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327章 再临江宁

国姓窃明 第327章 再临江宁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2:26:26 来源:笔趣阁

随着诸王串联案平息,三家被杀四家被除国,朝廷总算是再次安静下来,时间也悄然来到了九月金秋。咐

眼看着去年定下的“春夏与民休息,秋冬趁南方凉快小规模轮战练兵、扫除后方隐患”方略,又到了该出击的季节。

休息够了的朱树人,也就再一次来到江宁镇,一边视察工作盘点科技新发现,一边开会总结去年改土归流的经验教训,一边为即将开展的收复大员工作查漏补缺,临阵磨枪。

隆武二年似乎过得特别快,给人一种“似乎前一年的九月金秋,也才刚过去三四章,怎么又到这时节了”的错觉。

但是没办法,谁让这一年的一切都以盘整休养为主,政治上能不折腾就不折腾。北面的清廷也在回血恢复军队战斗力、舔舐前一年的伤口。

大家都相安无事,一切自然无须赘述。

朱树人乐得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老婆孩子身上,日子也就过得特别快——

每一个刚刚有娃的中年男人,在这个阶段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似乎每天忙得脑子都没时间转,被各种突发事情推着走,稀里糊涂又过去了。咐

而且到了朱树人这个段位,哪怕是休养生息在家带娃,他也总能给社会多多少少做出贡献。

这不,比如去年年底他为了老婆能顺产,搞了不少零敲碎打的妇产科医学小进步,别看那些东西不起眼,但都是实打实惠及万民的。

随便一项小改良如果能推广出去,在大明全局的范围内,至少都是每年少死数千上万孕妇和婴儿的仁举,

唯一的后患只是有可能提前导致人口重新快速增长,好不容易大乱数十年把压力减下来、人口少了一大半,又有可能再次进入马尔萨斯陷阱高速通道。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短时间内顾不上担心这些。推动医学进步给朱树人带来的名声和民心,却是实打实的。

这次诸王密谋串联的事儿曝光后,南直隶和浙江江西的百姓,普遍都坚决拥护朱树人,多多少少也跟朱树人的儿子出生前后、一大堆医疗卫生惠民进步有关。

毕竟这孩子的出生就伴随着一堆润物无声的、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天下百姓心里也是有杆秤的。咐

此前大明那么多脑满肠肥的藩王繁殖了那么多代,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可没见过那个藩王得子、能让老百姓实打实受益的。

为了让儿子顺利出生,就要部署那么多医学进步,后续为了确保这娃顺利健康成长,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古代婴儿、儿童的夭折率可不是一般的高,安全生下来仅仅只能算是过第一道难关。

如果是往年其他皇帝在位,皇子不值钱,只要能生出第一个就能生出第二、第三个,而且是否确保嫡子、是否是皇后所生,也都是是无所谓的。那么也就不在乎医学水平是否升级,死了再生好了。

朱树人的情况却非常特殊,他的儿子要过继给自己名义上已经死了的小舅子,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折腾一大堆朝廷法理礼法的破事儿。

而且他的儿子必须是正妻所生,才有过继的可能性,正妻这次生产又多少有点伤身,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生出更健康的孩子。这一点上,跟那些靠父系血统本身纯正上位的帝王又截然不同。

所以,为了确保孩子不夭折,花再大精力提升儿童医护水平,也是值得的。咐

还是那句话,陈阿娇当年花了刘彻多少钱,朱树人至少多留十倍预算,这是国本问题。

(注:上一章居然有人私信质疑陈阿娇花九千万看不孕不育,说是野史小说。贴一下原文吧:“陈皇后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史记.外戚世家》,司马迁)

于是从六月份移宫、到九月份诸王串联案结案,中间四个月里,朱树人也布置了几步闲棋,都是关于儿童医疗卫生的。

南京城西南郊的江宁镇上,去年原本就已经有好几家研究所了,分别是农牧、博物学、物理机械冶金等,今年又在原本农牧博物学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座医学研究所一座药学研究所,

每座所的前期投入又是至少数万两级别,后续持续拨款总数可能会达到二三十万两。

朱树人是现代人,自己不懂古代医学,所以中医的部分他没法插手,只是拨点钱,给一些有水平的太医和有声望的民间名医提供平台罢了。

他能做的,主要还是提升这个时代的外科、尤其是创伤处理、防感染等科目的升级。还有就是各种瘟疫传播原理和防治的研究总结。咐

因为作为现代人,哪怕完全不懂医,但外科外伤处置常识还是远胜于古人的,古人可不知道细菌病毒,也不知道感染原理,这方面朱树人多少有点本钱。

传染病学也是现代人普遍有优势的地方,古人不知道细菌和病毒的存在,也就难以全面总结各类细菌病毒的传播原理。现代人却是总会遭遇各种传染病流行,耳濡目染也知道卫生常识。

而对于儿童医疗来说,外伤处置和传染病防治也都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小孩子本就不懂事调皮,容易磕磕碰碰受外伤,还喜欢沾花惹草乱摸乱玩接触到传染病原。

外伤处置和瘟疫防治的卫生手段升级后,将来对于战时的军医处理也有极大帮助,能救活更多英勇的大明伤兵。

另外,在江宁镇上设置医药研究所,还有一个便利之处,也是朱树人着手之后才发现的——去年他已经在江宁镇上造了全人类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动物园和植物园,有了那座植物园为基础,再征地开辟出一块相邻的新园区,完全可以用来做草药植物的栽培和展出示范。

虽然在朱树人之前四十多年,就已经有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如今大明也有刊印出版,而且《本草纲目》也有配图。

但《本草纲目》的图片数量,终究无法做到每种草药都给图,李时珍当年是私人著述,也没这个条件和成本出那么豪华的书。咐

何况就算全部有图,看书图和看实物的直观性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出现读书人“按图识草,把小麦认成韭菜”的笑话。

现在在植物园中又新建草药园区后,争取把所有能在江南栽培养活的草药,都留一小片实物栽培示范,再留一点完整标本,以后可以供天下医生和药房学徒来观摩学习勘误,减少庸医,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气候不适宜种植展示的,如果能靠云母天窗温室来解决,也尽量解决,这样热带草药植物也能展示了。

只剩下耐寒草药植物如人参之类,江南实在没办法种活,以后等光复中原后,再到北方寒冷之地重建一座植物园。

这一切的陈列展示,朱树人还都是按现代动植物园、博物馆的规范来做的,每种花草树木前面插个涂了油漆的木头小牌子,写上物种名称、产地习性,不需要解说员也能看懂。

另外,古代医学用药,也不都是植物制品,动物入药一样很多。

对于那些动物药,朱树人也在江宁动物园里单独开辟了新的扩建园区,展示药用动物的**,和部分鲜活干制后的标本、以及药用器官的单独标本,供天下医生学习。动物园也一样每个馆舍有解说木牌。咐

只要能证明自己是行医或者学医的,只要掏得起路费和住宿盘缠来南京,都可以免费参观,还不收门票。其他人也能参观,但就要收费预约、限制每日人流量了。

一时之间,在隆武二年这个夏天,南直隶境内不知有多少行医之人和学徒来南京朝拜参观,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江宁镇上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可看可学。

这些人参观之后,自然也会把鄂王爷的德政进一步宣扬开来,还会对今上过继孙子、移宫的事儿产生支持和共情,

所有人都说,今上得孙乃是天佑大明,普天同庆,泽及万民。

……

“数月没来,这江宁镇上又变化不小,看来银子没有白砸。”

九月中旬的一天,朱树人再次抵达江宁镇时,先走马观花看了一圈,随后便准备找别业下榻。所见所闻,让他对自己花钱种田的成果很是满意。咐

“都是王爷德政泽及万民,学生遍观史册,古今行仁政者,皆视大兴土木为劳民伤财。能如王爷这般,大兴土木却惠及万民、且不致秦皇隋炀之弊者,未之有也。”

朱树人的秘书顾炎武,也是发自肺腑地吹捧了一句。他读书多,与民休息的简朴仁君看多了,好大喜功的皇帝也见多了。

但这样又好大喜功还不给百姓增加太多负担、投入产出比明显超赚的统治者,却是闻所未闻。

朱树人对这种实话实说的吹捧已经听惯了,只是淡然一笑:“别说这些了,郑贤弟到了么?”

顾炎武小心提醒:“王爷,您和郑郎中约的是后日,九月十五,是我们来早了。他从福建赶来,路上都有定程。尤其是前几天,听说郑家还在帮着彻查在福建就藩、移藩的宗室,事出突然,就更紧迫了。”

诸王串联案才翻篇十几天,当时不光浙江、江西那边在彻查,福建方面自然也要配合。只是自古去福建的藩王很少,所以工作量小一些。

但还有一些原本就已经被废黜王位的前宗室成员,可能在福建境内居住,郑家人为了讨好执政的朱树人,多查一查也是有的。咐

比如,历史上在福州被郑家人拥立为“隆武帝”的废唐王朱聿键,如今也因为历史惯性,依然住在福州。

只不过与很多人设想的不同,这朱聿键历史上在崇祯朝末期,早就因为“佣兵自重”的罪名被崇祯废了,而且已经废了七八年了。历史上朱由崧、朱常淓短暂掌权的时期,也没给他恢复爵位。最后朱聿键完全是在一个废藩的状态下被郑芝龙黄道周直接拥立的。

如今历史已经改变得不像样子,朱常淓一上来就称帝了,当然也没有给朱聿键恢复王爵。这次的事情,也就没有波及到他。郑家人窥伺一番之后,确认没找到任何朱聿键跟涉案诸王联络的线索,郑成功也不想诬陷好人,就准备如实上奏。

说起来,这朱聿键也算是因祸得福,但凡他此前被恢复了王爵,那说不定就会被其他王爷书信联络,到时候还得被圈禁终生。现在虽然一开始就没恢复爵位,却好歹可以下半辈子自由生活。

朱聿键历史上还算是非常有骨气、接地气,有所作为的明朝藩王,他能彻底提前置身事外,也是朱树人所乐见的。

了解完郑家人近期的举动后,朱树人也表示欣慰:“郑贤弟肯实事求是,那是好事。既然是我们到早了,自然不会苛责于他。

孤本意就是数月没来,先来江宁赏玩一番,这两日你们打听着点,郑贤弟到了,就立刻带他来见我。咐

去年李定国改土归流云贵,还是得了不少用兵经验的,一些热带病防治药的用法、防治总结,福建那边也该学起来,防患未然。大员岛的瘴疠热病,只会比云南更甚。让他手下的医官,跟李定国派回来的医官好好交流一下。”

顾炎武立刻表示收到指示,一切他自会盯着,郑成功一抵达就会召来。

朱树人:“那趁着郑贤弟还没到,这两天先安排孤视察一下所有研究所吧。这一年,想来他们也有不少建树。”

顾炎武立刻安排下去,当天中午开始,朱树人就临时插入了一些行程,轮流参观江宁镇上各处研究所,还有马鞍山的钢铁厂、炼铜厂、兵工厂。

这里面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兵工厂,所以第一天下午就先排到了。

朱树人看得很仔细,发现磁选矿的技术又有所进步,一年多的磨合实验下来,炼钢厂工匠和采矿选矿工人们,也培养了不少,都能掌握一些新技术。

马鞍山钢铁厂的钢材产量和质量,也再次双双得到了攀升。咐

有了更优质钢材的同时,武器锻造加工技术也没闲着。去年朱树人视察时,看到工匠们只能拉出直膛线的线膛枪。如今又经过一年试验磨合,总算能拉出比较均匀旋转的螺旋膛线了。

看到螺旋膛线枪的那一刻,朱树人心中自然是惊喜的,他太知道这玩意儿对于远程狙杀的意义了,连忙问起实弹测试效果。

但是他很快得知,刚上的螺旋膛线,还有很大问题,首先是前膛装填弹药的过程变得更慢更复杂更精细了,可靠性和环境兼容性也有所降低。

但凡气候变化大、或者有雨雪或者沙尘进入枪膛,螺旋膛线清理异物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即使没有任何意外,初代螺旋膛线火枪的射速,也得从原本直膛线枪的两到三分钟一发,进一步降低到四分钟一发。

而实际上,稍微沙尘多一点的环境,或者遇到火药燃烧充分度低的情况,这种新枪根本无法实现战场复装填,只能是开战前装好一发,打完后就成烧火棍——

当然,有了螺旋膛线后,即使是这第一发,威力和精度也大大提升了,基本上可以精确射击三四百步以内的目标了,只要配备足够精锐的狙击手,瞄得准、视力好、枪法好。咐

要想实现复杂战场环境的可靠复装填,就还有很多新的磨合微调改良要做。

另外,第一代螺旋膛线枪,还有一个大问题,也是研发中刚刚发现的,就是火枪的炸膛概率比原本的直膛线枪也大大增加了,上个月至今,已经出了两次炸膛事故,原因还在分析中,工匠们甚至在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厚枪管来解决了。

他们只是不理解,同样的枪管壁厚度,同样的膛线刻槽深度,按说对枪管强度的影响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改成螺旋膛线后,就特别容易炸了呢?

这问题如果让工匠们自己琢磨,或许又要好久。好在朱树人比他们多懂些物理常识,视察的时候也看得很仔细听得很仔细,又观摩了几次实弹射击后,朱树人又想到点眉目了。

朱树人便随便点拨:“应该是膛线的螺旋缠距始终给定的原因吧?火药刚点燃的时候,膛压是最大的,所以枪管最后部的膛线缠距如果比较大,倾斜率高,弹丸被压进膛线受到的扭转力矩也就会很大,枪管吃不住这个力就会增加炸膛概率。

等弹丸在枪管里往前飞出几尺后,膛压已经明显下降了,这时候旋转方向上的力矩大一点,枪管也能吃住。

所以,两个思路解决吧,要么枪管后部再加厚。要么拉膛线的时候,旋转率别从头到尾固定死,可以靠近枪管尾部时直一点,越靠近枪口螺旋倾斜度越高。总之就是从固定缠距变成倾斜加剧的渐变缠距,具体哪个好你们慢慢试吧,孤也就随口一说。”咐

他说的解决方案也不一定对,而且说不定原理上都有一些变量漏算了。但实验思路是没问题的,引入缠距斜率可变这个思路,启发工匠多试几次,多积攒点经验和实验数据,总没有错。

朱树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花了钱的实验,都必须把实验过程、结果、数据记录下来,哪怕失败了,好歹总结教训总结得全面点,让后人知道为什么,那钱就算没白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