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战战!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战战!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张华对后勤事宜熟谙的很,听到赵广出言相询,立时站了出来解答起来。

“大将军,诸位:十万大军的补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具体的策略刚才参军司已经完整的阐述了一遍,在此不作累述,从后勤的角度来看,只有从洛阳、安邑两个方向进攻,我大汉才能保证前方的需要,这也是最为便捷最为理想的行军路线。”

“由此可以得出,征讨晋国我大军的补给路线可以确认共有三条,其中水路一条,陆上二条,水路即是渭水、黄河这条大动脉,大型的器械、兵甲皆可用船只运输到洛阳前线。”

“陆上一南一北二条路线,南线即从荆襄至洛阳,从襄阳到洛阳,经南阳盆地一段陆路,再顺着洛水至洛阳,这一条通道主要以运输粮秣为主,南方的巴蜀、荆襄都是产粮区、有这一带的稻米支撑,大军的粮秣供应基本能得到保证。”

“北线即是走潼关、蒲阪、安邑、函谷关、野王的沿河陆路,这一条路线可与水路相通,但由于北线靠近河内郡,有可能会遭到晋国骑兵的突袭,在安全性上无法得到保证。”

张华为官多年,气场强大,一番陈述让众人听了连连点头,赵广一边听着张华的分析,一边心中也在思索考量。

两军对垒,什么时候最难,不是摆开阵势野战之时,而是攻城战时,蚁附人海战术攻城虽然可行,但对士气的影响太大。

此次进攻晋国,司马炎已经丧了野战的胆子,因此,攻城是回避不了的难题,发石车等大型器械的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长安到洛阳,函谷关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施工拓宽,水泥硬化,目前已经能够适应辎重大车的通行。

这一条陆路,在黄河河道条件不具备时,比如汛期时可以作为备用线路。

除了汉军的兵械、甲具,发石车需要运往前线外,还有最最重要的一项物资不容有失,那就是由大汉矿业和铁坊研制出来的利器,猛火油弹。

水烧不灭,灼烧不熄。

这是猛油弹最为可怕之处,若是再配上发石车,远程抛射猛油弹,则晋军就算有盾牌遮挡,也难以避过一轮又一轮的空中打击。

辎重、粮秣、兵械等一应事务商量停当,接下来就是选拔随军征战将领事宜,这项任务关系诸将谁立功,唯有赵广这个大将军才有发号施令的资格。

“罗尚、文武接令,你二人率水军船队负责黄河各水埠的辎重运输,同时,要保证前线的各军所需重要物资的安全。”

“诺!”罗尚、文武猛然听到赵广第一个点了他们的名字,心中大喜急急出列领令。

“魏容,你率河东汉军一万将卒镇守在野王,主要是任务有二个,一是保障黄河北岸不受晋军骑兵的袭扰,二是寻找机会收复河内郡的轨县、温县一带,记住,司马攸的温县民兵战斗力不弱,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赵广拿起第二支令箭,看向一直深受信任的老弟兄。

“遵大将军令!”魏容沉峻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些年来,他对赵广的信任始终没有变过,而赵广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接下来,是我们即将重点进攻的成皋虎牢关方向,这里发生过什么著名的战事,我就不再重复了,在此,我要对没有点到名字的将校说一句:扬名立万,就在虎牢。是大汉男儿的,随本大将军出征!”

“出征,出征!”

文鸯、文虎、北宫纯、薛季、程亥等勇将纷纷呐喊起来,虽然没有被点到名字,但能够有机会跟着赵广的中军一起作战,对于他们这些将校来说,也是绝佳的出头机会,更何况,赵广已经把虎牢关的重要性指明了出来。

想当年,关东十八路诸侯合攻董卓,虎牢关前一场恶战,成就英雄无数,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虽然是虚构,但曹操、袁绍、孙坚这些猛人,都是在这一场大战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前三国时期称雄一方的诸侯、猛将。

羊祜和杜预也没有被赵广提到,不过,以他们的身份,也不屑和文鸯等人去争先锋之类的军职,赵广将这二人留在身边,主要就是参赞军机,分析敌情,同时,在关键时候,派出去给予晋军给重重一击。

汉军不断的调兵遣将,进攻晋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在大战阴云笼罩之下,开封的晋国朝堂也是连续朝会,就如何防御汉军的进攻商讨对策,面对国家覆亡的巨大危险,司马炎也再无心与众美人在宫中嬉戏,失了晋国江山,他就是司马家的罪人,就算到了九泉,也无颜见祖父、伯父和父亲。

司马泰、司马攸、司马骏、司马亮、司马伷、司马颙、司马越七个晋国重要的宗室王爷也被司马炎一并召集到了朝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关系司马家存亡的大事上,就算司马攸和司马炎不睦,这个时候也不再提及。

在被赵广已经杀掉了好几个的情况下,司马家稍稍一张罗,就立即有七个有名有姓有能力的冒出来,在这一点上,着实令人佩服。

晋国统兵将领方面,这些年折损的严重,羊祜、杜预归汉,那是司马炎心中永远的痛,好在他大晋底蕴深厚,皮夹子里有的是人才。

老将层面,太尉陈骞现在是晋国的挚天一柱,这位老将能力相当全面,眼光也极是老辣,两年前要不是他一力坚持兵进庐州,有可能汉军就直接拿下柴桑,灭亡东吴了。

同时,马隆这员善于发明的老将也相当的厉害,这些年来,除偏厢车外,马隆又改进了井阑、三子弩等器械,经过军中将士的试用后,杀伤力甚是惊人。

中坚将领层面,王浑、胡威二将文武双全,都是智谋出众的人物,胡威是曹魏青州刺史胡质之子,在石苞病逝之后接任镇东将军,治理地方很有政绩。

年轻将领层面,相比人才一个接一个涌现的汉国,晋国要弱了不少,但也有几员少年将领冒了出来,比如孟观、马咸、陈舆三人,现在都是深得司马炎器重的将领。

孟、马两人都已和汉军交锋过,陈舆是陈骞的儿子,承继了父亲的学问和能力,在军事层面也颇有造诣。

四月二十六日,汉、晋两国大决战的第一场硬仗,就在虎牢关前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