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九十四章 步步为营

大唐暮云 第九十四章 步步为营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咸阳,朔方军中军大营内。

韩钦绪正向李怀光禀报此行奉天的情形,同时在场的,还有李怀光的长子李琟,以及李怀光最为亲信的几位牙将。

只听韩钦绪道:“末将刚到奉天,面圣后回到驿站,平章事李勉的家奴就寻来,却是什么也没说,只送了吃食。末将还犯嘀咕,李平章现在是御前朝臣,怎地也不忌讳。不料那家奴却是敞着门,大大方方,说起当年肃宗皇帝灵武即位后,李平章作为监察御史,帮着朝廷弹劾一些依仗恩宠不知礼仪的勋臣,得罪了人,若不是郭公子仪特加保护,恐有性命之虞。”

李怀光听到这里,侧头问李琟:“那奸佞贼臣卢杞被贬时,你在奉天安排的人,可打听过什么?”

李琟喃喃道:“儿子的线人打探过,圣上下不去手,本来还想给卢杞一个上州刺史,是李平章坚持应诛杀卢杞,甚至不惜把话说得重了些,还有些忤逆了圣驾。”

李怀光哼了一声:“天下之乱,皆卢杞所为,此曹竟还能留得一条性命。圣上对卢杞下不去手,对吾等舍命勤王的藩镇,倒能狠下心。”

韩钦绪忙逮住话头,试探道:“大帅,如此说来,李平章确实有心与朔方军为善。”

李怀光点点头道,示意韩钦绪继续说下去。

“大帅,圣上本来要让我与那神策军使者韦执谊对质,将朔方军与神策军合兵咸阳以来,营中各种纷争向天家说个清白,但我等了两日,并无动静。正是坐立不安之际,李平章的家奴偷偷来告知,因为李泌的建议,圣上有摆驾咸阳之意。”

韩钦绪将“摆驾咸阳”四个字说得特别重一些,但正因为这四个字过于惊心,他也立刻止于这四个字。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会品咂出这四个字的含义。

果然,李怀光砰地一声将拳头砸在案几上。

“圣上,这是要作出御驾亲征的样子,来逼我朔方军,还没讨到说法,就去打长安?都道我朔方军人多势众,但怎地不想想,长安城城墙何等广阔又坚固,岂是旦夕就能攻破的。礼泉之战后,圣上对吾等将士如此冷傲苛待,如今又迟迟不给厚赏,还有那普王和李晟频频使手段,叫我怎能心甘情愿地赶着朔方子弟去长安拼命!”

韩钦绪和其他牙将皆喏喏附和。

唯有李琟如以往那般,没有轻易流露出强烈的情绪。

他甚至暗暗失望,父亲说来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朔方军宿将,怎地年过五旬,仍如火石般,一打就着,并且还爱为这样沉不住气的表现高谈阔论一番,仿佛欲盖弥彰的注脚。

李琟原本为泾师长安兵变后、父亲从魏县到礼泉的表现惊喜过,觉得那才是一名又老成又果决的大镇节度使应有的大局方略头脑。然而一旦到了要与天子和他身边的文臣直接对垒时,父亲那莽撞戆直的性子,又暴露无遗。

譬如对韩钦绪的消息,父亲怎么就对里头的一个关键人物,好像浑无听见一般。

李泌。

李琟探身向韩钦绪问道:“杭州刺史李泌?他也到了奉天城?”

韩钦绪道:“我在御前看到一位眉目有些像那画中老仙的长者,圣上似乎对其言听计从。我向李平章的家奴打听,原来那便是当年肃宗皇帝极为亲近的信臣,李泌。”

李怀光原本满面怒容,听闻此言,忽然闪过一丝回过神来的表情,轻轻地“哦”了一声。

李琟趁势道:“李泌当年随肃宗皇帝在灵武时,虽对外自称白衣山人,但实在深受天子倚仗,时人都道权逾宰相。到了大历年间,他因先后受元载和常衮的嫉恨,屡屡被迫远离朝堂,外放到南边,却都在当地颇有政绩,官声极好。阿父,儿子从前在长安时,所闻所知,这李泌不会是怂恿天子做出激荡之行的卢杞那样的佞臣。”

李怀光似乎因思索而心气和顺了些,眯着眼睛道:“我想起来了,肃宗皇帝于灵武登基后,我随郭公子仪面圣,商议剿贼方略,天子身边总是一声白衣、隐士模样的,便是那李泌。他对吾等朔方军颇为客气称道,后来,天子让郭公子仪取冯诩、入河东,李公光弼守太原,各路勤王兵马聚于扶风,与我朔方军互为援应,共同平定安史叛军,就是这李泌向天子献的计策。”

李琟点头:“如此睿智多谋的老臣,且与朔方军颇有同袍渊源,此前又一直在杭州外放,怎会一到奉天就推助圣上与我朔方军势如水火?阿父少安毋躁,”

对于儿子的劝解,李怀光也不是完全听不进去。尤其,现下姚令言死了,放眼自己朔方军中,自己那些幕僚,由于并未长期在长安生活过,毫无宦场经验,带出来也就是些摆设,哪里能比得上和自己骨肉相连、又很有些谋臣能力的李琟。

李怀光于是又转向韩钦绪:“神策军那边的韦执谊,你在奉天城可曾知晓他的行踪?”

“回大帅,韦执谊面见天颜后,被龙武军的令狐建安排在另一间客邸,我本也想令亲随去探听探听,但李平章的家奴送来这般紧要的讯息,我便想着兹事体大,还是先回咸阳禀报大帅,咱们朔方军好有所防备。”

李琟打断了韩钦绪:“你既是我朔方军去到御前的使者,自当设法多呆些时日,将消息听准了,再回来。”

韩钦绪却道:“神策军李晟擅杀寄身于我朔方军中的姚令言,平素朝廷在军饷赏赐上又一直没个说法,只这两桩事,便是铁板钉钉,圣上却还一句安抚都没有、只将我晾在驿站,如此情形,奉天城还有什么好多呆的?”

他又转向李怀光:“节下,要不,咱们跑回河中吧?长安城这烂摊子,交给那人模狗样的李晟去收拾,他不是仗着自己是亲军么,那就显显他的能耐……”

“住嘴!”李怀光训斥道,“你好歹是韩游環的儿子,本帅也是瞧着你颇为勇武才招来身边,你怎地就这点出息?”

韩钦绪露了几分委屈之意:“如今局势比数月前泾师兵变时还乱上三分,京畿附近李晟、尚可孤、骆元光三支神策军兵力有一万五千,河东马燧带来了五千,那泽潞李抱真的两万昭义军也是旦夕可至。某是担心,万一圣上来咸阳的目的,不是催促进攻长安,而是要收咱们朔方军……”

说者有心,听者更是意动。李怀光闻言,脸色又是蓦地一变。

而对于韩钦绪今日的表现,李琟胸中疑云渐起。此刻,他觉得最妥当的做法,是结束这样的帐中之议。

“父亲,儿子在奉天的眼线,办事还得力,既然李平章对于卢杞的态度都能探知,不如咱们暂且观望一两日,待儿子着人去打听打听?”

李怀光实也倦了,好歹儿子很可倚重,略略沉吟,只得道:“便先如此罢。”

……

时令已过早春,即使到了夜晚,空气中也只是有些微微的凉意。

这样的夜晚,沉在月色溶溶里,不论在繁华富丽的长安洛阳,还是春风吹度的边塞小镇,都因为浸润了来自天地的温柔之意,而变得分外美好。

春苑月徘徊,

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

风花隔水来。

偏偏只有一个地方,春夜会变得如此难熬。

那就是:军营。

韩钦绪坐在自己的帐中,刚咽下一个馕饼,就听到外头有喧闹声。

越闹越凶,似乎有军士们厮打起来。

“何事?”韩钦绪高声喝问道。

帐帘一掀,侍卫进来,俯身禀道:“将军还是去看看吧,闹事的两人,乃大帅去年才收的假子。”

韩钦绪披了袍子出帐,但见数十步外的一处营火边,影影绰绰的有两人扭作一团,混合着呼喝咒骂,围观的军士们竟然还在起哄叫好。

韩钦绪疾步到了跟前,仓啷一声拔出佩刀,怒气冲冲对左右道:“把他们拉开,不然本将亲自执行军法。”

这位李怀光的左臂右膀、素来因勇悍而闻名于朔方军中的壮年将领,声震如雷的怒吼,配合着分外刺耳的钢刀出鞘之音,是最有效的威慑。

不待围观者上去拉扯,打架的两人已放开对方,奋力爬了起来,喘着粗气,面向韩钦绪垂首而立。

借着营火的亮光,韩钦绪辨认出,这果然是李怀光的假子中相当年轻的两人,不过二十来岁年纪。

早在玄宗朝,各地节度使便逐步兴起收假子的习惯,其实就是聚集军中精锐以为牙兵心腹。当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前,就收了八千假子。

毕竟是李怀光看中的人,韩钦绪的口气温和了些:“你二人为何斗殴?”

其中一人拍拍自己的胸口,好像在摸什么东西还在不在。继而,他掏出一节竹管,向韩钦绪禀道:“将军,只因为末将吹了这其篥。”

其篥,就是羌笛。

另一人也不甘示弱:“禀将军,其篥的声音,最是凄苦,眼下正是春思时节,他这样夜夜吹,忒也烦煞怨煞,末将方才不过好声好气地劝阻几句,不料这獠汉二话不说便扑了过来。”

韩钦绪细细盯了这二人片刻,又扫视了一遍围在周遭看热闹的诸多军士。

他觉得,今夜,自己就可以去向李怀光开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