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59章插秧建堡

扶明 第159章插秧建堡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送走了李成栋后,赵铭立刻就忙碌起来。

赵铭给皇帝上的报功奏折中,直接言明了想要浙江都指挥使一职,并自己举荐了陈明遇为都指挥使同知、马士鳌为都指挥使佥事,以及为首下一众军官请封。

如今武臣实力做大,中央权威下降,一般而言武将上报功绩,推荐官员,朝廷都会批准,不批武将就闹事,或者不听调令,朝廷也会没有办法。

本来朝廷有一套严密的制衡约束制度,但是由武将自己推荐地方官员和属下,中央政府投鼠忌器,任命的官员自然就失去约束的作用,使武将逐渐掌握地方军政,形成了军阀。

赵铭的奏疏递上去,朝廷多半会批。

既然已经决定进入兵户体制,赵铭便提前做好准备,他与马士鳌、陈明遇等人商议后,遂即将岛上两千六百余户,编成三个千户所,等任命下来,便直接实行军户编制。

除此之外,对于岛上其它民户,也要进行整编,在岛上实行全民皆兵的兵户体制。

现在岛上人口已经达到六万多人,壮丁上万,如果整编成功,赵铭将活动近万屯军。

这次赵铭从江南带来了不少士绅和读书人,赵铭手下可谓人才济济,整编起来并不吃力。

这时在官厅内,赵铭与众人商议,他坐于中堂,陈明遇等人坐在两边。

赵铭吩咐道:“卫所军战力低下,本将将岛上百姓,编为军户,不过他们的职责,主要还是种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打仗还是要靠脱产的士卒。现在都整编后,待遇方面该如何区分,你们有什么建议?”

卫所制下的军户,亦兵亦农,甚至更偏向农一些,出不了强悍的军队,而脱产的军队,其实是募兵,不能算是卫所军。

募兵要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若编入卫所后,待遇与卫所兵一样,显然不公平,也会打击士卒的积极性,使得军队丧失战斗力。

“晚生听将军之言,将军将百姓编入兵籍,不过是便于管理,他们主要的责任还是耕田养脱产的士卒,那便稍微变通,将主要耕作的编为屯户,脱产的编为兵户,并给出不同的职责和待遇。”大堂里一个读书人站起来,乃是从江南跟来的阎尔梅,是个举人。

赵铭闻语点了点头,“好,先就这样编制!”遂即又道:“春耕安排如何?”

陈明遇道:“将军放心,岛上人多地少,卑职此前还买了些耕牛,田地早已耕好,近些日子也该移苗了。”

赵铭想了想,“既然岛上人手充足,本将准备在金塘山上,筑造一座石堡,还请先生找些工匠来。”

陈明遇听说要建堡,微微皱了下眉头,不过赵铭这次缴获不少,钱粮也足,反正岛上人多,闲着也是闲着,“卑职随后安排!”

赵铭继续吩咐道:“山上砍下来的树木,挑选出适合造船的阴干存放起来。陈先生再想点办法,看能不能弄点造船的木材,运到金塘岛来。”

陈明遇道,“将军还准备建一个造船工坊?”

赵铭点了点头,“现在的船只都是缴获来的,并非水师战船,有的船无法承受火炮的后座力,根本无法加装火炮,不能成为战船。清军不会容忍我们长久盘踞于海岛,以后必然会编练水师来对付我们。虽说现在我们具有优势,但是必须未雨绸缪,将这个优势保持下去!”

陈明遇稍微沉思,便道:“卑职想想办法!”

赵铭遂即看向马士鳌,“马佥事,兵器打造要抓紧,然后再招募一千壮丁,增强岛上兵力!”

马士鳌道:“将军扣下的一千士卒不用吗?”

赵铭沉声道:“可以对他们进行整编,不过不能委以重任,他们家眷不在咱们这里,本将不放心!”

马士鳌点了点头,“卑职明白了。”

众人商议一阵,便散去各忙各的。

在赵铭对岛上百姓进行整编管理,对人口和岛上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时,前日带着分得物资离开岛屿的几股义军,却忽然气愤的又回到了金塘岛,表示要投靠赵铭。

赵铭问明缘由,却是因为他们离岛数月,地盘已经被黄斌卿给兼并,众人便只能带着眷属,又来投靠赵铭。

赵铭自然来者不拒,全部都收下,正好将他们整编,补充兵力,防备黄斌卿。

虽说粮食紧缺,人越多,粮食压力就越大,但赵铭知道,人多绝对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

隆武二年三月中旬,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中国作为农耕文明,对土地和季节的利用,可以说到了极致。

这点从历法就能看出来,别人一年就分冷热不冷不热,而中国的历法,却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将气候微妙的变化,都感知到,并根据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金塘岛连续下了几天雨,山坡上到处都是点豆子的身影。

岛上土地欠缺,山坡上不能种植水道,百姓们便船只蓑衣,种些豆子。

这些豆子都是陈明遇让程璧买来,种起来也很简单,拿铲子在山坡上捅一下,在泥土缝隙中撒上几颗豆子,雨水落下来,没几日就会发呀。

在山坡下的水田里,有一半已经插上禾苗,百姓们穿着蓑衣供着腰插秧,赵铭跳来一担子禾苗,站在田埂上,将一把把稻草捆着的禾苗,丢入水田中。

他力气大丢的远,也很均匀,保证插秧的百姓,插完一把立刻就能拿到另一把。

在百姓忙着插秧的同时,山上的石堡也开始着手建造。

金塘山上可以就地取材,树木和石块就地开采,建堡的原料可以说十分充足。

不过木材和石料不缺,但修建堡垒需要大量浆汁粘合,却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赵铭以金塘岛为基地,以后难免遭受攻击,特别是清军若有水师,岛上没有堡垒,赵铭便不敢离岛,若是有堡垒,赵铭便不用担心,即便遭到攻击,岛上也能凭借堡垒坚持下去。

建造堡垒,花费主要在材料和人工上,建造一座周长一里的小屯堡,大概需要花费银钱两千两。

赵铭准备建造一座周长五六里,包裹山头的菱形堡垒,花费估计要十多万两,不过为了安全,赵铭还是决定建造。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