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315章 炮决尼堪

国姓窃明 第315章 炮决尼堪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22 13:16:29 来源:笔趣阁

尼堪虽然因为后方被袭扰、友军全部选择了回淮安救援,而被搞得疲惫不堪,战意颓丧,只等多尔衮的允许退兵旨意送到,就要正式退走。艒

但他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哪怕再颓丧,大营夜里还得安排巡夜、警戒,并不至于弱智到连这种基本操作都省略。

所以,明军的突然偷袭,虽说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却也没夸张到“摸进营门、拔开鹿角拒马”才被发现的程度,

最多只是离开大营还有最后一两里地,就被清军巡夜的夜不收撞到了,随后双方就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清军巡逻骑兵人少,被曹变蛟分派的大队明军骑兵一冲,立刻就死伤惨重。而且黎明前的微光中,交战距离普遍很近,双方也难以提前很久冲刺加速,几乎是低速肉搏对射的状态。

这种没法冲起来的战况,让明军的转轮手枪非常好用,可以贴身到五步以内再开火,清军骑兵都来不及转向提速、骑枪冲刺,几乎被单方面屠杀了。

击溃清军巡逻骑兵后,明军主力顺势直扑中军大营,大规模的惨烈搏战也瞬间拉开。

如果是正常野外交战,夜不收在营地外两里才发现敌袭,那都算是失职了,回去绝对是要被军法从事的。艒

而这次清军进行的是攻城战,攻城营地的扎营位置距离城墙本来也就三五里地,得就近保护攻城的火炮阵地,所以一伸腿就到。夜不收也只能从营地外撒出去两三里远,再远的话有可能被城头的红夷大炮轰到,

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明军偷袭的客观便利。

……

尼堪是在睡梦中,被营外巡逻骑兵遭截杀时的呼号惨叫所惊醒的,两三里地的距离,留给人的反应时间并不多,也就几分钟而已。

对于冬末早春、天气依然寒冷的时节而言,要从温暖的被窝里彻底清醒过来,再披挂上阵,需要的时间也远比炎热的夏天多得多。

尼堪连铁甲内衬的棉袄都没来得及穿,只能是硬生生直接让侍卫帮他罩上铁札棉甲,虽说棉甲也有棉布和压实的棉片层,皮肤不会直接接触金属,保暖效果终究是比袄子差得多,冻得尼堪本能地一哆嗦。

尼堪尚且如此,普通的清军士兵自然是更加苦不堪言,他们可没有人伺候着甲,也未必都能穿上棉布内衬和压叠棉片完好的甲胄,艒

那些破损部位的冰凉皮革、铁片直接贴着里衣,感觉可绝不好受。

而就算披好了甲,大多数士兵也来不及找到自己的队伍、阵列整齐应敌,只能是随便找一段营墙,直接就地转入抵御。

趁着这点空档,明军先锋已经大批杀到了营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战。

说到这儿,不得不稍微提一句今日对战两军的实力差距——

如前所述,去年多铎带兵南下时,是带了十四万清军,其中十一万被他白给掉了,所以江北剩下的,原本也就三万多正牌清军(包括满蒙汉旗,并不都是满兵)

再加上新补充的两淮汉人降军,以及阿济格刚增援来的满达海部、紧急南下的山东清军,这两部分少的一万多,多的两万多,七七八八全算一块儿,淮南如今有七八万清军野战部队,以及部分守城壮丁。

当然这七八万人也不都是在扬州前线,还要分出一些盯防其他方向,此前在淮安还被张名振偷袭击溃了数千二线部队,所以满达海他们走之前,扬州江北大营一共是五六万人。艒

满达海、尚善、李成栋的先撤,带走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人,此刻尼堪身边的,也就是一万五千人到两万人之间,朱树人没法估得太具体。

既然知道了敌人的规模,朱树人还要来偷袭,那当然是有万全的把握和信心。他向来不喜欢跟那些网文主角似地玩以少胜多的惊险把戏,何况现在有条件以多欺少干嘛不欺?

此前哪怕是打防守战,他投入的总兵力,基本上都能确保比清军多,整个淮南东段防线,明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万人,无非是分兵驻守在多座城池内,后方还有长江水师随时调度填补增援。

今日之战,朱树人一口气投入了六万明军!这还是考虑到了扬州战场的兵力展开极限,人再多的话部队都铺不开了,否则他还想再加点儿保险。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去年打多铎的时候,他就有二比一的人数优势,还有天时地利。今天,他要至少三比一的人数优势!还要占偷袭的便宜!

有便宜不占是鲨臂!是对将士们的生命不负责任!打仗不需要耍帅赢得漂亮,只要赢就行!艒

……

有了三倍的人数优势,装备也不差,还偷袭了,交战第一阶段的进展自然是非常顺利。

厮杀从卯时初刻开始,仅仅持续了一刻多钟,到了卯时正刚过不久,清军的外层营地就彻底全崩了。

明军推得太快,一上来就占住了外层营墙,弓弩手和火枪手都得以爬上打着尖桩的夯土寨墙,依托密密麻麻的尖桩木栅作为掩体,朝着寨墙内的帐篷一阵阵乱射。

清军作为防守一方,却因为部署慢了,没占住地利,弓弩手来不及上墙,就被明军弓弩火枪手从外侧抢占了制高点,对射自然是无比吃亏。

期间清军组织了好几次反冲锋,或是试图夺回营门,或是试图堵口、重新上墙,但都被明军杀了回来,死伤极为惨烈。

尼堪左支右拙抵抗了许久后,终于不得不下定一个决心,在混乱中声嘶力竭地传令:“让各军全部退入中军大营和北营死守、重新整顿,彻底放弃左右外营!不得有误!”艒

传令兵立刻去通知各部,清军才算是在逐步收缩退却的过程中慢慢恢复了一点秩序,算是用空间换了时间。

如前所述,江北大营原本是按照驻扎六万人来营建的,哪怕倒退两天,满达海尚善李成栋没走之前,这个营都能住满人。所以现在只剩不到两万人的情况下,其实居住条件是非常宽松的,

满达海他们撤军时走得也比较急,并不会拆帐篷,最多把随军细软财物带走,其余都会留给友军,只要尼堪的军需官把账目对上即可。

两万人守六万人的营,自然比较稀疏,有大片区域可以放弃。而刚才的仓促死战中,伤亡逃散又达到了数千人,尼堪估摸着他手下最多也就刚剩一万人出头的兵力可以调动得了了,龟缩回最坚固的中营也没什么不妥。

有了外营的缓冲拖延,中营的寨墙、营门都是被清军死死把守的,清军可以重新掌握地利,

营墙内几处最要害的所在,甚至还有临时夯筑的土台作为简易炮台,虽没法安装那种三千斤以上的重型红夷大炮,但装装千斤佛郎机还是够用的,也确实有些炮兵火力点可以作为防御支撑。

如此一来,明军虽普遍夺取了外墙,但当明军需要从外墙进一步进攻内营墙时、通过两营之间的空旷地带过程中,就会被清军远程杀伤,缺乏掩体。艒

至于守住内营后,是固守待援,还是逃跑,这就以后再说了,也正是因此,尼堪下令北营不能放弃,还得给自己确保一条后路。

就算明军能提前陆上包抄,到了紧急关头,尼堪也有把握让中军大营的部队,把木栅和夯土以及其他建筑废弃杂物、丢进邗沟运河制造暗礁,把本就浅狭的人工运河用暗礁临时阻断,防止明军船只走邗沟追击。

(注:清军扎江北大营时,就是横跨邗沟运河扎营的,这样才能确保把守住交通要道,在淮扬地区作战,最重要的军事咽喉就是大运河。之所以争夺淮扬,核心目的也是争夺江淮之间的大运河)

而他自己则可以坐着营中的清军运河漕船,走邗沟北撤回淮安。纵然明军水师比清军强得多,也没办法在断河的情况下飞过去追,只要尼堪退到了高邮湖内,就可以闪转腾挪,得到后方淮安清军的接应了。

而陆地上明军的拦截,尼堪倒不是很害怕,因为陆上步骑兵野战和船上的士兵对射,绝对是吃亏的。野战步兵没有任何掩体,船上的射手却能依托木板船舱挡箭矢子弹,清军的弓箭手射术也更高明,对射明军绝对会吃亏。

不过,临时让中军营内的士兵们把营墙夯土木桩填进邗沟、塞断运河,这一切操作也是需要时间的,清军至少要坚守营地几个时辰,才能完成这项紧急施工,还是潦草得不能再潦草那种。

如果坚持不了,塞断不了运河,就算清军仓皇逃跑,明军水师也会追上来的。到时候大家都是漕船对射,清军就没优势了。艒

尼堪打定了这个主意,在放弃外营后,内营自然是守得非常坚决,也多亏了他人多营地大,有资本挥霍,败了一阵还能组织起抵抗。但凡兵少营地小一点,如今他就已经没了。

对面的黄蜚、刘肇基突破外营后,一开始也是大喜,气势如虹继续猛攻,但随着进攻到内外营之间的空旷地带时,缺乏掩体的明军冲锋士兵,伤亡也陡然增多了不少。

清军已经是有备而守,占据了内寨墙制高点,弓弩火力部署很是刁钻,大小佛郎机穿插掩护炮击,一度也打得有声有色。

明军虽说不至于攻不进去,可整个过程中的伤亡交换比,却被扭转了过来。一开始的明军一个人能换掉清军几个、被扭转到了一比一以下。内营每个清军弓弩手的战死,至少能带走一两个明军士兵。

黄蜚和刘肇基第一次直属于朱树人手下做事,他们也想在王爷面前好好表现,倒是不吝投入,一时间战场短暂陷入了绞肉。

……

远在扬州城内的朱树人,也一直用望远镜眺望着北方远处的战场。艒

他今天已经稍稍违反了对公主妻子的诺言——来江北的时候,他可是说一直待在瓜州渡的,在水师保护之下,绝对不上江北大陆跟清军厮杀。

今日的攻营战,他倒是确实没有亲临一线指挥,但至少进了扬州城,登上城楼找制高点眺望。

前方的具体交战细节,自然也有快马斥候不断往返奔驰通报,战场距离扬州北门本来就不到十几里地,信使每一刻钟都能带来最新的情况。

所以,黄蜚和刘肇基陷入消耗战后,不过大半炷香的工夫,朱树人在后方就知道了。他听说了尼堪的最新应对方略,不由皱了皱眉头。

“尼堪用空间换时间、放弃外营换取在内营提前组织起了有序防御?那为什么不立刻在内外营墙之间重新加急部署骑兵炮,把内营墙直接轰开呢?

罢了,黄蜚和刘肇基跟随本王时间还是太短,学习也太不认真了。让他们立刻请教随军的炮兵军官,突前部署破墙火炮!

打完这一仗,让他们去武昌学习几个月!以后但凡是本王麾下武将,总兵、副将以上的,都要学会骑兵炮的运动战部署、临时部署,掌握不了的不得重用!滚回后方守城吧!”艒

朱树人的点拨,自然是飞马被送到了前线,而黄蜚和刘肇基听后,惊讶之余,也是连忙执行——这事儿,说到底还是他们来投太晚,对鄂王爷的军队作战操典、战术部署不熟。

黄蜚等人当然是会用大炮的,可他们对红夷大炮的应用思路,还停留在“攻守城”,停留在“开炮前要提前很久筑守城炮台,或至少花一天半天筑攻城炮兵阵地”。

对于朱树人去年底对多铎之战时,才第一次投入实战的“6磅骑兵炮”的灵活用法,他们脑子里还是缺根弦,到了紧急时刻等闲想不起来。

带车轮炮架的骑兵炮,不就是用在这种“随着阵地推进、随时前进部署、只要一炷香就能展开重新开火”的灵活场合么!

对骑兵炮而言,射程不重要,火力也不重要,随军前进、即部署即开炮才最重要!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机动!

……

前线血腥厮杀了足足一刻多钟之后,天色也差不多彻底亮了,已经快早上辰时。血战拉锯还在持续,黄蜚和刘肇基也终于从后方传令兵那儿,得到了王爷的最新指示。艒

他们也是猛拍大腿,暗悔自己凭经验打仗,情急忘了骑兵炮这种新事物的妙用。

内外营两道寨墙之间,是可以临时部署骑兵炮的!用不了多少时间!

“快!赶紧把骑兵炮从外营墙轰塌的缺口拉进来,离内营墙四百步远以外部署即可!不要太近别被内营的弓弩火器伤到!中间阻挡射界那几个帐篷立刻烧了砸塌!”

“诶等等!偏左那两个帐篷再留一会儿,刚好阻挡内应鞑子制高点的观测!别让鞑子哨楼太快看清咱这儿的动向!”

短短一炷香工夫的部署,第一批的几门骑兵炮已经可以开火,他们也不及调试,直接火急火燎对着内营墙猛轰。

内营的清军还在据险而守,还有几千士兵被分去紧急挖土木断运河,就在这样乱糟糟的环境中,明军的炮击直接打断了战场的节奏。

在清军的震惊和不解中,内营的寨墙直接就被轰塌了两个小口子,激起强攻明军的齐声欢呼——本来就只是一层削尖了的木桩子插在夯土中,这种坚固程度,怎么可能扛得住大炮的轰击,当然是一炮就断了。艒

明军短暂数轮火力准备,随后就从着内营缺口冲杀进去。而清军被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晕头转向,关键是原本没想到这种仓促的攻营运动战中,也会遭到炮击,心理预期被打破了,自然是更加混乱。

尼堪在后营搞清楚情况时,也顾不得想“为什么明军的大炮能前进得那么快,能如此突前部署”,他只知道随着内营墙被破,他已经没时间施工断运河了,只有直接上船走,能带走多少人算多少,来不及的就直接陆路突围。

要是他身边如今还有大队骑兵,他早就陆路突围了!还不是因为骑兵等快速反应部队都被满达海等人带走了,他留下断后的本就是攻城重步兵和炮兵,这些部队行动迟缓,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陆路靠两条腿撤退?

随着尼堪的溃逃,清军内营的部队终于也是彻底崩溃,被明军纵横乱杀,死伤无数,剩下一旦被切割包围,都不得不跪地投降。

尼堪带着数千得以上船的残兵,火急火燎沿着邗沟北上。然而这次黄蜚和刘肇基却举一反三了——朱树人教他们骑兵炮可以突前部署、灵活部署,所以他们就提前运了几门炮到北营以北,由骑兵部队带着,负责抄清军后路。

尼堪原本看到运河两岸还有明军骑兵夹河截击,倒不是太慌——他并不怕骑兵站空地上跟漕船对射。

然而,明军很快拿出了骑兵炮,对着船就是一顿轰,把清军打得大乱。原本可以轻易防住火枪弹和弓弩劲矢的木板,在炮弹面前当然是摧枯拉朽,而且横飞的断碎木屑还能形成弹片,把船舱内的人炸得血肉横飞,简直比实心弹打空旷目标效果更好了数倍。艒

尼堪的坐船还因为大意、此前不觉得有危险,所以没有降下旗舰的军旗。此时此刻,自然是遭到了明军骑兵炮的夹河热烈欢迎,大伙儿都重点把炮弹往尼堪座船招呼。

“贝勒爷小心!”他旁边的侍卫拼死遮护,随着船板一块块被打断崩飞,侍卫们用盾牌填补上去,但又有什么用呢?

杨过用玄铁重剑抡飞一块石头,都能击穿大汗侍卫的五层盾牌(当然是武侠世界),何况是正儿八经的大炮。

乱战之中,一枚炮弹在尼堪的侍卫人堆里犁出了一条血路,随后又是更多的打击,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尼堪的坐船就被击沉了。

只是运河水浅,船只坐沉到底后,没法彻底没入水中,飘扬的残破军旗,反而进一步打击了清军军心,提醒所有人,他们的贝勒爷已经凶多吉少了。

剩下的清军彻底溃散,随着几条沉船堵住了航道,清军简直如瓮中之鳖,要么登岸步行突围,最终被杀,要么就乖乖投降。

尼堪部清军,除了少数突围出去的,大半被歼灭在了这片扬州城北、直到高邮湖畔的战场上。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