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50章 斗志

大明匹夫 第50章 斗志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冬雨霏霏,冬意萧然,放眼望去,大运河滚滚流水,两岸古柳叶落归根,枝条轻舞,虽是冬日,亦有生机。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站在运河岸堤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流水,岸边已经开始有了细冰,崇祯嘴里,脱口而出这几句话来。

隋炀帝滥用民力,国破身死,犹自建有大运河,福泽后世。自己执政大明二十年,一无是处,几近亡国,惶惶然犹如丧家之犬。

自己,岂不是连隋炀帝也不如?

何况,在对付夷狄上,隋炀帝可是一点也不手软,高句丽可是比建奴强大太多。

“烺儿,你过来。”

看到儿子醉心地诵读文章,崇祯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生逢乱世,醉心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丝毫不以沙场征战为乐,不要说王泰和建奴,就是流寇那些骄兵悍将,一旦疆场鏖战,太子又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隋炀帝诸子被李渊、王世充等诛杀殆尽,无一能扛起大隋江山。难道说,他的子孙,也会重蹈覆辙,走上不归之路?

太子这个样子,又怎么能挑起大明江山这副千斤重担?

“父亲,有什么事吗?”

看到崇祯脸色难看,朱慈烺赶紧站直了身子,小心翼翼。

崇祯父子说话,王承恩还有其他的卫士,都是远远地避开。

朝廷南迁,人心尽失,一路上逃离的官吏、宫人、包括卫士络绎不绝,崇祯的心情糟糕至极。

这个时候,可没有人想触霉头,惹的龙颜大怒,自讨苦吃。

大明王室虽然威望受损,但余威犹存,卫士们还是恪守宫中规矩,知道天威浩荡,不敢僭越。

“烺儿,将来到了江南,天下这些政事,你也要替父分忧了!”

崇祯的话听在耳中,朱慈烺抬起头来,满眼的疑惑。

过去几年,他已经断断续续开始帮着崇祯处理政务,只不过他才能一般,对政务似乎没有什么天赋,而崇祯脾气暴躁,朝中大小事务乾坤独断,他就更加索然无味了。

听父亲的意思,是要他正式开始处理政务,也不知是真是假。

“父亲,孩儿惶恐,恐担当不起这国家重任,让父亲失望了。”

“当不起也得当,谁叫你是大明的太子,是朕的儿子!”

崇祯眉头紧皱,语气不自觉地严厉了起来。他看着惴惴不安的朱慈烺,忍着心头的不耐烦,语重心长。

“天下动荡不安,内忧外患,居心叵测者大有人在,我大明的江山,自然不能拱手让人。到了南京以后,朕便让你速速辅政,率军出征,平定四方,你自己也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父亲,我大明朝,难道真的没有精兵强将吗?”

朱慈烺心头忐忑,不自觉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朱慈烺就开始后悔。

天下若真是有精兵强将,朝廷又何必南迁,父亲又凭什么对王泰忍气吞声!

崇祯一阵失望,儿子的话语明显信心不足。就凭他这个样子,还怎么和王泰抗衡?

看到崇祯脸上的失望之色,朱慈烺脸上一红,赶紧解释了起来。

“父亲,王泰统兵有方,可比汉之卫青、霍去病,唐之李靖、苏定方,若能让他回归朝廷,我大明国运自会蒸蒸日上!”

朱慈烺的脸上,甚至浮起一层兴奋之色。

崇祯一阵错愕。这个老实孩子,他难道不知道,王泰是乱臣贼子,他就是来夺大明江山的吗?

“烺儿,王泰文韬武略,部下精兵强将,可他是大明臣子,不该居心叵测,自绝于朝廷。你……你明白吗?”

崇祯心中浮起

一丝后悔来。若是当年不顾什么大明祖制,乾坤独断,召王泰入京,革新变法,也许现在的形势,是另外一个局面。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大明王朝若是亡了,也是被他玩死的。他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果然,崇祯的苦口婆心,听在朱慈烺耳中,还以为崇祯示弱,有悔恨之心。

“父亲,王泰当年向父亲提出革新变法,父亲断然拒绝,后在群臣的怂恿之下,一步步把王泰逼上了反路。父亲对王泰太过严苛,对群臣却是优待许多。王泰有救国救民之心,群臣却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朝廷今日之窘迫,乃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朱慈烺年轻的脸上,忽然变的通红,言语中的激愤,显然是有感而发。

“就说那个山西总兵赵应贵,天下人谁都知道,他不可能公然掳掠淫辱晋王妃,父亲顺应群臣,冤枉赵应贵,处以极刑。结果如何?王泰派人劫了法场,从此与朝廷决裂,一发不可……”

“够了!你是在讥讽朕吗?”

崇祯面色铁青,怒声打断了儿子的滔滔不绝。

“父亲,忠言逆耳,孩儿都是肺腑之言,望父亲见谅!”

朱慈烺不顾地上的泥水,跪了下来,额头几乎触地。

崇祯怒不可遏的同时,却是暗暗摇头。

儿子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主意。他虽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样完美,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大明朝廷对王泰太过苛刻,那也是王泰咎由自取,飞扬跋扈所致。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天下的臣子受些委屈就恣意妄为,朝廷还如何号令天下?

“王泰南征北战,功高盖主,使得天下百姓只知王泰,而没有朝廷。自古以来,这都是大忌。况且,王泰手握数十万重兵,形同藩镇,你说,朕能安心吗?”

崇祯慢慢恢复了平静,语气也变的平和许多。

“起来吧,要是让船上的人看见,不定会引起什么波澜。”

“谢父亲教导。”

朱慈烺站了起来,眼神闪烁,他身躯虽然高大,但身材还是太过单薄。

“烺儿,你听这朗朗的《少年中国说》,已经传到了南直隶,难道还不可怕吗?”

崇祯眼神幽幽,似乎在自言自语。

“王泰执掌河南,徐州水师、清河船厂却是其势力范围。由此可见,这两淮已经被其侵蚀。也不知道,这南直隶,还是不是大明的天下?”

“父亲,到了江南励精图治,还能再回来吗?”

父亲的苦楚看在眼中,朱慈烺小心翼翼问道,心神不定。

听说王泰已经破了山海关,兵进山西,河南卫军骁勇善战,只怕大明朝廷不是对手。

南京能不能落脚尚未可知,父亲已经想起了将来之事,是不是太乐观了些?

“北地糜烂,王泰必然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恢复民生,安抚百姓。外有建奴,内有流寇,到时候龙争虎斗,两败俱伤。江南富裕,咱们趁机厉兵秣马,坐收渔利。”

潇潇冬雨中,崇祯的一腔热血,开始慢慢沸腾了起来,胸中也有了几分斗志。

“父亲,我只是担心,到时候兵祸连连,受苦受难的又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南京距离京师千山万水,恢复起来,恐怕不太容易。”

忠言逆耳,朱慈烺又变的乖巧。

“那也是无奈之事。等到了江南,再派使者和王泰好好谈谈。至于他会不会回归朝廷,就看天意了。”

崇祯说完,又是一阵沉默。

“父亲,江南士大夫死的死,退的退,父亲要让江南平定,恐怕还要借助江南的士子。”

朱慈烺的话,让

崇祯微微点了点头。看起来,儿子确实是长大了。

不过,朱慈烺的下一句话,让崇祯刚刚缓和下来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

“江南名士黄道周、钱谦益和刘总周,这几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都是江南的大家,只要有他们在朝中,江南的读书人就会安静下来,江南的局势也会安定下来。”

“江南的事,等到了江南再说吧。”

崇祯没有再暴怒,只是轻轻摆了摆手。

“从此刻起,你要和军中的将士多走动,到时候编练新军,他们都用得着。等到了江南,你要礼贤下士,亲民爱民。现在紧要的是和王泰抢夺民心,你明白吗?”

黄道周、钱谦益和刘总周,这些人读书写字、著书立说还行,谈到治国平天下,这不是开玩笑吗?

“孩儿一定努力,做出一番事业!”

“这才是我朱家的子孙!”

父子二人的谈话,终于融洽了些。

生在帝王家,没有选择,除非确实不贪恋权力。

崇祯父子二人在运河岸边侃侃而谈,一艘大船之上,辅臣陈演和魏藻徳二人,也在偷偷打量。

“陈兄,你说王泰被封了北王,真的要和朝廷划江而治吗?”

魏藻徳的疑问看在眼中,陈演轻声一笑。

“是不是划江而治,那就要看王泰了。”

魏藻徳心中一惊,随即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以王泰之兵强马壮,要不要称帝,是不是改朝换代,还不是看王泰想不想。

“陈兄,北地糜烂,民生凋敝,外有建奴,内有李闯。王泰想要恢复故土,让北地安定下来,恐怕也不太容易。”

魏藻徳眼神示意了一下,若有所指。

“陛下刻薄寡恩,猜忌多疑。太子太过柔弱,难堪重任,这大明朝廷的将来,不容乐观啊!”

听起来忧国忧民,不过面色轻佻,语气浮滑,仿佛事不关己。

“王泰之能,古今罕有,即便是前朝张居正,亦是远远不及。如今他开衙建府,蛟龙入海,还不搅起轩然大波? 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和其相比,天壤之别,天上地下。”

陈演的低声细语,让魏藻徳面色巨变,脱口而出。

“陈兄所言甚是。看来这大明王朝,支撑不了多久了!”

“以我看来,大明朝廷苟延残喘,能支撑的日子,不会超过十年,或许就是三五年。”

陈演看了看左右,继续低声道:

“朝廷南迁,北地人心尽失,再想回去,绝无可能。江南富裕,朝廷还能支撑几年。等王泰平定了北地,即便是王泰不想南下,他那些骄兵悍将,恐怕也不会答应。”

魏藻徳重重点了点头。

王泰兵强马壮,他那些部下,早已对大明王朝大为不满,虎视眈眈。从刘朝晖驱逐四川官员,到南京城大乱,再到湖广藩王纷纷逃离,这一切若不是王泰指使,谁也不会相信。

“如此看来,王泰早晚要君临天下了。”

陈演脸色凝重,平日里谄媚的油滑荡然无存。

“管他成王败寇,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在崇祯手下,还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

魏藻徳一阵头疼,摇摇头低声说道。

“说的好,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陈演轻声一笑,轻声细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咱们和王泰势成水火,多捞些身外之物,急流勇退,见机行事,岂不快哉?”

二人相对一眼,都是一笑。

什么天下大事,忧国忧民,和个人的荣华富贵比起来,不值一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