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79【重启编书计划】

大明女伯爵 079【重启编书计划】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方四维的题本很快在御前通过,内阁当场就起草谕旨,然后交由内阁的文书机构中书科,由中书舍人缮写、誊清,最后再由尚宝司用印。

如此方完成一道正式的谕旨,最后交付六科抄发。

想必过不了多久,这到谕旨就能到达**,方四维便可以着手准备拍卖事宜,拍卖前还是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李道汝三人圆满完成了陛下交于的任务之后,又回到翰林院。好些日子没回他办公的小屋,一进屋他先转一圈,发现灰尘都积了老厚,呵呵笑了一声,找来掸子开始打扫。

很快打扫干净,他又泡了一壶茶,还是最喜欢的玫瑰香茶,只可惜没有枣糕和果馅饼就茶吃,那就只好就着书了。

茶喝了两盏,书看了几页,就有人登门拜访,李道汝讶异,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雒华为。

邀他进来后,重新沏了茶为他斟上,然后才问道:“雒兄这是……”

雒华为也不啰嗦,直接说明来意:“是这样,我早就有计划想重编文渊阁书目,以及内阁书目,而且早已上疏陛下,今日忽得谕旨,陛下已准了我的重编计划。”

李道汝一听双眼一亮:“这好啊!天大的好事,早就该重编了。我一直就觉得这两书目都是以登记为主,只有书名、作者及卷数等简单著录,查阅起来颇为不便,还特别费脑。我也早就想过此问题,没想到雒兄已先付诸行动,佩服!要不是你此时说起,估计我还只是想想呢,惭愧惭愧。”

“呵呵,即你也认同,那就好说。我想找两人来做帮手,已确定一人,本来早几日就想找你,无奈忙于其他事情,到今天才得空问你,你可愿意?”

“自然愿意!岂有不愿的?既然雒兄选我,那我肯定就当仁不让了。”

“哈哈,好!硕仕兄答应的如此爽快,我也很有面子。既然你也提到了这两套书目,不如说说你的想法?我也好再斟酌。”

“好,正如我刚才说的,这两套书目都是以登记为主,就显得太简略了。内阁书目稍微好些,至少目录中还带有一些叙录和提要。我曾经想过,不如按照宋代官修的《崇文总目》的体例来重新编写,有总序、大序、小序,如此便严谨多了。还有分类,虽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来分,但我觉得,分类更为细致也不错,至少一目了然,查阅也方便。”

“看来硕仕兄真的用心了,不错,其实这种相当于我朝创新的分类我也很认同,唯一觉得欠缺的就是书目中没有大序、小序,略显简陋,所以此次编录计划中,重新修正体例就是重点,至少要完整的编写出解题(注1)。再一个,分类我打算还是还是沿用‘千字文’按橱编排。”

“对,像文渊阁藏书有七千多部,四万多册,这种体量的书册若只是简单分类,查阅起来太麻烦,我反而觉得还可以再细分一下。”

“关键是要分类合理,有些分类就显得比较杂乱,有些又过于笼统没有规律。比如原本放入经部类的乐书一类的书籍完全可以单独立为一部,韵书类也可单独列为一部,经济类可归于奏疏部等等。还有方志,过去分成了今志、旧志、新志三种,完全可以归为一类志乘部……”

李道汝听他侃侃而谈,不禁连连点头,赞道:“雒兄果然考虑周全,这些细致的问题我都不曾想过。”

“哎……”雒华为津津乐道了半天,末了还是叹了一声:“只可惜如今两处的藏书都缺失了不少,尤其一些珍贵的典籍孤本,要么毁于火灾,要么被虫鼠啃食,水浸,甚至被人窃去,再加上前代人对于书籍管理的松懈,损毁的损毁,流散的流散,很多遗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可惜啊,可恼!”

“的确,但有没可能再从民间寻找?我知道浙东一带的民间藏书不可谓不丰富,有不少藏书家所藏书籍超过万卷,而且多善本。我一友人,其父就是来自云间的藏书家,他的别业里有一栋藏书楼,不但藏有众多的古籍善本,连西洋书籍都有不少……”

“我也想过再从民间寻找善本,只是难呐,一来所费繁多,朝廷恐无此预算。国子监祭酒吕大人曾多次上疏请求拨款用于重新刊刻“十三经”,屡屡被否,我若此时题请恐也是同样的命运。”

李道汝不由叹气道:“哎,说来也是,那刘家刘瑾也是在下好友,天下最大书商,若是经费充裕,完全可以找刘家代劳,只可惜呀……”

没钱就没辙,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何况没钱!

两人都沉默下来……半天,雒华为才继续道:“今日先说到此吧,总之这事你放心上,此次重编恐时日不短,你要做好准备。多久开始,待我通知你。还有,你若还有任何想法,大可记录下来,待下次你我三人共同讨论。”

李道汝自然没有不允的,遂点头应承下来。

送走了雒华为,他又重新坐下来,两手捧着书,眼睛盯着却一个字都没看进去,脑子全想的是:书,书,书。

突然一个身影跳入脑海……

——————

自打邬阑进了国子监已三月有余,月末考试都经历了四场,虽说都蒙混过关,但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一次两次蒙混可以,但是三年呐,至少三十六场月考,总不可能一直蒙混下去啊。

她只觉得每日上学,就犹如上刑场……

永明帝终于想起了他曾许下的金口玉言:临雍幸学,而且早就交代过司礼监。

司礼监只是起到交待办理的作用,具体经办还得是礼部。首先要下谕至礼部,命择日具仪注。然后礼部定下吉日,一般为春秋仲月上丁日,只是永明帝并未在春季幸学,故而选择了八月初一吉日进行。

再然后工部需修葺先师庙殿庑、彝伦堂以下的厅堂等处,不过年初工部已经修缮,所以这环节便可省去。幸学前一日,国子监洒扫殿堂,锦衣卫设御幄与大成门东上,彝伦堂中坐北向南设御座,鸿胪寺设经案于堂内之左,这是为了幸学当日讲经所用,讲案设于堂内西南方。

当日还有锦衣卫设卤簿,教坊司还要设大乐于午门外……

一切都准备就绪,日期就定在邬阑第四次参加月考后的八月初一。

在这之前的七月二十九,邬阑还是用了老法子,找李道汝‘代笔’,她也憋得没法才出此下策。自己都觉得那张老脸已经挂不住了,然而李学霸倒没说什么,依然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他看着愁眉苦脸的阑司珍,饱受煎熬的阑司珍,‘不思进取’的阑司珍,笑了笑,意味深长的对她说出一番忠言。

“看得出来,你虽志不在学问,但你所掌握的本领却是书本里学不到的。”

志不在学问?多么委婉而有礼貌的说法啊……

邬阑蔫蔫的回道:“有本领又怎样?考试又不考本领。”

“考试不过就是为了累积学分,但你可知道监生是可以历事换学分的?”

邬阑眼皮也不抬一下:“知道啊,但那得等六堂肄业后才会历事,我如今只是初级,多久才能升到率性堂啊?”

“呵呵,凡事都没有绝对,只看你怎么做……”

“怎么做?去贿赂祭酒?”要能贿赂我就贿赂了。

李道汝没想她是这样反应,有些哭笑不得:“谁叫你去贿赂了?”

“那你说怎么做?反正那吕老头成天看我不顺眼,我也看他不顺眼……”

“哈哈……”李道汝终究没忍住,咧嘴笑了:“其实吕大人还是挺好一人,也很得陛下器重。前些时候听人讲,他一直想重新刊刻“十三经”,也多次上疏陛下。只是刻一部“十三经”靡费不少,无奈户部和工部都挪借不开经费,所以这事就搁置下来,直到现在,我想这事恐怕都成了吕大人一块心病了。”

邬阑撩起眼皮,乜斜他一眼,并没开口……

李道汝似浑然不知,依然声情并茂:“哎,没钱真难呐,不光国子监,翰林院同样如此。本想着趁重新编撰两阁书目的机会,再补充一些曾经损毁遗散的古籍善本,也是没钱呐,没钱又怎么去民间找寻珍本善本?”

李道汝摇摇头,脸上似有千般无奈,和万般可惜……

邬阑眨巴眨巴眼睛,半晌,竟嘿嘿的笑了:“啧啧啧……李检讨啊李检讨,李状元啊李状元,没想到口才如此之好,心思却如此之腹黑……”

她又啧啧了好一会,却话音一转:“不过你说的有用吗?”

李道汝很肯定的点点头:“一定有用。”

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多少够?”

一听这话李道汝心里笑开了,面上依然波澜不兴:“多少看你,多也不多,少也不少。”

邬阑转了转眼珠子,心里估摸了一个数,于是又问道:“你说我能上题本吗?”

他这下是完完全全笃定了,于是道:“那得用一尺六寸的公文纸……”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这女人是个聪明人……不仅聪明,还很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