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土新月 > 第74章:一池芍药映晚霞(1)

明土新月 第74章:一池芍药映晚霞(1)

作者:文苼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10:10:16 来源:笔趣阁

王鏊还是第一次看岳炎写字,没想到一笔潇洒的瘦金体被岳炎写得端庄周正、大气磅礴。字如其人,王鏊心中赞叹。

听说岳炎过几天要去南京,王鏊问要不要帮忙引荐官员,岳炎笑着婉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身边有朱厚照这个“大BOSS,”还怕有人欺负吗?话说岳炎一举成名至今,好像还没求助过什么人…吧?

“王伯,《姑苏志》要抓紧了,别耽误您启程进京啊!”岳炎又是眨眼一笑道。

王鏊频频点头,心说还得催催祝允明、文徵明这些人,回京是大事得徐徐图之,但也不能把修志扔在一边。刚想开口让岳炎多留几天帮忙,那边岳公子已经起身施礼告辞了,憋了一肚子说词的王侍郎憋得肚子生疼。

“我就走一阵子,又不是不回来!”岳炎的声音遥遥传来。

……

……

苏州郡圃,平江坊不远处的齐云楼前,每到五月,一池芍药芬芳夺目。

苏州有制,年年此时,郡守必广宴文人雅士,赋诗作对、共赏芍药,称“芍药会”。

今年的芍药会,因为灾情、疫情而耽搁至今,但这沿袭数百年的传统,林世远可不敢在自己任上中断,好容易寻个机会,赶紧完成任务。

每年的芍药会,都是苏州的重大节日,举人秀才、府县两学,只要没有官职在身的学子们都有可能接到请帖赴会赛诗,而芍药会的诗词评审也历来是苏州最高规模的。

能够被官贵们点评几句,书生立时就身价倍增,更何况还有各个官吏府中的大家闺秀们,也趁此机会结伴成群出游,寻找如意郎君。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芍药会或许就是一步登天的捷径,但对于岳炎却是个负担。自己无欲无求,若不是林世远虎着脸训斥,早就跟邝讷跑去南京了。

岳炎并不喜欢诗词给自己带来的虚名,上一次的《虞美人》已经让他不厌其烦。不知多少文生公子来明月楼找他,带着自己的“佳作”排着队求点评,岳炎心中苦笑不已。

看几个胡子拉碴,比自己爹岁数还大的老童生期望的眼神,岳炎都有些无地自容——不知何时,岳公子越来越要脸了?

是以这次参加芍药会,他抱着看热闹的心思,打定主意不作诗。

五月二十五,齐云楼暖风习习、绿草成荫,楼前搭起了临时的高台,中间一池争奇斗艳的芍药,两侧各是一溜彩棚。

苏州文风素来盛行,芍药会此等盛事更是万人空巷。有没收到邀请的学子找个位置、垫着脚抻长脖子观看;也有收到帖子自觉文采不佳不敢应战的,踅摸个角落藏着、侧耳倾听佳句;还有凑热闹、看美女的轻狂后生,爬到树梢上坐着左顾右盼。

彩棚周围,头一天晚上,就有各家的家奴仆役铺上席盖,给自家小姐们占据有利的位置。如今草坪上三五成堆,都是难得出门的闺秀,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岳炎被泼辣御姐收拾利落,坐着新买的马车早早儿来到齐云楼——话说岳公子如今也是个有身份的了,总得有个宝马奔驰啥的吧?

坐在车里岳炎感慨,速度、舒适度还有保温隔热性能比那一世的国产车差远了,更别提驾驭感。若是急性子坐了,还不如自己快跑几步好些。

可就这样一辆两轮车,也要几百两银子,把岳公子心疼坏了。

朱厚照假扮成他的书童,与张九哥坐在岳炎两侧,四…三大金刚在不远处站着,岳炎遥遥的还看见了刘瑾,冲他有礼貌的笑着招手,谁知刘瑾扭头就跑,没错,就是撒丫子跑。

岳炎好笑,这刘瑾是患上了“岳炎恐惧症”了不成?本公子不就是揍了你几次吗,至于连太子安危都不顾了?

今年芍药会,共有七十三名文人雅士收到请帖,给岳炎安排的位置还不错,既能听清楚大人们的讲话,又把全场风采一览无余。

岳炎举目四望,看见徐缙、祝续、沈环和郁浩等举人都在远处棚下,大家点头招手打着招呼。不过令岳炎意外的是,大鼻子顾晰臣竟然也出现在这里,这小子这些天跑到哪儿去了,不知道松月斋缺劳力吗?

芍药会要开到晚上,岳炎出门早没吃饭,对桌上的糕点也不感兴趣,身后的穆涛早就把食盒打开,岳炎吃几样点心垫垫肚子。

巳时(九点)刚过,一众苏州高官贵人从齐云楼内鱼贯而出,坐在台子高处,岳炎有种出离的感觉,像是后世的村委会开会。

嗯,要是把松月斋的“麦克风”搬过来,就更像了,岳炎心中偷笑。

还没等笑完,岳炎的下巴差点儿掉在地。左右的衙役们真的搬出来两个如松月斋一模一样的铁皮话筒,美其名曰“传声筒”。

岳炎感叹,大明对专利技术的保护太差了,连府尊大人都学会了抄袭,哼!

如此想来,自己抄了几本书、一首诗、两首歌,就算不得丢人事了。

林知府事先与岳炎有过交代,本次芍药会的评审共五人,分别是王鏊、林世远、祝允明、文徵明和杨循吉。

岳炎对杨循吉的印象颇深,《吴邑志》就是他写的,虽然饱受诟病,但这人才华没的说。

台上只有一个不认识的,显然就是杨先生,不过这人面相倒是让人不爽。他五十上下,瘦骨嶙峋一副痨病样子,一双眉毛几乎长成一线,像极了后世电影里的“一眉道长”。

岳炎知道,这是典型的尖酸刻薄相。王鏊编纂《姑苏志》,林世远本来推荐了杨循吉,可王鏊对他嗤之以鼻。

后来岳炎跟林世远打听八卦,杨循吉原本是礼部主事,与上司同僚没一个处得来,最后得罪人回乡。可杨循吉逢人就说自己是有病辞官,生怕别人以为他是被开革的。

岳炎奇怪杨循吉为啥得罪人,林世远苦笑说这人有两个毛病,一个是以学问压人,一个是串闲话。

爱以学问压人,可杨循吉身边没几个比他学问大的,上司同僚谁能受得了他的冷嘲热讽?

杨循吉串的可不是一般闲话,在京城他到处跟人说应该让陛下释放“建文帝子孙”,吓得同乡吴宽斥责他:你想灭族吗?

串闲话能串出满门抄斩的大罪,岳炎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人了。

这边想着心事,却见林世远举止优雅的走到台中央,四周响起热烈掌声。

先说了几句客气问候、重点表扬了自己在抗灾和抗疫工作中的贡献,又介绍了几位现场的评审后,林世远宣布本次芍药会的比诗规则。

“今年四月,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兼掌詹事府事,我苏州俊杰吴宽公不幸辞世。本次芍药会,第一题为怀念吴公,请诸位雅士们尽管做诗词来贴。”

下边一片哗然。

芍药会要连发三题,学子们自由选择,但往往第一题都是有关芍药花的内容。

赛诗会改了主题,这不是让搜肠刮肚准备了快一年芍药诗的书生们,连“小抄”都用不上了吗?

.....

求收藏,求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