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

扶明 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大帐内,金声桓首先站出来,要站在摄政王一边。

此前,因为赣南封地之事,他与唐王朱聿鐭便有些不愉快,已经无法再回隆武阵营,况且,这可是摄政王的大帐,说错话还能平安离开?

大家都是见过风浪,经历血腥的人,别看摄政王虎目含泪,说让他们离开,要是真信,那就是天真了。

想想摄政王怎么爬上如今位置,他清理异己时,可并不会手软。

金声桓相信,只要有人说要站在南京一边,或者表示自己要离开,肯定走不出大营。

金声桓甚至相信,帐外已经遍布刀斧手矣。

摄政王干出逼迫朱以海退位,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摄政王!太上皇已经退往,此种行经,就是谋反!”金声桓义正言辞,单膝跪地,“臣坚决跟随摄政王!”

赵铭微微颔首,老金虽说反应慢了些,但总体而言避免了孤王的尴尬。

赵铭看了老金一眼,这个捧哏还有待提高素养,不过就凭他前后几次领头表态,孤今后就得给他在海外找块富裕之地,不能亏待。

赵铭见众将都表态,就连李定国也表示,不愿意放过收复北京的大好时机。

众多纷纷劝慰,赵铭也就就坡下驴,沉声道:“其实孤王也不愿意,就此放弃攻打北京。只是担心,南京之变,会影响军心,造成北伐大军内战。多年内战,将士们已经流了太多血,孤实在不想,看见将士白白枉死,所以才召集诸卿商议。”

“臣等都拥护殿下,唯殿下马首是瞻!”众将纷纷道。

赵铭露出欣慰的神情,“孤现在才明白诸卿心意,知道诸卿都是忠君爱国之辈。如此,孤便能下定决心,绝不能放弃收取神京的机会。”

众将闻语,都有些惊讶,不少人认为南京政变,赵铭肯定火急火燎的回师平叛,没想到赵铭居然要继续攻打北京。

此前,李定国只是说了句,不能放弃攻下北京的机会,并未真正表态。

在李定国看来,赵铭多半要撤兵,去平定宗室叛乱,以保证他的地位和权力。

现在听赵铭之言,居然是决定继续攻击北京,完成明朝复兴的大业。

如此大公无私,一心抗清,还有人背后给摄政王使绊子,还是人吗?

李定国感动了,忽然单膝下跪,心悦诚服,“殿下英明!”

赵铭站起身体,感受众人的目光,只觉得自己情操高尚,身躯又高大伟岸了一些。

~~~~~~

南京城,朱以海拿到了周国资助的百万银元,作为经费,便开始召集曾经的部署,并收买南京官吏。

在赵铭离开扬州,进行北伐时,他已经收拢了五千兵马。

赵铭裁撤的江北军,足有数万之数,不过许多人,都已经另谋出路,融入地方,只有一少部分,心怀不甘之人,前来南京。

五千人马在江南,很难掀起大浪,好在唐系三藩,还有不少宗室,愿意参与。

在得知赵铭离开徐州北上后,三藩兵马顺江而下,于朱以海里应外合,夺取了南京,发动政变,控制了永历皇帝。

近三年来,一直在宫中享乐,不理政事的永历,好日子便也就到头了。

在发动政变,控制南京之后,朱以海便强迫朱由榔写下讨伐赵铭的诏书。

他原本以为,天下之人会群起响应,却没想到,他派出去的使者,都被地方官员逐回,更有甚者,直接绑了扭送扬州。

在扬州的内阁,还有六部,也不承认朱以海的合法性,不仅不接受朱由榔的诏命,还调动大军封锁了南京。

当年清军南下,复明之旗,遍插江南之地,可是如今响应朱以海号召的却寥寥无几。

这让朱以海有些心慌,于是只能每***迫永历处理政务,而说是处理政务,其实也没什么政务需要永历处理。

朱以海早看不贯,这个将大明朝廷拱手让给赵铭的朱家不肖子孙,每天四更天,就亲自将永历从床上叫起来,处理政事。

朱以海把他叫起来,只是做一件事情,便是让朱由榔不停的写信。

“赵贼托名明臣,实为明贼!其任摄政王以来,架空于朕,独断专行,狼子野心,**后宫~”朱以海在御书房内,负手踱步,构思着书信内容,准备把历代权奸干的事实,都安在赵铭身上。

朱由榔提着毛笔书写,听到赵铭**后宫,有心质疑,这纯属造谣,摄政王自己都没选美,反而顶着群臣的谩骂,给朕选了十多个美人,这~

朱以海见朱由榔停笔,不禁愠声道:“陛下怎么不写?”

朱由榔道:“太上皇,这**后宫,朕觉得不妥。不说根本没有此事,写上去,也有损朕的颜面啊!”

就你还要颜面,朱家的江山都快毁在你手里了。

朱以海却不容质疑道:“写,必须加进去,方能显示赵贼之恶!”

朱由榔见此,也很有骨气,立时就提笔写上,赵铭**后宫之语。

朱以海又念了一大段,痛斥赵铭罪行的话语,最后总结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赵贼之行,与董卓无异!卿家得朕密诏,当速速发兵倒赵。”

“太上皇,朕写完了,可否回宫休息。”朱由榔问道。

朱以海走到御案前,拿起来观看一遍,确认无误后,点了点头,果断拒绝道:“还不行,陛下把这封书信,抄些一百份,寡人要分别发往各省督抚,还有将军手中。”

“一百份?”朱由榔不禁叫苦道:“让旁人抄写不行吗?”

朱以海摇头道:“事关大明存亡,必须陛下亲自书写,才有诚意,方能打动接诏之人。”

这时,唐王朱聿鐭忽然走进御书房,看了朱由榔一眼,直接忽略他,对朱以海道:“太上皇,派往接收镇江的军队,被守军击退了!”

朱以海闻语,皱起眉头,对朱由榔道:“还请陛下今日之内写完。”

说完,朱以海便与朱聿鐭大步离开御书房,留下痛苦的朱由榔。

“摄政王,你何时来救朕啊!”朱由榔悲痛不已,回想之前无忧无虑的生活,一边痛苦的提笔抄写,一边期望他的大忠臣赶紧杀回南京救驾。

(求月票,推荐,订阅,下章六点前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