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1003章但是,在战争之中,死个把人本身就是一种常事

王绾说完,整个书房中安静的落叶可闻,群臣都很沉默,他们在分析,在思考王绾之策到底可行不可行。

王绾说的是一种方略,但是这个方略太软了,不管是嬴政还是嬴高都不满意,只是这个时候,不适合他们亲自下场争论。

气氛逐渐凝聚,嬴高将目光看向了尉缭以及李斯,他心里清楚,不管是李斯还是尉缭他们的看必然与王绾相左。

这是他们的出身就注定的。

一方是儒家,一方是法家以及兵家,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观点本身就是对立的,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这一刻,李斯察觉到嬴政与嬴高的目光,随即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王相之言,臣不赞同,韩国乃天下中枢之地,是我大秦东出扫灭山东六国的根基枢纽之地,不能留下动乱祸源。”

“我大秦一旦东出,攻打诸国,韩地一旦动乱,我大秦锐士必将腹背受敌!”

与此同时,一旁的国尉尉缭也是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臣也认为王相所言的武王灭商,不足效法。”

闻言,嬴政目光流转,最后落在了尉缭的身上,语气肃然,道:“武王灭商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不足效法,国尉可有合适的理由?”

听到嬴政询问,尉缭朝着嬴政慷慨激昂,道:“当初武王灭商,就是因为留下了殷商根基,以至于后来有了管蔡武庚叛乱!”

“若非周公鼎力平乱,又岂会有周室天下,况且这华夏大地已经历经春秋与战国八百年纷争,当今天下时势已经不同于夏商周三代。”

“当今天下,人心向一。多年以来,天下一统早已经才成为人心所向,其势已成,则成法不可守!”

“若是韩国宗庙社稷皆存,又如何向天下人宣告韩国已经灭亡,假以时日,韩国王族必笼络韩人抗秦自立。”

“到时候,战乱复起,山东诸地皆如此,如此恶性循环不止,我大秦纵然是席卷山东六国,又何谈真正的一统天下!”

这一刻,书房中气氛凝聚,嬴高笑了笑,他心里清楚尉缭与李斯的话都很有道理,就算是他承诺张良保存韩人宗庙,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一旦大秦灭韩,到时候韩国的一切都将消失,韩王宗室都将抹除。只有将韩国的痕迹消除,才更有利于大秦治理天下。

这个时候,嬴高依旧在保持沉默,嬴政的目光落在了蒙恬与王翦的身上,由于灭国大战即将开始,嬴政下诏召回了蒙恬。

当见到嬴政的目光看过来,王翦与蒙恬对视一眼,王翦示意蒙恬先来,于是蒙恬朝着嬴政一拱手,道。

“王上,末将赞同李相与国尉之言,而且韩国一直有术治癖好,末将以为其称臣绝非真心,大概率是权宜之计。”

“若是灭韩之后,依旧存韩国社稷与都城,一旦山东情势有变,举兵向秦之前锋,必然是韩国无疑!”

与此同时,王翦补充,道:“王上,末将以为以秦韩兵力对比,灭韩不应该出动大军主力,偏师便可以灭韩。”

“末将以为我大秦主力,当应对灭赵大战!”

赵国乃大秦死地,而赵人与大秦血海深仇,灭赵一战,必然是最惨烈的一战,这一刻,嬴政也是微微点头。

只是嬴政并没有最后开口,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嬴高,语气轻描淡写,道:“太子,你觉得诸位爱卿所言如何?”

“禀父王,儿臣以为诸位大臣所言各有各的道理!”

嬴高放下手中的茶盅,坐直了身子,这一刻,他的脸上的神色一下子变得肃然:“老师说的很有道理,灭韩当偏师为之。”

“我大秦东出,兼并山东六国,是为了开辟前所未有的大业,祖宗成法又如何,天下人的目光又如何。”

“此番东出,儿臣以为不必效法武王,也不必效法其他,我大秦只做自己!”

“听了诸位大臣之言,儿臣也赫然有了新的想法,儿臣以为大秦灭韩,毁其宫殿,灭其王族,断其传承。”

“而且一旦我大秦灭韩,当迅速设立郡县,然后普及秦法,废除韩国文字,律法,信仰,甚至于包括风俗习惯等。”

........

“儿臣还是那句话,韩王一族不能投降了杀,但是他们可以死在战火之中,甚至于韩国宫殿,也可以毁于战火中。”

说到这里,嬴高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父王,在战争年代,天下人心对于统治者,对于战争的行为将会有极大地包容。”

“在战争中,屠杀十万人,天下人只会称之为暴秦,同时也会惧怕,倘若是在大秦兼并六国之后,无缘无故的屠杀十万人,就算是六国王族,也会让朝廷无法得到民心。”

“儿臣一直都认为,一旦六国王族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杀,朝廷以及父王必然会留下污点,成为天下士子攻讦的重点。”

“但是,战争之中,刀光剑影,死个把人本身就是一种常事........”

此话一出,众臣为之脸色骤变,他们都认为自己足够狠辣,但是与这位相比,还是大有不如。

“王上,太子之言有理,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对于山东其余诸国的征伐,这意味着战争的难度,将会提升无数倍!”

最后,王绾还是硬着头皮陈述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嬴高的态度太过于霸烈,这对于大秦而言,并非是好事。

大秦已经霸道了很久了,在王绾看来,灭六国还是要徐徐图之。

.........

闻言,嬴高看了一眼王绾,嘴角浮现一抹笑意,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大臣,纵然是太子又如何,甚至于君王都改变不了他们的观点。

在嬴高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大秦朝廷需要乾纲独断,也需要集思广益,毕竟现在他们在做的事情是一件开天辟地,前所未有的大事。

这意味着,这样的事情没有先例可以效仿,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晓这样做对与错,最重要的是,虽然他知晓,但是他只能把控大局,细节方面还是需要王绾等人铺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