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29章国有企业

扶明 第829章国有企业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赵铭微微皱起眉头,看着堂内的众多士绅和商贾,看来他们是以为孤王来要饭了。

赵铭心中有些不快,不过却也不能责怪他们。

毕竟,是他来拉投资,而别人不愿意,也不能强迫别人。

赵铭目光扫视众人,落在程璧身上,却发现这位老伙伴,没有要带头捧个场的意思。

这是个很不好的苗头,虽说赵铭一直鼓励工商,纵容江南士绅和商贾,但是却不希望他们失去掌控。

孤王要走的道路,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重要的行业都需要掌控在朝廷手中,并不希望商人势力失去控制。

毕竟商人逐利,若是不能驾驭他们,便又会演化成东林党时期一样,只为自身利益的集团,成为朝廷的毒瘤。

现在斗米恩升米仇,虽还称不上,但赵铭觉得,是有些纵容这些老伙计了。

赵铭忽然站起身来,“既然诸位都不愿意参与淮南煤矿的开发,那孤王也就不强求了!你们对江北百姓的资助,朝廷收下,孤代替江北百姓,感谢诸位慷慨解囊!”

既然他们不愿意投资,送上门的赚钱机会都不要,非要免费赞助,那汉王大人也没办法。

很少见到这样慷慨大意,又有格局的士绅和商贾哩。

众人见此,却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实话,汉王开海,让大家赚了不少钱,如今汉王亲自来找大家伙和办公司,就算要亏本又怎么了。

就为了几个臭钱,就这么糊弄过去,似乎不怎么地道。

大商贾沈昌年忙陪笑道:“摄政王下次有需要,小人一定参股!”

赵铭摆了摆手,“算了!议事就到这里吧!”

说完,赵铭便起身离开。

本来是想带着他们发财,人家不愿意,强求有什么意思。

众人看见赵铭直接离开,各人心中不禁害怕起来。

“摄政王不是生气了吧?”一名商贾有些担心道。

“我等捐献合计也有二十万两,不少了!”一名士绅道。

“可是,我等毕竟受殿下恩惠颇多啊!”又一名商贾道。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等交税,可比以前多多了!”老士绅王锋道。

此公原为弘光朝尚书,与钱谦益一起投的清。

“不错,现在可是十税一啊!赋税太重了!”

商贾们胆子还是有些小,毕竟士农工商,被压制了几千年,实在雄不起来,心中难免忐忑,可士绅们胆子就明显大一些。

人心总是不足,他们支持汉王,当上了摄政王,难免希望摄政王能够为他们谋取更多的利益。

……

赵铭并未在松江逗留,出了县衙,便直接出城,午饭都没吃上一口。

“摄政,江东商贾不愿意参股,淮南的煤矿?”陈明遇追上赵铭问道。

赵铭放慢了些马速,沉声道:“让难民中的青壮,先进行开采,还有疏通河道。”

虽说,阿济格裹挟走了江北几十万青壮,但是五六十万难民之中,还是有两三万壮年劳力。

陈明遇其实也不太明白,赵铭为什么一定要采煤。

毕竟,江南不比北方,冬天并没有那么冷,百姓砍些木柴,再备些桔梗,随便对付一下,冬天就过去了。

“摄政,难民之中,青壮本来就少,现在又让他们去开矿,疏通运河,那江北的土地怎么办?”陈明遇不禁质疑道。

赵铭心中早有想法,“户部将荒地和无主之地,统计起来,然后再收购一批土地,进行招股,组建若干个庄园,全部改种棉花。这样的话,妇女和老人,甚至小孩,也能帮着采棉花。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庄园朝廷必须占股五成以上,参与制定雇工待遇,不过朝廷不插手经营,可以交给百姓来打理。”

“这件事情暂时保密,不要泄露出去,以免有人哄抬地价!”赵铭嘱咐一句。

陈明遇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陈先生,回南京之后,给孤王放出消息,朝廷要组建大明矿业公司,由孤王、皇帝和朝廷领投,向民间招股!同样官府股份要占五成以上!”赵铭说了一句,便一夹马腹,疾驰而去。

陈明遇摇了摇头,知道摄政是生气了。

南京。

赵铭回到南京,将内阁送上来,积压的奏疏盖印,然后下发内阁,内阁则送往六科,由给事中抄录、审查后,送至相应的官属承办。

赵铭现在并未改变明朝的行政制度,中国体制进化到现在,其实已经比较完善了。

如内阁对国事给予意见,提出解决方案,而摄政王则拥有决策权,掌握大印,决定是否执行内阁给出的方案。

如果不执行,那就打回内阁重议,如果执行,那就盖印后发回内阁。

这时六科便会对将要执行的方案,进行抄录,期间若是发现漏洞,觉得不可行,还可“封”回内阁,若是没有问题,则发到相应的衙门,而六部和地方三司这样的执行机构,便具体去执行策略。

建议,决策,审查,执行,一应俱全,至少暂时,这套制度,并不落伍。

而在这套制度中,赵铭这个摄政王,其实就是取代了内廷的司礼监,将秉笔、掌印、用印的权利,集于一身,完全代替皇帝行事。

赵铭处理完堆积的事务,又吩咐内阁两件事,一是趁着驱除江北清军,获得的威势,下旨让地方各镇藩主,前来南京朝见。

这个事情,赵铭之前就提过,这次旧事重提,堵胤锡、姜曰广、杨畏知都没反对。

然后一事,便是关于明岁,召开科举,进行恩科取士。

一般而言,新帝登基后,都会举办一届科举,俗称恩科。

因为今年已经过了科举的时间,所以定在明年进行。

在忙完这两件事情后,赵铭便将政务甩给了内阁,前往工部,每日白天与工匠泡在一起,不知在搞些什么名堂,晚上回来匆匆盖印。

这令朝野多少有些非议,皇帝整日在后宫玩女人,摄政王整日泡在工部,与一群工匠厮混,简直要将不少清流言官气死。

不过即便这样,大明的政事依旧照常运转,也是十分神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