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八十五、空城

大宋不怂 八十五、空城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李申之与邵隆在初别之后三日再相见,双方都带来了好消息,却又都与对方心中的期待有些小小的差距。

“我先说吧,”李申之说道:“粮食的确是搞到了一些,不过却不是米面,而是牲畜。”

“牲畜?”这个答案果真出乎邵隆意料。

李申之解释道:“金人觉得把牛羊留在身边太麻烦,每天还需要喂养,还需要照料,便把牲口卖给了我,这样他们回到金国的时候,只需要带着轻便的金子便好。不过金人送来的也不全是牲畜,也有些许粮食,只是不多甚罢了。”

邵隆仔细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南征的金人大部分都是要回家的,他们攻宋期间搜刮到的大量财物需要带回去,再没有比折换成黄金更轻便的了。

李申之手握大量的黄金,又对粮食有需求,两相一拍即合,反倒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实更主要的是李申之在金国偌大的名声。金人在关中的统兵将领中,就有当初在开封城中参加过完颜宗弼举办的宴席之人,他们更是知道李申之在金国微妙的地位,是以对李申之的求助能帮则帮。

再者说,他们也不愿意成天跟一群牛羊在一起,只要留下足够自己消耗的补给,剩下的还是换成金子的好。

“只是……”邵隆想到一个问题:“这些牲口你打算如何处理?是制成肉干,还是……”

“这个不重要,到时候在想办法吧。”李申之说道:“倒是邵知州,先说一说你的好消息吧。”

邵隆说道:“吴统制同意固守秦州。”

李申之点了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问道:“不知派遣何人去守秦州?现在的秦州知州武谊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如此重要的位置怕是靠不住。”

邵隆说道:“吴统制命我去守秦州。”

“邵知州亲自去?”这倒是让李申之有些惊讶,继续问道:“邵知州不打算与我前往应天府了吗?”

李申之知道川陕军中人才济济,不乏独当一面的将才。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敢把邵隆给挖走。

若是吴璘手下没几个人才的话,李申之也不好意思挖掉别人的墙角。毕竟川陕失陷,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邵隆摆了摆手,说道:“吴统制说了,等我拿下秦州,那么秦州便会成为一座孤城。想要凭借一座孤城固守秦州,别人他不太放心。不过……”邵隆的表情变得有些迟疑。

“不过什么,邵知州请直言。”李申之催道。

邵隆轻叹一口气,说道:“某家想让犬子继春随公子前往应天府,还望公子接纳。”

“令郎能前往襄助,正是求之不得!”李申之先应了下来,然后说道:“邵知州去了秦州之后可有什么打算?吴统制有何安排?”

“我正要与你商量此事。”邵隆说道:“我与吴统制商量一番,希望公子可以将商州城外的流民带走,另外商州城内之人想要去秦州的便带去秦州,想要去应天府的还望公子不要抛弃他们。”

能带走几万人口,正是李申之想要的。想要让应天府快速进入发展的轨道,他们不缺人,不缺技术,不缺军队,唯独缺大量的人口。

能从商州带走几万人去应天府补充人口,哪怕是张浚都要乐开了花。

李申之说道:“放心,只要愿意随我去应天府,定不会亏待他们。只是秦州局势艰难,不知邵知州有没有万全之策?”

邵隆说道:“公子来到商州,那秦州知州武谊恐怕已经有所准备。想要快速掌控秦州,最好是纠集精锐力量,对秦州来一次突袭。至于拿下秦州之后便好说多了,依托秦州的地形防御金人不成问题,只不过日子会过的有些艰难罢了。”

邵隆考虑的还是军事层面的东西,在物质和经济方面稍有欠缺。

在他看来,当秦州切断了与川陕的联系,再同时被金人经济封锁的时候,也只是让大家生活上比较艰难罢了,肯定饿不死人,是以并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的考虑。

他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困难,李申之却考虑到了。

李申之说道:“在下为邵知州准备了两样礼物,还望邵知州收好,用好。”

邵隆没有客套,问道:“是何物?当如何使用?”

李申之拿出他自制的压缩军粮,取出拇指大一块放入碗中,倒入温水调匀,说道:“这是第一份礼物,邵知州尝尝便知道了。”

邵隆没有多疑,端起碗来一口喝下,砸吧了下嘴巴,细细品味着。

片刻之后,邵隆眉头一挑,惊喜道:“这是何物?怎地如此神奇!”

邵隆常年野战,在粮草不济的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吃过。对他来说,军粮并不需要什么口感和味道,只需要能满足人体的基本需求就行。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盐,要抗饿。

而李申之刚才冲出来的这碗糊糊,完美地满足了他对野战干粮的需求。

干粮里面添加了适量的盐,足够士兵们的身体需求,喝下去也很抗饿,只是拇指大这么一点,就让他有了很满足的饱腹感。

体积小便于携带,能量大,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野战干粮。

要是能背上这么一包干粮出去,他敢在敌后浪上一个月。

除此之外,这干粮味道还很不错,丝毫不输当年解州城里的八宝擂茶。

“此去秦州有千里之遥,带着这些干粮,邵知州便能全力赶路,打秦州一个措手不及。这干粮我带的也不多,便全都留给邵知州了。”李申之说道。

邵隆也不矫情,一抱拳道:“多谢李公子。”

李申之点了点头,说道:“这第二件礼物,便是我带来的‘鬼见愁’。”

有张俊的“没奈何”在前,李申之的“鬼见愁”很快也变得广为人知,是以邵隆知道“鬼见愁”便是黄金。

邵隆说道:“公子去应天府上任,那荒芜之地需要重建,正是用钱之际。我去的秦州是苦寒之地,有金子也花不出去,公子这份礼物邵某不能收。”

李申之说道:“应天府虽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但是好歹距离临安不远。想要挣钱,我有的是办法,不缺这几千两金子。反倒是邵知州去了秦州,四处无援,更需要金子来铺路。”

邵隆还要说话,被李申之抬手制止:“邵知州且听我说完。虽然国朝无法给你明面上的支援,金人也会对你封锁经济,但是可以向西夏人,吐蕃人,西辽人购买物资。西夏与吐蕃人对大宋的态度若即若离,那西辽却是对金人恨之入骨。若是邵知州能联络到西辽,想必他们对你的抗金大业会鼎力支持。”

邵隆虽然对李申之的建议不以为意,却也没有驳了他的好意,算是把这两个礼物全都收了下来。

就算是他不与西夏、吐蕃、西辽沟通,那么有金子拿在手里,总归能应个急。这世界上,还有谁嫌弃自己钱多不成。

然而邵隆还有更深一层的忧虑,那就是应天府的安全问题。

邵隆接下来固守秦州,他有十足的把握能保住秦州不失。

只要秦州城内的人不死绝了,金人休想拿下秦州。根据邵隆的判断,金人不可能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去攻打秦州,太得不偿失了。

现在的金人已经过了最初的疯狂扩张阶段,没有了最初吃苦耐来的决心。现在的金人每打一仗,都要算一算成本。有的仗虽然打赢了,结果却是个亏本买卖,这样的仗金人是不会打的。

秦州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尤其是宋人和金人的眼中都没有西域,都对河西走廊没有兴趣的时候,秦州就是一块鸡肋。

然而秦州毕竟是依据和约割让给金人的城池,现在被宋人占着不给,如果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既定事实,那么金人的面子就掉地上了。

单说面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国的国际声誉会大大受损。

虽然秦州的交割只是宋金两国之间的事,但是局势的发展却被周边无数国家看在眼里。

宋人就这么赖着金人的城池不给,金人竟然毫无办法,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了,说不定会有别的周边小国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

不安分的小国越来越多,大大不利于金国周边的稳定。

所以说,哪怕是宋人对秦州不管不顾,邵隆只是以一个“编外人员”的身份控制秦州,这也是金人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乎,在秦州固守不失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金人的进攻方向。

既然打不下秦州,金人就会再挑一处宋军薄弱的地方攻打,通过换家战术逼迫宋人认怂。

这个办法金人屡试不爽,每次宋人都会乖乖就范。

尤其是赵构,只要金人的部队一开拨,赵构就开始拼命的派人谈判,并且给出的筹码一次比一次多。

再稍微一分析,金人的进攻方向便水落石出:应天府。

也就是说,当邵隆占住秦州之后,金人会先攻打秦州。如果打不下秦州,那就会去攻击应天府,通过侵略软柿子应天府来给南宋朝廷施压。

这就是邵隆的疑虑。

将自己的疑虑讲述了一遍,邵隆问道:“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应天府不比秦州,那里基本上无险可守。

商丘与徐州地区虽然也是多山地带,但是那里的山跟秦州比起来,就跟个小土丘似的,不可同日而语。根本没有什么险峻的关口可以一夫当关。

至少在邵隆看来,想要守住应天府,除了血战之外,并没有什么通过取巧可以取胜的地方。

殊不知在邵隆眼中很困难的事,在李申之这里却压根不成为问题。

如果连金人的小小反扑都抵挡不住的话,也枉费自己半年来的诸多布局。

李申之淡淡一笑,说道:“金人胆敢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邵知州打算何时出发?”李申之问道。

“事不宜迟,今晚便出发。”邵隆说罢,又嘱托了一句:“你们多保重。”

他担心李申之会像张浚一样,军事上是个志大才疏之人。话说得天花乱坠,一上实操就拉稀。

不过从与李申之打交道的这些天来说,邵隆莫名地对李申之很有信心。仿佛他真的可以轻轻松松地把金人击败。

不想那么多了,自己这边还有一大堆麻烦需要解决,别人的事就交给别人去操心吧。

邵隆与李申之分开之后,各自进行着各自的准备。

邵隆的雷厉风行,让李申之感受到了与朝堂上那帮文人士大夫们风格迥异的痛快。

不同于朝堂上人说话吵吵闹闹,行事婆婆妈妈,这群来自关中的西军将领们行事闻风而动,动则雷霆万钧,豪不拖泥带水。

在宋金对峙前线,包括一线的商州,兴州,二线的金州等地,事实上全都处于军事化管理之中,所以才有极其迅速的反应能力,和简单高效的管理制度。

邵隆的命令下达之后,很快百姓和军队便聚集在了一起。

只见邵隆点兵派将,简单地将人进行了划分,紧接着便开始分头行动。

站在点将台下的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今天对他们的后半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明天会身处何地,后天去干什么,甚至下个月是否还能活着。

多年的军旅生涯告诉他们,局势越是混乱的时候,越需要遵循主将的命令行事。如果不听话,雷厉风行的主将不会让他们活到明天。

在这个时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兵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军队里不要没用的人,更不会要不听话捣乱的人。

点将台下一片寂静,只有衣服摩擦的声音,人们就连走路都尽量掂着脚步,避免发出嘈杂的声音。

哪怕只是一个扶老携幼的妇人,都有着比临安城里腐朽的禁军更高的军事素养。

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人们分成了几队,从不同的城门分别出城,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整个商州城,在一夜之间变得空空如也。

除了城头上依然鲜艳的旗帜,和百姓屋里来不及熄灭,尚且温热的火炉,仿佛这座城中从来没有人来过。

几只夜猫嚣张地走在大街正中央,迈着主人翁巡查领地的步伐,盘算着今晚是去府衙睡觉,还是去府库逮老鼠玩儿。

不过很快,它们便只能继续躲藏在黑暗中,到了深更半夜才敢出门觅食。

因为金人来了。

抢到了一座空城的金人,心中无尽的怒火无处宣泄,便拿城中所有能看到的活物发泄。

猫和老鼠这一对冤家终于躺在了一起,在冥间继续玩猫捉老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