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一百一十八章 winter king(八)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一百一十八章 winter king(八)

作者:金吾不禁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4-04-20 22:33:33 来源:笔趣阁

哈利和罗恩开飞天汽车来学校上学的事成新闻了,不过,即便加上罗恩在学院长桌上被莫莉的咆哮信责骂的桥段,也还是比不上罗哈特造成的轰动效应。

浑身散发着可怕魔压的斯内普捣鼓着打人柳的枝条,尝试将它放进罐子里。

“用统统石化,把它石化了怎么样?你这样根本就盖不上盖。”波莫纳说,这是她为打人柳疗伤的时候从树下捡的枝条。

斯内普猛然抬头,用可怕的眼神看着她。

她觉得自己一下子被石化了。

他后来用蛮力,终于将打人柳的枝条给盖上了,接着又开始收拾那些掉下来的叶子,它们至少和普通的叶子一样,没有攻击力。

这时她才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砰砰直跳,下意识地拍了胸口两下。

“伟大的救世主和他的朋友根本不是来学校汲取知识的养分。”斯内普一边用钵将叶子碾成碎片一边说“就爱出风头,跟他爸爸一样。”

她翻了个白眼,要不是那辆福特安格利亚车,哈利和罗恩也不至于降落在树上,而且“凑巧”将那么多树枝和树叶给撞落。

普通树木,包括大部分魔法植物的树叶都是自己脱落的,打人柳则会牢牢控制住每一片树叶,直到它觉得“时候到”了,这些树叶再集体落下,一下子变得光秃秃的。

她看着他认真捣鼓树叶的样子,虽然那头黑色的头发油腻,跟帘子似得甩来甩去,但她却觉得很好玩,想逗逗他试试。

于是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盘算着要怎么“恶作剧”。

乔治安娜打了个哈欠,此刻她感到无聊地要命,因为比起去外面吃饭,她还是觉得逗斯内普更好玩。

最近她“听说”了一些好玩的事,想找人分享。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中年纪最小的,从佛罗伦萨到罗马的过程也还算顺利,不像米开朗基罗,是为了躲避战争来到罗马的。他一开始跟着达芬奇学习,学会了达芬奇的渐影画。

有一天晚上,拉斐尔被一大群学徒、崇拜者、马屁精簇拥着走在街道上,因为他接受了为尤里乌斯二世签字大厅创作壁画的任务。米开朗基罗则比较惨,他正在修复文物呢。那天他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头上、脸上、身上都是灰尘,还没来得及洗掉,刚好和拉斐尔相遇了。

米开朗基罗看到拉斐尔,面无表情地说“你被那么多人包围着,像个教区长似的,你要去哪儿啊?”

达芬奇当时已经离开罗马了,他到了波吉亚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有“毒药公爵”和凯撒称呼的萨切雷·波吉亚的麾下工作。

尤里乌斯二世其实与萨切雷是敌人,但是萨切雷还是扶持了尤里乌斯二世成为教皇。相比于米开朗基罗躲避战争,达芬奇则是主动靠近了米兰公爵、“毒药公爵”

总之拉斐尔的性格不像米开朗基罗那么“直爽”,何况达芬奇走后,拉斐尔就是罗马唯一的“大师”,他在1500年时已经得到了这个头衔,而米开朗基罗当时还没有成名,于是拉斐尔当着很多的人面说“你孤零零地像个刽子手似的,又是要去哪儿呢?”

等米开朗基罗在罗马载誉归来,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完成大卫的订单后,佛罗伦萨又给了达芬奇市政厅一副壁画的订单,达芬奇开出的酬劳是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的25倍。

达芬奇出名的时间比米开朗基罗早,何况雕塑大卫的时候,米开朗基罗还是个刚成名的小子。

总之米开朗基罗就不服气,他不只是在达芬奇壁画的对面又画了一副,尤里乌斯二世让他画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他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他是个雕塑家,怎么干画家的事呢?

正巧这段时间拉斐尔用达芬奇的渐影法,创作了《大公爵的圣母》在佛罗伦萨大受好评,与《大卫》一同争辉。

雕塑家当然只能干雕塑了,一开始教皇是让米开朗基罗设计自己陵墓的,让达芬奇回来效命,但教皇的艺术总监却唆使教皇暂时不修陵墓,强行要求米开朗基罗去画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的。

达芬奇说,绘画像浮雕,浮雕是一个平面上的。

西斯廷礼拜堂是西斯都四世期间修建的,这位教皇在罗马大兴土木,重修了包括西斯都桥在内的建筑,而西斯廷礼拜堂恐怕是其中最朴素、不起眼的。

礼拜堂不仅规模比教堂小,另外礼拜堂更具有私人性质。即便没有那么多雕塑、玫瑰花窗等装饰,西斯廷礼拜堂的天花板还是有拱顶,并不是一个平面,米开朗基罗要在非平面上创造出正确的透视,让人在底下仰头观看的时候,不会觉得人物变形了。

这已经不是在平面上制造三维效果那么简单了,约拿所在的那面墙是向前倾的,但是注视那个角度的时候,约拿是向后倾斜的。

还有另一个人物撒迦利亚,他所在的墙面其实是一个拱肩。拱肩并不是故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必然形成的建筑副产品,尤其是将穹顶放在四方形上的时候。

奇科尼亚拉的藏书中有这样一本关于“地理学”的,书上写道:世界是一个有四根柱子支撑,带有拱顶的巨大立方体。

西斯廷礼拜堂的轮廓和这本书的描述如出一辙,它的长宽高之比为6:2:3,符合耶和华第一圣殿的比例。

启示录中,先知撒迦利亚记录了圣殿焚毁后的预言:看那名叫“新枝”(branch)的人,他,将重建耶和华的圣殿,并承载荣耀,坐上王和祭司的宝座。

每个教皇都有自己的牧徽,西斯都四世的牧徽上就有一颗树,在撒迦利亚的下面就是西斯都四世的牧徽。

当然光凭这一点无法证明什么,不过在西斯都四世死后19年,他的侄子成为尤里乌斯二世,这位“战神教皇”不急着修自己的坟墓,反而要在死前看到西斯廷天顶画完成,甚至追着米开朗基罗打。

由礼拜堂正门进入,首先会看到《最后的审判》。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比如站在祭坛上往进门口处看,就会看到启示录中的撒迦利亚以及西斯都四世的牧徽。

切萨雷在扶持了尤里乌斯二世成为教皇后,二者确实关系密切了一段时间,甚至以父子相称,但就像那句政治哲言说的,不要与自己的敌人结盟。

在得到西班牙的支持后,尤里乌斯二世下令将切萨雷逮捕,罪名是谋杀甘迪亚公爵胡安,也就是切萨雷的哥哥,以及比谢列公爵阿方索,也就是那位被形容为“行走于云端”的卢克雷奇亚的前夫,接受审判。

波吉亚家族来自西班牙,有这层关系在,当西班牙和葡萄牙需要教皇仲裁子午线时,教皇也就偏向西班牙人。

等尤里乌斯二世上台,他同样需要西班牙人的支持,然后他再次“确定”了这条子午线,尽管他并不是西班牙人。

在马基雅维利的书中曾提起切萨雷,并将他和斯福尔扎进行比较,并称呼二人是“平民出身”。

切萨雷并不是真正的“平民”,他是私生子,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便他愿意留在教廷,也不可能成为教皇,最多成为枢机,对于胖修士来说,已经是足以瞑目的梦想了。

可对切萨雷并不是,1501年,费拉拉使节团为迎接卢克利西亚·波吉亚于阿方索结婚,在教皇府邸演出了命运女神与赫拉克勒斯的争斗。

长子继承家业,次子到教会是当时贵族家庭的常态,更后面的孩子用于联姻。

除非长子死了,次子才能继承。

于是1497年胡安被人从台伯河里捞起来时,人们都怀疑是切萨雷干的,但在调查了一个月后,教皇忽然宣布停止调查。

从留下的历史资料来看,胡安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将领,当时教皇国面临着法国和奥斯曼人的威胁,英俊、聪慧且能力出众的切萨雷更能担负起壮大波吉亚家族世俗力量的重任。

还俗后的切萨雷就能结婚了,他想和那不勒斯国王的女儿卡洛塔结婚,可是卡洛塔是婚生子,那不勒斯国王担心切萨雷想染指那不勒斯,就以此拒绝了联姻。

比谢列的阿方索同样是那不勒斯国王的私生子,他在1500年在圣多禄教堂的入口台阶上被数个杀手袭击,后来被勒死在病床上。

简单点说,外交官的工作除了外交,还有侨务,乔治安娜的护照并不是普通护照,而是礼遇护照,这种护照不是他能延期或签发的。

弗雷德利的父母有一个愿望,有一天作为外交官的儿子能为他们办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同样弗雷德利就不会因为他们的婚姻无效而成为私生子了。

有这种跨国婚姻需求的人很多,不能因为国教的问题,两个情投意合的人不能结婚吧?

这时他们要的菜来了,它看起来非常可口,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被下毒。

乔治安娜抬头看着弗雷德利,他毫无戒心地铺好了餐巾,似乎打算大快朵颐。

他虽然是个外交官,却不至于有人要下毒害死他。

另外他是个正常家庭长大的正常人,有多少人家会和波吉亚家族一样呢?

“等等。”乔治安娜无比郁闷地说。

她打算用斯卡平显形咒,它可以检验大多数毒物。

她不想倒人胃口,一个女孩儿要学会与人相处,连狒狒都知道,母亲的人缘好,孩子的存活率更高。

至少当她哭泣的时候有人在乎。

女人的眼泪只对在乎她的人管用,奎妮在巴黎的路边哭时没有哪个麻瓜理会她,反而是罗西尔把她带到了格林德沃的住处。

所以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帮你的人和不帮你的人。

奎妮的天赋还有用处,她并非只有美貌。而如果只有美貌,却没有自保的能力,就会和《悲惨世界》里的芳汀一样。相比起欣赏美丽的女人,那些“人”更希望漂亮的牙齿和浓密的头发长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芳汀的牙齿和头发都被拔掉了,那是她最后的一点价值。

她还生下一个孩子,被冉·阿让给救了,他遇上了愿意帮助他的人。

芳汀本来要做一个女工,她的美貌却引来了嫉妒,甚至有人找到了她的过去,将她有私生女的事揭发出去。

乔治安娜不想成为公敌,一个人与世界做对是很不明智的,读书时她甚至愿意看起来平凡点,一个只是成绩好的书呆子不会和莉莉一样被针对。

现在她在餐厅里,到处都是若有若无的打量的视线,以及窃窃私语的声音,她一下子就理解哈利被认为是袭击事件的凶手、“斯莱特林继承人”的感觉了。

关键是她还要在那么多人的“围观”中使用魔法,可她又不能不用,那可能是与命相关的。

幸好,她会无声无杖咒。

如果说她刚才还有点困,现在她完全“清醒”了。

诸如食欲、**、求生欲,这些**是容易明白的,可是理解欲并非人人都有,就算有,它也不一定是排优先位置。

西弗勒斯想要改变莉莉,就像他想要改变其他学生对黑魔法的态度。

不过罗哈特都知道,披着反黑魔法联盟的身份在决斗台上“教训”了斯内普,他会迎来多少喝彩。

她同样也无法让他改变心意,假如说有比不看前方的司机更糟糕的,那就是罗恩那样的司机,不会踩刹车、也不会降落,冒冒失失就开车上路了。

也多亏了那辆暴躁的安格利亚车,当罗恩和哈利跟着小蜘蛛找到阿拉哥特的时候,他们俩才没有成为“肉馅饼”。

有关于《美杜沙之筏》的背景故事中,那艘船本来是要把新的塞内加尔总督送到塞内加尔,为了能早点能上任,总督催促舰长,20年没有开船的舰长选了一条更快,却更靠近暗礁的航线。

美杜莎号上的航海顾问是个哲学家,1816年刚好是因为火山喷发导致的无夏之年,航海顾问把一片乌云当成了航海地标,一意孤行地朝着它开去,船第二天就触礁了。

在船触礁后,总督将149人赶上了美杜莎之筏,其余的大人物乘坐救生艇走了,木筏本来由总督的小艇拖行,但他们为了更快地脱离险境,将拖行的绳子解开了。

所以那艘船上不需要哲学家,或者他们更需要一个别把乌云看作地标的,真正的航海家,避免作出错误的选择。

也许大海没有高山,让人难以攀爬,却是另一种艰难险阻。

那副卢浮宫的画所表现的,正是一只蝴蝶飞到了船帆上,绝望的人们看到了它,顿时又有了希望,恰巧一艘船在远处。

不过画上没有画出蝴蝶,它只存在于幸存者的记录里,有可能它不存在,是编著的情节,也有可能是幻觉。

相比起恐惧,人还是更爱希望的。

即便恐惧之神有时会让人团结起来。

她真希望有人能倾听她想说的,但是……

“好了,吃饭吧。”乔治安娜收回了手,微笑着对弗雷德利说。

“刚才那是凯尔特人的祈祷?”弗雷德利问。

不,一点边都不沾。

不过她什么都没说,就让他那么认为吧。

再说她饿了,而这些菜看起来都很好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