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三百九十八章 恳求

秦楼春 第三百九十八章 恳求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蜀王世子妃咳得撕心裂肺,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但面色也依然一片青白。

太子妃唐氏示意宫人给蜀王世子妃送上热茶,看着她喝了,才叹道:“你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先前我只听说是产后失养,又听闻是幽禁时吃了苦头,但如今瞧着,竟好象又添了别的病症一般。太医院的人都在做什么?只会报喜不报忧,竟连你的病情都看不清楚?”

蜀王世子妃喝了口茶,慢慢平息了一会儿,方才道:“我这病想必十分棘手吧?太医也换了几个,药也不知吃了多少下去,总不见效。即使换了新方子后,有那么两天病情略好转些,过后便又重新沉重起来,而太医们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已是死了心,恐怕……就是熬日子罢了。”

太子妃唐氏听得心酸。她与蜀王世子妃虽然从前并无交情,但自从蜀王世子一家获得了自由,结束幽禁生活后,因蜀王世孙与小县主养在宫中的缘故,她与蜀王世子妃常常能在慈宁宫里遇见,见得多了,一来二去,也熟悉起来。这位堂妯娌性情与她颇为相投,其实是位典型的名门淑女,只是运气不好,嫁进了蜀王府,从前以为是上好的姻缘,哪里想到会有后头这等祸患?蜀王夫妻父子谋逆,蜀王世子声称自己并未参与,还有人存疑,但蜀王世子妃却一定是不知情的。太子妃唐氏与她交往得久了,十分相信这一点。想到对方一双儿女都身体不好,幼女更是落下了残疾,唐氏同为人母,心里也不由得为她难过。

而如今,蜀王世子竟然与陈氏女传出了那等绯闻,令曾与他共患难的糟糠之妻病情加重,太子妃唐氏内心,更是生出几分怨忿来。

她挥手示意宫人们都退下,方才诚恳地劝蜀王世子妃:“别想得太糟了,若你的病情真有这么重,太医不可能瞒着不报的。即使不告诉你,也会告诉太后娘娘与我。但他们虽诊不出你的病为何总不见起色,反而添了新症状,可他们都觉得这病就是棘手些,并不会要人性命。你只管好生养着,外头的传闻统不必放在心上。你只要在一日,谁能取而代之?况且那些传闻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呢,你若放在心上,说不得便上了人家的当。”

蜀王世子妃眼圈一红,几乎掉下泪来:“娘娘与我说这番话,可见是把我当成了自己人。可不瞒娘娘说,这些道理我不是不懂得,只是心里实在过不去!我们世子爷受父母所累,受了这些年的罪,我一直在他身旁陪着,从前的那些莺莺燕燕,都消失殆尽了,只有我们夫妻二人一直相守。他曾向我起誓,说此生必不负我,定会回报我的情义,要与我一辈子同甘苦、共患难。我是信了他的。他若不这么说,我只管做个大度的贤妻,不管外人说什么,半点儿不会往心里去。可他既然起了誓,我心里便再容不得有旁人插足。然而,这才过去多久呢?他说他与陈家女半点干系皆无,可若真的没有半点干系,外头那些传闻是哪里来的?他又为何要亲自送陈家女回陈家去?还与陈家人相谈甚欢……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没点儿缘故,难不成我还会冤枉了他?!”

太子妃唐氏只有叹气的。但这是堂小叔子夫妻间的事,她怎么好伸手去管呢?只能劝蜀王世子妃:“兴许真是误会,又或是旁人有心,他却未必有意呢?他又不曾对陈家女明着许什么诺言,更不可能停妻再娶,你只管安心休养,犯不着担心那等不相干的人。倘若你的病真个加重了,从此一病不起,才正正中了有些人的下怀呢!”

蜀王世子妃的双目落下泪来:“我倒想好生养病呢,可是听着外头的传闻,想着世子爷已经变了心,我就难受得饭都吃不下!哪里还能安心养什么病?”她低头抽泣起来。太子妃唐氏听得心酸,却只能叹息了。

男人要变心,哪里是做妻子的能拦得住的?况且男子三妻四妾也是常事。她嫁给太子多年,太子从前身体不好,又不好女色,不也还有个陈良娣在么?如今蜀王世子身边除了世子妃,便连个通房都没有,世子妃还病得这般重,倘若他真个对陈氏女起了心,与其让陈氏女在原配死后做了继室,蜀王世子妃还不如现在就做主把人纳进门来,叫她做个侧室也罢。宗室王府子弟的侧室,是扶不了正的,一辈子都要在正室面前做小伏低,生的儿女身份也不及原配嫡出尊贵。这岂不是比蜀王世子妃自己伤心难受,把自己郁闷得病情加重,要强上百倍?

太子妃唐氏实在不能理解,蜀王世子妃为何会在这件事上如此纠结?倘若她自嫁进蜀王府,便一直是专房独宠,也就罢了,明明从前蜀王世子也有过妾室通房,她却因为蜀王世子曾经有过的几句誓言,便如此想不开……这与她往日所表现出来的大家闺秀教养,实在是有些矛盾。

太子妃唐氏只能再好言相劝,但蜀王世子妃的心情却并未随之好转,反而越说越担心了:“娘娘,陈氏女的性情,您比我清楚。请您告诉我,倘若我真有个好歹,世子爷娶了陈氏女为继室,此女是否能善待我的一双孩儿?姐儿倒罢了,她有太后娘娘护着,又是那个模样……将来顶多就是多添一副嫁妆,可是我的大郎……他是嫡长子,蜀王世孙,世子爷的爵位,日后定是由他继承的。陈氏女若有生养,会不会视他如眼中钉?”

太子妃唐氏哑然。这个问题,叫她怎么回答?

陈家的教养……说真的,太子妃没什么信心。当初她嫁进东宫之前,家里人为她选择了性情柔弱、家世不显、家族又依附于唐家的陈良娣,就是盼着她们妻妾和睦,无人能给她气受。可事实上呢?陈良娣老实了几年,一朝生下皇孙,便开始嚣张起来,连带陈家也不把唐家放在眼里了。若不是皇孙后来夭折,她都不敢想象如今自己过的会是什么日子。曾经老实了许多年的陈家,真面目竟是如此,即使如今的陈氏女表现得再乖巧懂事,太子妃唐氏也是不会信任的。倘若陈氏女真个做了蜀王世子的继室,一旦有了儿子,又怎会对原配所留的世孙没有半点想法?

蜀王世子妃盯着太子妃唐氏的表情变化,只需要看到她的眼神微闪,便哭了起来:“娘娘不必多说,我已是明白了!这可怎么办呢?我自知命不久矣,这病怕是不能好了。我死不足惜,却放不下这一对孩儿。尤其是我的大郎,他还那么小……自出生以来,就只过了两年好日子,还未记事呢,便已遭了牢狱之灾。他连正经启蒙都还没有,过得还不如寻常宗室家的孩子自在,眼下虽有太后娘娘垂怜,可他是男孩儿,总不能在宫中过一辈子!等他离了宫里,又会遇到什么事?俗话说得好,有了后娘便有了后爹。娘娘想想肃宁郡王当年刚刚丧母时,曾经遭遇过什么,这些年又吃了他生父多少的亏,便知道我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了。即使人人夸肃宁郡王孝顺,我也不愿意我的儿子为了一个孝顺名声,受同样的委屈!我害怕……世子爷若是也把我这个旧人完全抛到了脑后,眼里心里只剩下新人,为了新人宁可舍弃我的大郎,到时候我的大郎又该怎么办?”

太子妃唐氏忙道:“不至于此。宗室中自有规矩,太后娘娘与皇上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蜀王世子胡来的!陈氏女若真敢心生妄想,自有人收拾她!”

蜀王世子妃含泪摇头:“陈氏女在东宫有陈良娣为后援,不比寻常女眷。我的娘家已是不中用了,等我一死,世上又还有几个人愿意护着我的孩儿呢?倘若能保住大郎的性命,保他一辈子平安康泰,这世孙之位,随便谁拿去也罢!怕就怕……有些人连这一点仁慈都不肯给,非得要了大郎的性命不可!”

真的不到这个地步。

太子妃唐氏觉得蜀王世子妃如今是钻了牛角尖了,越想越害怕,才会将事情看得这么严重:“宗室自有规矩!蜀王世子倘若真的忘了规矩,太后娘娘与皇上定会为孩子做主的!至于陈氏女,你不必担心她,陈良娣又如何?东宫中还有我呢!”

蜀王世子妃顿时双眼一亮,握住了太子妃唐氏的手,双腿一软,已经屈膝跪下了:“娘娘!有您这句话,我就能放心了!求您一件事!”

太子妃唐氏吓了一跳:“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因为要与蜀王世子妃谈心事,开解对方,她在宫人上完茶后,就把人摒退了,此时竟一时间找不到个帮手来搀扶蜀王世子妃,她便想要扬声唤人来。

蜀王世子妃却飞快地拦下了她,紧张地向她提出了请求:“娘娘!倘若有朝一日,我有个好歹,世子爷再娶新人,新人却容不下我的孩儿,求您……求您护持他一二,为他做主……”

话到嘴边,蜀王世子妃只觉得鬼使神差般,便更换了脱口而出的说辞:“宗室里有不少绝了嗣的殷实仁厚之家,求您把我的大郎过继出去吧!哪怕他再也不是我的儿子,我也不在乎,只求他能平平安安,不做别人的碍脚石就好了!”

这话一说出口,蜀王世子妃心下顿时一松,也不去多想丈夫万一知道自己没有按照他的吩咐办事,会有什么反应,反而是泪流满面,深深地拜下身去:“求娘娘垂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