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权奸 > 第一百零八章 尽量克制

明末大权奸 第一百零八章 尽量克制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00:27:17 来源:笔趣阁

对于南京发生的那些事,马鸣风当然不知道,不过有些事他已经提前做好了筹划,其实也能够知道个大概。

对于商人之间的争斗他也有所预料,不过他并不知道那些米商跟阮大铖还有关系,但是他知道老爹马士英跟南京的很多官员关系不错,所以早就做好了打算,一旦有官员来干涉他的生意,就抬出老爷子来。

不过马鸣风倒是也想起了阮大铖,他知道阮大铖开戏园子挣了不少银子,要不然也拿不出一万两银子贿赂周延儒,所以就想着在灾荒之年劝他舍出一些银子来赈济老百姓,所以弄出了一套收揽民心的说辞。

当然,马鸣风这一套说辞并不是直接向阮大铖说的,而是向老爹马士英说的,他知道老爹的名声也不是太好,所以就以此来劝说,并且专门交待吴敬,给马士英送去两千石粮食,让他施舍给百姓以收揽人心。

马鸣风知道马士英跟阮大铖关系甚密,而且境遇相似,所以一定会把自己劝说他的那些话说给阮大铖的。

只不过马鸣风并不知道,阮大铖并没有直接出粮食出银子,而是通过劝诫粮商降价和避免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方式向百姓示好,而且在第二天,他专门让那些商人把他劝诫粮商的事情到处宣扬,这样一来,虽然他一两银子都没花,却也为自己赢取了一个不错的名声。

米商之间的暗中竞争总算是告了一个段落,现在南京的米价虽然有所上升,但总算是稳定下来了,尤其是在旱情还在继续的情况下,这种稳定是多么的不容易。

而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正是鸣风米行的坚持才能让米价获得基本稳定,而且只有鸣风米行是从头到尾坚持高质低价和足量的买卖,其他米行虽然有所收敛,但仍有缺斤短两和价格略微偏高的情况。

所以鸣风米行的声望日渐提升,已经一跃成为南京城最值得信赖的首屈一指的大米行。

这当然也让鸣风米行赚取了巨额的财富。

这让吴敬对马鸣风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南京竟然真的遇到了灾害,而且米价涨到了这种程度,这一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估计下来之后怎么也能够达到数万两白银的资产。

接下来吴敬决定接续遵守马鸣风的指示,把赚来的银子用来买卖房产,虽然现在的房产因为灾情的原因,的确比之前便宜了一些,但是购买几万两银子的房产,这也是他之前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既然东家吩咐了,而且还有之前的先见之明,他自然也不会违背,开始着手购买房产事宜。

而与此同时,随着灾情越来越严重,吴敬也准备拨出来一部分白米,专门供少夫人施舍义粥,以便那些穷人们能够在关键时刻保住一命。

这也是东家吩咐的,虽然现在灾情还没有严峻到那种程度,但是吴敬也做好了准备,他知道最多再有一两个月,就要施舍义粥了,这件事必须提前准备好,一旦误了事,自己以后还有何脸面去见东家?

有的时候吴敬也在想,不知道东家这一次有没有考中会试,不过想来东家这么聪明,应该没有问题吧?

吴敬当然不知,马鸣风不仅考中了会试,而且还考了个第三名,不仅如此,通过这次会试,马鸣风还结识了不少的朋友,这些人在以后将给他带来不小的助力。

就在南京的灾情一日比一日严重的时候,马鸣风的日子过得却是十分舒适惬意,在这期间,马鸣风结交朋友,参加宴会,游览古迹,同时还暗暗练习武艺,阅读兵书,这样一来,马鸣风不但增长了阅历,武艺也获得了不小的提升,而且对于阵法的研究也更有心得。

只不过马鸣风在心中暗暗叹息,这样的繁华景象还能保得几年?四年之后,山河破碎,有多少人会在清军的铁蹄之下呻吟?

转眼之间,殿试的时间就到了,崇祯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马鸣风等二百九十六名贡士来到了皇极殿外,参加本科最后一场考试,因为这一场只论名次,不讲淘汰,所以这二百九十六人将会全部成为进士,只不过是一二三榜的差别。

这一场考试只考一道时务策,要求惟务实陈,字数一千以上,曾经洪武大帝亲自命题,不过后来都是大学士预拟命题,再由皇帝圈定。

而到了崇祯皇帝,为了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曾经在崇祯七年亲自命题,说的都是当前皇帝所面临的一些糟践事,比如如何改变官员贪腐,大明为何打不过一个小小的女真,如何才能既养兵又养民等等,结果考生们答得啥也不是,即便是状元刘理顺也都答得隔靴搔痒,似是而非。

崇祯受此打击,在下一科,也就是崇祯十年就没有再亲自命题,不过选拔的人才也就更加不理想。

这一次考试崇祯仍然不是亲自命题,而是从薛国观和蔡国用等人的命题中找了几个,当做是本科的试题。

在考试正式开始以前,照例要先同文武百官一起朝见天子,许多贡士们因为能够当面拜见天子,都激动得不知道该怎么才好了,马鸣风却是一脸的淡然,这位天子最多还有四年的寿命,自己见他不过是为了建立南明争取一些资本,他自己把自己的江山给玩儿没了,还使华夏从此沉沦三百年,之后在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之下又度过了屈辱的一百年,所以崇祯不仅愧对列祖列宗,也愧对天下之人,除了君王死社稷的气节,很少有值得尊敬的地方。

因为马鸣风是在殿外的丹墀内跪拜,而天子则是在殿内,所以根本看不到对方长得什么样,只听得对方的声音有些虚弱疲惫,只是依照惯例鼓励了一下这些考生,然后就退走了。

在皇帝离开后,文武百官也都依次离开,这时候在皇极殿外,桌案都已经准备好了,马鸣风等人按照事先领好的号牌依次席地坐下,随后不久,试卷发下来,考试正式开始了。

马鸣风静静的看着试卷,试卷的题目无非是当今国情的,比如御戎之策,比如安民之策等等,马鸣风这一次考试时尽量克制自己,把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捡那些尽量不触怒崇祯的去写,比如赈济灾民,降低灾区税收之类的,他相信自己写得都是务实的建议,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崇祯看了,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名次压到多么靠后。

写完之后,马鸣风默默地说道:“这也许是我至今为止写得最保守低调的一篇策论,自然不可能触怒天子,而且也有许多实用之处,我不求这一次考试的名次会多么靠前,只希望崇祯能够采纳其中的一些建议,这样一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小民从中受益?我目前能够帮助他们的,恐怕也只有这么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