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五十五章 舆论引导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五十五章 舆论引导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襄阳,镇南将军府。

“公主,不要担心,相信父亲会处理好的!”

“姐姐,如今城内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我心也非常乱!”

万年公主对着刘薇说道,她自己也了解现在的情况,长安并不好,她那位名义上的皇弟并没有什么权利!

而且这么多年没见,她并不确定他还是以前的那个他,皇家无亲情,她担心自己会成为牺牲品,这在皇家很常见。

反而在荆州,刘表一家很尊重她,对他很好,这边也很安全,她喜欢这里,更重要的是她想待在这里,小脸上也多了许多愁色!

“就是,公主,刘琮那小子那么厉害,肯定没有问题的!”

蔡昭姬也在旁边附和道,这个年代的女孩都很早熟,蔡昭姬和刘薇都在安慰着她,而襄阳却掀起了极大的议论。

“孔明,你怎么看这事?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庞统非常惊讶,这也是一部分襄阳民众的态度,他们暂时没有去关心什么婚事,而是很惊讶万年长公主一直在襄阳。

“确实是惊讶的事情,之前叔父对二公子也好奇过,你我基本在很小的时候就定亲了!二公子幼时就名动京城,如今的表现,按说有不少家族都会主动上门,但是偏偏楚侯和二公子都没有任何表示!”

“也是,那你叔父有没有说楚侯怎么处理?”

庞统大条的问道,他可没心思关心这些坊间传闻,这些人都是天纵之才,当然清楚这背后的意义。

“我叔父并没有说,让我好好读书!”

“有些老顽固了,二公子和公主的情况关系着大局,你我关心时局,印证读书的内容,这也是学习!孔明,你怎么看?”

庞统说道,诸葛亮也是有些认同。

“此事有蔡老在场,又有公主认同,况且以先帝的荒唐,并非不是可能!如今对于楚侯而言乃两难境界,虽然二公子未回来,但是听说綦老从扬州返回了!”

诸葛亮压低声音说道,其实刘表也担心这事,南阳大汉宗亲,皇室非常多,此前刘表处理了许多人,如今这情况,南阳的那些皇族世家肯定会发难。

“就是不知道二公子怎么考虑!”

庞统说道,他们都很好奇刘琮会做什么样的决定,而且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公主自董卓入驻洛阳之时便被刘表安排到了山阳郡。

也就是刘琮必然是很久之前就知情的,况且他们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又有父母之命,有没有产生点感情,外人不得而知。

“前几日兄长送回了家书,没有谈论此事,二公子专心在发展,稳定扬州,会稽郡在剿灭山越的途中,山越前来抢粮被李严击溃!”

诸葛亮稍微聊了一下扬州的情况,他们也去扬州看过实际情况,有些地方比起襄阳来说差了太多,诸葛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以我的估计,二公子应该早就安排好了,二公子向来擅长布局,任何事情他都会提前好几年布局,或许他留了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刘琮要是听到可能会苦笑,这个事情上,刘琮确实考虑过很多,但是并没有其他后手了,刘琮的想法实在不行就再拖个3-5年。

但是这事并没有妥协过,毕竟关乎太多的事情,并非是单纯的婚姻,这对未来都有极大的影响。

“也是,谁知道呢,毕竟很多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现在反对的主要是儒生,以《周礼》为依据,但是也有不少人认同二公子的提议。”

庞统学的比较杂,兵家,纵横,经学,阴阳五行等许多方面都涉及,司马徽学识渊博,庞统算是司马徽的半个弟子。

不仅仅是学院,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个事情,主要事发突然,其次确实打破了之前的一些规矩。

“景升,现在的情况不太好!”

“确实,伯喈,你知道的,南阳处理了一批人,不少世家都等着我犯错,但是这事我既然应承了先帝,君子一诺千金,岂能言而无信!”

刘表充满了坚毅的表情,要知道刘表这样的人物,只要是答应了就不会反悔,这也是刘表为什么也会认可此事。

“如今各个学校都在讨论,你那宝贝儿子到也沉得下心,安心在扬州不回来!”

蔡邕也是打趣道,事情已经是这样了,愁眉苦脸不是他们的作风,况且正主都不着急,他更不着急。

“琮儿此时不适合返回襄阳,他回来反而会让讨论的人更多,南阳世家一直认为最近的事情是琮儿在背后推动,毕竟不论满宠还是执法的军队都曾经是琮儿的手下。”

刘表解释道,当然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早就定下了结论,最低底线是拖,拖几年,事情会有变化。

如今刘琮麾下培养的人手,刘颌已经在江夏担任县丞了,俞照在襄阳一年多时间,由亭长升任到蔷夫了,赵正如今在武陵也担任蔷夫了。

刘琮培养的孤儿开始注入到各行业,有跟随糜家学习经商的,有跟随满宠,伊籍学习法家治国之术,有的在军营之中跟随刘琮,年龄大的已经在各地出任基层小吏。

军营之中,刘琮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中极小的部分也调入地方任职,不少护卫更是,如刘毅,出任镇南将军府将作掾。

刘辅更是,出任庐陵太守,其余如刘卫也是桃江县长等,不少都已经是渗入到一些地方官职,只是大多在南边,襄阳许多世家没有太关心南边的情况。

刘表本来就准备了好了面对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的挑战,刘表也认为,即便是几年后,现在也有必要进行舆论引导并且让百姓能接受这个事情。

“景升,此事世家不会容易妥协,阴家,荀家,蒯家,赖家什么态度?”

“阴家,蒯家,荀家都没有反对,至于赖家,目前态度不明!南阳世家基本反对,其余家族则在观望,民间议论纷纷,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这都有,总体来说反对的人更多!”

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好,反对的占了多数。

“你们父子应该早料到了这种情况吧?”

刘表点点头。

“公主比琮儿尚且大了一岁,已经到了婚嫁年龄,公主长辈不在了,自然要告诉天子得知,也得让天下人知道,公主尚在人间!”

“也是,公主怎么打算?”

蔡邕一语双关的问道。一是为公主自己的想法,二是问刘表怎么安排公主。

“一是让皇室确认,仅仅凭几个信物,皇室未必会相信!至于公主,必然是要留在襄阳的,天子未掌权,公主无依靠,老夫既然答应过先帝保公主一生平安,自然要竭尽全力去做!”

蔡邕点头认同,毕竟公主自董卓入京就在洛阳失踪了,当时局势混乱,也没有心思去顾的上公主的事情,主要还是这公主没什么背景,相比之下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大事了。

不过蔡邕也想知道刘表的处置,毕竟他和刘表当初一同见证先帝的遗诏,如果没处理好就成了窦婴了。

“宗正那边怎么回复?”

“先让他们在驿站待着,有元卓作陪,再说,即便让康成等人议论也不是一日两日就出结果的,现在已经确认了公主的身份便可!其他再说!”

蔡家和蒯家,黄家,襄阳三大家族也是罕见的聚集在一起,毕竟三大家族撇开刘表聚会容易引起刘表的猜疑。

“老丈,这事您什么意见?”

黄承彦问道,蒯良和黄承彦都看向蔡讽,毕竟他辈分高,年龄也最大!黄承彦和蒯良的年岁是差不多的,蒯越,蔡瑁以及黄祖三人的年龄也是差不多的。

“嗯,此事我分析了很久,觉得还是可以商议的,最近襄阳有几种言论,上古时期,并没有这种限制!直到西周开始,说西周是为了扩大疆土,维护统治!

夏商以前,容取同姓,周公佐武王得天下,取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子孙,列土封之,以为公侯,而使姬姓子孙与之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下之禄也,乃立不取同姓之礼焉。

如今时过境迁,当更正一些不合时宜的礼制,如西周礼制,女子二十方许婚,高祖定天下,因战乱而人口大幅减少,将年龄定到十五!说是因时制宜!”

蔡讽顿了顿口气,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还有其他言论,如另外一种,《左传》:同姓结婚,其生不番。但是晋文公却雄才大略,可见血脉随着年代的久远对后代已经不会造影响!不少人用此来驳斥!”

“这些言论我们也听了,有几分道理,主要还是看主公意思,某看主公的意思是准备奉先帝的遗诏!其中有不少关键,情况你我几人皆清楚,如今公主必须留在襄阳!到了长安,如果长安言主公矫诏,有些事情就说不清了!”

蒯良接口说道,目前将公主留在襄阳是最符合荆州利益的,自己主公成名多年,不是虚妄之人,蔡伯喈更是不会拿自己名声来做这样下作的事情,因此襄阳士子没有人怀疑这事的真实性。

“其实怕是刘琮这小子故意为之,如今天下,不大需要靠姻亲来巩固统治了,与西周时期确实不一样了!而且刘琮这小子改革军制之后,君主日后军队的控制力会比之前任何朝代都更强!

还有一个事情,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事情,那便是朝廷的负担!大汉宗亲享受各种赋税之减免,如今大汉宗亲以百万计的人口,实际上对大汉朝廷也是很大的负担!”

黄承彦一点,大家都明白了,结合目前的一些改革,这父子俩是准备拿自己人开刀啊!蔡讽年纪大了,蒯良公务也是繁忙,还要管理家族这一大堆事情,并没有往这方面思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