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三十八集 独目暴君

华夏真相集 第三十八集 独目暴君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01 08:42:35 来源:笔趣阁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晋军既还,关中之地旋又弃之,复归前秦所有。此番北伐,便成虎头蛇尾。

大军启行之时,王猛至大营求见,辞道:公今南归,不知何时方能再旗指关中。某虽欲追随麾下,奈家有老母在堂,为人子者不宜远离。就此拜别,明公休怪。

桓温不舍道:先生莫非嫌其职微?我可升先生为督护,迭次擢升重用。

王猛力辞不就,还其华衣,依著其来时麻布短褐,扬长而去。

镜头闪回,叙述王猛来历。

字幕:王猛,字景略,青州北海剧县人。

太宁三年,王猛出生于青州北海郡,正值青州被羯人石勒所占,后赵席卷中原,兵锋南向,与东晋夹淮水对峙。

为避战火,王猛随家人颠沛流离,辗转来至魏郡定居。只因家贫如洗,年轻时便效当年皇叔刘备之行,以贩卖畚箕为业。

一日,王猛远到洛阳卖畚箕,忽见路边一人,踱步近前:少年,你这畚箕售价几何?

王猛:实不敢瞒长者,只需二十文铜钱。

长者:我见你多日在此叫卖,颇为不易。愿出高价,尽行买下,你可愿意?

王猛:承蒙长者惠顾,小子感激不尽。

长者:如此甚好。我家离此不远,你便其随我回家,领取价银便了。

王猛大喜,于是挑起畚箕,跟随在后。

那长者说是离家不远,却是径直出城,走向郊野;且又七扭八拐,逶迤走进深山。

王猛正疑惑间,却见转过一片密林,前面豁然开朗,现出一片宽阔山谷,流水潺潺;更有草庐数间,矗立溪水之畔。

二人顺坡而下,来至草庐门前,那长者呼道:恩师,客人至矣。

话音甫落,只听吱呀响处,木门打开,一位老翁迎出,须发皓然,亦不知有多大年纪。左右两侧房门也同时开启,各从房中走出六名侍徒,环立老翁身后。

王猛彼时脑筋突然通灵,自知得遇神仙之辈,急向老翁揖拜。

老翁搀起,呵呵笑道:王公今后当拜武侯,怎好拜我一山间老朽哉!

于是命那长者:给王猛十倍于常价之银,尽买其畚箕。今天色已晚,本应款留佳客,奈彼老母定然倚门翘首以待,且容奉茶,便即送归。

长者应诺,将王猛引入西庐,先付货资,然后奉茶以待。

王猛行此半日,早就渴极,当时连喝三五杯清茶,只觉沁人心脾,不似凡间之品。茶罢请辞,出山回头细看,才认出自己所入者原来是中岳嵩山。

于是归家,以老翁所赠之金买米购盐;又入山打足数月之柴,安顿好幼弟老母,这才毅然再入嵩山,寻那老翁,学习治国之策,安邦之略。

话说那购其畚箕老翁,便是鬼谷门第二十五代掌门,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族侄,故东吴征西将军诸葛靓是也。因自别了徒弟蒲洪,至中原来留心访察济世奇才,故令随从自洛阳街上诱引王猛入山,观其灵性,看其能否打破此中玄机。

果不其然,王猛一点即悟,正是天生鬼谷门传人,冥冥中武侯再生。

诸葛靓见王猛自己复又进山来寻,哈哈大笑。于是欣然接收王猛为徒,复令其回城引其老母,随己至于华山,师徒结庐为伴,传受道法绝学。

自此而后,攸忽十年。王猛躬耕陇亩,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将鬼谷门及兵法门两位老祖绝学尽纳于腹中,以至才华绝世,含而不露。

闪回结束。王猛辞别桓温,复还隐居于西岳华山,期待明主出现。

镜头转换,按下王猛,复说姚襄。

姚襄前被殷浩击败,本已元气大伤;又闻桓温率军北伐,恐其前来相攻,自己在中原立脚不住,乃遣人前往蓟州,请降于前燕。

燕主慕容儁早闻姚襄英雄了得,准纳其降,并许其共抗桓温。

遂与部下群臣商议,大封诸王,以拒晋军:封太子慕容暐为中山王;慕容恪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封太原王;慕容评为司徒,封上庸王;阳骛为司空;慕容霸为吴王,慕容德为梁公。因慕容霸曾经堕马折齿,命改其名为慕容垂。

慕容垂被封为吴王,于是迁镇信都,以侍中、右禁将军录留台事,大收东北之利。

永和十一年,流民郭斁等千余人抓获堂邑内史刘仕,向姚襄投降。

东晋朝廷大受震动,任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沿江设防。姚襄于是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复进兵来攻外黄,被晋朝守将击败。

姚襄收拢散兵,复振军威,据守许昌,据河东以图关右,攻打洛阳,月余不克。

长史王亮谏道:公英略超拔天下,不可损势劳民,守此孤城。应回河北,以弘大略。

姚襄说道:洛阳四面险要,以山河为屏,用武之地也。我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创大业。

不久王亮去世,姚襄悲道:天将不欲成我大业乎?何令王亮舍我而去!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复说凉州。

建兴四十一年,前凉桓王张重华去世,子张耀灵继位,年仅十岁。大臣赵长、尉缉等假称桓王遗命,任张祚为持节、督中外诸军、抚军将军,辅佐国政。

字幕:张祚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张重华之兄。

张祚初封长宁侯,为人狡诈,善于奉承,与张重华宠臣赵长、尉缉等结为异姓兄弟。

赵长欲助张祚篡位,遂向太后马氏进言:张耀灵年幼,如今祸难不停,应立年长之君。

马氏乃是张重华之母,因与张祚通奸,于是听从赵长意见,令废张耀灵为凉宁侯,而立张祚。不久又派杨秋胡在东花园将张耀灵杀害,埋于沙坑。

张祚即位,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

由此撕下平日伪装,露出荒淫残暴本来面目。又与张重华之妻裴氏通奸,从宫中妃妾到张骏、张重华未出嫁之女,无不奸淫。

国人相互视之以目,皆吟诵《墙茨》之诗以讽之。

永和十年,张祚采纳尉缉、赵长建议,僭号称帝,建元和平。称陛之时,遂下诏曰:

晋室失制,戎狄扰乱中华,胡、羯、氐、羌皆怀篡国之心。武公神武治乱,保全西夏,贡献财物为王室效力,旬月不断。四位祖先继承发扬,忠诚更为昭著。前受晋室封爵,天下皆知,谦虚逊让,四十年矣。今中原动乱丧亡,华夏后代无主,诸侯因九州期望无属,山岳祭祀少人主持,迫孤代行大位,以统四海之心。辞不得许,勉从众议,无奈暂承大任。待扫清二京浊秽,荡平周魏,然后迎帝回于旧都,至天阙谢罪,望与万民同始焉尔。

于是追赠曾祖张轨为武王,祖张寔为昭王,从祖张茂为成王,父张骏为文王,弟张重华为明王。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弟张天锡为长宁王,子张泰和为太子,张庭坚为建康王,张耀灵弟张玄靓为凉武侯。

张祚称帝当晚,天上有光似车盖,声若雷霆,震动城邑,大风将树木拔起。

灾异现象屡发,张祚愈加凶残暴虐。尚书马岌因切直劝谏,即被免官。

郎中丁琪不惧,上表再谏:先公世代坚持忠节,遥尊南方,保守成业,持逊五十余年。皇天保佑,士民效死,皆因先公道义高于彭昆,忠贞超过西伯,不远万里以达虔敬,持节无二心故也。故凭一州之众,抗御败坏天地之虏,军旅年发而不说疲惫。陛下虽籍大圣雄姿,继前人大业,功德不比先公,然行改朝换代之事,臣窃谓不可。华夷各族之归附大凉,义兵不远千里应赴者,因陛下为本朝故也。今自称尊号以来,人皆争高竞强,一隅之地,怎抵中原之师!城池高竣必攻以冲车,小人居君子之位必致敌寇,请陛下慎思之。

张祚览表大怒,令将丁琪斩于阙下。

其后为耀武立威,更派部将和昊率军至南山攻伐骊轩戎,不料大败而回。

当年凉州国中五月降霜,冻死庄稼果实无数。

和平二年,张祚同族张璀镇守枹罕。张祚惧其强盛,派部将易揣、张玲率步骑一万三千人袭击枹罕,反被张璀击败。

易揣单骑奔逃,张璀军跟踪追击,敦煌人宋混与其弟宋澄等聚众响应张璀。

赵长、张璹等畏罪,入宫请张重华母马氏出殿,拜张耀灵庶弟张玄靓为主。

易揣等率兵入殿,攻杀赵长。张璀弟张琚及子张嵩招募数百人造反,大呼:张祚无道,我兄大军已到城东,敢有反抗者灭其三族。

张祚手下人众望风逃散,张琚、张嵩率众进城。张祚按剑坐于殿上,大声呼喊,喝令左右之人死战。部下皆无斗志,眼见张嵩仗剑进殿,斩下张祚脑袋。

宋混急跃上前,割下张祚首级,提出宫外示众,并暴尸荒野,国人皆呼万岁。

张琚父子遂将张祚以庶民之礼埋葬,且又杀其二子。

镜头转换,按下凉州,复说秦川。

桓温率领晋军东撤,前秦最终得胜。诸将皆与秦王贺功,且称三太子苻生之能。符生生而独目,面相凶恶,但可力举千斤,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

此番桓温来伐,因其单骑冲突晋阵,斩将搴旗前后数十,使晋军胆裂,故此诸将贺之。

苻健因太子苻苌中流矢而死,本欲立晋王苻柳为太子,因闻有“三羊五眼”谶语,又见诸将钦服,因此意决,改立苻生为嗣。

此后不久,苻健忽得重病,不能视事。

平昌王苻菁阴谋自立,勒兵闯入东宫,欲杀太子。

恰好苻生入宫侍疾,苻菁无从搜寻,索性移兵攻击东掖门,讹称苻健已死,太子暴虐,不堪为君,借此煽惑军心。

不料苻健勉强抱病出宫,下令军士:速诛逆贼苻菁!余皆不问。

苻菁部下见苻健尚在,皆弃兵器逃生。苻菁拍马欲逃,被士兵捕住枭斩。

随后苻健病情加剧,遂命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楞、尚书左仆射梁安、尚书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八人为顾命大臣,辅助太子苻生。

然虑及苻生凶暴嗜酒,忧其不能保全家业,被大臣有机可乘,于是密嘱苻生:六夷酋帅及掌权大臣,若果不遵从汝命,则即除去可也。

三日后苻健病死,时年三十九岁。

太子苻生即位,改元寿光。尊其母强氏为皇太后,立妻梁氏为皇后。

群臣进谏:依照旧例,先帝刚刚晏驾,不应当日改元。

苻生勃然大怒,叱退群臣,令嬖臣追究领奏者乃右仆射段纯,立命将其处死。

一日苻生在外闲游,忽见一穿孝服妇人跪伏道旁,高声叫道:臣妇有冤,求告陛下。

符生止住车马,令唤妇人近前,问道:你是何人,有何话说?

妇人:妾乃大将强怀之妻樊氏。我夫在与晋军之战中死去,未及受封,而先王晏驾。遗子强延,当袭亡夫官爵,然有司瞒压不报陛下,妾故此拦路叫冤。

苻生:你子有何功绩,敢邀封典?

妇人:妾夫强怀,与晋军作战而亡,未蒙抚恤。今陛下新登大位,赦罪铭功,妾子尚在向隅,所以特来求恩,冀沾皇泽。

苻生叱骂:封典需由朕酌情而颁,岂是你可以妄求?

妇人不识进退,尚俯伏泣诉亡夫忠烈,喋喋不休。

苻生早已不耐,取弓搭箭,一箭洞穿妇人颈项,妇人即死。

侍从诸官见此,皆为不忍,但无人敢言。

次日升殿,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入奏:近日客星孛于大角,荧惑入东井。大角为帝坐,东井乃秦之分野,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愿陛下远追周文,修德以禳之,惠和群臣,以成康哉之美。

苻生答道:皇后与朕皆君临天下,足应大丧之变。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既受遗命辅政,可谓大臣,当受其戮。

胡文、王鱼闻此,不明所以。

数日之后,苻生亲持利刃,趋入中宫。梁皇后起身相迎,未及说话,刀刃已砍在颈上,鲜血迸现,骨肉零丁。

苻生杀死梁皇后,传谕拘捕太傅毛贵、车骑将军梁楞、左仆射梁安,立刻斩首。

毛贵临刑高叫:我乃三朝老臣,今有何罪,便加诛戮?

苻生:你不听中书监与中书令前日所说么,天相示警,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今我杀皇后,已应大丧之变;你等身为国之大臣,不戮而何!

毛贵、梁楞、梁安闻此,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哀叹连连,只得引颈就戮。

苻生既杀三臣,遂迁嬖臣右仆射赵韶为左仆射、中护军赵诲为司隶校尉。又敕令升迁二人之兄赵俱,见为洛州刺史,擢拔为中书令。

赵俱闻说三臣无罪被杀,本已肝胆俱碎,又接升迁敕令,便即托病固辞,并对赵韶、赵诲说道:你二人不顾祖宗,竟敢做此灭门事么?毛、梁何罪,乃至诛死?我有何功,乃得升相?某情愿速死,亦不忍看到满门老小来日皆被夷灭。

于是果然病倒,不久忧愤而死。

丞相雷弱儿为人刚直敢言,且又忠于老主苻洪,因此经常言语间触犯苻生。苻生因借勾通晋室为名将其杀害,并诛其九子,兼及二十二孙。

苻生虽为天子,但常弯弓露刃出见朝臣,并发锤钳锯凿备置左右。即位不久,上至后妃公卿,下至仆隶,已被杀死五百余人。

这一日,苻生在太极殿召宴群臣,命尚书辛牢为酒监,下令极醉方休。

群臣饮至尽醉,辛牢便恐群臣过醉失仪,渐渐劝酒不力。

苻生大怒道:你为何不劝人饮酒,不见还有安坐之人耶?

说至此处,取过弓箭射去,一箭射穿辛牢颈项。群臣一见吓得魂魄飞散,不敢不满觥强饮,最后皆醉卧地上,失冠散发,呕吐遍地。

苻生反而以此为乐,大笑不止,又连喝数大杯,自觉支持不住,方返身入寝。

群臣见皇帝走了,才得舒气,相扶踉跄散归。

苻生发三辅民修治渭桥,金紫光禄大夫程肱劝谏:此时修桥有害农时,不应劳民。

苻生闻而大怒,不问情由,便令武士:将此老与我驱出斩首。

不久大风拔树,行人皆被刮倒仆地。宫中讹传有贼,自相惊扰,宫门白日紧闭。

五天之后,苻生查得造谣数人,皆命刳心剖胃,惨不忍睹,哀不忍闻。

光禄大夫强平是苻生亲舅,实在看不过去,便入殿劝谏:陛下应爱民事神……

话未说完,苻生便命左右:与我拿过钢凿铁锤,必要凿穿强平头顶。

卫将军广平王苻黄眉、前将军新兴王苻飞、建节将军邓羌当时都在,急忙叩头固谏:强平乃太后亲弟,即使有罪,稍惩可也。不可受此酷刑。

苻生不听,催促左右快凿,强平终至脑破浆流,死于非命。

行刑已毕,复怒三臣进谏,遂降苻黄眉为左冯翊,苻飞为右扶风,邓羌为咸阳太守。皆因此三人素有勇名,苻生不忍杀死,还算运气。

强太后因闻兄弟之死,忧郁成疾,绝食而亡。

苻生毫不哀恸,反而自书手诏,颁示中外:朕受皇天之命,承祖宗之业,君临于万邦,子育百姓,嗣统以来,有何做不到处,反致诽谤如此之多?朕为一国之君,杀人不过数千,却说朕残虐,此何理耶?

国人见了,尽皆无语。

一日苻生出游阿房,路上看见有男女二人并行,容貌皆都清秀可人。便让左右止住,当面问道:你二人真乃佳偶,可曾婚配?

男子答道:我二人乃是兄妹,并非夫妻。

苻生笑道:朕赐你二人为夫妇,即可于此地交欢,休辞我命。

二人忍辱含羞,自然不听。苻生大怒,当即拔出佩剑,将兄妹二人砍死。

又一日,苻生见风和日丽,便携妻登楼,远望风景。王妻见街上人来人往,忽指楼下一人,向苻生问道:陛下,此人是谁,居何官职?

苻生顺其指向看去,见是尚书仆射贾玄石,仪容秀伟,素有美男子之名。

于是看了妻子一眼,禁不住醋意大生,遂解佩剑交付卫士:与我取贾玄石首级上来。

卫士携剑下楼,不由分说,将贾玄石一剑砍翻,然后割下首级,还楼复命。

苻生便将那首级鲜血淋漓地置于妻手,说道:既你喜欢此人容貌,送你可矣。

妻又怕又悔,匍匐于地请罪。幸其姿色美艳,正被苻生宠爱,故才拣回一条性命。

苻生平时最爱吃枣,因此患有齿痛。

太医令程延前来诊视,对苻生奏道:陛下并无甚病,不过食枣太多,因致齿痛。

苻生狂吼道:卿非圣人,怎知我吃枣太多!

程延心胆俱落,正欲下跪谢罪,谁知苻生剑锋早到,首级当即滚落在地。

又一次,另一太医为嫔妃合安胎药,苻生嫌人参太细。

太医道:人参虽少,用以合药,未有不足者。

苻生怒骂:尔竟敢讥笑我耶?左右,与我剜出太医双眼,然后枭首。

可怜这位太医直到死时,都不知自己所犯何罪。原来苻生因自己独目,最忌他人言“少”和“不足”之语。

寿光三年,太史令康权上言:太白犯东井。必有暴兵起于京师。

苻生狂笑道:太白入井,想是渴了饮水,与人事有何关系?

康权:陛下说的是。臣又闻长安有歌谣唱道:“东海有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详审其谣,是暗寓洛门之东,有人欲为天子,未知何人。

苻生:此必说是广宁公鱼遵,我早就看他不惯矣。

于是下令,将鱼遵立即杀死,七子十孙全被灭绝。

鱼遵无辜被杀,长安民谣又起: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

苻生闻此,命人将境内空城全部毁去。

金紫光禄大夫牛夷见苻生如此暴虐,为避祸患,乞请外调。

苻生说道:卿忠肃笃敬,宜侍奉朕躬左右,岂有外镇之理。想是你嫌官小,我便升你为中军将军。常言牛性迟重,善持辕轭,公虽无骥马之足,亦能负重百石也。

牛夷答道:虽服大事,未经峻壁,愿试重载,乃知勋绩。

苻生笑道:卿此乃爽快之言,你尚嫌所载过轻乎?朕便将鱼公爵位赐之。

牛夷闻听,满面流汗,叩谢而出,惟怕将来果做鱼遵第二,遂回府后服毒自杀。

画外音:苻生日夜狂饮,连月不入朝视事,每次喝醉必妄加杀戮。因忌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等词,妻妾臣仆若不小心说出,苻生常以为笑己眇目,便处以死刑。左右因此而被截胫、刳胎、拉胁、锯颈死者不可胜数。群臣等待苻生上朝,往往等到日落时分也见不到人影,但因即使等到,也无甚好结果。故此每逢苻生不上朝时,大臣则互相庆贺,恭喜彼此又多活一日。

寿光三年六月,太史令康权不记上次教训,又来入奏:昨夜三月并出,孛星入太微,光连东井,且自去月上旬沉阴不雨,直至今日,恐有下人谋上之祸。

苻生拍案怒骂:上次你说太白入井喝水,朕以为好笑,便饶你不死。今日又说甚三月并出,井里有光,天上无雨——这畜生却不是又来枉造妖言?

遂不听解释,立命将康权杀死。

当日散朝,御史中丞梁平老私谓东海王苻坚:主上失德,人怀贰心,燕晋二方,伺隙欲动。一旦祸发,家国俱亡,殿下何不早图?

苻坚颇以为然,但惧苻生身强力猛,未敢遽然行动。

苻生是夜亦对侍婢说道: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日我当除之。

阿法者,指谓清河王苻法。

却也凑巧,此夜清河王苻法亦梦见神人明示:祸将集门,惟先觉者可以免祸。

侍婢将苻生之言报知苻坚,苻坚又转告兄长苻法。

苻法大惧,立即与梁平老、梁汪等密商避祸之计。为求自保,苻法决意铤而走险,便与梁汪遂召壮士数百,当夜潜入云龙门。

苻坚亦领麾下三百余人,鼓噪继进皇宫。

宿卫将士都恨苻生,竟随同苻坚杀进宫里,来寻皇帝。苻生醉卧床中,直至苻坚引兵杀入,才朦胧坐起,醉眼迷离,质问左右:这些人何故擅入我内寝?

左右答道:是反贼也。

苻生醉问:既说是贼,何不拜见?

左右窃笑,连苻坚手下兵士亦都忍俊不住。

苻生于是大声催命:来者立即下拜,不拜者斩首。

苻坚指挥军士,从卧榻上把苻生拖下,牵拉出去幽禁,宣布废为越王。苻生醒后,见自己已成阶下之囚,只好每日索酒寻乐。

众臣遂拥苻坚即位,称大秦天王。

苻坚兵变成功,即位天王,遂遣使往禁宫,逼令苻生自尽。

苻生饮酒数斗,醉倒于地,终被使者勒毙。终年二十三岁,在位三年,谥为厉王。

镜头转换。与此同时,凉王张祚也因暴虐非常,以致上下共怨,终被朝臣所杀。

张璀、宋混既杀张祚,请张重华母冯氏立张曜灵弟玄靓为王。冯氏允之,于是张璀乃引群臣入殿,共推张玄靓为凉王。

张玄靓登位,诏封张璀为尚书令,凉州牧,兼领张掖郡公;使宋混为尚书仆射。

前秦晋王、征东大将军苻柳闻说凉王张祚已死,遂遣参军阎负、梁殊使于姑臧,游说张璀奉凉王来降。

张璀拒绝道:大凉六世为晋臣,若与秦通使亦恐违反先君之志,况举全州以降乎!

阎负:公若不降,恐致外邦来伐,悔不及矣。

张璀:我大凉国跨三州,带甲十万,西包葱岭,东距大河,何惧秦国。

梁殊:凉州倚恃东晋,但晋室衰微,自保不暇,其谁不知。今秦国大盛,我王苻坚且敦信义,有囊括关中、席卷四海之志。公曰不惧,果以兵锋相见,凉州其谁能敌!

张璀权衡利害,只得就范,便以张玄靓名义遣使向前秦称藩。

镜头转换,按下秦凉之事,回头再说东晋。

姚襄引军攻打洛阳,冉魏故将周成已降晋朝,今见势危,于是告急朝廷。晋穆帝闻说洛阳吃紧,诏令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诸军往讨姚襄,经略洛阳。

桓温奉诏,自江陵起兵,再次北伐。

遂遣都督高武兵据鲁阳,将军戴施屯军河上,自率大军断后,三军并发。

永和十二年八月,桓温率大军先到洛阳,兵至伊水。

姚襄闻桓温大军已至,遂令撤去洛阳之围,返身来拒晋军。

桓温闻报姚襄拒住前路,乃命列阵于伊水之北,亲披甲持锐督战,命大将阳钦出马。

姚襄亲自出战,与阳钦激斗二十余合,气力不加,只得拨马还走,三军溃散。姚襄于路收集残部,复得数千骑兵,逃至北山,入山扎营。

桓温见姚襄败走,亦不追赶,令三军进入洛阳城。

周成率众迎入桓温,诸将皆来点参,桓温命将禁卫营屯军于原太极殿前。

中原之民闻说姚襄战败,抛妻弃子随入北山者有五千多人。姚襄见民心可用,遂复引兵出山,驻扎于阳乡,闻风来奔者又有四千多户。

姚襄虽然前后数次惨败,众人凡打听其驻扎所在,犹扶老携幼奔之,由此可见其平时爱民如子,犹胜当年刘备。

桓温克复洛阳,遂移屯金镛,谒拜先帝陵寝,修复毁坏诸墓,各置陵令守之。

于是表奏朝廷,令谢尚镇守洛阳,使颍川太守毛穆之扶民理治,并徙降民三千余家南渡江汉。朝廷悉皆准其照办,于是桓温执周成班师南归。

姚襄退至平阳,秦并州刺史尹赤率众归降。遂据襄陵,招抚散众,其后迁到北屈,谋取关中。来年四月,自北屈进据杏城。

由此便以杏城为基,渐向四周发展。因派从兄辅国将军姚兰攻占鄜城,复让其兄曜武将军姚益及左将军王钦卢,招集北地胡汉之人,归附者五万多户,再度声势大振。

前秦国主苻生当时未死,派部将苻飞拒战,姚兰战败,被苻飞擒获。

五月姚襄率众西退,苻生又派苻坚、邓羌等截击。姚襄将要作战,和尚智通再三劝谏,说屡败之余应收集军众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再作打算。

姚襄说道:二雄不能并立。望上天不弃有德,而救助黎民,我意已决,卿其勿阻。

氐羌兵马逼近,姚襄于是长驱进兵,与秦广平苻黄眉战于三原。正激战之间,东海王苻坚引众杀至,姚襄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苻坚所杀,时年二十七岁。

姚襄既死,弟姚苌率众降秦。苻生准纳其降,命以王公之礼殓葬姚襄。

镜头转换,按下关中,复说辽东。

至元玺四年十二月,高句丽王高钊又派使臣至燕国纳质修贡,请还其母。

燕主慕容儁许之,遂派蓼中将军刁龛为使,送高钊母周氏归还其国,并封高钊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

元玺六年二月,燕主慕容儁立中山王慕容暐为皇太子,并改元光寿。

五月,慕容儁派大将慕容垂、慕容虔等率步骑八万进攻塞北敕勒部,大败其众,俘斩十余万人,获马十三万匹,牛羊数目无算。

光寿元年五月,匈奴贺敕头率其部众归降前燕,燕主将其安置于代郡平舒城。

六月,燕主慕容儁杀段龛,坑其部众三千余人,段龛势力至此被消灭。前燕自龙城迁都于蓟,又攻占冉魏,据有其地,至此燕境扩至淮河流域。

光寿元年十一月,燕主慕容儁又将都城迁至邺城,复于其地制作铜雀台,依当年魏武帝曹操故事。

自赵汉国灭,匈奴支系铁弗部首领刘务桓掌权,为刘乌路孤之子,与代王什翼犍交好。代国十九年初,刘务桓病卒,其弟刘阏头继立。

刘阏头不甘作附庸,欲脱离代国自立,被拓跋什翼犍察觉,遂率军西巡,临近黄河。刘阏头大惧,即刻请降。其后部众纷纷叛逃,阏头惧而东走,乘冰渡河。

未料半渡而冰解,未渡余众悉归兄子刘悉勿祈,刘阏头于是逃奔代国,其后不知所终。

刘悉勿祈乃刘务桓之子,就此统领父兄之众,不到一年便既去世。其弟刘卫辰尽杀刘悉勿祈之子,继立为匈奴铁弗部单于。

镜头转换,按下辽东,复说关中。

字幕: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略阳临渭氐族人,前秦惠武帝苻洪之孙、丞相苻雄之子。生有贵相,背后有谶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阳”。

善相者曾谓其祖蒲洪:草付者苻也,臣又土者坚也,谓其将来必在咸阳称王立国也。

蒲洪以为大吉,于是为孙取名苻坚,并举族氏改姓为苻。

苻坚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乐于助人,**岁时言谈举止犹如大人,倍受祖父苻洪宠爱。及稍长,双手过膝,面有紫光。

时有善相者徐统,在路上看到苻坚闲玩,上前执其手说道:此乃皇帝巡行专用街道,你在此玩耍,不怕司隶校尉绑之乎?

苻坚答道:司隶校尉只捆有罪者,不绑顽童。

徐统大笑,谓随从道:此子有王霸之相。

其后两人又相遇,徐统悄对苻坚道:苻郎,你面相不同寻常,日后必定大贵。

苻坚答道:果如公言,必不敢忘德。

八岁之时,苻坚忽向祖父苻洪提出,要请延师到家求学。

苻洪奇道:我氐族从来只知喝酒吃肉,今你竟欲求学耶?

于是为其延师就学。苻坚学习刻苦,潜心研读经史典籍,早立经世济民大志。学成,遂又结交当世豪杰,在朝野享有盛誉。

皇始四年,苻雄去世,苻坚承袭父东海王爵,另获授龙骧将军。苻健更以苻洪曾在后赵获授此号勉励,苻坚当时挥剑捶马,誓继祖志,士卒见此,无不心服。(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