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抚

扶明 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抚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北京,大雪覆盖下的紫荆城,景色格外的壮丽。

暖阁内,点着火盆,将房间烤得十分温暖,多尔衮穿着貂披着裘,站在窗户前,俯瞰白雪苍茫的大地。

身后从湖广赶回来的范文程,躬身站在身后,低声禀报着,“摄政王,豫王爷已经自长沙撤军,人马返回武昌,不日便会北上山东。山东匪贼声势虽盛,但不过是趁着我大清兵在南方,北地空虚,才如此猖獗,一旦豫王爷兵至,必然能够扫清匪贼。”

多尔衮目光深邃,冷声道“山东匪贼不过跳梁小丑,本王自是知道,大军一到,定能将起扫灭。”

说着,多尔衮懊恼起来,“本王恼怒的是,今日本王掉多铎回师,平定山东匪贼,等它日大清兵南下,海寇又至,大军征讨伪明,岂不又要半途而废。如此几次,我八旗勇士疲惫,伪明得以生息,大势定然此消彼长,本王一统之业,便遥遥无期矣”

范文程沉吟一阵,开口道“摄政王,奴才以为海寇于我大清,犹如蒙古于之中原,匈奴于之两汉。”

多尔衮眉头皱起,转过身来,“怎么说”

范文程行礼道“回禀摄政王,海寇在海上,凭借战船运动,就如同蒙古人骑马在草原上奔驰,中原难以捕捉其踪迹,也难以防止其入寇”

多尔滚沉思片刻,觉得范文程说的很有道理,海寇与北方游牧部落,确实有些相似之处。

“那你以为,我大清该如何对付海寇”多尔衮沉声问道。

范文程道“中原应对游牧部落,只有三策,一是修长城防御,二是训练马军主动出击,三是和亲。奴才以为,对付海寇,也就是这三策。”

多尔衮眼睛一眯,“你具体说一说”

范文臣沉吟片刻,组织一下语言,继续道“海寇在海上,物资匮乏,奴才以为洪总督迁民海禁之策,就是为大清构筑一道防御海寇的长城。此策应该从江浙,推广至两淮、山东,将沿海百里内的人口尽数迁走,制造无人区域,使得海寇无法自陆地获得粮食物资。若是朝廷推行禁海之策,就能使得海寇物资匮乏,甚至发生饥荒,无法继续壮大实力。”

多尔衮点了点头,“禁海可行,不过汉人喜欢修长城,明人喜欢修墙筑堡,但却未能挡住我大清入关。本王想听一听第二策。”

范文程陪笑道“摄政王英明,海禁只能困敌,却不能击败海寇,大清要击败海寇,解决海寇威胁,还是需要如汉对匈奴一般,训练骑兵,使得匈奴人的优势荡然无存,然后主动出击,击败匈奴。我大清要灭海寇,亦需要训练水师,才能击败海寇。”

多尔衮颔首,“你所说之言,与洪承畴之语,乃是一个意思。”

范文程行礼道“奴才确实看过洪总督的折子。奴才以为除了,海禁和造船训练水师之外,大清也可以尝试招降海寇。海禁之后,海寇获得物资不易,条件必然困苦,大清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即便那赵铭不降,他的属下也没人投降么。大清只需招降几人,即可分海寇之势,还可加快朝廷水师成军,早日形成战力。”

范文程顿了顿,继续道“海禁困敌,造船训练水师,谈判招抚,这三策同时进行,奴才以为不用五年,朝廷必平海寇”

多尔衮脸上露出笑意,“这次洪承畴总督江南失误,令海寇劫走两淮之粮,又搅乱山东,必须受到惩罚。本王已经决定免去洪承畴江南总督的职位,调回京师问罪,正愁无人可以接替洪承畴。今日听你之言,就由你去总督江南吧”

范文程闻语一愣,脸上愕然,多尔衮看他的神情,皱眉道“怎么,你不愿意为本王分忧”

范文程忙磕头道“奴才领命,一定不负摄政王期望。”

自从赵铭击败满达海后,山东的清军就由进攻,转为防守之势。

觉罗巴哈纳和岳乐龟缩于济南城,满达海退到沂州、兖州一线,也无力北进。

清军没了动作,山东的义军便活跃起来,曹州的榆园军攻济宁、下东昌,甚至还攻入河北大名府的地界,声势十分浩大。

同鲁西的榆园军相比,鲁东的义军,则采取收缩的态势,正忙着向登莱转移。

正月下旬,登州,长山岛。

长山岛,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附近还有庙岛列岛,等十多个大小岛屿。

此时,赵铭已经将长岛作为重要的基地来进行经营,岛屿上布满了临时搭建的木屋和帐篷,以及穿梭的人影,海面上遍布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船只。

正月间岛上还很寒冷,不过在石头搭建的铁匠铺内,十多个大汉依然赤着上身,挥汗如雨的砸个不停,他们正在锻打腰刀和梭标,义军装备不足,赵铭不说给他们装备弓箭、鸟铳、火炮,但至少得每人一把战刀,或者是标枪。

赵铭与谢迁等人站在铁匠铺子内,乡下的铁匠技艺有限,铁匠铺的条件也十分粗糙。

谢迁道“大帅,工匠多是乡里打农具的,只能打些铁质大刀,还有精铁枪头,别的兵器不敢做,一是技艺不够,打造速度太慢,二是成本太高。”

赵铭微微颔首“清军多是披甲兵,劣质的战刀不易破甲,本帅建议你们多打精铁枪头,近战能刺人,远了可以投掷。另外还可以用模具,直接生产铁骨朵,插根棒子做钝器使用。”

说着赵铭停下脚步,转身对着谢迁等一众义军将领,安抚道“器械的事情,你们不要太过担心,先用这些将就将就,本帅稍后会令人从舟山给你们调拨大批兵器。”

谢迁等人闻语,脸上都露出喜色,齐齐抱拳,“我等谢过大帅”

赵铭与众人说着话,离开了简陋的铁匠铺子,来到了铁匠铺外面,下方的海滩就是校场,数千义军在冷冽的寒风中操练。

明军将校们正训练着义军汉子们投掷标枪,近千人一起投出枪杆,投中二十步外木靶的人,却只有寥寥数人。

赵铭看了一眼,微微摇头,“训练还需要抓紧啊”

这时,阮美走过来,禀报道“大帅,山东诸路义军首领都到了”

赵铭闻语颔首,“走,大家随我一起去官厅商议大事”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