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58章小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扶明 第158章小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金塘岛。

赵铭其实早防着黄斌卿,出征时将能带走的基本都带走,并且嘱咐了陈明遇和刘四提起警惕。

在赵铭邀请黄斌卿被拒绝后,赵铭就预感到黄斌卿可能要搞事情,也意识到了金塘岛可能有危险,但是浙东危机,他不得不走,所以虽意识到了危机,赵铭也只能继续出击。

不过,对于黄斌卿是否会出手,赵铭心里其实有些期盼,甚至盼望着黄斌卿能够对他下手。

毕竟,以赵铭对南明的了解,坑货实在太多,能够信奈和依赖的人太少,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只会重演历史,所以赵铭虽然竭力拥护隆武朝廷,调解唐鲁恩怨,却也要拥有自己的实力,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他们身上。

舟山群岛,虽然比不上台湾、海南,但面积也够大,足有一县之地。

这里乃是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节点,占据舟山,养数万兵,不成问题。

舟山在黄斌卿手中,完全就是浪费,赵铭其实早就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不过黄斌卿毕竟是朝廷总兵,又是肃虏伯,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有些规则还是要守,否则就是自绝于体制,以下犯上乃是大忌,赵铭要对付黄斌卿,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王朝先带着一千士卒上岛后,刘四和陈明遇便带着一部分人,躲上了金塘山上的仓库内。

王朝先派人攻了一次,被刘四和陈明遇还有江阴百姓击退,王朝先便没有继续进攻,准备困死他们,等他们主动投降。

谁知道,陈明遇早有准备,在山上储备了粮食和水,硬是坚持到了赵铭回来。

金塘岛,寨子内。

赵铭首先与各路首领欢宴,庆祝此次长江之役,得胜而归,并按着之前的承诺,给了各路义军一些钱粮。

众多义军首领,都服赵铭,俱都表示愿意为赵铭马首是瞻,听从赵铭的调遣。

若是有名分,赵铭肯定立刻就封官许爵,将这些人都收编了,可是他只是个游击,封官也没人信,便只能先打好关系。

众人开怀畅饮,气氛热烈,等宴会结束,各部义军,便带着分得的缴获,兴高采烈的回到各自的寨子。

当初赵铭邀请舟山群岛上诸多义军,许多人都没来,现在看见这些跟随他的人,带着粮食、银钱、布匹回来,想必那些不看好赵铭出征的人,都会大跌眼镜吧。

赵铭亲自在码头,拱手送别众人,然后便回到议事官厅,询问陈明遇等人金塘岛的事情。

赵铭先了解岛上的情况,王朝先占据金塘岛后,倒也没进行破坏,岛上变化并不大,然后他又询问了舟山的情况。

陈明遇随即道:“这次浙东被清军占据,许多人逃来舟山岛,黄斌卿大肆兼并,兵马以有上万,听从他号令的义军,还有两三万人。”

赵铭闻语,微微皱起眉头,他之所以没有直接同黄斌卿翻脸,就是因为黄斌卿实力不弱,加上赵铭大半人又留在了崇明,并未做好动手的准备。

现在看来,黄斌卿的实力,比之前又有了一定的增长。

这让赵铭想要取而代之,便有些困难了。

陈明遇担心道:“将军扣押黄斌卿一千人,黄斌卿必不会干休,将军太冲动了!”

赵铭摇了摇头,沉声道,“我不吞掉他这一千人,黄斌卿也会主动找我麻烦。”

今塘岛隆武二年的新年,过得十分艰苦,赵铭返回今塘岛当日,为了补偿众人,便令王大拿买来些猪羊,犒劳百姓和军队,众人喜笑颜开,都乐了起来。

不过岛上物资匮乏,农户养的牲畜并不多,赵铭花了大价钱,也只能让每人吃上一口而已,不过大米饭,却是管够。

自从上岛后,岛上物资便一直紧缺,大家多半时候都是喝粥,吃野菜,或者是吃米糠,现在能白饭管够,众人都是欢声笑语。

李成栋并未在今塘岛久留,清军总兵多于明军,也比明军更加精锐,多铎虽然撤回江南,但博洛却留在了浙江,他手上依然有一万八旗,数万绿营兵,温台两府的明军,依旧处于劣势。

李成栋在岛上仅休息一日,船只补充了一些淡水,便由程璧带领船队,护送着前往台州,增援张名振和方国安。

赵铭将沉璧拉到一旁,“这次长江一役,本将火药、弹丸、箭矢消耗一空,程先生此去温州,除了将我请功的奏疏,交给殿下转承陛下外,还需要为我讨要一些火药和器械。”

说着,赵铭沉声道:“本将有预感,最近少不得还须再打一仗!”

程璧道:“太子殿下那边打得挺厉害,估计物资也缺,将军不如要些工匠和一些精铁,自己打造!”

赵铭沉声道:“就怕来不及,能要多少是多少吧!当然,工匠和精铁也要!”

程璧沉思道:“既然如此,那我在派一艘船去倭国,从那边购买些火药和硫磺!”

硫磺是制造火药的重要材料,不过中国不怎么产,主要靠从倭国进口。

赵铭微微颔首,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案,于是道:“那就瞬便再购买一批倭刀过来。”

程璧点了点头,“那卑职这就去安排。”

说完,程璧便转身离开,去安排去倭国的海船。

这时李部士卒,已经全部登上海船,赵铭遂即将李成栋送到码头边上。

李成栋看了赵铭一眼,“赵将军,就到这里吧!咱们后会有期!”

赵铭拱手抱拳,郑重道,“李大帅,一路顺风!咱们金陵再会!”

李成栋、李元胤正色道:“金陵再会!”

当下,李成栋等人毅然转身,登上海船,赵铭挥手道别。

船只慢慢走远,出了烈港,李成栋站在甲板上,看着今塘岛,颇为感慨道:“小赵这个人还是可以的,值得结交,不过与本帅却不是一路人。”

李元胤闻语道:“父帅何出此言!”

李成栋道:“此次入长江,其实危机重重,本帅多次要退,小赵都死战不退,他为天下大势,是敢于牺牲的,本帅却做不到这一点。如今局势艰难,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并不多,它日本帅若陷重围,或许能救本帅的就是小赵。你与他关系亲近,可时常联系,就当多个朋友。”

赵铭坚持要打破南京外郭,孔有德率兵赶到后,又执意要坚守石灰山,为朱以海分担压力,给了李成栋很深的映象。

明朝的军队,大多都不值得依靠,遇见危险,多半先跑,谁要是信任谁,谁就是傻子。

就像那松山之役,商量好了时间突围,可人一出帐,八部总兵就争先逃命,再说河南剿匪,每次一看情况不对头,左良玉保准先跑,而没跑的,跑得慢的,都被贼军吃掉。

在这种风气之下,能有赵铭这样为友军牺牲的人,自然是难得的。

李成栋说完,深邃的目光注视远处模糊的海岸线,重重呼出了一口气。

这次长江之役,只是逼多铎退军而已,清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南明依然危如累卵,而李成栋的命运已经与南明绑在一起,他虽坚持要去温州,但是内心却对局势很忧郁。

李成栋很坏,不过他并不糊涂,他能看清时局,知道这个时候该拼命,不然大家一起完蛋,所以历史上他得知金声桓被困南昌后,便起兵去救金声桓,因为他清楚金声桓完蛋,他也会跟着完蛋。

而湖南的何腾蛟,却完全糊涂了,在李过将打下长沙的情况下,却因为不想李过夺了功绩,下令李过停止攻击,调派他自己的部队来攻长沙,结果长沙没打下,错过了救援江西的时机不说,自己也被清军俘虏。

在大事面前,李成栋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的,而黄斌卿就是完全弄不清情况,而像他这样的人,南明还有很多,弘光朝时的马士英和东林党,现在的郑芝龙、何腾蛟都是这种人。

(感谢看书睡觉吃饭饭的5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