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444章军政一把抓

扶明 第444章军政一把抓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傅上瑞作为总督,接手苏州后,激起苏州民变,算是栽了个大跟头。手机端htts:

这样的**,还死了人,一般而言,中央政府都是罢免几个管事的官员,甚至要杀两个人,来泄除百姓的愤怒,平息百姓对官府,对中央的怨气。

因此,傅上瑞南直隶总督,是做到头了,甚至内阁大学的身份,也会被拿掉。

傅上瑞原本是来南直隶捞功绩,赚资历,为以后接替何腾蛟,成为首辅积累资本,可现在却被赵铭阴了。

一般而言,政治上,或者是翻过重大错误的官员,是不可能再有机会,担任首辅的位置,所以傅上瑞真是心灰意冷。

这不仅是傅上瑞的失败,何腾蛟想要将手伸到江东,收取苏松行政权,限制外镇军阀东海镇的决策,也算失败了。

出了这样的事情,傅上瑞已经不容于苏松常,总督是肯定做不下去了。

此时,傅上瑞心中,十分不甘,但是却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认输,等朝廷的旨意下来。

赵铭听傅上瑞之言,见傅上瑞服输,鼻孔中呼出一口浊气,沉声道“既然如此,就请傅阁部,暂时待在衙门内,由本帅接手江东政事,为朝廷恢复秩序,收拾残局吧”

明朝的党争,大多数时候,其实并不血腥,只有魏忠贤上台后,才坏了规矩,把大明朝的政治氛围,搞得很残酷很血腥,也让各派之间的争斗变得没有底线和节制。

此前党争失败后丢官,大多数官员其实影响不大,魏忠贤上台后,党争失败却要丢掉性命,不仅党魁要死,党派内的干员,也会被杀。

可以说,阉党拉低了党争的底线,而底线一旦降低,就很难回来。

赵铭并不希望党争那么激烈,希望在一套规矩之下,来表达各自的利益,不过要让所有人认可一套规矩,却很难。

眼下傅上瑞既然已经服输,那赵铭却没必要逞口舌之快,毕竟傅上瑞是大学士督师,是朝廷委派的官员,还是他的上级,赵铭不可能杀了他,况且赵铭的目的已经能够达到,也没有必要。

傅上瑞低下头,看不清脸上表情,“朝廷旨意下来之前,本阁不会离开总督府衙门,苏州城的秩序有劳国公恢复,还请国公让百姓立刻散去。”

傅上瑞声音十分痛苦,这帮刁民,让他在政治上背负这样一个污点,将严重影响他的仕途。

赵铭看了傅上瑞一眼,一甩披风,便在大批甲士的簇拥下,转身离开节堂。

“将门关起来”赵铭走到门口,停下脚步,扭头对丁维岳道“安排人手,将总督府围起来,保护傅阁部安全”

丁维岳低头抱拳,然后一挥手,神策军的甲士,便关上大门,持矛按刀的立于两侧。

这说是保护,其实是软禁和监视,以便赵铭接过苏松政务。

节堂内,傅上瑞颓然的坐在中堂,感受到赵铭离开,忽然抬起头看着关闭的大门,眼中满是怨恨和不甘之色,他双手抓住扶手,牙齿咬碎,“赵铁棒,你如此跋扈,设计坑害朝廷督师,今后必没有好下场。本阁会等,会等到,你身首异处的那一天,看你还如何嚣张”

大门“嘭”的一声合上,宣告着总督南直不到一年的傅上瑞,彻底失败,苏松的行政权,又回到了赵铭手中。

这时赵铭走出总督府衙门,百姓并未散去,赵铭遂即站道高处,大声说道“傅阁部已经委托本帅处理苏松政务,今后苏松常军政大事,皆令出右都督府,直到朝廷派遣新任总督。本帅现在告诉你们,此事本帅不会追究,并会满足大家的诉求,但再闹下去,那就是对抗本帅,对抗朝廷,后果便需要你们自己承担了”

既然赵大帅发话,又同意他们的要求,士绅百姓们自然不好再闹,加上人群中有人响应赵铭的号召,百姓们只能意犹未尽的散去。

当下赵铭回到右都督府,并不客气,以稳定苏松局势,维持地方秩序为由,用五军都督府右都督的身份,宣布苏松常三地,暂时由军队直接管辖,并张贴安民告示,全面接管苏松常的军政事务。

赵铭首先与钱谦益等近百士绅联名弹劾傅上瑞,苏州百姓上万民书请罢傅上瑞等人,并请朝廷速度再派总督过来,收拾局面。

其次,赵铭按着许诺,将三百万两白银,放回华兴银号,而经历此事,反到是让许多不知道银号的人,知道了华兴银号,不久之后,苏松常三地,便出现了华兴银号的庄票。

不过这种庄票,只是小范围流通,主要是持有华兴银号股份的士绅、商贾之间,进行交易时使用,并未被外人接受。

然后,赵铭释放被关押的士绅,归还被勒索的钱财,并好言安抚,表示让众人安心,收拢江南士绅的人心,使得东海镇能够得到江南士绅的支持。

最后,赵铭委任徐孚远、冯京第等人,调查苏州动乱一案,搜集傅上瑞的罪证,躲在粪坑里的谢三宾,逃过百姓的追打,可刚爬出来,便又被抓了起来,可算是倒了血霉。

在赵铭的一连串动作下,苏州城很快就恢复安宁,士绅和商贾挽回了损失,伤者被抬入医馆医治,苏州城很快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的一样,店铺开业,工坊复工,一切逐渐恢复正轨。

一日后,松江府,上海县,黄埔江边码头旁。

夜晚,一队士卒打着火炬,三名汉子背着包袱站在码头上,马士鳌一挥手,便有士卒抱来三个箱子。

马士鳌打开其中一个,里面装着金灿灿的金叶子,“这是大帅给你们的。银子太重,给你们每人一百两黄金,去了台湾后,会有人给你们安顿吃住,等你们适应后,大帅会将你们的家眷,一并迁往台湾,让你们一家团聚”

三人都是钱谦益收买的总督府衙役,几人出手打伤了百姓,引发暴乱,不能再留在苏松,所以被赵铭送去台湾。

到了那里,会有人为他们从新造册登记,更改姓名,开始新的生活。

三名汉子,接过十来斤的小箱子,忙道谢,“小人谢过大帅恩惠”

马士鳌微微颔首,嘱咐道“上船吧,苏州的事情,给我烂在肚子里,从今日起,你们不是苏州的衙役,而是昆山之屠后,侥幸活命的昆山百姓”

三名汉子点头称是,遂即登上一艘福船,夜色中福船升帆起锚,船只嘎吱着离开了码头,顺流而下,直入长江,然后向东进入大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