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121 风波起

大国戏子 121 风波起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一首引燃中秋诗词会。

而随着宋老的一番品评,让堂内士子们彻底放下了心中芥蒂,跟着,便都兴奋了起来。在座的都是扬州城内有头有脸的士人,再不济也是有些文化底蕴的富商,识的清好赖,知道此“仙词”一出,梅长青之名必将随之名扬天下,万花楼中秋诗词会也将随之成为一段佳话,而作为与会者,众人岂不与有荣焉?

何以解兴?唯酒尔。

满堂人推杯换盏,酒至酣时,有人高呼梅长青的名字,欲与他碰杯。倏而,不少人也跟着起哄、附和。梅长青正与狄仁杰在阁内闲聊,听见堂下呼喝,苦笑一声,只得走至窗口,凭栏与众人拱手答谢,遥碰一杯,又得鱼幼薇相助,解释说他在招待贵客,这才安抚住了故意“撒酒疯”的众人。

月至中天,已是三更半夜,堂内依旧热闹。

狄仁杰带着曾开二人起身告辞,说明早还有公务,梅长青便没挽留,起身欲将三人送出门外,被狄仁杰劝住,只得站在阁门口,目送三人下楼离开。

临行前,狄仁杰叮嘱梅长青,莫要忘记二人的约定。

送走了狄仁杰三人,沈临舒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桌前,揽着妓子吸了口她身上的香气,感叹道,“狄大人一走,小侄总算是解脱了。”

接着又想起狄仁杰走时的话,问道,“小叔父,狄大人临走前让您莫忘了与他的约定,您与他有何约定啊?”

梅长青便跟他说了二人此前商议之事,并询问道,“你是打算回钱塘?还是与我一道留下?”

沈临思索片刻,便苦笑道,“想想若是整日与狄大人共处一堂,小侄便觉着浑身的不自在,还是回钱塘吧。”

“嗯。”

——

没一会儿,大抵是知道狄仁杰走了,鱼幼薇便过来陪梅长青饮酒,直至凌晨时分,众人才渐渐散去。已经微醉的梅长青,被柱子二人扶上马车回了客栈。

鱼幼薇目送马车走远,失落的叹了口气,转身回了万花楼。

这场热闹的中秋诗词会算是落下了帷幕。

梅长青知道会引发轰动,但他低估了扬州人的传播速度。

一觉睡至中午,梅长青下楼用饭时,听着周边不少桌上都在讨论昨夜诗词会,口中不时念叨几句,有赞美,有感叹。倍感诧异,自凌晨至此,不过才大半天的时间,这就传至如此了?

沈临兴奋道,“小叔父,怕是用不了多久,您的大名便要在大周家喻户晓了。”

对于沈临适时送上的这记马匹,梅长青嘴上谦虚了句,“没那么夸张,”其实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

八月十七,秋闱放榜。

有人欢喜有人愁,历经几次看榜,梅长青也习惯了,便没再因此再感慨什么。

燕小乙激动的跑回来,告诉梅长青,他又考了第一,沈临第四十九,遗憾的是,沈富落榜了。

如此结果,虽然有些难以让人接受,但也在梅长青的预料之中。自沈父入狱,沈富便整日奔波,没一天能静得下心读书,再加上考试时,他心有牵挂,难以安心答卷,落榜是必然的。只不过,沈富似乎没他想的那般难过,他低头沉默了会儿,便笑着向二人道喜,大抵是早有心理准备了。

中了秋闱,便是举人,有了入仕的资格,比之童试的影响要大的多,梅长青甚至都见到了传说中的“榜下捉婿”,因为三人衣着华贵,身边围有马车仆从,倒也没人敢靠过来。对此,沈临遗憾道,“咱也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了,为何却没人来捉?”

燕小乙嬉笑道,“若您被捉了回去,发现那家小娘子貌似猪头,腰似水桶,到时候叫天不灵,叫地不应,您该咋整?”

“这——”

沈临脑补一番画面,身子一震恶寒,连忙道,“那还是算了。”

瞧着他那惊恐的模样,几人哈哈大笑,因为沈富落榜的而引发的伤感,一时间也随之淡了些。

三人回客栈不久,就有衙役上门送喜报,沈临出手阔绰,直接掏了锭银子将人打发。

才兴起,梅长青又考了解元,一下子轰动了扬州城,听说他住在贡院附近的客栈,不少人蜂拥而来,可惜,等他们到了客栈,却发现人去方空,问及掌柜,才知道人已经走了,只得悻悻离开。

知道梅长青要在扬州呆些日子,沈富很开心,一是因为二人情谊,二是因为有梅长青在狄仁杰身边,他也能少些担惊受怕。本来,沈富是想将沈临也留住的,奈何他去意已决,只得将他送去码头。

临别前,梅长青给他捎了两封信回去,一封是写给晚娘众人的,李庆之识字,让他读给大家听便好;另一封是写个文成先生的,向他解释了下暂时留在扬州的缘由。

一番离别后,二人送走了沈临。

随后,梅长青让沈富将自己送去了府衙。

衙役进门儿禀报时,狄仁杰正与曾开议事,听说梅长青来了,喜不自禁,笑道,“咱家的解元来了。”

随后,让曾开去门外接人,并叮嘱衙役,往后他在州府时,梅长青主仆可以随意出入府衙。

——

翌日一早,梅长青便恢复了规律的生活,一早起来练了会儿剑,待狄仁杰出门儿,便跟着去学习理政。

燕小乙二人被他托付给了李元庆,让二人跟他学些功夫。

勤学好问,是梅长青一大优点,也是他除了本身的天资外,最招几位长辈喜欢的地方。狄仁杰与曾开自然也不列外,对他是有问必答,每每当他遇到疑问之处,必定会细心解释,如此不过三五日,梅长青便有些得心应手,让二人感慨的同时,也轻松了些许,索性便将一些琐碎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处理。

很快,府衙的人也逐渐熟悉了这位新来的少年“书吏”。

八月二十五一大早,狄仁杰正与曾开与几位府衙官吏议事,梅长青也坐在他身后聆听学习,突然有衙役满头大汗、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衙役进门时不慎被门槛绊了脚,一下子跌跪在地。曾开见状,怒斥道,“钦差在此,尔身为州府衙役,却如此失礼,成何体统?——”

见衙役惊恐,狄仁杰便道,“好了曾开,让衙役说事。”

“是,恩师,”曾开领命,扭头道,“说吧,出什么事儿了?”

衙役这才又回想起来意,慌忙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府牢出事儿了,裴刺史死在牢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