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10章退两路大军

扶明 第810章退两路大军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公元1658年,明建武三年,五月。

武昌城门大开,隆武太子朱琳源,开城投降,向汉王赵铭呈上玉玺,正式臣服于南京。

武昌城东郊,十万汉军列阵于原野上,江面上战船排成一线,连发近百响礼炮。

在火炮轰鸣声,还有号角声中,武昌东城城门打开,十一岁的隆武太子朱琳源,在隆武朝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城门,来到赵铭身前。

赵铭盎然骑在马背上,看着朱琳源在堵胤锡的教导下,拜倒于地,将玉玺高举,稚嫩的声音说着,“臣朱琳源,愿去监国之位,率领百官,归顺皇帝陛下,归顺朝廷!”

武昌投降的并非赵铭的汉国,而是南京朝廷,赵铭现在还是建武朝的藩王,他催马上前,代表南京朝廷,接过玉玺,遂即一手高高举起。

“吼吼吼~”东郊,十万汉军,顿时高举兵器,发出一阵阵振奋人心的吼声。

赵铭等大军吼了一阵,遂即将玉玺交给属下,然后才将朱琳源扶起。

现在,武昌投降,不过对于朱琳源的安置和封赏,赵铭却还给不了。

毕竟,他还只是个藩王,没有名分,只能回到南京后再弄。

朱琳源投降,便预示着持续两年的唐鲁之争,终于暂时告一段落,大明重新恢复安宁。

这让天下百姓都松了口气,流浪在外,躲避战乱的纷纷返回家乡。

赵铭遂即嘱咐各地官府,恢复生产,安置回乡百姓,同时四处张贴榜文,表面上安民,实际则大谈汉军结束唐鲁纷争之功绩,对自己一顿吹捧。

同时赵铭让堵胤锡以朱琳源的名义修书,令金声桓,以及名义上臣服于隆武朝廷的各藩镇势力,效忠于南京,并至书吴三桂,令其不得进犯湖广,尽早臣服于南京朝廷。

西南,湘西辰州。

李定国在贵阳收到武昌求救后,遂即点齐五万兵马,进入湘西境内,准备增援武昌。

这时,数万兵马宛如长蛇般,浩浩荡荡的山峦起伏的雪峰山脉上前进。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来到李定国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声禀报:“大王,武昌急信!”

说完,骑兵起身上前,双手举起信件。

李定国骑在战马上,一手接过,打开观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一旁大将白文选问道:“大王,何事?莫非武昌~”

李定国沉声道:“武昌投降了!”

白文选以为武昌被攻占,不想尽然降了,不禁怒骂道:“武昌投降,这不是戏耍我们吗?”

上次救援广州,明军过河拆桥之举,就令西军众将十分不快,这次向西军求援,西军刚出贵州,明军却投降了,真是岂有此理了。

李定国沉吟一阵,将信收起,沉声道:“武昌投降,大明以后只有南京一个朝廷,堵阁部让我归降南京。若是大明能够自此统一,内部不在纷争,也是一件好事!”

白文选道:“大王,那我们如何行事?”

李定国一拔马缰,调转马头,沉声道:“回贵阳!”

白文选见此,连忙下令,五万大军后队变前队,浩浩荡荡的返回西南。

~~~~~~

蓝田,吴三桂调动二十万大军,五万出东川、五万自汉中,杀入郧阳,十万大军自蓝田,出函谷关,借道东清,夺取南阳,然后自襄阳,沿着汉江增援武昌。

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对外诈称五十万,救援武昌。

吴三桂接受洪承畴的建议,准备击退赵铭,为武昌解围,而后将隆武太子朱琳源,掳至长安,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是能够控制朱琳源,就能获得湖广、江西、西南的效忠,大周将有可能成为天下霸主。

吴三桂经过半月的准备,征发十余万民夫,准备兴师出征,大干一场。

这时,武昌使者却忽然奔至蓝田,告知武昌已经去监国之位,改建武年号,认南京为大明正统。

周军帅帐,吴三桂勃然大怒,不过考虑到武昌投降,南明内部统一,吴三桂只能暂时放弃出兵。

……

赵铭在武昌待了一月,等细作报之,西军和吴三桂撤兵后,遂即带着湖广的户籍、兵册,还有各镇人质,率领大军返回南京,落实各藩封建之事,并开窗由他主导的政治时代。

这次赵铭并没能剥夺隆武诸镇的兵权,没能完成既定目标,不过也并非没有收获。

在和议条件之中,他限制了各镇兵额,又派遣官员监察赋税。

这些条件现在看来没什么,等赵铭消耗了闽粤、南直隶,还有江西北部的地盘,整编出五十万大军出来后,便可接着这两个条件,来控制藩镇,变相实现中央集权。

届时,赵铭完全可以,用征讨周或者东清为由,将各藩招致南京,面对强大的汉军,加上征讨敌国的名义,各藩不敢不至。

这时,赵铭派往各藩的长使,就能借助朝廷的威严,逐渐控制地方的赋税。

赵铭依旧让各藩主领命,藩地名义上,也归属于他们,只是地方政务和赋税,由中央朝廷打理,然后再一份不少的分给他们。

这样,虽没有彻底解决藩镇,但却是另一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今后,赵铭还可以凭借中央权威,逐渐将各藩,转封到海外和边疆去。

五月十五日,赵铭率领十万大军,抵达南京西郊大胜关,提前得到消息的朱以海,率领百官,再次出城迎接。

这次赵铭并没不见,而是领着大军,耀武扬威的出现在朱以海的面前。

这时,朱以海立于皇帝仪仗下,看见远处普天盖地,浩浩荡荡过来的汉军身影,以及当先身穿金甲,威风凛凛的赵铭,不禁目光深邃,有些走神。

“陛下,汉王到了!”旁边大学士方逢年提醒一句。

朱以海回过神来,尽然主动打马上前,翻身下马,赵铭也翻身下马,便见朱以海疾步上前,拉住赵铭的手道:“卿家一路征战,平定霍乱,辛苦了!”

赵铭道:“为大明尽忠,还百姓太平,何苦可言?”

朱以海看了赵铭一眼,注视着他,继续拉手道:“朕私自决定与武昌议和,卿家不会怪朕吧!”

赵铭用力将手抽出来,微微拱手,“臣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