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一百一十九章 winter king(九)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一百一十九章 winter king(九)

作者:金吾不禁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4-04-21 22:44:00 来源:笔趣阁

以前波莫纳在伦敦租住的公寓楼下的西西里餐厅吃饭的时候,老板就跟她说过,“意大利面”不只是pasta,意大利语里管它叫macaroni,意思是让人快乐的食物,而这种让人快乐意面当然不是那种加班时为了提供饱腹感,搭配披萨一起吃的速食“番茄肉酱意大利面”。

到了意大利就知道意大利面有多少种类,搭配的酱料又有多少。相比起南部的橄榄油底,米兰这样的北部城市更喜欢用动物油脂,这家餐厅提供的酱料是新鲜的野猪肉制作的,现在刚好是狩猎季。

搭配肉酱要用宽面,宽面条才能更好地将酱汁挂住,所以细面要配肉丸而不是肉酱。如果一定要吃肉酱配细面也没有关系,它们最多会被称为“美国人的东西”,或者被当成小地方的特色菜被端上餐桌,而不像加了菠萝的夏威夷披萨,在意大利的披萨店是吃不到“那种东西的”。

“恶魔”和“撒旦”虽然都是“折磨人的”,却也有不同,devil更趋向于“假神、异教神”,在很早以前有自己的神圣原则,撒旦是“反对、敌意”,在伪经中有时会被当成“考验”。

在西斯廷天顶画中,描绘撒旦引诱夏娃偷吃禁果的那幅画,撒旦也不是以蛇的形象出现,虽然他的下半身和蛇一样缠绕在树上,上半身依旧是人形。

在另一副拱肩的画上,有一副名为《无耻的蛇》,蛇还是以蛇的形象出现,并且是单蛇缠绕在木杖上的。

这幅画取自一个故事,摩西的子民们曾经遭受其他恶劣的蛇咬伤,那条木杖上的铜蛇可以治愈他们,象征着救赎。

拉斐尔在使徒宫创作了一副壁画,现在那个房间以这幅画的标题命名,被称为“博尔戈火灾房间”,根据《教宗名录》记载,公元847年,坐落在罗马博尔戈区的古老的梵蒂冈大教堂前发生了一场火灾,教皇利奥四世从大教堂的阳台向博尔戈区方向庄严地划了一个十字,结果巨大的火焰立即消退,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拯救了居民和大教堂。

这幅壁画非常生动地描绘了这个故事的场景,前景是惊慌失措的人们和急于扑灭火灾的人们。画面左侧有一座已毁坏的圣殿,熊熊的烈火在殿内燃烧。一个赤身**、肌肉紧张有力的男人正从墙上下来,而一个面容痛苦的女人正将一个裹着襁褓的婴儿递给地上一个戴着红色头巾的男人,这幅画看起来就很有米开朗基罗的风格。

在米开朗基罗开始创世纪的创作后,拉斐尔很快就发现了他的高超之处,并且像学生一样向米开朗基罗学习,米开朗基罗答应了。

后来,可能是从拉斐尔或者别人那里听说了米开朗基罗的事迹,达芬奇回罗马的时候去看了米开朗基罗,然后达芬奇被米开朗基罗骂走了。

画《雅典学院》的时候拉斐尔把米开朗基罗郁闷的样子画在了上面,其实像他们这个等级的大师到哪里都是会被礼待的,达芬奇要价高、没完成的作品也多,谁能拿匕首对着他,逼他把剩下的工作完成呢?

没有人会那么做,最多是不给他别的订单了,于是达芬奇才跑到多明我修道院的食堂画了《最后的晚餐》,这一次他老老实实地完成了,毕竟他的经济遇到了困境。

就这样他还敢在画上画鳗鱼,其实就算修士们发现了,达芬奇也不会被送去宗教审判所,和创世纪满墙的Luo体比,一盘鳗鱼算什么。

艺术家的订单往往是一个项目,比如德农和大卫合作的浮雕,他要筹钱买材料,等完成了之后再从买家那里收取工钱,接着他再把钱还给那些贷款给他的人。

米开朗基罗是自己掏腰包,购买大理石和运送的费用,为尤里乌斯二世修坟墓的,他中途被要求去画创世纪,那笔钱就“打水飘”了。

湿壁画是相对于干壁画加入了蛋清,蛋清一旦被霉菌污染,整幅画就毁了,而它本来的目的是牢牢地抓在墙上,可以保存几百年。蛋彩画一般都干得很快,这就不允许画家和画油画似的一层一层得叠。

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就没有严格按照蛋彩画的工艺画,而是用油画的画法用了两层底子,这样画出来的颜色确实更加鲜艳,但作品完成10年后,壁画就开裂和剥落了,于是达芬奇亲自开工修复了一次。

教皇很满意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接着就想用群青和金粉“最后润色”。

不论是加金粉还是群青,都是干壁画的工艺,那不是干透没干透的问题。原本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就有“星空”,由于时间久远出现了裂痕,后来干脆把修补壁画改成重修了。

将草稿转移成湿壁画的创作方式源自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创世纪》也非一气呵成,中途铲掉了一次,当然也有传说是因为要铲掉之前的壁画。

总之米开朗基罗“强烈反对”尤里乌斯二世教皇的提议,拒绝“润色”。

在1506年,尤里乌斯二世制定了一个计划,要拆掉原本的老圣彼得大教堂,原本的老教堂在经历战火和年久失修,门前的庭院杂草丛生,已经成了牧羊人的牧场,他打算在原址上建一个新的圣彼得教堂,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工作。

当首任总监去世时,教皇已经变成了来自佛罗伦萨的利奥十世,他继续推动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并聘请了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然而继续推动圣彼得大教堂工作遇到了经济问题,虽然他来自美第奇家族。他首先出卖了所有能卖的金银器、地毯,接着是枢机的职位,最后卖起了赎罪券。

博哈多尔角以南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是个全然未知的世界,也是个恐怖的世界,不只是因为那里暗礁林立,当人们还以为世界是“天圆地方”时,博哈多尔角就是世界的尽头,拿神秘莫测的急流就是“大瀑布”形成的,甚至连a拉伯人也以为那是“黑暗的海洋”,有海怪从博哈多尔角以南的海面上伸出手来。

如今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被称为“马格里布”,意为“日落之地”,没有人愿意越过博哈多尔角。直到1434年亨利王子派遣的远征队越过了那个地方,所有人才安心下来,原来那里没有“大瀑布”。

既然博哈多尔角不是“世界尽头”,那么直布罗陀海峡也就是个“出海口”,1437年葡萄牙人与摩尔人为了争夺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开战,这一次以葡萄牙完败结局,亨利王子不得不暂停远航计划。

一直到1441年亨利王子才又派船南下,这次船队找回了金砂和鸵鸟蛋,亨利王子那花费巨大又无利可图的远航行动不再受人质疑,直布罗陀的战略地位就日益重要了。

亨利王子除了得到了葡萄牙王室支持,还有教会的支持。如果说世俗是为了黄金和香料,那么教会支持航海事业源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1170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在君士坦丁堡收到一封信,信中描述了东方某个神秘的国家,皇帝对这个“约翰王”一无所知,但还是抄写了许多书信,派使者分别送予西欧各国君主和罗马教皇。

从13世纪开始,教会就一直在寻找这个约翰王,联络约翰王抗击msl一直是他们的梦想,直到欧洲人击退了摩尔人和奥斯曼帝国,不再需要这个盟友了,这个传说才停止流传。

葡萄牙国王去北非作战,也有想要夺回直布罗陀海峡的目的,尽管海峡另一半是属于西班牙人的。

通过西班牙王位战争和《乌特勒支条约》,英国获得了直布罗陀。理论上说如果依旧是波旁王室统治法国,那么这个条约的合法性就不需要任何质疑,小威廉·皮特支持法国王室复辟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这个。

可现在有一个问题,拿破仑找到了苏伊士运河,如果那条运河挖通了,不只是去印度更近了。

约瑟夫卡玛的父母来自塞内加尔,那里正好是美杜莎号的目的地。

塞内加尔在17世纪确实是法国的殖民地,冈比亚则是属于英国的,按照1783年《凡尔塞和约》,冈比亚河两岸归英国,这导致冈比亚三面被塞内加尔包围,只有西部濒临大海,从地图上看,就像一把匕首插进了塞内加尔的腹地。

塞内加尔如果要实现南北沟通,必须要绕过冈比亚,如果要省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冈比亚和塞内加尔合成一个国家。

经过三百年,欧洲人的势力范围一直在沿海地带的,他们也不愿意去森林中定居,那里既没有南美传说中的“黄金之城”,也没有印度的香料和财富。之所以在那里殖民,仅仅是因为早期的发现。

英国使用的金英镑被称为几尼,这个地方原来属于塞内加尔的几内亚湾附近,不属于冈比亚河沿岸。

不只是山是起伏的,海平面也是,比如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海平面,所以需要船闸才能通航。苏伊士运河所沟通的红海和地中海一度被认为存在高度差。

美国在加州发现金矿是1849年的事,南非发现金矿更往后了,这样一来几内亚的黄金就很重要了。

不过金银矿也会枯竭,早期南美的提取技术不行,直到发现了混汞法。

主厨的介绍并没有让这道春季美食更可口,尤其是当乔治安娜抬头看着周围,有不少女士将漂亮的羽毛戴在自己的头上。

那些鸟有什么错呢?它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不与人接触。只不过是有些人,想把漂亮的东西往自己身上粘,才丢了性命。

她却要保持微笑,用“宫廷礼仪”把那份意大利面吃完。

那些打量的眼神仿佛希望她出丑,随着风声,她听到了格拉西尼的名字,好像有人将她和那位把钻石都戴在身上的歌剧女明星做对比了。

在这里乔治安娜是感觉不到任何饥荒的痕迹的,意大利有一道名叫波伦塔polenta的传统美食,据说古罗马就有了,当时还是用小麦煮的粥,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玉米和西红柿一起带回欧洲,于是波伦塔就被玉米替代了,成为意大利平民的主食。

她面前的餐桌上看不到玉米波伦塔,甚至是小麦煮的,第一它看起来寒碜,第二不够“考验人”,她至少不能和罗恩开学宴会的时候一手一个鸡腿,啃着开心。

也幸好意大利人愿意接受玉米,不像法国人那样只爱吃面包,但她也不能因此疏忽大意。

托勒密将本初子午线设置在“幸福岛”,哈利以为霍格沃茨能给他幸福和快乐,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挣脱原本的那个家。

西弗勒斯说,力量能带来幸福。

斯莱特林崇拜个人力量,哈利则在学校认识了很多朋友,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

然而就算是伊甸园里也是有规矩的,哈利和罗恩就算不像斯内普威胁的那样开除,也不至于“毫发无伤”。

罗恩基本上帮了倒忙,还有卢娜,她告诉哈利去伦敦的办法,如果哈利能想起双面镜和西里斯沟通,或许就没有那次魔法部之战了。

乔治安娜看着面前张牙舞爪的螃蟹,她曾以为,食物是能带来幸福的。

“不合胃口?”弗雷德利问。

“不……”

她还没有说完,弗雷德利已经示意服务员将那盘螃蟹撤了。

“还想吃点什么?”弗雷德利殷情地问,好像她想要什么都能得到。

“波伦塔和萨拉米。”乔治安娜看着主厨微笑着“希望你不要以为这道菜太寻常了。”

“当然不。”主厨朝着乔治安娜鞠躬。

“您怎么想吃这个?”弗雷德利问。

因为那是墨索里尼最后的早餐,吃完这个,他就被游击队带走了。

她心道,那个西西里餐厅老板特意跟她说的,有一天她还把这个当成学校的早餐。

“幸福。”她低声说。

主厨和弗雷德利对视一眼,接着就走开了。

“您不快乐吗?”弗雷德利问。

我看着像快乐的样子么?

乔治安娜想这么反问他,却只是笑了笑。

“我还有拒绝的权力,我当然高兴了。”她说完,喝了一口香槟,看着窗外的斯福尔扎城堡,等会儿吃完了饭就去那转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