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104 茶诗会(五)

大国戏子 104 茶诗会(五)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鱼幼薇看着命题,微愣,扫了眼堂内翘首以盼的诸人,继而展颜笑道,“诸位,今日茶诗会稍有改动,以“夏”作诗,择诗文前十者作词,词以“情”为命题,最优者为今日茶诗会“魁首”。”

众人哗然。

有人高呼问道,“幼微姑娘,在列为有人擅诗,有人擅词,诗在先,擅词者岂不吃亏?”

“二取其一,魁首之作方才列入先生文集,如此一来,与擅诗者也不公平啊!”

“就是,就是——”

望着众人吵吵嚷嚷,鱼幼薇也皱了皱眉头,正当她思量如何解决时,楼上有人发声,“肃静。”

众人抬头,见是宋先生,皆拱手礼道,“见过先生,”

“嗯,”宋老点了点头,解释道,“诸位,此确为老夫等疏忽,不若这样,诗魁者,词魁者,老夫皆将之收入文集,如何?”

“好!”

“多谢先生体谅。”

——

宋老见众人答应,便点头道,“好,如此便开始吧,先作诗,诗以“夏”为题,是为考急智,给诸位一炷香时间。”

待他话音落下,众人便开始苦思冥想。

阑阁里。

沈临伏在书案上,抓耳挠腮,牢骚道,“一炷香时间未免也太短了吧?”

“少啰嗦,没听先生说吗?此为考急智。”

“——”

梅长青立在案边,脑子里盘算起关于“夏”的诗,在他印象中,写“春、秋、冬”的诗有不少,写夏的,还真有些少见。比较出名的有,杜甫的,杨万里的等,但这几首用在此时,都有些不大合适。思付一会儿,梅长青眼前一亮,有了,他想到一首名气不大,却很符合眼下的诗。

他没有急着动笔,侧头打量起二人。

三人之中,最先写出诗的是沈富,他仅用了半柱香时间,梅长青扫了一眼,见写的还不错,暗自点了点头,沈富确实有些急才。

没一会儿,沈临也已写好,论水平,与沈富的差不多。

两人互吹一番,却见梅长青站着不动,眼见一炷香已烧的所剩无几,沈临急道,“小叔父,没有灵感吗?”

梅长青微笑着摇了摇头,见时间也已差不多了,便提笔蘸墨,挥毫书写,一首诗,一气呵成。

待梅长青写完,几人凑上前去,片刻后,皆目光呆滞。

沈临抓着手里诗稿,有种想将它撕了的冲动,最后还是忍了忍,没舍得,嘟囔道,“小叔父也太打击人了,你这诗一出,压根儿就不给别人活路。”

“没那么夸张,楼下除了书院学子,也有不少如许稚然这等有功名的士人,他们都是有识之士,才情盎然,不可小视。”

沈富却不关注这些,傻笑道,“小叔父多虑了,此诗一出,便是他许稚然也只能望而兴叹,嘿嘿,这次必是我赢,倒时候——”

梅长青没有理他,这人已经魔怔了。

香断,时间停,鱼幼薇叫停众人,燕小乙也将三人诗稿送下楼去。

楼下,郑经将诗稿交于龟仆,得意道,“哈哈,姐夫这诗一出,此次诗魁岂能轮得上他人?”

许稚然淡然一笑,谦虚道,“今日这楼中,不少人都是扬州名士,我可不敢妄言第一,况且较与诗,我更擅写词。”

“姐夫谦虚了,扬州城除了那几位,余下哪个能比得上你。”

许稚然摇头,“不好说,好比说早前那李亿,论诗词,我不及他。”

“那倒也是——”

阑阁对面,几位先生正拿着一堆诗稿品论,鱼幼薇也坐在一旁,旁人只知她美色之名,却不知她的诗才连几位山长都自愧不如,可惜了,她是女子,更是妓子。她翻看了几篇,虽有些文采,却并不能让她眼前一亮,待翻到最后一篇时,她突然愣在那里。

几位先生抽出几张诗稿,将余下的搁置一旁。

“老夫这儿唯有这两篇还算可以,诸位呢?”

“老夫这边也是如此。”

宋老笑道,“嘿,老夫这里倒有一首不错,如无意外,今日诗魁便是他了。”

“哦?宋老不妨读来听听?”

“好!”

宋先生捏须一笑,轻“咳”一声,读道,“夜色翻墨未遮江,月光散落乱入窗,卷帘风来忽吹散,万花楼下水如塘。”

王老道,“这诗确实不错,谁写的?”

宋先生笑道,“便是许稚然。”

“原来是他啊,那倒是不出意外,扬州青年一辈自李亿后,论文采,当属他第一。”

“不错,看来今晚的诗魁便是他了,且他更擅写词,岂不说他要连夺两魁?”

“很有可能。”

鱼幼薇早已回神,听着几人议论,苦笑道,“诸位先生,我这儿也有首极好的诗,您几位不妨听了这诗再下定论。”

“哦?能被幼微你夸为“极好”的诗,那定然不错,你且读来听听。”

“好。”

鱼幼薇抿了口茶,润了下嗓音,接着红唇轻启,缓缓道,“诗名: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好——”

待“人”字落下,王先生拍手叫好。

“幼微姑娘快说说,这作诗者谁?”

鱼幼薇看了眼诗稿下方,皱眉道,“这作诗者,奴此前也从未听过,名梅长青。”

“长青?”王先生一愣,接着“哈哈”大笑,“果然是这臭小子,老夫之前就说“怕不止如此”,果然不止如此,哈哈——”

鱼幼薇见状,好奇道,“王先生认识这人?”

王先生道,“认识?当然认识,这臭小子用一首诗换去了老夫宝扇,老夫岂有不认识之理?”接着,王先生又瞥了眼愣神儿的宋老,揶揄道,“某些人与他更熟,他可是人家伯父呢!”

“你这老混蛋,”宋老瞪了眼他,见众人皆好奇的望着自己,无奈道,“长青是钱塘学子,乃老夫好友沈梦溪的后辈。”随后,又叹了口气,“唉,这臭小子又给老夫整了一出“惊喜”,有他在,稚然这“魁首”怕是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