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 第1107章一个宫妃的命运(13)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第1107章一个宫妃的命运(13)

作者:香椿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15 来源:笔趣阁

刘邦去世后,刘邦可没有想起戚姬这个人。因为这一世戚姬被蔺箫管制起来。

这七年就没有让她见到刘邦,根本就没有刘邦要换太子的事。刘邦没有提出换太子,吕雉自然就没有跟前就结仇。这七年刘邦宠幸的是戚姬和那些个媚主的姬妾。

刘邦太没有情义,做的太过分。

而且戚姬的儿子已经丢了七年还没有找到,吕雉就更不记挂她了,一个没有儿子的病恹恹的不定哪天就会死的人,吕雉能拿她当什么事?

吕雉可不盯着戚姬了,刘邦在她面前夸过的几个姬妾真的就让她嫉妒了。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到了清算的时候了,那些被刘邦宠幸的妃子无一幸免。那个儿子曾经接替了刘盈皇位的薄姬,在她往封地的路途上儿子死于水土不服。

蔺箫明白是吕雉做的,吕雉还有薄姬已经惦记上了大汉江山。

唯有对戚夫人,真不是前世的待遇了。剃去头发,颈上囚衣,让她舂米做苦役,吕后根本没有搭理戚夫

其后的种种,吕后也没有什么责难,都是吕后集权的过程,在此就不详说。

刘盈死后,吕雉立了一个三岁的幼帝。吕雉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

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

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八月一日,吕雉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她所担心的事终究没能避免。吕氏家族被悉数屠戮诛灭。

然而,吕雉不幸的一生在其死后还在继续,那就是她的陵墓被盗挖,而尸体也不能幸免。西汉末年的赤眉军起义,烧杀抢掠。京城洗劫一空之后,起义军纵火焚烧宫室,扬长而去。

他们浩浩荡荡地来到南郊,兵马极盛,号称百万,声震四野。刘盆子乘坐着帝王之车,驾着三匹骏马,纵横奔驰,身后跟随着数百精骑。他们从南山直奔城邑,在郊外与更始将军严春展开激战,尸横遍野,最后,大败严春。他们占领安定、北地,来到阳城,突然,天降大雪,寒风剌骨,冰天雪地,许多起义军在冰雪中冻死。他们两眼血红,满腔仇恨,浩浩荡荡地回到城郊帝陵,疯狂地挖掘皇帝、后妃陵墓。

他们惊奇地发现,汉高祖皇后吕雉的尸体,由玉匣装殓,珠宝如山,尸体鲜活如生。于是最惨无人道的事发生了,吕雉的尸体被农民起义军轮番侮辱,死后也没能安生。

也许当初,吕雉没有嫁给刘邦,而是嫁给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那么吕雉将会是一个好妻子,会幸福一生。

薄姬的命运颠覆了,她的儿子死了,她也没有坐上尊贵的太后。

为什么这一世吕雉要杀戚姬的的儿子?这些可对都是蔺箫的功劳,她给戚姬做了一回任务,怎么也要给她就捞一点儿好处不能白做。

吕后虽是个成功人士,但最终却是个失败者。在她死后不久,那些原来在她面前唯唯诺诺装糊涂的人,马上把吕氏家族赶尽杀绝,让吕后精心打造的吕氏集团瞬间土崩瓦解。

在诛杀诸吕的过程中,周勃和陈平是核心人物,而这两个人是最会装糊涂的。吕后当权后想让娘家人也封王,可刘邦活着的时候曾和手下盟誓,把这条路给堵得死死的。

然而吕后却不甘心,找第一朝臣、右丞相王陵商量。王陵回答得斩钉截铁,说,高帝说过那不行。吕后回过头来又征求陈平和周勃的意见,这两个人却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代行天子之职,封吕氏诸兄弟为王,那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呀!”

陈平与周勃的回答让耿直的王陵义愤填膺,说:“你们违背与高帝立下的誓约,我看将来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见高帝于黄泉之下!”面对王陵的责难,陈平、周勃回答得相当平静,说:“如今在朝廷上当面反驳,据理诤谏,我们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汉天下,安定刘氏后代,您又比不上我们。”一句话把王陵说得是哑口无言。

经过这场风波,吕后对王陵大大的不满,给他来了个明升暗降,让他做皇帝的太傅,夺了他右丞相的实权,而陈平和周勃却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始终在吕后的决策层活动,为以后匡扶刘氏江山埋下了伏笔。

不仅陈平和周勃给吕后装糊涂,还有个人为了生存那糊涂装得也是相当的可以,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大儿子齐王刘肥。在刘邦的几个儿子中,刘肥年龄最大,只是因为是庶出才被封为齐王。

惠帝二年,刘肥去京城朝见皇帝。惠帝仁慈,和哥哥饮宴时不按君臣之礼,而按家人之礼,让刘肥坐了上座。

吕后一看大为光火,让人准备了两杯毒酒,想毒死刘肥,多亏惠帝的一番搅和刘肥才保住了性命。

事后刘肥越想越怕,心想,看来自己这次来京城是死定了。这时,有人给他献计说:“太后只有惠帝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如今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而公主只享食几座城的贡赋。大王如果能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太后,来作公主的汤沐邑,供公主收取赋税,太后一定高兴,您也就不必再担心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齐王不但献上城阳郡,而且为了讨好太后,还违背常礼尊自己的异母妹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刘肥这一装糊涂让吕后非常高兴,视刘肥为自己的亲信,不仅放他回到了封国,而且后来还封他的儿了刘章为朱虚侯、刘兴居为东牟侯,让这弟兄两个双双来到长安担任汉宫的值宿护卫。

吕后在弥留之际,也担心自己死后大臣们会发难,专门交待吕禄与吕产说:“现在我们吕家的人被封为王,大臣们心中不平。

我如果死了,他们恐怕就要作乱,你们一定要握住兵权,保卫皇宫,千万不要为我发丧,不要被人所制服。”吕后考虑得可谓周道,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初给她装糊涂、让她放松警惕的那些人个个都比吕禄、吕产厉害百倍,真真成了吕家的杀手。

文帝为了国家利益而躬行俭朴,所以特别被人称颂;这类赞赏可能是作为批评后世某些皇帝躭于奢侈的手段而被渲染出来的。

这些年巩固的主要成果可以从诸王国面积和力量的缩减以及同时期帝国沿黄淮流域的直接控制的扩大中看出。此外,有效的税收使帝国在公元前141年掌握的物质资源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得多。分裂的威胁来自高帝的遗孀吕后及其家族,这些人成功地控制宫廷和政府约有十五年之久。

消灭刘氏家族的企图是短命的,未取得成功,但由于广泛的牵连及对后世历史的影响,它相应地具有较大的重要性。当吕氏家族进行夺权时,刘氏皇室的稳定性一点没有保证;王朝建立仅仅十年。

这个时期出现了逐步消灭一批潜在争权对手的情况,但其他家族不能做到的事情,吕氏家族比大部分家族更能做到。

这件事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妃及其家族几乎把王朝搞垮的许多事例中的第一件。这类情况通常发生在正式登基的皇帝的力量或成熟程度不足以消除周围影响的时候。

同时,不论皇帝是幼儿、未成年的少年或是弱者,他的存在对太后或有野心的政治家控制朝政和推行他们的计划来说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如同以后类似的情况,吕氏家族发动的夺权活动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王朝世系或典章方面的问题,因为安排好的皇位继承已经被人篡改或打乱。

中国历史学家的态度是预料得到的,这个事件通常被描述为一件非法的篡位行动,而那些最后清除吕后的人受到尊敬并被给予特殊的待遇。

在王朝史中的关键时刻,政治家们能够援引吕后的经历作为告诫,容许一个太后或公主突出她的位置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惠帝死于公元前188年。死时他不过23岁,但没有人提出他的死是由于谋杀。他的正式的皇后未生子,他的一个地位较低的妃子所生之子被正式指定为皇帝,称为少帝恭。仅在三年以后,他被也是幼儿的第二个傀儡少帝弘所取代。

这些正式的安排使吕后得以行使摄政的大权,负责国家大事。她有权颁布诏令,考古发掘不久发现一方用来表示她批准这类文件的御玺。这方御玺旨在象征帝皇的威严,玉质,上面刻有皇帝专用的文字。

吕后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后汉时期和以后中国的王朝几次被一个皇后所把持时被人仿效。

可是她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利。她立自己家族的四名成员为王,违背了她与高帝和他的支持者之间的誓言;她还提升她的六名亲属为侯,并任命其他亲属为将军。这样,她就能确保她能指挥驻扎在长安的军队。

但在远地,她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了。她的部队未能阻止匈奴进入中国的领土。在公元前年,他们入侵陇西郡,次年,他们抓走了2000人。同时,南方的南越王利用了中国的明显的弱点。

为了试图抑制其王国的发展,中国政府禁止向南越出口某些有特别价值的物品,如铁制品。南越王被这种歧视行动所激怒,于公元前183年称南武帝,以此暗示他与中国的君主处于平等的地位。两年后,他入侵长沙国境内的汉朝领土。

吕后死于公元前180年,但死前留下了临终诏书,命她家属的两名成员担任最高的职务:相国和上将军。吕氏家族的成员受到这些任命的鼓励,决定争取消灭刘氏皇室。但是他们的野心被遏制了。

高帝仍留有三名拥有楚国、淮南国和代国的后裔;这些人能够争取其他亲戚与其忠诚尚未被吕后和她的亲族收买的那些政治家的支持。高帝之孙齐王带头行动。在向其他王国的伙伴求助后,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向长安进军;由于他们协同行动,吕氏家族被消灭。

周勃为何除掉吕氏家族,真的是为了不负刘邦嘱托吗

周勃为何除掉吕氏家族,真的是为了不负刘邦嘱托吗?

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很早就跟随刘邦反抗秦朝,最后论功行赏,被封为大将军,武威侯。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虽然封赏了很多功臣,但是他猜忌心太重,对于异姓王十分的忌惮,害怕他们权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残杀了很多的功臣,不如大将韩信。

但是对于周勃,刘邦始终都是深信不疑的。可能是因为周勃这个人性格太好,周勃比较醇厚,不懂得勾心斗角,也不爱跟人打交道,可以说,他虽然行军打仗很有能耐,但是他其实是个很老实的人。

做事做人都比较耿直,不会耍心眼。刘邦最喜欢的就是他这一点,刘邦本身就不喜欢文人,认为文人心眼太多,他有什么说什么。刘邦本身就不喜欢儒生,而周勃也不喜欢,这一点跟刘邦不谋而合。

他们认为,儒生做事说话喜欢卖弄技巧,拐弯抹角,而且大多数都很有野心。周勃虽然性格直爽,但是这也是他最大的缺点,据说有一次,汉文帝跟他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他都回答不上来,记得一身一身的出汗。

回来他就埋怨,陈平平时不教他怎么对付这些事情。陈平没有理睬他,他又气又尴尬,只好辞掉了自己的丞相之位,回家隐居了。刘邦去世之后,大权落到了吕后的手中。

吕后很有野心,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甚至要违背刘邦的约定,要将自己家族的后代立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刘盈去世之后,吕后打算将诸吕封为新皇帝,但是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吕后去世之后,诸吕开始叛乱,为了除掉诸吕等人。周勃跟陈平联手,很快就将吕氏家族的势力消灭了。

由此可见,周勃确实是个忠于刘邦的忠臣。不过周勃的结局不是很好,他辞官回家后,因为害怕被杀,经常穿着铠甲见人。

汉文帝以为他是要造反,就把他抓了起来,幸亏有太后求情,他才免于一死,最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直到孝文帝十一年才去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