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15章 骄傲

大明匹夫 第15章 骄傲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秋风秋雨秋煞人,何况是风雨飘摇、天下人言可畏之时。

朝廷大义凛然,天下人议论纷纷,上达天听、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豪强官绅,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僻野村夫,人人都是关心起了大明朝廷的未来。

也许,人人担忧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

因为河南的决策,已经牵扯到上千万百姓,甚至是数千万百姓的生计和生活,而一旦和朝廷开战,可是事关天下百姓的生计和前程。

衙门后堂,王泰坐在椅子上,陈子龙和顾炎武在侧,另一张椅子上,则是郎中傅山。

为什么田夫人怀的是女孩,郡主怀的就是男孩?

面对傅山、傅青主,这位历史上博艺多才、负气节义的著名人物,其在太原地区乃至三晋大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享有盛誉,颇受百姓爱戴,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大明境内声名遐迩,彪炳于后的志士仁人。

衙门大堂上,王泰幽幽问出一句话来。

傅山、傅青主,这位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之一,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齐名,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时有“医圣”之名,乃不折不扣的国手大家。

但在无神论、信仰科学的王泰看来,无论医术如何精湛,碍于时代的局限性,能在怀孕初期便能分辨男女,这不是扯淡吗?

“大人,你真的要和朝廷割裂吗?”

傅山避而不答,又扯到了河南的处境问题上。

朝廷可是广而告之,在报纸上昭告天下,王泰乱臣贼子,天下人都在等待河南的回复,傅山也是一样。

一旁的陈子龙和张煌言,也是看着王泰,听他的解释。

“先生,在下曾上禀君王,愿为革新变法,根除大明弊政流血牺牲,除吏治**、去宗室顽疾,解豪强暴虐之患,富国强兵。结局如何,不言自明。”

王泰苦笑一声,面对这位历史上的忠义志士,毫不掩饰。

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可以掩饰的。

“朝廷派来使者,劝我回归朝廷,我明言永尊大明为正朔,不伤害王室任何一人。然则君王难忍藩镇之忧,与河南公然决裂,王泰亦措手不及。王泰对大明有情有义,不然在下只要隔断漕运,京师便会彻底瘫痪。”

北地糜烂,京师所需皆仰于江南,一旦漕运隔断,京师无粮饷可供,朝堂震动,大明朝廷的天下,又岂能久之?

“大人何不回归朝廷?”

傅山点点头,继续问道。

陈子龙和顾炎武对看一眼,都是暗自赞赏。

王泰对这位仙风道骨的傅山,尽管名满山西,尽管其是清流袁继咸的得意门生,但归根结底,傅山不过是一介廪生,王泰对傅山如此掏心掏肺,礼贤下士,可见其爱才,绝非道貌岸然。

“王泰回归朝廷,兵权尽失,且不说王泰自身安危,大明积重难返,其灭亡或许数年之间,流寇鼠目寸光,建奴贼心不死,一旦入关,便是文明中断,百姓水深火热,死伤何止百万!”

王泰冷笑一声,陡然间心硬如铁。

“我不能为了大明王朝的所谓正朔,束手就擒,误了天下千千万万的汉人,也误了我华夏数千年的文化和文明!”

那些历史上悲惨的景象和时刻,无数百姓被屠杀,汉人的发髻成了金钱鼠尾,脊梁被打断,膝盖骨被抽,文明被阉割,国民成了奴民。

“王大人,你真不是为了天下之主?”

傅山盯着王泰,目光炯炯。

都认为自己高于秦皇汉武了,还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天下之主,至高无上的权力、骄奢淫逸的生活、三千佳丽的后宫,处理一下政务、批阅批阅奏章,任意妄为,骄奢淫逸。真是可笑至极!”

王泰冷冷一笑,傅山脸上一红。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

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司马迁之语,真是一派胡言!”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在王泰看来,这纯粹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一个上之使下,对于此时疾患重重的大明,完全是扯淡。

“以大人看来,何为天子之职?”

傅山没有纠缠王泰是否想自立皇帝,反而跟着他的节奏,问了下去。

“天子之职,在于爱民,在于富民,有了品格健全的国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就像今日的大明,即便是天灾不断,但若是吏治清明,又岂是如今之景象?世风日下、民风萎靡,士大夫、豪强官绅功不可没。以至于低层百姓嗷嗷待哺、水深火热,难免对朝廷失望,尚武之风缺失。国不爱民,民又岂会爱国?”

王泰看了一眼周围几人,摇了摇头。

“我在河南兢兢业业,不过使百姓吃饱饭而已,百姓便感恩戴德,募兵、练兵踊跃,战场上出生入死,无一次有临阵脱逃之举。百姓淳朴,只需有口饭吃,朝廷和地方官府不能如此,便是丧尽天良,猪狗不如!”

陈子龙脸上一红,他曾是地方父母官,对王泰的话,自然是感同身受。

顾炎武肃拜一礼,郑重其事。

“大人为国为民,舍尽家财,毁家纾难,在下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王大人,你虽然一片公心,但你始终是大明臣子。你难道真不想那皇帝之位,君临天下?”

傅山终于回到原点。

“我不想与大明为敌,除非万不得已,也不会向朝廷动兵。一旦动兵,受苦受难的还是天下的百姓,身居高位者还不是锦衣玉食、悠然自得。再说了,天下之主,孤家寡人,我王泰还真不在乎!”

孤家寡人,没有人与之权力对等,没有朋友,没有亲情,没有自由,无人可以倾诉,看看当今天子,就知道这个天下之主,当的有多辛苦了!

“大人真不在乎?李自成、建奴可是真在乎!”

傅山眼睛里,露出一丝戏谑。

“在乎又怎样?不在乎又如何?德不配位,只能是万民遭殃,职位越大,责任越大,国就是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贤已经讲的够清楚了。”

王泰冷冷说道,眼神幽幽。

他倒不是中伤和攻击崇祯,但大明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他真的一点责任没有吗?

就像历史上他不肯迁都江南,也没有让儿子任何一个人去江南监国,历史众说纷纭,但他作为君王,难道不能乾坤独断吗?

一个王朝好不好,问问黄河上、运河上的那些流民就知道了。什么时候流民没有了,这才是王朝的正道。

“李自成只是造反造惯了,在乎的是纵横驰骋、掌握他人命运的快感。建奴在乎的是大明的花花世界、金银财宝,对百姓犹如猪狗。”

李自成还好,一旦建奴问鼎中原,那就是汉民族的噩梦了。

先不要说什么剃发易服,文明阉割,光是那些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广州大屠杀、济南之屠等等,已经是骇人听闻,一部震惊世界的血泪史了。

“王大人,革新变法,动的就是那些士大夫、豪强官绅的根本,他们又岂能让你如愿?你勇气可嘉,但却太想当然了些。”

傅山也是摇摇头。

他长久在民间行医,民生凋敝,百姓苦矣,大明是个什么样子,他自然比谁都清楚。

“大明本就积重难返,还不革新变法,因循守旧,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个烂掉了的房子,还要那些个破瓦朽木有何用?那些个蛀虫鼹鼠,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还真以为他们是救世济民的良药吗?”

这个时候的王泰,对大明王朝,已经开始失去了信心。

官以财进,政以贿成,文官爱才,武官怕死,吏治**、土地兼并、豪强宗室,如此局面,不根除如何改变?

“大人,你究竟想要什么?”

傅山看着眼前的王泰,暗自摇头。

这位五省总理还是

有些优柔寡断,不过这种妇人之仁,对天下百姓,的确是大善。

“要的是什么?我要的是我汉人的骄傲,我汉民族的骄傲!我要的不是他们形如乞丐,要的不是他们卑微如蝼蚁,要的不是他们面黄肌瘦、忍饥挨饿,更不要他们被建奴视做“人畜”,任意凌辱和屠戮!”

汉人的骄傲!汉民族的骄傲!

陈子龙和顾炎武,包括傅山,都是面色通红,肃然起敬。

汉人还有骄傲吗?

汉民族还有骄傲吗?

王泰心潮起伏,眼泪差点脱口而出。

为了生活奴颜婢膝、卑躬屈膝,面黄肌瘦、浑身脏兮兮,眼神空洞、神情麻木,这样的人,还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吗?

自信、健康、热爱生命、有知识、有追求的国民,这才有做国人的骄傲。

兵临天下、四海宾服,文明沐浴太阳能照到的地方,这便是汉民族的骄傲!

而能让百姓活成这样,在生死线上挣扎,能让流民生不如死,水深火热,每一个执政官都应该感到脸红。

“大人,你要么是大奸大恶,花言巧语、居心叵测,要么是千古先贤,为国为民、呕心沥血、虽九死而未悔。反正,在下是被你说服了。”

傅山摇了摇头,郑重其事。

汉人和汉民族的骄傲,他有很是期待自己有看到的那一天。

“大人心胸之开阔,在下望尘莫及!”

顾炎武肃拜一礼,心悦诚服。

“大人,为了大明百姓,还是慎重,一旦和朝廷开启兵端,那便是生灵涂炭了。”

陈子龙忧心忡忡。

虽然他为王泰做事,也目睹王泰治下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和朝廷公然割裂,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高皇帝对我中国有大功,当今天子亦无恶行,皇帝又将公主下嫁于我,我和天子有婿翁之谊,非到万不得已,我也不会和朝廷开战。”

王泰目光转向了傅山。

“先生,你还没有说,为何田夫人怀的是女孩,郡主怀的就是男孩?”

王泰也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

“大人,陈先生和顾先生,他们心知肚明,不妨听听他们怎么说。”

傅山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了陈子龙和顾炎武二人。

陈子龙和顾炎武对看一眼,都是一笑,各自分开。

朱妙婉怀孕,王泰有了后人,消息一旦传出,对于麾下将士,无疑是吃了颗定心丸。王泰若是没有后人,众人的心都得悬着。

河南卫军骁勇善战、甲于天下,随着将来的走势,河南卫军必会攻城掠地,攻无不克,天下必会为河南卫军所攻取。王泰有后,这标志着河南卫军可以像以前一样,开疆扩土,不会因为王泰自身有变故而戛然而止。

“大人,田夫人出身商贾,地位卑贱,笼络人心,威望不够。郡主皇亲国戚、金枝玉叶、身份娇贵。大人要救国救民,须得以郡主之尊,公主之贵。”

陈子龙面带微笑,轻声说道。

“大人,如今公主尚未有身,而郡主有喜,大人处境堪忧,此时此刻,郡主怀的,就必须是男孩!”

顾炎武的观点,也是出奇地和陈子龙一致。

王泰微微点了点头,沉吟片刻。

“那就在报纸上把这消息发出去的,也让天下的百姓知道,我王泰有后了。”

王泰看着窗外的秋雨,面色凝重。

“朝廷判我为乱臣贼子,昭告天下,我也会告诸万民,我王泰对大明忠心耿耿,对大明百姓苦心积虑。我要告诉天下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宗室、士大夫、豪强、贪官污吏的天下。”

他倒是要看看,朝廷的旨意和他的广而告之,这天下百姓,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心思和反应。

报纸掌握在自己手上,不再是士大夫们掌握舆论的喉舌,天下人,才是真正的天下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