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50章决心拥立

武布中华 第450章决心拥立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3:50 来源:笔趣阁

北京城,洪承畴府邸。

洪承畴建议让满清拥立崇祯皇子的消息,已经在城中小范围之内流传。

这立时就引起了在京汉员的震动,不少人开始频繁出入洪承畴府邸,并且私下聚集,商议此事,都十分动心。

这时,在洪府书房内,冯铨、吴三桂、陈名夏等人齐聚一堂,正商议此事。

陈名夏道:“洪大人,卑职觉得此事可行啊!”

现在汉臣在满清,被八旗视为奴才,若是能够在北京恢复明朝,那么无疑能够提高他们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

此时满清占据的地方太少,蛋糕不大,三族八旗入关后,瓜分了河北等地的土地利益,而北方投靠满清的官绅,不仅没分到蛋糕,反而还被剥夺了不少利益。

这令他们内心不满,希望通过建立明朝,来获得利益。

吴三桂眯着眼睛,沉声道:“本王也觉得可行!咱们拥立了崇祯皇子,那高欢就成叛贼了!而且……”

洪承畴咳嗽一声,吴三桂顿觉失言,便收声不语了。

大家心里都知道,吴三桂后面的话,若是拥立崇祯之子,见立北明,那么他们今后有了实力,未必不能脱离满清。

毕竟,有人可以做,一般正常人,不会选择当狗的。

这时洪承畴道:“这件事摄政王正在考虑,不过满人多疑,并不信任我们,大家不要表现得太热衷,以免增加摄政王的疑虑。”

吴三桂等人闻语,不禁颔首,内心想促成这件事情,却不能插手,令各人心里都十分难受。

此时,众人商议一阵,便陆续离开了洪承畴府邸。

这时,冯铨坐着官轿,回到自己府里,下人去忽然来报,“老爷!方才有人来府外,自称是老爷家人,要投靠老爷!”

天下间绝大多数汉人,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都是要脸的。

冯铨从涿县跑来北京,出任满清的大学士后,老家绝大多数亲属,都与他断了往来。

最近,高欢的人马在河北走了一遭,而且要给汉奸编名册,以便秋后算账之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人来投靠自己呢?

冯铨皱起眉头,急声问道:“人呢?”

管家忙回道:“就在府外!”

“赶他走!”冯铨沉声道。

管家闻语,行了一礼,便转身去办,可他才跨出门口,冯铨忽然又改口道:“还是把他带进来!走后门,别让人看见!”

管家领命而去,冯铨却站起身,有些不安的来回踱步起来。

他已经猜到,来人可能是南面的。

此前他见梁军出现在北京城外,又见河北动荡,高欢连败清军,便觉得清军难以在关内立足。

历史上,金声桓、李成栋、姜襄等人,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然后起兵反清。

冯铨见此,想着南面掌权的高氏父子,也算是阉党,与他有些香火情,便写了封信给高欢,希望满清退出关内后,自己能够免于被清算,还能在南京朝廷混个官当。

可是,在洪承畴提出拥立崇祯之子为皇帝后,冯铨内心已经后悔了。

因为他发现与洪承畴等人一起,拥立崇祯皇子为帝,然后借助清军的力量,扫灭南明,自己的收益无疑更大。

这让冯铨有些后悔寄出了那封信,可是信已经寄出,把柄落入高欢之手,他后悔也没用了。

不多时,管家待着一名四十多岁,身体瘦弱,面貌普通的男子,进入书房。

冯铨一挥手,对管家道:“你先出去,把门带上!”

管家出了书房,将门关上,冯铨则打量了汉子一眼,确定自己没有这么个亲戚,然后沉声问道:“你是谁?”

汉子微微一笑,抱拳行礼道:“冯阁老已经猜到,何必多问了!”

冯铨一听,懊悔不已,他不敢得罪眼前之人,也不想与南面走太近,于是沉声道:“不知你这次过来,想做什么?”

汉子微笑道:“想让阁老给我安排个差事,方便阁老给我们藩主,传递满清的消息!”

冯铨一听,心里叫苦,心道,“果然是高欢的人!”

……

摄政王府邸。

在洪承畴提出建议后,多尔衮已经考虑了三天时间。

这个策略,确实能最大限度的动员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汉人的力量,降低满清的统治成本,也能为满清征伐高欢提供借口。

这个策略有诸多好处,可是也有缺点,那便是可能会使得满清控制之下的汉人实力过于强大。

契丹扶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还算恭敬,可后来随着后晋坐稳中原,对于辽国的态度,便逐渐改变了。

多尔衮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又坐回桌案前,翻看起了资治通鉴。

他的水平比较高,已经不满足于三国演义,而是追求更有深度的书籍。

这时,多尔衮又看了一会儿,关于石敬瑭、石重贵事迹,忽然冷哼一声,吩咐道:“来人,去把崇祯的几个儿子带过来!”

清军攻陷北京时,崇祯皇帝将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五皇子朱慈焕送出皇宫,交给勋戚保护。

可是令崇祯没有想到的事,他送出去的四个儿子,除了永王朱慈炤不知所踪,没有被抓到外,其余三个都被外戚出卖,送给了满清朝廷。

多尔衮一声令下,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五皇子朱慈焕便从大牢内提出来,送到了摄政王府邸。

这时,多尔衮坐在大殿内,三人被凶神恶煞的甲士,推进大殿。

多尔衮遂即一挥手,殿外的甲士立刻关闭了殿门,多尔衮打量三人一眼,年纪都不大,最年长的崇祯太子朱慈烺也才十四五岁,最小的朱慈焕则才七八岁。

这时多尔衮扫视三人一眼,首先对朱慈烺道:“本王欲立你为皇帝,将明国江山还与你,你可愿意?”

朱慈烺目光中带着仇恨,毫不畏惧的看着多尔衮,“你需要孤做什么?”

多尔衮眉头一挑,注视了朱慈烺一阵,微笑道:“我大清入关,原是与你父亲商议两国和平之事,没想到你父亲误会,自尽而亡。对此,我大清也深感惋惜,如今欲立你为皇帝,只求两国太平。”

朱慈烺年纪虽小,但是却不会被多尔衮欺骗,冷声道:“除了太平呢?”

多尔衮也不藏着掖着,眯眼道:“除了两国和平相处,本王还要你向我大清皇帝称臣,并割让河北山西之地,给我大清每岁给予钱粮岁币,用满人为尚书、大学士,用八旗将领统军!”

朱慈烺冷哼一声,“这么说是想让孤做儿皇帝!孤朱家子孙,岂能丢这个人!”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