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九十五章 大幕拉开

大唐暮云 第九十五章 大幕拉开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已是夤夜,李怀光正要睡下,亲兵忽报,韩钦绪求见。

李怀光想起白日里帐中议事,众人散去时,儿子李琟最后离开,曾问自己,是否发现韩钦绪有些异样。

李怀光觉得李琟多虑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长安呆了几年,很是习得了些臭文吏的作风,对朔方军帐下不少粗悍的武将瞧不上眼。

此时韩钦绪来访,李怀光倒正好和他深聊些军情。

韩钦绪进到帐内,面色却颇为凝重。

他跪坐在李怀光对面,身体前倾,带着一种显示出刻不容缓的紧张的姿态道:“大帅,我朔方军真的不能再在咸阳拖下去了。”

他于是将李怀光两名假子斗殴之事简短道出,末了,忧心忡忡道:“去岁拔师、离开河中时,这些汉子们都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如今他们离家快一年,打了多少此恶仗,圣上的赏赐才给了几个钱几寸帛?这思乡之情在春天尤其浓重,末将怕今晚只是个开端,明晚,再明晚,互殴变成聚斗,聚斗又变成营啸……”

“住口!”李怀光严厉地喝止他。

这次,是“营啸”这两个令所有军中统帅都毛骨悚然的字,刺激了李怀光。

大军出行,将士们跋涉时艰苦异常,接战时命在旦夕,驻守时又起居困厄,哪会总如诗歌里写的那般高扬壮阔。往往越到后来,将士们的精神状态越是压抑痛苦。如此情形下,在某个深夜,万一哪个兵卒因噩梦而哭喊起来,全营都有可能震动骚乱,甚至互相残杀而发泄癫狂的情绪,最终造成大量伤亡的后果。

别说是那些低级军士,就是他这个大元帅,也压抑、憋屈透了。

没有钱粮财帛,没有牛酒赏赐,连个虚名,都远不如神策军响亮。奋力逃出长安、为朔方军在礼泉大胜叛军出谋划策的姚令言,算得自己的同袍老友,被李晟和那诡诈的王爷设计杀了,圣上也没个说法。

这打个甚么鸟仗,勤个甚么王!

李怀光的脸色,由惊转怒,再到一种终于褪去了烦躁的失望与无力,又渐渐地,隐隐地,显现出深思,仿佛有股力量在推他一下,再推他一下,一点点地,将他推到一个他以前再怎样怒火中烧,都不会去想象的境地。

“大帅,不要和李晟怄气了,咱们打长安吧?”韩钦绪试探道。

“不!”李怀光决绝地回应。

他不甘心!

凭什么!凭什么!

他朔方军已经和朝廷拉锯了三个月,讨要说法,讨要一份天家对于老牌边军的尊敬与认可,他怎可以就这样认输。

“那么,大帅,末将接下来有一建言,若大帅听后以为乃忤逆妄言,末将听凭大帅军法处置。”

韩钦绪解下腰间佩刀,恭敬地献于李怀光面前的案几之上。

李怀光目光如炬,仿佛暗夜里骤然亮起的营火。

他盯着眼前这位昔日副将的长子,森然道:“说!”

“大帅,末将阿父,是奉天首战功臣,却也如同弃履。阿父本就是大帅一手提拔,如今,愿助大帅起事!”

……

咸阳军营的另一边,驻扎在渭水边的神策军中,普王李谊和李晟听说韩钦绪已回到朔方军,二人心头兴奋的情绪,仿佛最近几日的汤汤渭河水,又涨上来几分。

自从来到神策军营,普王总是不停地变出各种花样,令李晟对他从最初的轻视与不屑,到如今确实有些刮目相看。毕竟,这一步步地,竟真的,都在普王的谋算中。

而且,这个年纪不大的王爷,人脉之深,着实不可小觑。如果说此前张光晟的僚佐柳珣,投来入网,还是巧合,那么李勉与这普王的勾联,一定是拜普王在长安时就动了交游望臣的心思所致。

此前,李晟听说自己也被圣上封为“奉天定难功臣”时,还颇为诧异。自己虽也是在泾师兵变之后,毫无迟疑地就带着所部往京畿赶,无奈道阻且长,还是落在了李怀光的后面,教那朔方军去礼泉突袭朱泚,解了奉天之围,抢了头功。这样说来,自己所部神策军,实在还算不上功勋之师,自己和浑瑊、韦皋、李怀光等一同得了“奉天定难功臣”的帽子,真真,受之有愧。

他将困惑与普王李谊说起时,不料这小王爷却意味深长道:“副帅得此荣衔,本王敢居一功。御前的平章事李勉,与本王实在有些忘年交谊。他既知我如今正与副帅戮力同心,怎会不在御前为副帅您说上几句紧要的话?”

李晟闻言,一张老脸对着普王,眼中惊讶更浓。

李谊却云淡风轻地笑笑,施施然道:“明公,本王自忖,素来不是无谋之人。泾师之变后,本王只在漠谷救险那日,方寸有失。不过既然投来明公这里,渐渐明白了,世上哪有万全之策,不过见机行事四个字。明公等着,后头的戏,更好看。”

眼下想到李谊当初这一席话,李晟有些叹服,但也有些担忧。

“殿下,老夫身为亲军首领,也知道些圣上身边来来往往的大员的底子。李勉虽不如那李泌德高望重,却也不是卢杞那般的宵小之臣,他真的愿意按照殿下的计策去……要不要,等那韦执谊回来,吾等,看看他的消息?”

李谊心道,李晟,你这老军汉是不是傻?本王已经告诉过你,韩钦绪和他老子韩游環,也因有所图,才入了我们的伙。韦执谊不过是个小角色、小棋子,何必在意他的讯息。

不过,以李谊如今的脾性,掩饰自己内心深处对这些武将的鄙夷,哪里是什么难事。

他甚至比以往的时日更为谦逊地,压低了声音向李晟分析道:“明公毋虑,李平章能有什么顾虑?他以为圣驾要东行咸阳,可推说只是在朝议中听岔了圣上的意思。他将本王的想法传给邠宁韩游環,一来是报答韩游環当年的救命之恩,二来也是协助本王察清李怀光是否有反心。至于剩下的事,自有咱们和韩游環来办,他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普王对李勉的分析,李晟沉下心来一想,确是如此。

如今的御前老臣、平章事李勉,在当年唐肃宗于灵武登基时,任监察御史,因察举弹劾那些桀骜不驯的勋臣,得罪了人,有一回在放朝的路上,遭人劫持,要不是当时在郭子仪手下做裨将的韩游環正好路过,挺身施救,这李勉早就已是一缕亡魂了。

普王李谊向来在德宗跟前得宠,军国大事知道得一清二楚。几年前朝廷拆分朔方军时,普王便知道,韩游環因为圣上没有给他单独的地盘,只是将他派给李怀光做副职,而心生不满。

这是个不甘碌碌的边镇勇将呐,否则,也不会和泾原的冯河清一直交好,又被皇甫珩说动、迅速地拔师奉天去勤王。

李谊坐在神策军大帐里,脑子日夜不停地转,想着想着,忽然就将韩游環和李勉牵到了一处。

普王李谊如何不知,自己那天家皇叔,大唐帝君,再怎样生性多疑,好歹有陆贽在御前,眼下又来了李泌,光靠自己和李晟耍些小手段、告李怀光的黑状,实在无法真正扳倒朔方军。

一击而中的法子,往往都是豁出去的狠法子。

那便是:诈反李怀光!

帐中,李晟与李谊,这一老一小,一个异姓王,一个宗亲王,真是一对萍水相逢又旗鼓相当的合作者。

正如那些露水姻缘的苟合男女,总能在从天而降的遭遇中获得莫大的刺激般,普王最初狠戾的杀戮,也给李晟以漫漫军旅生涯中的全新的鼓励。

这种做法,倒比在沙场上排兵布阵,更为叫人上瘾。因此继刘德信之后,李晟眼睁睁看着姚令言被自己下令处死,看着那一股热血从姚令言脖颈中喷薄而出,看着他像当日的刘德信一般仰面倒去,抽搐着断了气,李晟并未产生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他甚至还瞟了一眼姚令言身后作为背景存在的三具尸体,小姚夫人,和她的两个幼子。

古往今来,妇孺最是无足轻重。毋须挂碍唏嘘。

合川郡王、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招讨平叛副元帅,李晟,周身沉浸在无以名状的兴奋中。

他起身,绕开普王,踱到门口,掀起帐帘。帐外守卫的牙兵忙上前作出待命的姿态。

李晟摆摆手,示意他们放松。他打量着自己这些亲信,壮实的身板裹着锦衣袍服,年轻的面庞因食饷充足而显得饱满刚毅。

平心而论,在朝廷捉襟见肘、不得不如恶狼般盘剥长安富商和京畿富户时,圣上对于神策军仍然从无亏待过。

当然,李晟不是那些嘴上毛还没长齐的生徒举子,真以为沐浴圣恩是来自喜爱、欣赏等纯美的情感。

亲军养得好,是关键时刻用来打压藩镇,甚至和藩镇拼命的!

正因为圣上对神策军不言自明的寄望,李晟才坚定了自己与普王逼反李怀光的念头。

范阳安禄山之后,是河北四镇,河北四镇之后是淮西李希烈,再之后是泾原姚濬与长安朱泚。

那么,收复长安之后呢,难道不会是朔方军吗?这般群藩蜂拥,虎视朝廷的日子,何时他娘的是个头?

李晟抬起头,遥遥望着西边朔方军军营的点点火把。身为一个自负颇高的军旅统帅,还有什么比击倒恁般气势汹汹的强大对手,而更令人心气激荡的呢!

就仿佛在群雄啸聚的山林里,一处,又一处地设下陷阱,看着那最为健壮又傲慢的猛兽,身边的帮手一个接着一个地落入陷阱。

而最后堕入深渊万劫不复的,就是那只头狼。

李谊也转头,望向帐外的酽酽夜色,心头升起一丝不再装腔作势的感慨。

这位东宫之位乃至人君之位的窥伺者,他敢于如此大刀阔斧,乃因为早就认定,关于自己身世的传闻,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