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妆

秦楼春 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妆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蜀王世子妃的请求,太子妃唐氏并没有直接给予答复,只是好言好语安抚住了她,答应不会任由蜀王世子与陈氏女胡来,总算暂时安抚住了蜀王世子妃,又派岑嬷嬷陪着,小心把人送走了。

太子妃唐氏还有好几位宗室妯娌要见,忙碌起来,只来得及过问一句,蜀王世子妃是否已经安然回到了家中?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暂时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只是等到傍晚时分,她好不容易有了一小段空闲时间,可以歇一口气时,又不由得想起蜀王世子妃的哭求来。

大年初一的晚餐,是要与太后、皇上以及太子一道用的,是皇室的家宴。太子妃唐氏今日忙了一天,需要稍加梳洗,换一身衣裳,才好干干净净地出现在太婆婆、公公与后宫诸位女眷面前。白天穿过的衣裳换下来后,才提拔上来不足半年的专门打理衣裳的宫人叹息:“这袖子都被抓出褶子来了,定是蜀王世子妃弄的!这是闽地新贡上来的天鹅绒,用了新织法、新染料,颜色比从前的天鹅绒更鲜亮,十分难得,总共才有二十匹!太后那儿得了八匹,几位太妃分了两匹,剩下的十匹中,有四匹赏出了宫外,一匹给了王嫔,一匹给几位宝林、才人分了,东宫得的四匹,太子殿下特地吩咐,都送到了娘娘这里,当中只有一匹是正红色,做冬天里的大礼服最适合不过。这一件新衣娘娘今儿才上身,就被抓坏了,也不知还能不能穿,想再凑出一件大礼服的料子,都不知够不够呢。”

太子妃唐氏看了那大礼服的袖子一眼,见上头的抓痕果然十分明显,暗叹一声:“罢了,收起来吧,横竖就只有今天要穿罢了。大礼服多得是,少一见又有什么关系?方才那话,不要胡乱往外传。”蜀王世子妃也只是一时激动,情不自禁罢了。

宫人低头应了一声,小心地捧着那身礼服出去了,脸上的表情依旧心疼无比。

太子妃唐氏其实没那么在乎那一件新衣,不过宫人这么说了,她也想起,这衣料是太子特地嘱咐了给自己留的,东宫中除了自己,再无旁人得了一尺去,心里也对这件衣裳添了几分不舍。可她乃是一国储君正妃,未来国母,怎能说这样小家子气的话?顶多是在心里多念叨几回罢了。

换过衣裳,岑嬷嬷领了梳头的嬷嬷上来为她重新梳妆。因是家宴,也不必梳什么繁复的发式,只挑一个看起来端庄稳重又不会显得太老气的就行了。太子妃如今有点年纪了,却还希望自己看起来没那么老,否则太后与皇上见了,定然要再提起东宫添新人的话题。

她其实也知道,那是早晚的事了。这几年,为了报答她与陈良娣多年来的不离不弃,太子顶住了压力,一直不曾在身边添人,只盼着她们当中的一个能再次身怀有孕。然而,两人毕竟都不年轻了,身体又各有各的毛病,终究是无望再有孕。太子妃唐氏心中遗憾,告诉自己,无论太子怎么说,她身为太子妃,理当主动提出东宫进人的事,不该等到长辈们开口,方才安排下去的。只是她心里实在不好受,又顾虑到陈良娣这些年的作派,生怕再选到个心里藏奸的女子,这才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开口择选罢了。但她是正妃,应该早些做决断的,不该有半点怨言。这关系到皇家子嗣传承,是她的责任!

想到这里,她又记起了蜀王世子妃来,叹了口气。做正妻的,都不容易,想开些才好,若是事事都要嫉妒,就辜负了贤名了。

她低声问岑嬷嬷:“蜀王世子妃如何?出宫的时候可平静下来了?”

岑嬷嬷答道:“出宫时已经平静下来了,只是瞧她那模样……”顿了顿,“怕还是想不开呢。她身边的丫头也都为她不平,连句懂事的话都不知道说,也不懂得多劝劝世子妃,实在不象话得很。”

太子妃唐氏淡淡地道:“这种事再劝也是有限的,总要本人看得开才好。从前她并没有这么容不得人,跟前还有好几个妾室通房侍候,只是后来没一个能跟着共患难,方才散的散,死的死。如今不过是个陈氏女,她开口纳进来做个妾室,还能为蜀王世子开枝散叶,庶妾庶子,又哪里能挡了世孙的路?她还能落得个贤名。陈家又是什么牌面上的人?很不必抬举了他家的女孩儿,偏她钻了牛角尖。”

岑嬷嬷想起身边宫人私下告诉她的传闻,撇嘴道:“陈家也是有意为之,否则陈氏女不过就是在东宫偶然撞见了蜀王世子两回,叫世子扶了一下,又与世子聊了几句话罢了,哪里就能把传闻宣扬得宫中、宗室人尽皆知了?想必是觉得他家女孩儿被娘娘逐出宫去,太过丢脸了,想拿蜀王世子做个顶缸,稍稍遮一遮羞吧?但凡是要点脸的官宦人家,也不会明知道那是有妇之夫,原配还未死呢,就满天下嚷嚷着她要做填房去,陈良娣也有脸说她是冤枉的,从来没有过这等想法?”

太子妃唐氏没有吭声。她其实不太相信陈良娣真是那个幕后主使。陈良娣一心要把族妹弄进宫来,是冲着太子殿下去的,想要借族妹的年轻貌美,添一个皇孙,好为自己增添筹码,那个族妹于她而言,仅仅是借腹生子的工具罢了,生完了孩子,能不能保住性命,还是未知之数呢。如今因为太子殿下不耐烦,太子妃寻了理由,把陈氏女在新年之前遣出宫去,陈良娣虽然着恼,但也不会轻易改了主意,定然还想着年后再试呢,怎么可能会把那族妹便宜了蜀王世子?蜀王世子如今只是空架子罢了,说是有财有势,其实都是虚的。陈氏女给他做继室,又能对陈家有什么助益?这绝对不是陈良娣的主意。

太子妃唐氏白日里见蜀王世子妃哭得可怜,一时间没细想,如今才越想越不对劲。这既然不是陈良娣的主意,就不知道背后是谁在捣鬼了。是陈家么?觉得东宫无望了,就想挽回自家脸面?还是陈氏女?因为察觉到陈良娣的用心,为了自保,才借了蜀王世子之力?

太子妃沉默不语。岑嬷嬷继续低声道:“说来,陈家也是太过分了。倘若真的看上了蜀王世子,眼下把女儿嫁过来做个侧室就好了。以陈家的家世,亲王世子侧妃的名号,并不辱没了他家的族女,偏他家要放出风声来,说要做继室,这是明欺蜀王世子妃娘家败落,无人能给她撑腰,存心想咒她早死呢!只怕蜀王世子平日里……也有几分这个意思,否则几句闲言碎语,不可能让蜀王世子妃乱了分寸。蜀王世子太过了些,原配好歹陪他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还为他生了一双儿女……”

给太子妃梳头的嬷嬷也插言道:“可不是么?若不是被逼到了绝地,世子妃也不会说出要过继儿子给别家的话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不得已!”

岑嬷嬷看了她一眼,她连忙转开视线,收回双手:“娘娘,头发已经梳好了,您看如何?”

太子妃对着镜子看了几眼,觉得还不错。岑嬷嬷也细细检查过,确认无误,便把那梳头嬷嬷打发了下去,自己亲自为太子妃簪钗,又道:“娘娘,这梳头嬷嬷多嘴了些,回头奴婢定会训斥她。只是她的话……也不算全然没有道理。”这些话,其实她身边的宫人也没少在她耳边念叨,听得多了,她也觉得蜀王世子过分,蜀王世子妃可怜,“蜀王世孙才几岁?他妹妹又是那个模样……若是真的没了母亲,以后可怎么办呢?”

太子妃唐氏有些疑惑:“蜀王世子妃到底得了什么病?我看太医的脉案还好,怎的她就越病越重了,如今竟然还有了不祥之语!”

岑嬷嬷也说不清楚:“总归是圈禁的那些年落下的毛病,她又在那时候生了孩子。听说蜀王父子伏法时,她受了不小的惊吓。”

太子妃唐氏摇头:“为母则强,事情还没到绝路,她就先哭哭啼啼的,想着要托孤了。其实她若是好生休养,把身体养好了,哪怕那病实在难治,也好歹多撑几年呢。等世孙长大些了,有太后娘娘庇护,哪个继母敢轻易动手?况且,陈氏女已到年纪了,且等不到那时候呢。若是以侧室身份进门,还不是任正室拿捏?”她微微一笑,“白日里我听着她哭求,还一度疑心过,她是不是打算把儿子过继给我呢。那就真真是把我当傻子哄了。幸好她并无此念,只是一心为了儿女打算。”

岑嬷嬷犹豫了一会儿,见屋里再没其他人在了,便凑近了太子妃,压低声音道:“蜀王世子妃怎敢存了这样的妄想?只是娘娘……您真的不想再考虑考虑,过继宗室子为嗣么?太子殿下不想再纳新人了,您又何必违了他的意?太子殿下看重的其实一直都是肃宁郡王,可肃宁郡王自己不乐意,他又这么大了,勉强过继了来,也不可能与您亲近。您还有郡主呢,哪怕不在乎自己,也要为郡主多想想。倘若是过继幼儿,从小养大,养得熟了,与亲生何异?娘娘,您再想想?!”y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