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四十章 风义亭下三结义

大唐赋之群英志 四十章 风义亭下三结义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次日清晨,李云翰和杜少凌起床后简单收拾了下,去向龙标告别。

不料龙标因昨夜醉酒,仍昏睡不醒。

二人见状,于是向岑枫辞别。

李云翰和少凌刚下了楼,忽被眉黛拦住了,问他为何急着要走?

李云翰向少凌使了个眼色,高声道,“省试已毕闲来无事,我想回蜀地老家了。”

杜少凌当即会意,黯然道:“落榜了,我也得离开长安罗。”

“眉姑娘,咱们后会有期。”李云翰拱手谢过眉黛,随即便往外走。走了两三步,他突然回过了头,说店钱还没给她呢。

眉黛淡然一笑,欠了下身子,道:“昨日说过的,由小女来付,先生怎就忘了。”

“姑娘好意我领了,可这店钱又怎能让你破费呢。”李云翰说着从身上摸出了块碎银,递于她。

眉黛迟疑了下,不肯接。

两人推让了一阵,忽听得身后一声朗笑:“李兄何必如此客气呢。”

李云翰扭头一看,只见褚庆从树后闪身而出,于是笑道:“庆公子,终于露面了。”

“原来是你在暗中关照我们哪。”杜少凌瞬间反应了过来。

褚庆道:“举手之劳,只为报答恩兄。”

“公子见外了,李某就要走了,咱们来日再会。”李云翰看了眼店外。

褚庆问,去哪儿?

“回蜀地。”

“李兄既要走,小弟也不勉强。”褚庆指了指柳荫下一匹青灰色骏马,“这匹青海璁脚力非凡,赠与兄长骑行。”

李云翰走到近前仔细打量了一番,见那匹马体格健硕长鬃飞扬,长得十分精神,不由得双眼放光,赞道:“不错,真乃良驹也。”

“庆公子,我们要是不走呢?”杜少凌突然说。

“不走……”

“嗯,”李云翰对着褚庆呵呵一笑,“承蒙公子厚待,李某一夜难安,故而出此小计,引公子出来……”

“嗯,险些吓着小弟了,”褚庆哈哈大笑,“还是李兄棋高一着呀。”

龙标睡醒了后,一听说李云翰要走,赶忙光着脚丫下了楼。他疾步走上前来,怨道:“二位可真是的,也不等我醒来,就急着走了。”

“龙兄一到,那就不走了呗。”李云翰微微一笑。

“哦?”龙标听了眼露困惑。

李云翰看了眼褚庆,道:“略施小计,只为钓出这位庆公子。”

褚庆点了点头,对着龙标拱手道:“庆壹见过龙兄。”

龙标打量了他片刻,随即拱手还礼。

褚庆道:“今日难得与各位一聚,各位仁兄若是不嫌弃的话,请随庆某到曲江寒舍一叙。”

龙标抢先道:“抱歉,龙某尚有要事在身,恕不能相陪。”

“那,”褚庆犹豫了下,将目光对准了李云翰,“李兄可不能再推脱了。”

“庆公子盛情难却,云翰答应便是。”李云翰笑道。

随后李、杜二人出了海明楼,随褚庆到了城南曲江,三人泛舟于湖面,一边饮酒闲谈,一边欣赏着沿岸的花木春色。

李云翰起身敬酒,不料身子随船一晃,他站立不稳,将酒水洒在了褚庆的衣服上。

“失礼了,”李云翰赶忙道歉,“污了公子锦衣,李某愿受罚一杯。”

褚庆说不必介意,待会儿下了船另换一件便是。

“公子这身锦衣像是苏杭绸料所做,不知当下市价多少钱一匹?”李云翰问。

“这市价么……”褚庆愣了下,呵呵一笑,“李兄见外了,难道想赔小弟一件新衣不成?”

少凌听了很不以为然,笑道:“不就洒了些酒水,洗一洗还能穿的。”

“庆公子,”李云翰一本正经道,“记得李某当年客居扬州时曾买过此等面料,一匹约是十二两纹银。”

“没错,是十二两一匹,”褚庆干笑了下,“庆某行商多年,怎会缺这点小钱呢!”

“公子多心了,”李云翰微微一笑,“我只是随口说说。”

三人在曲江池上泛舟游览了约莫多半个时辰,褚庆说有些累了,于是吩咐船伕泊了岸,带着李云翰、杜少凌到了风义亭下歇息。

三人落座后不久,只见眉黛带着两个家丁到了近前,在亭下摆放好了天地牌位。

李云翰见了一惊,问她这是何故?

眉黛看了眼褚庆,笑而不语。

褚庆笑道:“庆某不才,愿与二位仁兄结为兄弟。”

“公子这不是逼我么……”李云翰有些不悦。

褚庆并未搭话,命眉黛递上了他的兰谱。

李云翰接过了一看,只见上面简单写着庆壹的生辰八字,籍贯、以及父母姓名。

“不就对天磕三个响头么,”杜少凌并不以为然,“庆公子如此诚意,我俩怎好拒绝呢。”

“嗯,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云翰似有些无奈,道。

于是三人互报了年岁,李云翰年长为兄,少凌次之,褚庆年纪最小。随之三人在风义亭下焚香叩拜,义结金兰。

结拜过后,三人又重新坐了下来饮酒。

“今日我等结义大喜,为何李兄愁眉不展?”褚庆问。

李云翰迟疑了下,道:“说来惭愧,李某已近而立之年,却有志难伸一无建树;此番进京四处碰壁,更是让人心寒,常有隐居林泉修仙问道之意。”

褚庆轻轻点了下头,道:“如此说来,兄长上次进山也是为此?”

李云翰“嗯”了声。

“紫旭真人道行高深,想必李兄此行收获不小吧?”褚庆试探着问。

李云翰摇了摇头,说这些年来师父潜心修道、不问世事,对他已是生分多了。

少凌道:“那是你多年未去拜会,他心有怨气呗。”

“嗯,有件事呢,小弟多嘴了;”褚庆停了下,道,“据传九莲峰下藏有秘宝,李兄可否知情?”

未等李云翰开口,杜少凌道:“公子如此在意,莫非也看上了此宝?”

“杜兄误会了,”褚庆轻叹了一声,“紫旭真人乃当世得道高士,刚好庆某又在曲江新置了一处庄园,欲请他下山指点迷津、看一下风水。”

“这未免大材小用了。”李云翰呵呵一笑。

杜少凌说,何需请真人,有李兄足矣。

“太好了,”褚庆对着李云翰拱手行礼,“若能请得李兄前往鄙庄,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说毕,褚庆邀请李、杜二人前往伏龙山庄一游。

李云翰和少凌到了庄园,随褚庆里里外外游览了一番,提了些有关吉宅风水的建议,褚庆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黄昏时分,李、杜二人用过了晚餐,被安排在了园内望麟阁住下。

屋子敞亮、干净,家具古朴雅致;凭窗远眺,曲江池两岸闪烁的点点灯火尽收于眼底。

李云翰走到了案几前,从随身包裹里取出了父母的画像,摆放于桌前,一面焚香祭拜。

正黯然凝思间,忽然房门一响,只见眉黛轻步进了屋子,问他这么晚了为何还没休息?

李云翰说,祭拜一下父母。

见眉黛不解,李云翰轻叹了声,道:“李某一向行事粗疏,匆忙间误了清明,今夜忽而想起了此事只好在此草率而为。”

“难得先生一片孝心,”眉黛脸带忧伤,“唉,可惜小女父母至今尚无下落,每每想起二老来着实令人愧疚不安哪。”

“姑娘不会找错了地方?”李云翰问。

眉黛说,不会的;据那些从冀州出逃的灾民说,父母两人一直随之同路而行,快到京城时才走散的。

杜少凌沏了杯热茶,递与她,问:“你也是冀州人氏?”

“不,是渔阳,”眉黛有些哽咽,“两年前为修建雄武城,当地守军将我们族人驱离家园、罚做苦役;族人不堪压榨、奴役,趁着雪夜逃出了雄武城,打算到内地避难。当地官府怕泄露了秘密,派人沿路追捕截杀,许多族人被迫四处逃散开了……”

杜少凌哼了声,道:“又是雄武城,不知害了多少人呢。”

“后来呢……”李云翰问。

眉黛说,为寻找父母,她离开渔阳一路打探到了京城;一开始住在了进奏院,后被庆公子收留,遂落脚于伏龙山庄。

杜少凌说这么久了,说不定他们早就离京了。

眉黛抢辩道:“不,父母年迈、腿脚不便,他们不会轻易跑散的。”

李云翰劝她别急,明日便让少凌帮她去找。

眉黛听了面露感激之情,长叹一声,道:难哪!

“别灰心丧气的,”少凌打了个呵欠,“说吧,他们长什么样儿?”

眉黛缓了下神,道:“我爹叫眉厚,年过五旬,背驼,左眼因伤微瞽;我娘呢,口齿不清,右腿有些跛……”

杜少凌说,他全记住了。

“就这些?”李云翰又问。

眉黛“嗯”了声,呜呜渧泣道:“对了,我还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小弟呢。”

“小弟……”

“嗯。他小名叫芋蛋儿,七岁那年在渔阳城逛花灯时不小心走失,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眉黛一脸忧伤。

“令弟什么长相?”

“唉,时间太久,已记不大清楚了……”眉黛欲言又止。

杜少凌有些倦意,看了眼眉黛,道:“姑娘也累了,还是早点回屋就寝吧。”

眉黛起身走了两步,忽然回过了头,道:“对了,我们奚族男子,自小在后背刻有狼头刺青;还有,他右臀上有一大一小两块黑痣;走时,左手上还戴了只绞丝麻花铜镯。”

“好,我记下了,”李云翰点了下头。

话音刚落,褚庆进了屋子,说山庄新置因陋就简,今晚只好委曲他俩了。

李云翰道:“公子客气了,有一张暖床足矣。”

褚庆“嗯”了声,将目光对准了李云翰父母的遗像,默视了一会,道:“可是令尊父母?”

“正是,”李云翰神色凝重,“云翰生前未能给二老尽孝,今岁又误了清明祭拜,冥冥之中突然记起,只好对像一拜聊寄哀思。”

“噢,原来如此。”褚庆缓了下,“二老遗容和蔼可亲,不知是何方高人所作?”

“新科状元王诘。”

“是他。”褚庆干笑了下,“没想到此人诗文曲乐名噪京城,画艺也是一流;以后若见着他了,也请他为家母画一副遗像,如何?”

“好。”李云翰慨然应道。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管家倪遂匆忙进了屋子,说是骆峰到了。

褚庆听了愣怔了片刻,随即向李、杜二人告退,带着眉黛离开了屋子。

褚庆进了客厅,见骆峰一脸惊慌之色,忙问发生了何事?

骆峰唉叹了声,道:“十日前,尤潜率部从西域购买了三百匹良马,不料到了萧关,良马和砂金皆被守军查没。后来尤潜托当地官员说情,他们仍不肯放行。骆某得知了后,去见在京养病的褚言忠,谁知他也不肯答应。”

“噢,原来如此。”褚庆阴沉着脸,停了片刻,“那以前是如何通关的?”

“以往呢,多采用蚂蚁搬家之法,入关之前化整为零,每人只带十余只马匹;那些守关的士卒因事先受了打点,皆会予以放行。”

褚庆又问,这一次又因何生变?

骆峰说,这一次是在入关之前突然被查;因渔阳那边催得太紧,马夫们日夜赶路疲惫不堪,以致放松了戒备。

褚庆思忖了下,道:“褚言忠,按辈分我该叫他伯父;他可知这批货是父帅的?”

“当然知道了。以前凡遇此类之事通融一下也就过了。不过这一次,他就是不肯松口,还说什么看在和褚帅是兄弟情份,他才没有上报朝廷。

骆某又说这些马匹是用来抵御突厥的,他说那就让大帅亲自来要……我一听这样,就只好先退了。”

“难道他想私吞……”

骆峰摇了下头,道:“这……目下还不好说。”

“看来这一回非我出亲自马不可了;”褚庆一脸云淡风轻,“大人勿忧,明日我去见他。”

次日上午,褚庆早早收拾停当了,携带着重礼去拜见褚言忠。

略作寒暄后,褚庆说明了来意,笑道:“伯父,看在父帅的面子,您就放了这批货吧。”

“贤侄,别再难为俺了,”褚言忠拉长了脸,“这些年河东帮在俺治下往来走私贩私可没少发财,俺都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了。可是这一回走私良马实在量大,按唐律那可是要掉脑瓜子的。”

“伯父误会了,这些马匹,是父帅用以抗击突厥的。”

“不成!”褚言忠黑着脸,“还有那些砂金,偷逃国税也是重罪。贤侄,俺奉劝你一句,做人可别太嚣张。虽说咱姓褚的是一家子,可都是在为朝廷做事,于公于私,你且掂量一下。”

“可是伯父,你让我如何向父帅交待!”

褚言忠嘿嘿一笑,道:“贤侄不必为难,回去见了他,就说伯父也看上这批马了,留作御敌之用。至于那些砂金,你想要就带走吧。”

“伯父,这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褚言忠站直了,肃然道,“你若答应,明日就派人去萧关取回砂金;如不答应,那就请便。”

褚庆听后狠了狠心,无奈答应了。

因受杨嗣郎蛊惑,炫帝命戴奚珣前往中州就任河南尹。戴奚珣年迈体衰,虽不愿离京,但又不得不听命。

隔日,戴奚珣心事沉沉到了月堂,来向林弗辞行。

谈话间,戴奚珣表达了他对杨嗣郎的满腹怨恨,恳望林弗念在昔日同僚之情,以后择机将他调回长安。

林弗听后抑郁着脸,说自己已失皇宠,右相之位危在旦夕,怕是无能为力了……

戴奚珣听罢很是失望,不由得溘然泪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