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一十章 众叛亲离司马家

张雄死了。

这个消息传遍了龙门战场,比全歼汉军断后部队还要惊爆眼球。

在经历了建安年间名将辈出、豪杰无数的辉煌之后,司马炎建立的晋国和平承久,将领的选拔机制上,也更多的讲究文武双全,特别是要计谋出众统帅型人才。

与之相对应,战场上斩将夺旗的战将纷纷被淘汰,他们成了不受晋国朝堂欢迎的莽夫,也被视为了社会不安定份子。

再往细的方面来讲,当年的曹魏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颌、右将军徐晃,他们的后代也都一个个或凋零,或不成器,或隐居不仕。

就比如乐进的儿子乐綝,在诸葛诞的反叛中被杀,许褚的儿子许仪,随同钟会伐蜀,还没等到达第一线战场,就被钟会寻了个由头斩首示众。

到了晋国建立,五子良将的后代中,张雄已经算是最为出色的一个了,但这一次,张雄也没逃过战死之劫,而更让晋军将士感到难受的是,被董猛一顿忽悠的张雄,死了之后他的功劳也被司马家给吞没了。

“杀敌将张护雄者,河内司马氏是也。”战场上,温县的司马郡兵一个个高声呐喊,拼命渲染着自己的战绩。

“哎,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还是我司马家的子弟靠得住。”司马炎听见将士的呼声,也是十分的高兴。

汉军无当营被歼灭,让司马炎高兴万分,他马上决定下诏表彰战场上的有功将士。

目睹张雄与张护雄同归于尽的晋军将领还有不少。

可其中,司马家毕竟占了大头,司马骏、司马亮、司马伦,可以说满眼望去,俱是司马家的人。

寥寥几个不姓司马的,孟观是司马炎的殿门中郎,相当于给皇宫看守大门的,他的身份太低,没有什么说话的份,董猛倒算是张雄一方的,可董猛又是司马骏派去的,这立场哪里会站到死去的张雄一边。

“陛下,此战若不是张雄出力,怕是难以全歼张护雄的无当飞军。”唯一一个出声的,是稍稍晚到的杜预。

听到张雄的功劳被司马伦的温县兵抢了去,杜预直愣愣的跑到司马炎面前,冷着脸谏言。

杜预为人向来耿直,也被朝中贾充、荀勖等宠臣不喜,要不是他本事大,能力强,朋友多,下场估计也和张雄没什么两样。

司马伦一听,杜预这话是要分去自己的功劳,立即着急起来:“陛下,这次勤王,我温县子弟出力甚多,死伤无数,要是不善加怃恤,你皇叔我就再无脸面,去见家乡父老。”

司马伦说着说着,不由得掉下眼泪来,他倒不是完全是作戏,这一仗温县兵确实是出了大力。

司马伦一个宠妾的弟弟,相当于便宜小舅子也战死了,他正不知道回去之后,怎么跟宠妾交待为好,每每想到这里,司马伦就悲从中来。

司马家的人,在女人方面,爱好都差不多,这一点,估计是从他们的祖上传下来的,要不然的话,司马家子弟也不会多的让人数都数不清。

单单一个女人,一夫一妻是绝对不可能生这么多的司马的。

张雄已死。

他已无法为自己辩解。

在杜预和司马伦之间,司马炎当然信任自己的小叔,杜预虽然号称武库,但司马炎也听说了,杜家的子弟杜模在新汉出仕了。

这杜预虽然没有表露出什么,但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就这样,司马伦领了歼灭无当营的军功。

死去的张雄算是白死了,就如他的父亲张颌一样,战死在木门谷后,虽然四个儿子都被封了列侯,但那是魏明帝曹叡封的,曹家倒台之后,张家的这些侯爵虚名也就彻底的没了什么作用。

张颌被司马懿一顿忽悠,结果送了性命。

张雄被司马骏的使者董猛一顿忽悠,结果也送了性命。

从曹魏到晋国的历史来看,但凡与司马家为敌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张雄战死,战功被夺。

这个战场上的快讯立时像蝗虫泛滥一般,传遍了整个勤王军上下,司马家虽然纂魏成功,但晋国的底子还是曹家三代打下的,晋军中的中低级将校的祖上,也多是追随曹操出征过的将士,他们和张雄一样,都是这个国家的基础。

司马伦争功,这本是一件小事,但由于张雄的特殊身份,又变成了影响晋军士气的大事。

一时间,刚刚还因战胜汉军而兴高彩烈的晋国勤王军士气急转直下,不仅是士兵没有斗志,就连将领也一样没有了先前渴望立功受奖的干劲。

当然,这里面肯定不包括司马家的温县兵马、还有司马骏、司马伦的部下。

有牺牲才有所得。

张护雄的战死,无当飞军的断后,为姜维的突围赢得了时间。

从龙门主战场好不容易脱身之后,姜维率部朝西北方向疾进,按照周巨给出的行军建议,弘农方向的晋将胡奋已经被调动,只要抓住晋军各部之间沟通不畅的间隙,汉军从晋军的重围中穿插出去,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可能性顶多也就二到三分,再多了已是不能。

失去了无当营这支主力后,姜维的这支先遣军已经元气大伤,包括了亲兵营、参谋、辅兵等一干人等在内,姜维手里还有二千余人。

如果龙门这样的战役再来一次,他们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茅津渡。

姜琼伏在渡口不远的河汊里,在他的身后,是五条收拢来的运盐船。

说来也是运气,这些盐船本来在黄河的北岸渡口停靠,但刘弘情急要渡河来勤王,到了南岸之后,刘弘军主力部队急赶向洛阳,剩下守卫船只的辅兵采盐是一把好手,打仗则是外行,被姜琼揪了个机会,成功打劫了一个小船队。

有了船只可以渡河,姜琼也是喜不自胜,连忙派了亲卒向姜维、周巨报告情况。

这一路上又要避开晋军的视线,又要观察汉军突围的方向,若不是在大汉军校里学到的本领,姜琼只怕应付不过来。

姜维一路北来,在弘农与胡奋、刘弘又拼杀了一场,按正常情况来讲,姜维这一支残军根本不是两部晋军精锐的对手,但不知怎的,张雄的事情传到了胡奋、刘弘及所部将士的耳朵里,这下子晋军士气一下子跌到了最低点。

“和姜维硬拼,要是战死了,岂不是和张雄一样,落一个凄惨下场?”胡奋心中战意大退,他已经有所耳闻,女儿胡芳在战场上险些闯祸,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不会得到宠幸。

要是后宫不能得宠,那他胡家就只能凭军中的硬实力扛过艰难日子了。

有军队在手,他胡奋就不怕谁。

大不了,领兵投了新汉,至少听说赵广为人处事还算公平。

刘弘是司马炎的少年同窗,他倒没有胡奋那样保全实力的想法。

但他手底下的盐兵却不干了,这些盐兵本来就拖家带口的,他们平素指望的,是采盐换了财帛粮秣,养活一家老小,而现在被刘弘带上战场,要是死了,那老婆孩子就都不是自己的了。

“司马家,真不是个东西?”一众盐兵私底下暗骂出声。

这一年来,司马炎每抬高一分盐价,他们这些盐兵的收入就降上一分,其中原因就是需求对象少了,吃得起解池盐的人少了。

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面对晋国高昂的盐价,也在不停的寻找新的供应渠道,垄断确实能带来短期的收益,但垄断又会逼迫别人寻找新的替代渠道。

司马家的晋国,在看似繁花似锦的泰始之治表象背后,隐藏的是重重的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