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235章隆武帝欲离福京

扶明 第235章隆武帝欲离福京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十二月底,多铎自长沙城下撤军,随后便率领五万大军,踏上了北返的道路。

湖广清军则由孔有德、尚可喜两人主持,而两人由于兵力不足,便只能退守岳州一线,湖广危机暂时解除。

正月间,北方消息陆续传来,赵铭入淮江,破淮安,又北上山东,击败清军围剿,逼得清军调兵北返之事,逐渐为明朝各方所知。

常德府,位于洞庭之西,沅澧平原,乃是鱼米之乡。

堵胤锡出湘西,光复常德后,与忠贞营屯住于武陵、澧州、石门、桃源、沅江等地,以湘北的钱粮,来供养十万忠贞营,令这支败军,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休整之地。

这时在武陵城外,德山脚下忠贞营的营地外,士卒们正在冷冽的寒风中操练,在大帐内,堵胤锡则正与李过等人商议。

身穿绯色官袍的堵胤锡,将一份邸报,递给李过等人传阅,感叹道“此次若非平虏侯赵博安,出兵入淮,又攻入山东牵制建奴,长沙之围,不会如此轻松解除”

李过、高一功等人看了看,也是一阵佩服,“自建奴入关以来,兵锋难挡,我等一路败退,兵将士气低迷,畏奴如虎。平虏侯此举,实在大涨我等士气。”

在明朝的一众兵将中,赵铭和他的东海明军,可谓一支独秀,分外引人注目。

堵胤锡重重点头,“平虏侯,真乃国朝东海石柱。然奴酋多铎北返,建奴调集重兵反扑山东,平虏侯恐怕也难以于山东立足。如今平虏侯为我等解围,我等亦需把握建奴从湖广撤走的时机,抓紧时间休整,伺机反攻。”

李过、高一功等人起身抱拳,“还请抚军吩咐”

堵胤锡沉声道“岳州乃湖南门户,在我之手,则武昌再望,在建奴之手,则长沙危机。我等不说尽复全楚,然必复夺岳州。”

说着,堵胤锡站起身来,“几位将军训练兵马,本官这就准备前往长沙,为忠贞营讨要一批器械钱粮,再与何督宪商议收复岳州之事”

长沙府,总督府邸,何腾蛟也拿到了朝廷的邸报。

赵铭决定北上,袭扰清军之时,便给了隆武朝廷上了奏疏,言明了自己北上,袭扰清军,逼迫满清自湖广、江西撤兵的战略,让隆武朝廷务必抓住,他创造出来的机会,不要再次措施稳住阵脚,收复失地的时机。

如果这次隆武朝廷依然没有作为,赵铭就是铁打的,也会感觉到累,东海明军便真的有些带不动局面了。

毕竟几路人马,就赵铭一路打得好,即便杀到满清老巢门口,其他几路败得跟拉稀一样,仅靠赵铭显然也无力回天。

何腾蛟看了邸报,脸上有些不太自然,他刚送上去的奏报,声言自己击败了多铎,这邸报传来,无疑打脸,而且皇帝对他的奏疏也没回应,让他有种将要失宠的危机感。

隆武皇帝疏藩登基,身边没有班底,朝中又有郑芝龙弄权,所以很倚仗恩宠何腾蛟这个老熟人,将何腾蛟视为心腹。

一直以来,何腾蛟也将自己当做隆武皇帝最恩宠的大臣,可是现在先是浙系开始拥护隆武,现在又出了个赵铭,便分去了隆武对他的恩宠。

原本隆武没什么人支持,现在内有郑成功和文官集团,外有储君的浙系为盟友,何腾蛟的地位便不那么重要了。

看着邸报中,隆武朝廷对赵铭极尽赞美之词,何腾蛟心头一阵不快。

福京,皇宫,御书房内。

穿着粗布黄袍的隆武皇帝,负手立在地图前,身后站着几名心腹大臣。

这时隆武皇帝对着地图出神半响,忽然回过身来,看着几名心腹,一脸决然道“诸位卿家,朕意以决,趁此时机,离开福建,摆脱郑芝龙。诸卿可有对策”

赵铭搅乱山东,清军主力北返,明朝面临的外部压力减轻,隆武皇帝决定趁此机会离开福建,不想继续毫无作为。

书房内几位心腹大臣,听了不禁拜倒,磕头道“臣等无能,使陛下受辱矣。”

在明朝中央权威尚存时,明朝文官势力强大,不过中央权威崩塌后,就算是朝廷大学士,地方军阀依然不将其放在眼里。

书房内不是大学士就是尚书,最小的也都有三四品,要以往都是大人物,可是在福京,却什么也不是。

他们面对郑芝龙,可以说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骂一骂郑芝龙,可是骂又骂不死,而且骂郑芝龙也是有风险的。

前不久,户部尚书何楷,因为大骂郑芝龙,便被郑芝龙派人割去一支耳朵,险些被郑芝龙杀死。

隆武帝见此脸上尽是无奈之色,忙抬手道“卿等不必如此,都起来说话。”

等大臣们起来,隆武帝悲愤叹息道“朕登临大宝,曾立振兴大明之誓,欲消除党争,用舍公明,欲减民疾苦,严惩贪腐,欲开海通商,开源济困,欲大起六师,收复金陵。然而,朕心中之策,皆因郑氏掣肘,难以执行。若长此下去,振兴之日,恐无期矣”

隆武帝说着,眼中不禁含泪。

杨文骢心中亦感到悲愤,不过还是出来劝慰道“陛下当初自南京入福建,身边不过臣等十余人,手中无钱无兵,而今陛下能使朝廷勉强立足,实在已经不易。眼下陛下切莫气馁,如今朝中聚集忠义之士不在少数,朝外又有太子、平虏候、堵抚军、何督院、万督院力战清兵,只要陛下矢志不渝,中兴必可期。”

其余众人也都劝说,隆武帝擦拭眼泪,半响神情决然起来,沉声道“平虏候上书言,今天下大势,建奴已占八分。若建奴安定这天下八分,而我大明仍旧四分五裂,必无力与建奴抗衡。现今平虏候袭扰建奴后方,朕若再不奋起,错失良机,今后必然悔之晚矣。因此朕决议,移驾赣州,一解赣州之围,二摆脱郑氏掌控,三能就近指挥抗清大局。诸位爱卿赞成否”

几名心腹大臣相互看了看,杨文骢作揖道“陛下要离开福建,御驾亲征,郑芝龙必然阻拦,但臣等即便丢掉性命,也要助陛下脱离郑氏掌控。”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加书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