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河东战场上。

逃无可逃的阎宇终于对匈奴人完全绝望,这些只知道利用而不知道给予的胡虏,需要你的时候千好万好,不需要你的时候就无情的抛弃不管。

赵广在后面死追不放。

如果不是胡骑的数量超过骁骑营两倍之多,兼之有了马掌、马蹬、马鞍等胡族骑兵可甚一战,阎宇就算想躲避也无处可躲。

怎么办?

亡魂直冒的阎宇在最后一刻猛然想起,就在附近的解池,有一支晋军驻扎在那里,如果能够借用这支友军的力量,或许能够反败为胜。

“向南,向南,解池方向,快!”阎宇急切大呼,不停的指挥诸胡骑兵向南面逃窜。

呼延晏死后,这支由多个胡族部落整编而成的骑兵部队在赵广的冲击下,建制已经完全被打散,阎宇的大喊大叫终于让他聚拢起了千余骑的乱兵。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

这一点在许多时候是下意识的判断,与本能有关,与其他无关。

马承跟随在赵广身后,剧烈的奔跑让战马不停的喘息着,似乎在诉说自己的辛苦,看到赵广如虎入狼群一般的威武战姿,马承只觉得胸中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大将军没有变,还是沓中那个向秃发鲜卑决死一战的牙门将。

他马承也没有变,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坚定的站在赵广的身后,高高的举起这一面大汉的血红旌旗。

骁骑营骑军以不到三千骑,击破匈奴杂胡七千众,在双方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将领的榜样作用、队伍的士气、拼死一战的斗志,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吓破了胆的阎宇带着残兵败将朝解池方向疯狂逃窜。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赵广哪里会放过阎宇这个叛徒,依靠缴获的战马换乘,骁骑营汉军在后面急追,两支骑军就在黄河对岸卷起漫天尘土。

黄河南岸。

汉军参军周巨呆呆的坐上一艘只能容下三、五人的小舟上,眼眸通红的他,已经记不起有多少次回忆起柳隐被胡斧劈中的画面了。

老将不死,只有凋零。

好一阵后,周巨猛的擦了一把眼角的泪水,朝着黄河下游弯角的潼关方向划去。

从上游飘流而来的汉军将卒尸体、还有破碎的旗帜、木板、帐蓬,让在黄河边巡查的潼关守军将士心急难安。

文鸯已经数次前出到达蒲津关查看,却只见对面一片狼籍,井然有序的汉军营寨已经不复存在,等到周巨被救上岸时,文鸯、张护雄终于从他口中得到了阎宇率胡骑偷袭汉营的确切消息。

“叛贼,且拿命来。”张护雄咬牙目呲,顾不得腿上的伤势就要率无当营杀往河东。

柳隐是新汉军中令人尊敬的一员老将,现在却英勇的战死在河东,这让张护雄想起了其父张嶷在狄道最后阵亡的情景。

“河东战况倏变,护雄,你领兵渡河伺机截杀杂胡,潼关这里就有我镇守。”文鸯按住张护雄的肩膀,一字一句的吩咐道。

文鸯、张护雄如果齐齐杀奔河东,那潼关很可能遭到弘农的晋军的突袭,同时,若是文鸯去河东、张护雄留下守关,晋将胡奋也一样会猛攻关隘。

毕竟,张护雄和文鸯相比还要差了不止一筹,胡奋在文鸯手底下吃亏,和张护雄撕杀则信心倍增。

一旦潼关有失,空虚的关中将成为晋军眼前的一块肥肉,赵广辛苦打下的基业则毁于一旦。

相比热血上涌的张护雄,经历过父亲文钦被杀的文鸯,确实要成熟了许多,而这也是赵广一力将文鸯留在潼关的原因。

解池。

诸胡和新汉两军在蒲津关的对决,让晋国宁朔将军刘弘坐立不安。

汉军措不及防,蒲津渡口被胡骑攻占,守将柳隐战死,这个消息不出刘弘所料,要不是有洛阳司马炎的命令,刘弘还想着要不要在最后关头救柳隐一救。

汉胡毕竟有别。

要是真让胡虏在河东起势,那他守卫的解池盐湖也一样不能保全。

随后,新汉的大将军赵广突然杀到,让人惊讶的是赵广居然亲自带着不到三千的汉骑杀入胡族骑阵,这真是太让刘弘意外了。

马背上的本领,汉军从高祖刘邦以来,就没能从草原诸胡身上占到多少便宜,就算汉武时期追亡逐北,也只是仗着国力上的巨大优势。

要不然,汉武之后的大汉也不会由盛转衰,再也无力出动大规模的军队深入漠北。

“报将军,杂胡的败兵朝我们这边来了,后面还有汉军追骑。”就在刘弘胡思乱想,不知如何是好时,有晋军的斥候进来报告道。

刘弘一惊跳起,锦袍差一点被他撕裂,连声追问道:“多少人?多少追兵?”

斥候被刘弘的异常态度惊吓到,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始回答道:“胡虏估计一千骑不到,后面的追兵探不清楚,估计不会少于这个数。”

刘弘紧紧的抓住案几,想了又想,终于下令道:“点齐兵马,我们且去会上一会?”

坐视不管显然不行。

解池这里也不是只有刘弘一个人,还有监军在旁边看着,司马炎前番给的诏令虽然是坐山观虎斗,但要是匈奴杂胡这只纸老虎完蛋了,那接下来赵广的目标会是谁?

刘弘不用去想,就知道赵广肯定会打盐池的主意,所以,帮一把匈奴胡骑,也就是帮助了自己。

阎宇已经跑不动了。

从蒲津关到解池,他一路狂奔不休,人不离鞍,马不停歇,中途又被从南岸过来的张护雄部无当营截杀,这让他身边仅有的一千余骑又溃散的不成建制。

等到了刘弘军营附近时,阎宇和不到十余胡骑的败兵被赵广堵在了一处荒弃的盐井旁边。

“元忠,元忠,你听我说,这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阎文平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也不会投了匈奴刘渊?你且放过我这一回,我保证........。”

阎宇语无论次的诉说着,具体说了些什么,其实他自己也不是十分的清楚,但他知道,要是嘴巴不停,只怕赵广的亮银枪就刺了过来。

赵广冷笑着催马靠近,四散的胡骑自有马承、张护雄等人料理,他只需要盯着阎宇一人。

刘弘率军而出,看到的场面让他感到不可思议,诸胡骑卒被汉军骑兵追杀的狼狈不堪,尤其是在汉字旗帜下,那员银盔银甲、手持亮银枪的汉军大将威风八面,而被他枪指着的那员胡将,则就像一只待杀的鸡一样正瑟瑟发抖。

“两国交兵,各为其主。赵大将军若是卖我刘叔和一个面子,他日必有...........。”刘弘脸上漾起笑容,大声的冲着赵广喊道。

阎宇还没有死,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若是能在他刘弘的主持下,调和汉、匈两军的战事,那他的名望将一下子窜升到晋国重臣之列,说不定羊祜、石苞等人都要让位。

“噗噗噗!”亮银枪狠狠的刺入**的声音沉闷之极,中间夹杂着阎宇低低又无助的哽吟声音。

阎宇的脑门、脖颈、前胸、下腹连续的被刺中,一个又一个血洞冒出股股的污血,胸腹处的肠子脾脏顺着洞口流出体外,混合着体液将荒地污染的斑斑暗暗一片。

“这,这,太不讲道理了。”刘弘牙齿打着架,用袖口掩住口鼻,眼睛闭上不忍再见阎宇的惨状。

赵广拔出亮银枪,在阎宇微微抽搐的身体上擦轼了一下,冲着刘弘扫了一眼,冷森森说道:“晋国刘弘是吧,这阎宇背叛我大汉,又勾结胡虏犯我国土,杀我大将,如此一死,还便宜了他,你若有意见,尽管上前来替他报仇,我赵广接着就是。”

刘弘与阎宇也没有什么交情,他们的生活轨迹根本不一样。刘弘是名门之后,阎宇不过是蜀国的区区一降将。

这一次,刘弘之所以上前劝阻,只不过是接着司马炎的诏令,此时见赵广这杀胚还有意和自己较量一番,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嚅嚅无语。

时势在变。

随着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稳固,昔日关东诸侯并起,乱世纷纷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晋军之中,领兵打仗的将领,多是如羊祜、杜预这样的士族子弟,少了文鸯、文虎这样的将门之子。

刘弘昔日在学堂与司马炎一起就读时,每每论及行军打仗,往往谈到的是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智计迭出,而像赵广这样一言不合,就打打杀杀的,实在是稀少的紧。

赵广见刘弘没有上前的意愿,遂将亮银枪一摆,早就等的不耐的马承早就准备,迅速跳下战马,疾步上前举起钢刀,将阎宇的头颅切割了下来。

白森森的骨头连着皮肉,阎宇一只眼睛爆裂的首级,被马承晃晃悠悠的拎在手里,然后随手往马鞍上一挂,荒野里只剩下一具无头的尸体躺在地上,等着夜晚的野狗前来啃食。

赵广拔马而回。

刘弘及解池的数千晋军将卒鸦雀无声,一个个像中了盅毒一样,瞪大了惊恐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汉军骑卒们远去的身影。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在悲怆又嘶哑的歌声中,那一面绣着“汉大将军赵”的旌旗在夕阳的余辉下越来越小,越来越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