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司马篡魏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司马篡魏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赵广在巴郡浴血拼杀。

为新汉的存亡再一次杀出血路。

司马炎也同样在为建立晋朝而奔走。

前不久,杜预以快马加鞭的速度,送回了蜀国皇帝刘谌被杀的消息,司马炎兴奋的一夜没有睡觉。

刘谌这个抵抗最为激烈的蜀国皇族死后,有谁还能继任?刘禅、刘璿、刘瑶、刘瓒这些人都被圈养在洛阳,据说在关中还有刘璿的一个儿子被立为了皇太子,但却不过是个未满二岁的稚童。

蜀国终于要亡了。

趁着魏蜀之间永安之战还没有结果传来之前,在魏国国内宣传一波胜利的消息,让以晋代魏成为既成事实,是司马炎眼下最为急迫的事情。

时间不等人。

对杜预能不能打败赵广,司马炎已经不想去等什么结果。

虽然篡魏的时机还不算太成熟,比如灭蜀大业几经反复,但魏军在巴蜀战场上的重大军事胜利,让司马炎底气已经十足,同步在洛阳的朝堂上,他开始着手掀起篡魏的最后总攻。

要想顺利的篡魏,在魏国内部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

在贾充、向秀、荀勖等晋王亲信的谋划下,废帝曹芳再一次成为新一场政治清洗的牺牲品,虽然曹芳已经吸取了教训,尽管克制住了自己的酒瘾,但在有心人的诱惑下,曹芳最后还是中了圈套。

曹芳与夏侯家来往的事情被人告发,几封伪造的信件充分证明,曹家又在试图谋夺兵权,发动政变,这一证据的出现,又在魏国内部掀起杀戮阵阵。

受到牵连的,不只是曹芳一个,连带着还有夏侯骏、夏侯德等与曹魏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

最后一个牵扯进来的,是曹植的儿子曹志,虽然他和司马炎的关系不错,但涉及皇位的争夺,哪里容得下半点的猜忌。

曹芳、曹志等人被下狱,司马炎终于在朝堂上赢得了绝大多数朝臣的支持,禅让的时机来了。

魏咸熙三年,五月九日,几乎就在永安之战进行的同时,咸熙这个年号,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元帝曹奂在洛阳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同时,下诏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司马炎三推三让,最后在贾充等一众朝臣的拼死力谏下,登上皇帝位置,正式改国号为“晋”。

随后,曹奂被迁居金墉城,次日,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安抚曹家,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司马晋代替曹魏。

三分天下,由蜀、魏、吴演变成为汉、晋、吴。

新汉这一方,本来就打的是汉字旗号,现在更是占领了汉朝的首都长安,称汉更加的名正言顺,当然,这一点晋国君臣是不会承认的,在司马炎等人的口中,赵广等人依旧是蜀国、蜀贼。

晋国这一方,因为司马炎袭了晋王而改国号为晋。因为朝中官员、将校对此早有准备,曹家又被清洗的彻底,引发的骚乱虽然有,但多不大,唯一大一点规模的动荡,就是曹芳那个被送到夏侯令女处收养的庶子曹昙失踪了。

夏侯令女在司马炎派人搜捕的时候,这个刚烈之极的女子举刀自刎,至死也没有说出曹昙被送到了什么地方?

留着这么一个小隐患,让司马炎心中稍有些不快。

不过,曹昙不过是一庶子,手里又无兵无权,即便能逃得一条性命,也不能改变禅让的大局。

司马炎建晋登位之后,为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功劳,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

其一,追尊司马懿等祖、父为帝,立皇后杨氏,封宗室为诸王,功臣为公侯,这是新朝开张所必须做的,让拥戴者都得到好处。

其二,创建新朝各种制度,改年历为《泰始历》,腊以酉,社以丑。公元266年在晋国被称为泰始元年,与历史上相比,已经晚了足足一年,从中可以想像,赵广给予司马炎的压力有多大。

其三,大赦天下,颁布新律。贾充等人授命开始撰写《晋令》四十篇。礼法上也规定了约十五余万言的新礼。

其四,设立有别于汉制的职官。晋朝最为有名的“八公”制度出笼,即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八公看似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地位平等,谁也不服谁,晋国真正做主的人,就是皇帝司马炎一个。

这种朝堂上的平衡之术,在司马炎时期运用的还算不错,司马炎除了好色之外,当皇帝的其他属性都还可以。但换到了傻皇帝司马衷身上,平衡就变成了晋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来,在新晋朝建立、登上皇位之后,司马炎还有意将晋代魏的整个仪式搞得更隆重些,比如他率领文武百官到泰山祭拜等等,当年始皇帝曾经巡游泰山封禅,司马炎觉得他也很有必要这么做,以昭示晋代魏的准确性。

但巡游实在太费时间,晋国一圈转下来,算起来要二个月结束就算快的了。

初登皇位,司马炎高兴的时间只有十来天,杜预、司马孚紧急的军报就让他心里揪紧起来,巴蜀战场上,成都陷落,丘建、谯周俱都横死,监军卫瓘狼狈逃回巴西,魏军越来越不利的战况军情,不断的报送到洛阳,让司马炎气怒交加。

春风得意之时,总有小人作崇。

赵广这个蜀贼,一次次让司马炎恨的牙痒痒的,却现在又不能拿他怎么样。

赵广不想惹事,但晋国这边新朝初立,总要找个对手立立威。

吴国那边,孙皓没有了外敌的压力之后,正在国内大杀特杀,一个个对晋国有威胁的重臣被清洗,被屠杀,让旁观的司马炎好不高兴。

司马炎想要立威。

除了吴国,还找谁?

曹家吗?曹芳、曹志都被下狱,夏侯家也被抓了一批人,这两家已经没有哪个有种的男人站出来了。

至于像曹奂这样的傀儡,就算杀多少个,也不能威慑天下。

所以,司马炎思来想去,要想让晋国更加的名正言顺,堵住悠悠众口,只有一条路:再伐蜀。

司马篡魏之后,原先的魏国官员,逐渐分化成两个派系,一方是积极主动支持晋代魏的官员,比如贾充、王经、荀勖这些投机份子;另外一方是比较有操守的中间派,主要是张华、牵秀、裴秀、裴楷为代表,他们无所谓曹家还是司马家掌权,更在意的是民生疾苦,国家强盛。

这两个派系原本都是晋王府的拥立者,相互之间虽有政见差异,但矛盾并不大。

但在司马炎登基之后,这两派之间的矛盾却越发的突显出来,主要是执政观念和理念的冲突。

连续十余天,晋武帝司马炎将心腹荀勖、贾充、王经、张华、裴秀等人叫到崇德殿内,商议如何应对赵广这头猛虎。

现在,他们谁也不敢再小觑赵广的能力和爆发出来的潜力,因为,但凡是小瞧他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大败而归。

对付赵广,可不是容易的事。

出了主意,最后没有结果或者导致局势崩坏,那司马炎必然迁怒出主意的人。

殿内,荀勖、贾充等几人长吁短叹,沉默良久,最后还是贾充打破寂静,向司马炎建言道:“陛下,要想对付赵广,属臣以为,还要依靠攻心和引援二策,双管齐下。”

“攻心,便是以赵广和张星彩的诽闻入手,上一次,刘禅躲着没有站出来,这一次,陛下应当直接下诏,逼迫他出声指责,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既定事实,让赵、张两人身败名裂。只要这两人不再掌权,蜀国其他人,不足为论。”

“引援,就是要继续推动以胡制贼的策略,匈奴五部既然不堪战,我们就招募北方的鲜卑部落南下,鲜卑人近年在草原上实力增强,拓跋、乞伏、宇文、慕容、段氏各部落首领都是些见利忘义之徒,只要财帛给够了,这些胡虏就会急吼吼的杀向关中,帮我们取了赵广的性命。”

贾充不愧是阴狠之极的人,这二记狠招,着实相当的歹毒,先是在舆论上赢得主动权,让读书有知识的士族瞧不起赵广,然后又找准了新汉在骑军上的不足,诱惑胡虏特别是刚刚崛起的鲜卑部落与新汉为敌。

荀勖一向自诩是司马炎的智囊,见贾充有后人居上的势头,当下不甘示弱,出言谏道:“陛下,蜀贼赵广之所以单挑无敌,原因已经查清楚了,赵广改进马蹬、马掌和马鞍,将校骑马疾奔,不需要再用双腿夹紧马腹,只要踩在马蹬中就能如走平地,我们晋国也应加紧打制这等骑战利器。”

不得不说,技术上的保密真的很难。

尤其是马蹬、马掌这种技术含量低的东西,流转出去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相对来说,水泥的配方、钒钢刀锻造等等需要更专业的人来把关,技术保密要容易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