的难度不在于机本身,而在于配套的系统工程。实验室阶段,也不用考虑储电、传电、用电。圛

虽然说,造出理论上能发现电的原始磁感电机后,到能稳定用电照明,可能还要五十年甚至更久,要造出稳定输出的电动机要近百年,但朱树人也没让他们去做那些。

如果只是用电生磁,那输出的用电端其实只要一个固定的线圈就行了,什么都不用做,堪称难度最低的特例。

毕竟动磁生电、变电生磁,这是对原始工业基础要求最低的一步,说白了只是把一堆铜和磁铁缠绕加工成特定形状而已。

历史上蒸汽机比发电机早出现七八十年,那只是历史的偶然,不代表蒸汽机就比发电机难,朱树人又没必要照抄历史。

只是因为电磁感应的发现有相当的偶然性,而且电的后续研究要产生价值和效益,需要的配套比蒸汽机动力复杂太多,整套体系的出现要比蒸汽机晚七八十年,不是电机的“机”本身难。

就好比2020年代,还有人觉得电动车是新能源,但其实稍微懂点工程原理的都知道,当年早期电车出现得比内燃机车还早呢,汽油机还没诞生就有电动机驱动的车了。只是用电要的配套科技多,所以没法推广,直到现在也是,谁让充电换电比加油站加油更麻烦呢。

蒸汽机、柴油机这些机器本身虽然比电动机复杂很多,但蒸汽机柴油机只要机器本身造出来了,哪怕没配套系统设施(当然燃料得有),一台机器就能单打独斗直接形成生产力,而电动机只有“机”没有配套那就是一个废。圛

朱树人完全可以造出一个原始磁感电机,就像现在他看到的这玩意儿,再稍稍改良改良。只不过造出来后150年内都找不到其他电力应用场景而已,反正又没花多少钱。

但不管怎么说,靠着眼前这台机器,朱树人已经在方以智的《物理》手稿中看到了几句总结:“电不生磁,磁不生电,磁动生电,电变生磁”。

能够认识到电和磁能相生,但不是天然相生,只有在大小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才会生,静态稳定不能生,那就够了。

至少这是一个定性层面的“电磁感应原理”,距离“电磁感应定律”,只是差那几个公式里的物理量,还没法定量的算出来,谁让咱数学层面上太落后了呢(朱树人前世高中也学过公式,但多年不从事,已经忘了,他只记得原理,不会做计算题)

但这个定性的科学发现本身,就能激励后来者探索,值得千金市骨。

……

这些科学激励的破事儿,眼下多说实在是有些煞风景,但谁让朱树人再次见到方子翎,就是在这么一个尴尬的环境下呢,绕也绕不过去。圛

随着研究所的女吏们把烧坏的机器挪开,清理打扫、记录数据,方子翎总算领着朱树人去了另一间纯粹用于书房的办公室,没有机器没有实验设备,看着很清爽。

朱树人琢磨着怎么开口,话到临头还是先试探了一句:“上次一别,还是崇祯十六年吧。”

方子翎眼神忽闪了一下,略显黯然:“王爷好记性。”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她十七岁,母亲吴令仪曾经试探过她,要不要急着跟沈家联姻。当时因为种种顾虑延宕,她自己婉拒了,说不急。

如果当时答应了,次年成婚,那好歹也算十八岁成功嫁出去了。

现在又拖了崇祯十七年、隆武元年、二年,一下子就是整整三年,方子翎马上就周岁二十一了。

放在明朝,二十一岁是何等的老姑娘了,好在也算事出有因,并没有人给她家庭压力。圛

朱树人也知道对方肯定是想起了自己的年龄,韶华易逝:

“你今年二十一了吧,孤前些年军务倥偬,奔波劳碌,不得不以天下兴亡为先。如今国本稍定,若是子翎你初衷未改,孤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方子翎脸色一红,很快恢复正常:“王爷何出此言,这等事情,您自和家父家兄商议才是,小妹一介闺阁女子,岂可自议此事!小妹此番也是被家兄相邀,来这里做学问的而已!”

朱树人被她一番义正词严的挤兑,倒是不好再轻薄了,只能照顾对方的脸皮,霸道地说:“也罢,倒是本王疏于礼法了,这事儿我召密之兄商议,让他带信回去给世叔。”

方子翎转过身去,假装没听见,反正她只当是被父兄出卖的就好了。一切都不是她要的,她才不丢人。

不过,朱树人明显可以看出来,当他霸道地说出刚才那个决定后,当两人再次平静下来,讨论学术问题时,方子翎的表情明显都轻松了很多,似乎连学问都能让她兴奋。

……圛

朱树人在几家研究所盘桓了一整日,原本都没打算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游览,但既然遇到了方子翎,肯定也要改改行程。

哪有带着妹子一天到晚只钻研究所实验室的,去博物之所寓教于乐,卖弄见识,让妹子崇拜,也是一种很好的消遣。

短短半日游览后,原本已经因为三年未见而显得生疏的方子翎,也重新熟悉了朱树人,对王爷的见解博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倾慕。直到暮色沉沉,朱树人才让女吏送她回所里。

看样子,以后学术研究领域,倒也能适度放开对女性的任用了。大明本就是有宫廷女官的,还有秦良玉这样的女将,为什么那些非管理型的学术岗位不能用女人呢,又不是什么抛头露面很多的活儿,完全可以是闭起门来做学问做实验的。

存着这些胡思乱想,朱树人回到下榻之处,胡乱歇息一夜。

次日一早,顾炎武来报,说郑成功一行已经抵达。朱树人清醒了一下,把昨日的一切暂时抛诸脑后,重新开始严肃操心国家大事。

“速速召郑贤弟来见我,有些军中防瘴疠的用兵注意事项,正要跟他探讨。”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