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1002章禀王上,臣以为当效法武王灭商,存韩社稷而收韩国土。

嬴政给了嬴高很大的权力!

这是战国时代,在这个时候,虽然有很多追求爱情的诗歌,但是,那只是贵族的风流,但是,正妻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凡是贵族,但凡是大势力的婚姻,从来都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联姻往往才是最理性与最有可能的选择。

更何况,嬴高还是大秦的储君,这个天下的继承人。

之前,嬴政选择的是李斯的嫡女——李兰兰。

当初这样的选择的时候,便是出于立嬴高为储君的考虑,毕竟娶了李斯之女,就可以借助李斯的力量。

这样一来,更好可以弥补嬴高在文吏方面的不足。

只是突然之间嬴政改变了心意,嬴高除了赫赫战功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亲情,爱情,友情.......

一个都没有。

他是王,他给不了嬴高亲情,而嬴高的母亲早死,这一点,不管是付出什么的代价,再也改变不了。

至于友情,以嬴高此时此刻的地位与身份,更何况是成为储君之后,友情对于他而言,也是几乎不可能拥有的。

一国之君,本身便是孤独的。

此时此刻的嬴高,唯一能够追求的便是爱情了,若是他将这一项权利也剥夺了,嬴高这一生,除了权势将一无所有。

甚至于还没有他幸运。

虽然他最后都一一失去了,但是至少曾经感受到亲情的纯粹,也感受到爱情的甜美,也曾感受过友情的义无反顾。

一想到这里,嬴政看向嬴高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怜悯,他亲身经历的,自然是清楚这样的一生太辛苦,也太累了。

他是一个君王,但是他也是一个父亲,他希望嬴高能够过得幸福。

回过神来,嬴高看着尽在支持的嬴政,苦涩一笑,道:“父王,儿臣哪来的意中人,再说了像儿臣与父王这种人,所谓的爱情配不上我们,而我们也配不上爱情。”

虽然嬴高只有十三岁,但是他心里年龄远比嬴政还要大,他不是愣头青,自然是清楚,历朝历代,君王很难得到这些东西的。

........

翌日。

红日初升,嬴高早早的就起来了,他在殿外练习了一会猛虎十三式,洗漱之后,朝着咸阳宫书房中走去。

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李斯等人应该已经到了。

“儿臣嬴高拜见父王,父王万年,大秦万年——!”嬴高走进咸阳宫书房,朝着嬴政行礼,道。

“不必多礼,自行入座!”

在这一刻,李斯等人朝着嬴高行礼,道:“臣等拜见太子!”

嬴高挥了挥手,朝着李斯等人轻笑,道:“这里不是朝堂,诸位不必多礼,随意就好!”

“诺。”

.........

“既然诸位爱卿都到了,那就说了一说就具体灭韩事宜!”见到众人行礼结束,嬴政一锤定音,道。

“诺。”

见到群臣点头,嬴政沉声,道:“灭韩之后,如何对待韩国王族?”

“如何处置韩国降臣贵胄,如何处置韩国都城宫殿,如何变更韩国律法?”

“要不要立即在所灭之国推行秦法,诸位爱卿心中可有想法?”

........

面对嬴政的询问,一时间群臣都沉默了,这不是光灭一个韩国的问题,每一个事情都是示范作用,不光是韩国这样做,其余的诸国也可以用。

正因为如此的繁琐复杂,群臣才会迟迟没有商议出来对策。

见到群臣没有回答,嬴高在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父王,儿臣以为灭韩之后,韩国王族当除之,最好是死在战争之中。”

“韩国降臣以及贵胄全部迁于咸阳,亦或者迁于他国之处,决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韩地,韩国宫殿留着,但是韩国律法全面废除,以秦法代替之。”

“........”

嬴高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此。

六国王族只有死了才算是一了百了,而且要死在战争之中,一旦六国王族死了,六国的贵胄迁于咸阳,这样一来会少很多的麻烦。

当然了,这只是他的个人浅见,具体情况如何,还需要嬴政等人的决定。

“王上,太子所言不可,灭韩一事如何处置,天下诸国都在看着,一旦灭绝了韩国王族,将韩地贵胄迁于咸阳,会激发他们反抗。”

这一刻,王绾满脸忧虑的朝着嬴政,道:“臣以为,当柔和以对之,否则这一战,我大秦锐士的伤亡将会增加无数倍。”

“王上,臣赞同太子之言!”李斯沉默了一会儿站起身来,朝着嬴政,道:“六国王族存在便是祸乱的源头,他们数百年为王,在六国民众心中积威深厚........”

.........

见到众人意见相左,争论不下,嬴政不由得苦笑,道:“山东六国的情况与局势都不一样,未必一式而灭,也未必一式而定。目下先说灭韩方略,其余五国诸事,等灭韩之后看局势再决定。”

“诺。”

见到嬴政开口,群臣不由得点头答应下来,反正这件事众人已经争执了许久,依旧是一个说服不了一个。

再继续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在这一点上,大秦君臣都有很清晰的,也有很同一的认知,他们都清楚大秦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

见到群臣沉默,嬴政再一次开口,将问题抛出来:“既然如此,诸位爱卿便谈一谈灭韩方略,诸位爱卿畅所欲言便是,只要是方略都可以。”

“诺。”

点头答应一声,此刻众人都将目光落在了王绾的身上,见到这一幕,丞相王绾不由得开口,道。

“禀王上,臣以为当效法武王灭商,存韩社稷而收韩国土。”

“我华夏经历了三千余年,自有三皇五帝以来,再到夏商周,便一直都是天子诸侯制。自古以来灭国一事,必存该国王族宗庙社稷以为抚慰,使其心有寄托,而反抗之心大减。”

“如今韩国已经向我大秦称臣,臣以为当存其社稷,留其都城,韩国其余的国土与世族封地皆可纳入我大秦郡县之中。”

说到这里,王绾朝着嬴政一拱手,道:“臣以为,此为灭韩的稳妥之法,请王上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