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七十八、有求必应

大宋不怂 七十八、有求必应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七八月份,是临安城新酒集中上市的时候。

那时候,各大酒楼旌旗招展,鼓乐喧天。这段时间里,京城名妓基本上全都被酒楼招纳去,为自家的新酒做宣传。

更有甚者,还专门制作了花车,在御街之上巡回展览,比上元节都要热闹三分。

上元节有官家的参与,大家多少还有些拘束。新酒上市的时候,是属于百姓自己的节日,纵情狂欢。

富人们买上等的精酿把酒言欢,穷人也能灌一肚子免费试喝的酒,半醉回家。

茗香苑第二锅“胡虏血”上市的时候,已经十月底,十一月初,没啥竞争对手,也就不需要费那么大周章地搞宣传。

奢侈品就要有奢侈品的淡定,一定要本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高傲,拒绝一切宣传活动。

胡虏血真正出现在宴会上,其实只有两次。

一次是李申之与韩平等人的内部宴会,一次是在西湖边上与一众宗室子弟的宴会。

真正畅怀痛饮过胡虏血的人,也没几个。大多数人只能分得一两半两,刚刚品出点味道便没了下文。

韩平等人一直忙着科举,每天深居简出地,自不必说。

宗室子弟们着实为“胡虏血”好好地宣传了一场。这帮每日里养尊处优,手握大把的银钱没地方花的人,能让他们念念不忘的,必然是稀世珍宝。

西湖聚会之前的胡虏血,已经卖到了百两银子一斤。等到西湖聚会之后,经过宗室子弟们的大肆宣扬,酒价直接上到了五百两,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

若不是茗香苑自己出来按照八十银子一两的价格收定金,接受预定,天知道黑市上的胡虏血会是什么样子。

若是遇到投机商人参与炒作,真卖到上万两银子一斤,恐怕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就是不知道当泡沫破裂的时候,临安城会有几人服毒,几人跳河,又有几人会魔鬼一般地上街砍人。

茗香苑门口,人头攒动,一派喜气洋洋。

“哟,这不是王掌柜么,订了多少斤酒哇?”

“咱是小门小户的,茗香苑只让订了十斤,花了八百两银子。”

“你说着茗香苑也是的,咱又不是缺这么点银子,非要那么抠唆地舍不得卖,一人只能买十斤,还不够塞牙缝的。”

不知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以往最贵的酒不过是十两银子一斤,他们从来舍不得喝。反倒是从来没喝过的“胡虏血”,花八十两买一斤,一点都不觉得贵。

幸好李申之是真的在卖酒,没想着坑人。

茗香苑的酒不仅接受预定,还根据购买者的实力实行了限购政策。

普通人家只给订十斤,就算是狗大户们,也最多只给订一百斤。

刚才说话的那个掌柜神秘一笑:“我用我家小舅子的名字又订购了十斤。二十斤酒拿到黑市上一卖,里外里立马能挣五百两银子。这比开铺子挣钱快多了!”

只需要一天时间,胡虏血在自己手中里外一倒腾,就有百分之四十的利润,傻子才不赚这个钱。

“可是我听说了,第一锅胡虏血只产了一千斤,这次产了足足三千斤。并且他们的产量还在增加,等到下一锅预计要产五千斤。这么多酒一上市,这价格不得降下来吗?”

“降?你是不知道,要不是茗香苑开放预定,这酒在黑市已经卖到八百两银子一斤了。你放心,就算产量上去了,八十两银子买一斤也不亏。”

人间的事最怕起哄,一件本来很危险的事情,做的人多了,大家的胆子也就大了。

第二锅的胡虏血早就卖得一干二净,并且茗香苑还承诺送货上门,这些人原本不需要亲自来茗香苑捧场。

之所以还来了这么多人到店里,是为了抢购第三锅胡虏血。

转眼之间,茗香苑的大堂里堆满了白银。

只收现银和,不收汇票,铜钱都不要。

前后八千斤酒,一斤预售八十两银子,合计收了六十四万两,都抵得上南宋给金人一年的岁贡了。

按照当时的汇率,金银兑换比例大概是一比一百,虽然时有波动,但大体稳定。六十四万两银子能折合黄金六千四百两。

留下一千四百两黄金继续投资,剩下的金子铸成了五个“鬼见愁”。

经过茗香苑一众管家与女眷的推测,“胡虏血”最终的价格会稳定在二十两银子左右。这么肥的利润,最多还能再赚两三波。

李申之又是搞限购,又是搞预定,并不是想搞什么饥饿营销,他只是不愿百姓在这样一场商业盛会中,反倒输光了自己所有家产,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抢购的人蜂拥而至,临安城中显贵的拜帖也没少收。

能送拜帖来的,无不适临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有的好言相求,请茗香苑匀一百斤胡虏血给他们,价格随便开。也有颐指气使地,张口就让李申之送一千金胡虏血过去。

对这些,李申之一概置之不理。

人都不来,凭什么给你面子?

对那些派了管家亲自上门的,李申之一一接待。

比如这个眯缝着两只眼睛,目光仿佛被大堂里满地的银子吸住了一般,走路都歪着脖子不看路,这是“没奈何”张俊家的管家。

张俊家的管家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想要从茗香苑处多讨一些酒,再砍砍价格,自家少出一点银子。

李申之大手一挥:“张相公是我李家的大恩人,若不是张相公转呈犀带与陛下,我李家哪有现在这番光景,还说什么钱不钱!管家且先回家,随后小子自当送上五百斤胡虏血,算是给张相公的谢礼。”

张俊家管家一下就被吓傻了,晕晕乎乎地就被送出了门。

这个管家始终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原来知恩图报是真的存在的吗?真的有人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吗?记忆中自家老爷帮李家转呈犀带的时候,可着实没少收李家的钱。亏得自己还以为是张家坑了李家呢,白想了那么多圆谎的好听话,一句都没用上。

直到许多年以后,这位管家回忆起这天的情形,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我从未见过如此豪爽之人。”

紧接着又来了一位全身劲装打扮,消瘦的脸庞配上厚实的胸背,目测体脂率不超过百分之十。若不是脸上的两道刀疤,不知能迷倒勾栏瓦肆多少小姐姐,这位是杨沂中的副将。

他不是来讨酒的,而是来请教的:“殿帅遣我来传句话,请李公子得空去殿帅家的酒坊做客,指点一番我家的酿酒工艺。”

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说话就是直。明明是求人的词句,说出来的语气跟军令似的。

李申之出于对军人的尊重,没有计较这些。

才不是想抱人家大腿呢。

“殿帅相邀,小子莫敢不从。请将军转告殿帅,莫说什么指点不指点,我家酿酒的家伙事直接送殿帅两套,酿酒的师傅也能借去用几天,什么时候殿帅家里酿出胡虏血了,我家的师傅什么时候回来。”

这简直就是连带着酿酒设备和酿酒工匠的全套赠送,等于把自己发家的秘籍白送给了杨沂中。

军人自诩是天下最豪爽的一群人,只要对脾气了,命都可以交给你。

饶是如此,李申之的这番话还是让这位副将愣了片刻,然后硬邦邦地说了句:“谢了!”

凡是上门的人,李申之有求必应,给好处的程度,视对方大腿的粗壮程度而定。

最不济的,也给了五十斤的指标。

人家既然亲自上门,必定是真心看好李申之。在李申之跟秦桧不对付的情况下,人家至少敢站出来向自己示好,就凭这个,李申之都觉得不能亏待人家。

直到来了一位最尊贵的客人,岳银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