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章 国贼

大明匹夫 第4章 国贼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八年仲夏、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范府大院。

十余米高的围墙,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高端大气,富丽堂皇,院落不知多少,使得整个大院如同皇宫一般,气象庄严,俨然城堡一般。

书房之中,范家家主范永斗正在临摹,须发尽白的他,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白衣飘飘,犹如得道仙翁。

屋外夏日炎炎,室内却是温度适当,家具,饰件,地毯、壁画,无不奢侈之极。

终于写完,范永斗放下纸笔,洗了手,坐会椅子上,桌上“紫气东来”四个大字,铁画银钩,苍劲有力。

“爹,你的字,是越来越有神韵了!”

儿子范三拔过来,倒好茶,恭维着自己的父亲。

“不行了,退步了!”

范永斗摇了摇头,脸色红润,显然心情不错。

“粮食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吗?”

尽管已经退居幕后,但家族大事,范永斗还都要一一过问。

“爹放心就是,已经安排好了,天寿、田虎他们,已经筹措了。等到天气转凉,驼队就安排出塞。”

范三拔恭恭敬敬回道。

天气热,他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回介休歇息。

“给晋王的礼,送去了?”

“爹放心,已经送了。还有两个西域的女人,一并送了过去。”

“河南那个莽夫,没再出什么幺蛾子吗?”

范永斗品着茶,幽幽问道。

“王泰在四川和河南大开杀戒,河南的藩王宗室、豪强乡宦纷纷出逃。湖广的襄王和楚王,俸禄也被湖广巡抚衙门给断了,不知和王泰有没有瓜葛?”

“还有吗?”

“清河船厂,已经被王泰的部下控制,还有山东沿海登莱一带,都是山东水师的地盘,朝廷插不进去。北直隶顺德府、大名府、广平府,都被王泰给占了。”

儿子的话,让范永斗怔了怔。

“爹,顺德、大名、广平三府,瘟疫、旱灾蝗灾,十室九空,又和河南相邻,王泰占了,也是顺理成章。”

范三拔继续说道,目光中露出羡慕之色。

“清河船厂那么大的产业,值千万两银子,王泰的眼可是真毒啊!”

“清河船厂正处于黄河和运河交汇处,与徐州水师咫尺之遥,我要是王泰,也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范永斗轻轻点了点头,目光迷离。

“这个王泰,好大的手笔。我就是不明白,他为何就是和我范家过不去?”

范永斗直到现在也不明白,自己好好做自己的生意,王泰为什么和自己过不去?要是为了银子,明说就是。

“听说那田生兰,带着一家老小,都搬去河南了?”

范永斗眉头微微一皱,表情中一丝不易察觉的憎恶。

“是的,爹。田生兰变卖了各处的田产,带了一家人,去了河南开封府。这老小子,临走前还从塞外做了一批军马买卖,给王泰买了上万匹战马,可把大伙都骗了!”

范三拔愤愤说道,很不甘心。

“可惜这老小子不在山西,不然的话……”

“说这些有什么用,人都已经走了。”

范永斗有了一丝不耐烦,明显不如刚才那么镇定。

“田家和王家不是亲家吗?王家那边就没有什么动静?”

“田生兰和王家解除了婚约。田生兰的女儿田敏

如今已经是王泰的入幕之宾。生米煮成了熟饭,王家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

“他那个战马,是怎么运进来的?”

范永斗哈哈一笑,忽然目光中,有了一丝惊讶。

“爹,这我倒是打听的**不离十。山西行都司是宣府总兵李辅明,雁门关到太原,是原赵应贵的部下山西副总兵赵志正、田志他们。从北到南,畅通无阻,军马才得以运送到河南。”

“原来如此!”

范永斗恍然大悟,轻轻点了点头。

李辅明和王泰在松锦并肩作战,有王泰的面子,金银开道,李辅明怎会不给王泰面子。想不到山西总兵赵应贵给弄走了,他的部下依然唯王泰马首是瞻。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王泰能量之大,不可小觑。

“琼标,你去安排一下,替我约一下晋王和抚台大人,我有要事和他们相商。”

沉思片刻,范永斗开了口。

“爹,你是想就军马之事,对李辅明和赵志正这些人……”

范三拔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

父亲如此做法,肯定是另有深意

“王泰势大,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要未雨绸缪。通知山西会馆,让他们眼睛睁大点,不要混吃等死,京师那边,该动起来了!”

范永斗看着范三拔,一字一句,重如千斤。

“李辅明和赵志正是小角色,让言官弹劾王泰,让崇祯无路可退,一旦朝廷和王泰决裂,兵戎相见,咱们才有机会。”

范三拔连连点头。论起杀人诛心,自己和父亲,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爹,王泰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恐怕不用咱们动手,朝廷那些言官已经坐不住了。”

范三拔的话,让范永斗眉头舒展开来。

王泰胆大包天,私设幕府,私任官员,私自大开杀戒,驱逐藩王宗室,形同谋逆,朝廷那里,恐怕已经炸开锅了。

不过,还是应该推波助澜,让崇祯和王泰早点决裂,关外才有机会,范家才有机会。

“爹,和晋王、抚台的碰面,还是隐蔽一些的好。”

范三拔的遮遮掩掩,让范永斗不由得一愣。

“琼标,你有话直说。”

“爹,人心不古,流言蜚语,众口铄金,许多人对咱们范家有误解,说咱们祸国殃民,是……。你还是韬光养晦,少出去的为好,免得气坏了身子。”

““汉奸”是吧。”

范永斗一声冷笑,眼中寒光一闪而过。

“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一群井底之蛙,焉知天地之宽,真是可笑至极!”

范永斗脸色难看,目光冷厉,刚才的儒雅、温和,荡然无存。

“什么华夷之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都是报纸上搞出来的名堂。不用问,河南日报,肯定是王泰的手笔了!马上通知山西会馆,让他们不惜本钱,务必要弹劾王泰,让他和朝廷反目成仇!”

范永斗怒气勃发,额头青筋暴起,范三拔心惊肉跳,赶紧劝慰。

“爹,不要动气,小心伤了身子!”

“快些去办!”

“是,爹息怒,孩儿这就去办!”

范三拔出去,书房里的范永斗,依然是眉头紧皱,脸色铁青,怒气难消。

明颓之奸臣,汉衰之奸人!

这报纸上的悖论,不是要知他与万劫不复吗?

范永斗喝了些参汤,就在椅子上

混混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门忽然被下人撞开,椅子上的范永斗,一下子被惊醒了过来。

“狗东西,发生了何事,怎么会如此惊慌?”

范永斗吃了一惊,怒不可遏,戳指怒骂。

“老……掌柜,乱……军攻……进城了!”

“那里的乱军,说清楚了!”

范永斗面色阴沉。一个个慌慌张张,不知所谓。常年远走塞外,什么阵仗没有见过,什么凶险没有经历过。

“是原山……西总兵赵……应贵的部下!”

“什么?”

范永斗脸色变的苍白,皱纹丛生,老态龙钟。

这个时候,他才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

“守城的……官兵没……有阻挡?”

“就是守……城的官兵放……叛军进城的!”

“这些天杀的,吃老子的喝老子的,来害老子!”

儒雅、道貌岸然荡然无存,范永斗颤声喊了起来。

“传话下去,每人100两银子,杀贼保家!”

下人点头哈腰,刚要离开,被范永斗喊住。

“掌柜的在哪?”

“回老掌柜,掌柜的去了太原城,现在应该还在路上。”

“那就好,那就好!”

范永斗点点头,随即大声怒喝了起来。

“还不快去!”

介休大街上,无数顶盔披甲的将士滚滚向前,火炮幽幽,铁骑如墙,黑压压满街都是,不知多少。

“河南卫军诛杀国贼,秋毫无犯,百姓无忧,关好门窗,勿使奸佞之徒得逞!”

骑士纵马驰骋,大声呐喊,街面寂静无声。

“范永斗,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无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清人之一信?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

站在高处,看着远处亦如城堡的范宅,嘴里念着报纸上对范永斗的评价,赵志正冷冷挥了挥手。

“开炮!”

军官们的怒吼声响起,火炮声电闪雷鸣,震耳欲聋,传播了整个县城。

一场并不激烈的战斗,仅仅小半个时辰就结束,赵志正不等硝烟散去,就踏入了鲜血满地、尸体横七竖八、断壁残垣的范府大院。

锦衣华服、穿金戴银、肤色白皙、脑满肠肥、满脸惊恐的范氏族人被集中大院一处,惶惶不安,瑟瑟发抖。

赵志正瞥了一眼,冷冷哼了一声,大踏步向前。

这范府的每一件饰物,每一锭金银,上面都有汉人的斑斑血泪。

“大人,范永斗服毒自尽了!”

赵志正进了书房,军士上前禀报。

“乱刀分尸,肉块扔出去喂狗!”

赵志正看了一眼椅子上已经气绝的范永斗,目光狰狞。

“范家一应人等,罪大恶极者当众处死,余者全部压往河南,交给移民司,发配海外垦殖!”

让此国贼多活了几年,已经是莫大的仁慈了。

崇祯十八年,仲夏,山西官军叛乱,山西介休范宅遭受官军涂炭,范宅被毁,家产尽皆被抄,家主范永斗自尽,范氏一族大多被杀。山西巡抚衙门大惊,驰报京师,天下震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