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101 茶诗会(三)

大国戏子 101 茶诗会(三)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他姓郑的王八蛋,打小就跟我过不去,从衣、食、住、行到学识、女人,他什么都要给我比,这次可算是让他丢了人,哈哈——”

沈富方才压了郑公子一头,这会儿正高兴的手舞足蹈,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与那郑公子的“爱恨情仇”。梅长青算是听出来了,他俩压根儿就没什么深仇大恨,不过就因为幼时的点儿“鸡毛蒜皮”,引发了两小儿争斗,却被他们逐渐放大,一直延续至今。

大抵是生活的圈子不同,沈临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鼓掌打气,倏而又捏拳愤恨,颇有些同仇敌忾。梅长青却听的百般聊赖,暗道无聊,他一手捏着酒杯,一手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脑袋一歪,凑到锦儿跟前,低问道,“不说是茶诗会吗?怎么不见有人吟诗斗词?”

锦儿本就在偷看梅长青,被他这么突来一下,吓的小鹿乱跳,腮鬓通红,小手捏起衣角摆弄,呓语道,“奴,奴方才瞧见几位先生进了对门儿,估计就要开了。”

梅长青方才只顾着思索鱼幼薇,并没注意到其它,听锦儿这么一说,立马好奇道,““先生”是什么人?你们万花楼的茶诗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锦儿解释道,“几位先生都是书院的山长,吟诗斗词,总要分个高低出来,起先常有争议,每每都是不欢而散,后来,李妈妈就托人请了几位先生,有了先生们的评判,果然没了事端,是故,总要等先生们到场,茶诗会才开始。”

“原来如此,”梅长青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微笑道,“能想出这办法,还能请来学院山长,你家李妈妈倒也有些本事。”

锦儿扫了眼几人,见没人注意这里,将小脑袋凑到梅长青耳边,小声道,“奴听姐姐们说,这法子是李公子想出来的,妈妈这万花楼跟府衙那边有些关系,使了些好处,托了些关系,才请来了先生们,后来先生们也觉着有趣,才常常过来。”

一股淡淡的香风吹来,撩的梅长青耳痒,他想挪动身子,却又有些不舍,“身不由己”下,干脆随了“身”意,继续道,“这样啊,那这李公子又是谁?”

“奴对他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李公子原来也是书院的学子,前年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

“那锦儿可知道他叫什么名儿?”

锦儿蹙了下眉头,回忆了会儿,有些不好意思,羞涩道,“对不起公子,奴只是早前听过些,没太记清楚,隐隐记得,好像叫什么李亿。”

“李亿,李亿——”梅长青念叨了几声,惊道,“李亿?”

锦儿点了点头,“好像是叫这名,公子也听过此人?”

“嗯,听人说起过,”梅长青含糊其辞的应付了句,接着问道,“那锦儿可听过温庭筠?”

锦儿想了下,摇了摇头,“奴好像没听过这人。”

“哦,李亿是不是喜欢鱼幼薇?”

“哎?公子如何知晓?奴听姐姐们说起李公子,似乎都有些怨气,说他是个负心人,起先对鱼姐姐死缠烂磨,后来中了进士,却在金陵取了大家女子为妻,好在鱼姐姐没动心——”

锦儿自顾小声念叨,梅长青却在脑子里想着其他,没了温庭筠,李亿却在,而这鱼幼薇似乎又不喜欢李亿,难道她的命运要变了吗?

锦儿话完,见梅长青发呆,便拽了拽他,“公子?公子?公子在想什么呢?”

“啊,哦,没,没想什么。”

梅长青这才回神,接着,他扯开话题,聊起些别的。

一对儿玉人凑一起忘乎所以的咬耳朵,顿时引起了其他几人的注意,沈临拄着胳膊肘,把玩儿着手里的酒杯,脑袋凑向燕小乙,小声道,“小叔父原来这么“闷骚”吗?往日里总见他埋头读书,还以为他生人勿进、不好女色呢。”

“额——”

燕小乙犹豫了下,轻声回道,“估计是公子您与九爷接触的少,故而有所不知,我家九爷向来都讨女子喜欢,家里的小瑾儿,明月楼的柳姑娘,还有——”说到这儿,燕小乙斟酌了下,觉着也没什么,便接着道,“还有先生家的小姐,她与九爷也挺亲近。”

“先生家的小姐?”沈临一愣,压低嗓子,惊问道,“长乐小姐吗?”

见燕小乙点头,他顿时捂住胸口,喃喃道,“天老爷呐,小叔父连这位都拿下了吗?佩服,佩服,不愧是我辈中的楷模啊!”

说罢,沈临眼冒星光,一脸崇拜的望着自家小叔父,恨不得立马冲过去抱他大腿,求他教自己几手。

沈富没注意沈临二人,他瞧着桌角一幕,心底更坚了之前的主意,决定为了知己常在、友谊长存,他一定要给“小叔父”送一份离别的“惊喜”。

一边人在酣聊,一边人在若有所思,直到“噹”的一声,众人才转移心神。

沈富一脸欣喜道,“茶诗会要开了。”

一番商议后,几人干脆将酒桌抬至窗口,凭栏间,见一阵儿不见的鱼幼薇复又登台,此刻,她换了一身青衣薄纱,臀儿摇摆,晃人心神,缓缓走至台中。

台下人已然悄无声息,屏息凝视,待她开口。

“诸君,承蒙大家捧场,一季一次的万花楼诗会又将开启,如同以往一样,本着公平的原则,将由几位先生出题,诸君写诗词,由先生们来评判名次,今日楼里荣幸的请来了宋先生、王先生等几位书院山长。此次头名者,除了以往的百两纹银外,诗词将会录入宋先生新写的《广平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望诸君能尽情发挥,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留下一段扬州佳话。”

“好——”

士子们先是一惊,继而轰然叫好。

宋先生是谁?人可是书院主事的山长,江南士林的领头人。虽在天下来说,他不及沈梦溪这等大名,但在江南,他可谓家喻户晓,美名远扬,声名并不在沈梦溪之下。一般士子能得他青睐,便已是等于前途光明,若写的诗词能入他文集,岂不也能随之名传天下、万古留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