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24章 强硬

大明匹夫 第24章 强硬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天气燥热,五省总理行辕大门外卫兵持枪肃立,虽然满脸是汗,仍然目视前方,纹丝不动,犹如雕塑一般。

曾经的宣武卫指挥使衙门,现在的五省总理行辕,从王泰一进入河南开始,无论是王泰担任河南都司指挥使、还是河南巡抚,以至于现在的五省总理,这里便是议事决策的中枢。

“大人,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带人在外求见!”

军士进来禀报,让大堂之上的王泰不由得一愣。

皇帝的禁军,跑到河南来找自己,到底是为了何事?

“大人,不用说,肯定是为了赵应贵的事情来的!”

一旁的杨震回道,神色里有些不耐烦。

赵应贵去了汝宁府的信阳卫,以前的老地盘带兵,杨震便回了宣武卫指挥亲军,负责王泰的警戒。

“请他们上来吧。”

是祸躲不过,只能是见招拆招。王泰摆摆手,军士下去传令。

一群颐指气使的锦衣卫缇校进来,为首的更是衣冠禽兽,威风凛凛。

“王大人,有人看到赵应贵在河南,请你把他交出来吧!”

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单刀直入,面上犹自挂着冷笑。

他奉命来到河南追查赵应贵的下落,知道王泰在宣武卫,也是毫不客气,径直寻了过来。

“骆大人,敢问一下,是谁看到的,证人何在?”

王泰不声不响,一旁的陈子龙毫不犹豫,迎上对话。

赵应贵在那里,他是心知肚明。他暗暗心惊于王泰的胆大包天,也对崇祯的处置方式,十分不满。

天下人皆知的冤假错案,为了莫须有的面子,千里迢迢追到河南,这又是何必?

骆养性冷冷地看了一眼陈子龙,目光又转向了王泰。

这位江南名士,没有想到任期告满之后,成了王泰的座上宾。

“王大人,河南提刑司的公人看到赵应贵进了宣武卫,后来又被王大人亲自送走。王大人,难道要下官叫提刑司的公人过来和大人对质吗?”

王泰心里一凉,同时一股怒气上升。

崇祯,一国之主,为何要在这些小事上和自己较真?

还是说,朝堂的居心叵测之人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以至于崇祯不得不如此?

他们难道真的不明白,赵应贵是被人陷害吗?

还有这个骆养性,一个锦衣卫指挥所,和自己这样说话,听起来公事公办,实则是傲慢至极,也是无礼至极!

浴血沙场、九死一生的国家功臣,被这样的鹰犬肆意羞辱,这他尼昂的什么世道?

叫提刑司的公人过来和自己对质,把自己当成了什么?

王泰冷笑一声,并没有出声,他也不屑出声。

“王大人,还是交出赵应贵,圣上哪里,下官也好有个交代。”

骆养性眉头一皱,强忍住没有发火。

这个王泰,不声不响,不理不睬,实在是过于跋扈。

换做其他人,即便是那些阁臣,见了他也是笑脸相迎,恭恭敬敬把金银送上。

“骆大人,王大人的意思很清楚,他并不知道赵应贵在哪里。你还是另想他法吧!”

陈子龙见王泰眉头一皱,显然不想和对方纠缠,语气也强硬了起来。

“陈子龙,滚动一边,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方!”

骆养性怼了陈子龙个满脸通红,然后目光再次投向王泰。

“王大人,你这个样子,下官很难做,也没办法向圣上交差。你就把人交出来,不然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王泰,证据确凿,你还如此跋扈,是谁给你的狗胆?”

窝藏钦犯还如此嚣张,骆养性没有发火,他手下的佥事张端,戳指喝骂了起来。

张端的话,让正想反击的陈子龙心头一惊,目光不由自主看向了王泰。

果然,王泰抬起头来,眼神冷厉,看向了张端。

“大人……”

“我没有听清楚,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泰阻止了陈子龙,冷冷问了出来。

“王泰,你窝藏钦犯,狗胆包天。我是问,是谁给你的狗胆,如此跋扈?”

张端毫不退缩,怒声回道。

一个所谓的五省总理,不过徒有虚名,装神弄鬼,不知道皇帝对他大为光火吗?

“王大人,张佥事性子直,还请你不要见怪!赵应贵在哪里,还请你……”

骆养性拱手行礼,漫不经心,他话还没有说完,一旁早已经按耐不住的杨震一枪刺出,正中张端的咽喉。

骆养性惊愕的注视中,杨震抽出了长枪,张端血如泉涌,轰然倒下。

“狗一样的东西!凭你也敢羞辱我家大人!”

杨震持枪指着骆养性一群人,面色通红,怒气冲冲。

“你们,谁还想试一下?”

骆养性身后的锦衣卫缇校人人脸色大变,有些人不自觉地把手放在了刀把上,却不敢拔刀。

“王大人,你……”

骆养性惊惧之余,站了起来,话还没有说完,已经被陈子龙打断。

“骆养性,你的部下好大的胆子,竟敢辱骂五省总理、当朝驸马!王大人会在陛下哪里参你一本,你好自为之吧!”

骆养性一时语塞,反应过来,想要说些狠话,和王泰冰冷的目光一对,再看向杨震滴血的枪头,心头一惊,不自觉咽了回去。

这个武夫,可是五省总理,战场上杀出来的杀神,部下都是骄兵悍将。自己还是偃旗息鼓,另想他法吧。

“王大人,打扰了,咱们后会有期。”

骆养性抛下一句话,匆匆离开了大堂,一众锦衣卫低头紧紧跟随,连张端的尸体也无暇顾及。

骆养性等人离去,张端的尸体被拖了下去,大堂上一片沉寂。

“伴君如伴虎,为何皇帝对这样一件众人皆知之事,如此穷追猛打?他这不是要寒了天下的忠臣之心吗?”

陈子龙苦笑一声,幽幽说了出来。

个中缘由,陈子龙心知肚明。因为王泰这个五省总理兵强马壮,朝中群臣群起而攻之,皇帝已经起了猜忌之意。

要不然,也就不会有赵应贵被构陷一事,分明都是针对王泰而来。

“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啊!”

王泰幽幽叹了口气,低头不语。

当堂杀了锦衣卫佥事,今天这误会,可是闹大了。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

王泰面色平静,皱眉沉思。一旁的杨震,摇头晃脑说了出来。

“杨震啊杨震,你这样冲动,让大人是举步维艰啊!”

陈子龙忍不住,埋怨起杨震来。

“这又算什么!连赵应贵被陷害都穷追猛打,再不反击,就要被欺负死了!”

杨震的话,让王泰不由自主点了点头。

有的时

候,是要反击,表达自己的态度。他王泰,不是任人宰割的。

“大人,若是四海靖平,大人可以急流勇退,终老泉林。但如今山河动荡,兵祸连连,民不聊生。大人,你可要三思而行啊!”

陈子龙语气急促,大声说了出来。

他走遍大江南北,所见经世救世者唯王泰一人,旁人没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改善民生,救民救国。

他也知道,王泰心里,总是担心和不满朝廷的掣肘,也总是不能与崇祯和睦相处,不能大展拳脚,革除弊政。

他也感觉得出,王泰苦不堪言,纯粹是来自他的许多救国救民的想法,无法得以实现。

“人生苦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王泰长叹了一声,满脸的无奈。

曾上《美芹十论》的辛弃疾,有谁又知道他壮志难酬的痛苦和不甘。

“先生,我大明积弊重重,甚至可以说是积重难返,若不施新政,革除弊政,便如重病之人,只能等死了。”

想要富国强兵,不做出改变,简直是痴人说梦。

好不容易在河南有了点小小的成就,也得到了救治民生、富国强兵的一些经验,却不但掣肘重重,阻力重重,而且自身还受到了君王猜忌。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可不想做悲情英雄!

后世有所谓的专家教授总结,历史上李自成没能问鼎天下,是因为没有官僚地主阶级的支持。

这在王泰看来,纯粹是一派胡言。

如果没有满清入关,李自成的政权,谁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至于那些官僚地主阶级,大多数人腐朽不堪、寡廉鲜耻,已经是社会的蛀虫,阻碍了历史的正常发展。将他们打翻,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何来要他们支持一说?

“大人,还是先上一份奏折自辩,将今日之事禀告圣上。至于赵应贵一事,只能是否认到底了。至于朝廷如何处置,就看大人的造化了。”

陈子龙的话,让王泰轻轻点了点头。

不管崇祯心里怎么想,自己也得把这门面功夫做足了。

不过,以历史上的知识,以及和崇祯相处得来得经验,王泰相信,崇祯一定会暴跳如雷。二人的亲密关系,恐怕也已经是到头了。

不过,内有流寇,外有建奴,王泰相信,崇祯不会轻易对自己动手。

除非,自己举起反旗,就如李自成一样。

王泰不由自主,摇了摇头。

举起反旗,他没有想过。可是归根结底,他要做事,这就不可避免地,触动崇祯和朝臣的底线。

“先生,你说,怎么做一番事,就这么难啊!”

王泰悠悠地发出一声叹息。

“大人,你有何想法,不妨说出来,下官给你参详一下。”

陈子龙也想知道,王泰心中的想法。

“先生,自建立咸阳乡兵以来,到河南都司,再到河南巡抚,五省总理,本官毁家纾难,所为者,不过是大明中兴,百姓安居乐业。但一路走来,本官看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建奴还是流寇,都不是心腹之患,大明不经历一场壮士断腕的改革,迟早要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大明的弊政,才是根本!”

王泰面色凝重,慷慨陈词,陈子龙看着他,也是心潮起伏。

他知道,王泰说的是肺腑之言,也是自己心里所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