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辟南洋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辟南洋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巴东是新汉、东吴之间往来之咽喉。

现在双方各占三峡一端,其实是最好的一种平衡状态。

新汉方面,即便取得了永安大捷的胜利,也只是将侵入巴蜀的魏军主力驱逐出境,在巴西一带,司马孚和王濬的偏师还占领着阆中、汉昌等地,赵广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将魏军全部歼灭或者驱离。

东吴方面,鉴于赵广的强势表现,镇军大将军、荆州牧陆抗对于向西进攻巴蜀意愿并不强烈,西陵督步阐刚刚接替兄长步协,正遭到吴主孙皓的猜忌,步家以后何去何从还不一定,吴国方面也没有要再打永安的想法。

稳定,对于巴蜀来说至关重要。

而巴蜀稳定的基础就是巴东,就是永安。

赵广向罗宪保证,将继续加强对永安的罗宪军给予支援,进一步确保巴蜀门户的安全。

罗宪在与赵广见面之前,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以为赵广会将罗氏调离永安,以换上自己的亲信部队,比如陈同所部。

在谈话之后,罗宪则打消了这个担心,赵广不仅没有将他调离,还给他增加了兵力三千人,同时,巴东无法供应的粮秣、铠甲、兵械等辎重,从今往后也将由成都方面统一调拔供给,罗宪只需要将军队操练好就行。

这样的信任,让罗宪感动的同时,也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而在看到了新式战舰和新式战法之后,罗宪更向赵广提出要求,将罗尚和罗袭两个后辈送到赵广军中历练。

同时,罗宪也同意,将麾下的将卒编练为汉军第八营:永安营。

与其它七营不同,永安营主要将以水军为主,经过了这次水战的洗礼,赵广相信,汉军水师会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找寻到更好的作战方法,而不需要像这次一样,由他这个主帅作为诱饵冲在最面前,毕竟,不是谁都有系统外挂。

与罗宪推心置腹的商谈,让赵广对巴东的防御更有了信心。

随后,赵广在永安等到了他一直想见,又没能见到的人:建宁太守李遗和关羽之女关银屏。

李遗夫妇皆是人到中年,四十上下的年纪,或许是二十余年在南中的缘故,两个人的面容看上去都颇有些沧桑。

他们其实是和张苞、关兴、大张后一辈,比起赵广来,辈份上虽然一样,但年龄上却不一样,这种情况在蜀汉元从后代中尤其明显。

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备早期颠沛流离,连带着追随他的部下也大都晚婚,唯一的一个早婚的,就是我们的三将军张飞。

赵广打小也是跟在关银屏这个二姐的后面,彼此关系上自然亲近,赵广军中的参军李球是李遗的堂弟,当年李球加入赵广军中,还是关银屏介绍的关系。

见面一叙,双方自是亲近不少。

尤其是关银屏,见到赵广从跟在自己后面的小弟,成长为新汉重建的栋梁,不由得心中感动,语声哽咽起来。

“夫人这是何苦,一路之上,你不是一直念着元忠吗?”李遗拍了拍关银屏的肩膀,安慰道。

“我就是高兴,你没看出来吗?”关银屏白了李遗一眼,道。

赵广瞧李遗夫妻两个很是和睦,也为关银屏高兴,更为关羽他老人家的眼光所佩服,关银屏要是嫁到了吴国,就孙大帝他们家子孙之间杀的血流成河的传统,关银屏即便自己能躲过一劫,子孙也无法躲过吴国末年的浩劫。

孙皓登上皇位已有近一年,按这位残暴君王的脾性,只怕现在滥杀已经开始,吴国的国势也在一次次的杀戮中衰落下去。

巴东郡署,议事厅。

赵广召集罗宪、糜立、李遗等将校、地方官员商议巴蜀南部下一步发展事宜。

如何稳定南中的局势,并使之成为新汉可靠的大后方,赵广在会上提出了他的思路和见解,让罗宪、李遗等人听了感到不可思议。

“左将军、李太守,你们来看南中五大郡的方位:牂柯在东、越嶲在西、朱提在北、建宁在南,永昌则更在南方,至于云南、兴古二小郡,则又在牂柯、越嶲之下。这七郡之中,兴古、永昌分别是古夜郎国、古滇国的属地,我们要想稳定南中,就必须先发展南中。”

赵广说到这里,朝着罗、李二人看了一眼,又向目光投向关银屏,继续道:“接下来,我们大汉在南中的发展方向,就是以兴古和永昌为支点,打通向东南、向西南的商路通道,兴古的东南方向连接交州的日南、九真诸郡,那里吕兴之乱刚刚平息,但吴国的治理并不安宁,我们的商队除了交易之外,还有获取这些地方土帅、豪族的支持,为以后汉军南征打牢基础。”

“西南方向,永昌以南,潞水(怒江)下游,是安南平原的广阔湿地,这里再往南直通大洋,而从大洋向西,就是身毒国,这一条商路的价值,不用我多说,你们都知道。丝绸、蜀锦、陶器等等,这些东西在身毒都是极为抢手的商品,同样,身毒的金银、铁器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

罗宪、李遗、关银屏被赵广描绘的广阔商贸前景所震憾,在他们眼中,南中就是不毛之地,就算当年诸葛武侯南征,也只是擒了孟获、让夷族臣服就返回了,没有想到利用南中特殊的商路位置来获取利润。

不过,他们也不是一无所知,南中当地的土酋组建马帮来往于域外,贩运商品弁利的事情他们也听说过,只是没有想到,还有可能把它做大做强。

“所以,接下来大汉会建立南洋商贸集团,负责东南、西南两条商道的贸易,大家要是有想法的话,都可以加入进来。”赵广一番概概而谈之后,终于开始鼓惑起来。

南洋商贸。

这样不动脑子,直接抄袭后世名词的事情,也只有赵广干得出来。

“我们糜家,申请加入。”糜立在一旁听到这里,挺身而出。

像这样的招商会,他已经参加了好几回,这一次很明显,赵广是把他作为托来活跃气氛。

罗宪早就与赵广达成了一致意见,对开拓南中贸易商路很是赞成,毕竟多一条路多一份保证,永安这边万一西陵步阐那里出了问题,罗家就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李家、也要加入,不过,这事情总有个主事之人,不知君侯是如何考虑的?”关银屏丰腴的身体轻碰了李遗一下,问道。

赵广也看出来了,李遗在家中就是不作主的,关银屏说的话比他有用多了。

赵广哈哈一笑,道:“我看这主事的人,最合适的人,就是二姐你了,左将军有镇守永安的要务,李太守接下来的职务可不只是一郡太守,我已向朝廷上书,任命李太守为大汉庲降都督,他所治理的区域,将包括建宁、朱提、永昌、犍为四郡。”

李遗、关银屏夫妇听赵广这么一说,脸上不禁露出欣喜之色,庲降都督的权力极大,李遗的父亲李恢就曾经被刘备任命为庲降都督。

赵广的这一推荐,也就意味着要将南中交付到李遗这里,这一份信任,让李遗、关银屏感动万分。

“遗必不负君侯所托。”李遗郑重的点了点头,对赵广说道。

“元忠,二姐在这里谢过了,商路上的事情,你就放心交给我。”关银屏的神情也是分外激动,赵广对于她来说,可以用恩重如山四个字来形容。

关家在成都险些被灭门,侄子关彝幸好投了赵广,才始逃过一劫,而且赵广还阵斩了仇敌庞会,替关家报了血仇。

现在,赵广不仅提拔了丈夫李遗,而且还放心的让自己担任南洋贸易的主事人,这样的信任,让关银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暖意。

安排好了巴东、南中诸事。

赵广即马不停蹄率军直扑巴西郡,趁着魏军上下惊惧的时候,一举将巴地的魏军赶出盆地,是这一年赵广的主要目标。

杜预已经被驱走,魏国任命的巴西太守王濬手底下的将卒,最多不会超过二千人,这点兵力与现在的汉军相比,已经处于极大的劣势中。

阆中。

魏国太宰司马孚正在收拾行装、车驾,准备从米仓道往房陵、新城方向回返洛阳,这一趟巴蜀之行,他有过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一次次的失落。

巴蜀潮湿多雨的气候,对他的身体侵蚀也一样厉害,其实,对于一个已经八旬的老人来说,一动不如一静,司马孚现在最好的休养就是回到老家温县,坐在庭前看花开花落,直到死去的那一天来临。

“士治呀,别留恋了,这地方不是我们这些北方人能呆久的,赵阎王他喜欢,就让他拿去。将来,我们在河东、在关东再好好的与他较量一番。”司马孚轻咳一声,对王濬说道。

王濬点了点头,心情沉重的很,这些日子来,他在治理巴西内政上很是下了功夫,一度激化的汉夷矛盾也得到了缓解,现在却又不得不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