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9章 南行

大明匹夫 第49章 南行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运河上,扬州段,细雨绵绵,凄寒入骨。

一艘大船之内,崇祯独自面对着桌上的杯盏出神,船外哗哗的流水声置若罔闻。

难道说,大明王朝到了他崇祯手里,气数尽了?

朝廷南迁,王泰北地称王,大明王朝在北地的人心丧失殆尽,再想回来,

恐怕是难了。

“陛下自登基以来,下罪己诏数次,可曾减免百姓赋税一丝一毫?吏治**、豪强暴虐、宗室骄横、土地兼并,陛下可曾解决分毫?”

王泰的话语犹自在耳边回响,崇祯脸色难看,心头压抑至极。

“抱残守缺,心中只有大明祖制,只有大明朝廷,没有大明百姓?朕真的如此无能吗?”

崇祯喃喃自语,幽幽叹息一声。

大明朝廷,积弊重重,积重难返,内忧外患之下焦头烂额,顾此失彼,颜面尽失。王泰攘外安内,兵威降临,外夷噤声,天下慑服,伊然以圣主自居。

崇祯心底不由得一阵悲哀。

大明天下,百姓只记得王泰,只知道河南卫军,谁还记得大明朝廷,谁还记得他崇祯皇帝?

通州渡口,他曾一度起了念头,要将王泰格杀当场,哪怕是身死名灭,但最终,他还是忍了下来。

天下勤王之师无一而至,来的却是乱臣贼子,他的女婿王泰。山海关建奴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吞噬撕咬。李自成已经破了居庸关,就要兵临京师城下,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北地糜烂,瘟疫天灾,再加上建奴和大顺军,选择南迁,迫不得已,留给王泰的,只是一个有待收拾的烂摊子。

即便是一个烂摊子,即便是一片废墟,崇祯心里还是心痛如割。

祖宗基业,岂能尺寸于人,何况江左半壁江山!

“陛下,怎么还不歇息?”

周皇后进来,手上的托盘里,一杯热茶。

“你也不是没有歇息。”

崇祯抬起头来,对着周皇后微微一笑。

“太子他们几个,都睡了吗?”

崇祯的话题,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几个儿女身上。

脱离了日常纷杂的朝事,崇祯精神反而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几丝红润。

“太子正在船舱里看书,其他几个玩累了,正在吃东西。只有昭仁公主,吵着闹着要找姐姐,好不容易才哄睡着,我这才能过来。”

昭仁公主是夫妻俩的小女儿,今年只有8岁,她口中的姐姐,就是崇祯夫妻二人的爱女朱媺娖。朝廷南迁,经过清河,崇祯夫妇和女儿见过一面。

“看样子,娖儿明年春天,就会诞生麟儿了。你和我,怕是要当外公外婆了。”

想起在清河段与女儿相遇,女儿已经显怀,周皇后不由得感慨万千。

果然,提到女儿,崇祯的脸色一下子柔和了下来。

“王泰这小子虽然一无是处,对娖儿还是不错。他要是对娖儿不好,我就是拼了老命,也放不过他!”

“你要对你外孙的父亲不利,你外孙可不会答应。”

周皇后嫣然一笑,夫妻二人视这个女儿为掌上明珠,女儿嫁的不错,夫妻二人自然开怀。

“娖儿我是放心,但太子,性格还是太柔弱了些。如今这大争之世,他这样的性子,如何担得起天下重任?哎……”

崇祯的叹息听在耳中,周皇后看了一眼崇祯,附和着说道。

“太子年纪已经不小了,等到了江南安顿下来,也该给他选太子妃了。”

太子朱慈烺,

崇祯二年生,已经18岁,年方弱冠,要不是国事纷繁,也许太子早已经娶妻生子了。

“是,不知不觉,儿女们都长大了!”

崇祯又发出一声叹息。

周皇后犹豫片刻,还是说了出来。

“陛下,你说王泰会立娖儿的孩子为世子吗?”

世子!

崇祯不由得一怔,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周皇后。

“皇后,你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

周皇后看着崇祯,咬咬牙,终于脱口而出。

“我想咱们的儿女福寿双全,一辈子平平安安,不再遭受杀戮和痛苦。有些时候,咱们得认清现实,该妥协的时候就得妥协。”

周皇后的话语听在耳中,崇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眼神痛苦。

“你是要让朕……退位让贤吗?”

崇祯艰难吐出一句话来,心头重如千钧,压抑至极。

“陛下手中无兵无将,即便是到了南京励精图治,卧薪尝胆,靠着这些文武班底,没有王泰这样的肱骨大臣,大明朝廷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话已经说开,周皇后也没有了顾忌。

“陛下如果激怒了王泰,不但娖儿会受到牵连,她将来的孩子也会遭到冷落。更重要的是,一旦撕破了脸皮,王泰挥兵南下,太子,还有咱们这些儿女,又该何去何从?”

周皇后的良苦用心,却换来崇祯的一声冷叱。

“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朝廷南迁,也是迫不得已。至于太子他们,既然生在朱家,就得担起这副重担,否则何以有面目面对大明的列祖列宗?”

“太子的肩膀太过柔弱,他担不起这副重担!”

周皇后也是皱起了眉头,不知不觉声音大了起来。

“我不想和王泰对着干,这样会牵连咱们的孩子。陛下不妨想一下,陛下都对付不了王泰,太子又如何对付?”

周皇后一句话,怼的崇祯哑口无言。

“一旦战火波及,到时候就是人头滚滚。让太子和王泰硬扛,恐怕不是上策!”

“退位让贤,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这岂不是把大明的江山交给了居心叵测之人,岂不是让大臣们寒心?朕到了九泉之下,又如何像大明的列祖列宗交代”

崇祯的执着,让周皇后微微摇了摇头。

形势逼人,要是在死抱着不放,那可就是两败俱伤。

“陛下,北边军情来报,河南卫军破了山海关,正在围攻宁远城!吴三桂杀了满洲的豫亲王多铎,投了北王王泰!”

大学士陈演进来,脸上掩饰不住的惊诧。

“什么?”

崇祯大吃一惊,不由自主站了起来,跟着轻轻点了点头坐下,拿起塘报看了起来。

“先是阿济格,再有阿巴特,如今又是多铎,看来,鞑子是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

崇祯放下了塘报,轻轻叹息一声。

“王泰统兵之能,天下无双。可惜了……”

一连两声叹息,崇祯的失落看在眼中,陈演还是忍不住,继续禀报。

“陛下,第二份塘报,河南卫军占了居庸关、紫荆关,大坡流寇李闯。河南卫军北路直逼大同,南路进军太原,锐不可当!”

崇祯苦笑一声,没有言语,仿佛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中一样。

“陈卿,还有什么事,一并奏上吧。”

周皇后看了一眼失落的崇祯,轻声开口。

“陛下,北王王泰将京城各士大夫之地

统统收归官府,然后分给京师各地的乞丐和无恒业者,以至于京师人心浮动,惴惴不安。”

陈演察言观色,他看着崇祯,小心翼翼继续说了下去。

“陈卿家,你被侵占的田亩有多少啊?”

崇祯的脸上,似笑非笑。

“陛下,臣被侵占的田亩,不过300余顷。田国丈和周国丈,他们被官府夺去的田亩,都有上千顷。”

田国丈是崇祯的爱妃田贵妃的父亲,田贵妃已于崇祯十五年病死,崇祯爱屋及乌,对田国丈田弘遇很是照顾。

至于周国丈周奎,则是当朝周皇后的父亲,被封为嘉定伯,富贵逼人。

这两位国丈都是皇亲国戚,陈演说出他们被夺去的田亩,崇祯的脸色,果然阴沉了下来。

“陛下,王大人此举太过跋扈,与强盗无异。请陛下下旨,让王泰退还田地给各官吏之家,以正视听!”

陈演的慷慨陈词看在眼中,沉吟片刻之后,崇祯苦笑一声。

“陈卿,你说朕有那么大的本事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陛下一纸……”

陈演还要继续,周皇后忽然打断了他。

“陈卿家,陛下一路舟马劳顿,有什么事,回头再奏吧!”

看崇祯脸色难看,陈演赶紧住口,告退下去。

船舱里一阵沉默,此时,王承恩的声音在窗外适时响起。

“陛下,船到了高邮段,前方就是扬州。现在靠岸,该用膳了。”

“高邮?”

崇祯心烦意乱,忽然眉头一皱。

“高邮的地方官吏,没有送来给养吗?”

船舱外一阵沉默,崇祯冷哼了一声,立刻说道:

“王承恩,你让太子换上便服,和朕下船走走。”

崇祯站了起来,向着船舱外走去。

“太子的婚事,等到了江南再说。若是海内承平,太子已经监理国事了。”

崇祯的叹息,让周皇后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太子,过于文弱,将来如何,实在让人揪心。

父子二人沿岸而行,几个便装卫士跟随,既然走了一段,前面树木葱茏处,露出一片房舍,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让细雨中的众人都是竖起了耳朵。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少年中国说!

崇祯脸色凝重,微微皱起了眉头。

少年中国说,报纸上曾经连篇累牍,刊登这篇文章。他也知道,这是王泰的手笔。想不到此篇文章竟然登堂入室,在学堂当中公然传授。

太子朱慈烺听的津津有味,跟着学生们的朗读声,也是摇头晃脑诵了起来

看来,他也常看报纸,也喜欢这篇文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崇祯看着入神诵读的朱慈烺,眉头紧锁。

儿子柔弱的肩膀,能担的起大明中兴的重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