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37章 心腹大患

大明匹夫 第37章 心腹大患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大殿之上,一时寂静无声,即便是那些最好战、最乐观的满洲大臣们,此刻也是人人噤声。

13万九边精锐,再加上一个河南卫军,15-16万大明虎贲,谁与争锋?

无论是卢象升,还是高起潜,清军从来都是占据战场主动,以众敌寡,围点打援。人数均等下,面对大明边军,大清铁骑从来都是惨胜或者不胜。

“陛下,洪承畴虽统八镇之兵,但只有曹变蛟、马科、吴三桂敢战,可独当一面,其余五总兵战力颇弱,一盘散沙,最多可算一路。别的不说,大同总兵王朴,与我大清官军作战,每战非溃即散,这样的窝囊废,又有何惧? 大明官军虽众,又有何惧?”

眼看众臣漠然,张存仁不失时机走了出来,肃拜而奏,慷慨激昂。

果然,满殿大臣纷纷点头,气氛轻松,就连高座上的黄太吉,眉头也是微微松开。

他麾下满蒙汉共二十旗,总兵力已有十二万之众。另调外藩蒙古诸部兵马,胁迫朝鲜出兵助战,合计兵力,数目应在十五、六万,甚至更多。

双方兵力相当,清军又无后顾之忧,黄太吉对这场大战,还是有几分信心。

尽管如此,一向谨慎,思虑周全,任何的风险,他都会考虑其中。

“河南卫军? 兵力如何?战力如何?主帅是谁?”

四大亲王之一的睿亲王多尔衮,不自觉声音提高了几度。

其实他前面的相当于白问,自己也知道,关键是这主帅是谁,让他有些迫切。

“回睿亲王,河南卫军是河南巡抚王泰一手所创,兵力三万,战兵两万,辅兵一万,火器无数。河南卫军曾灭了张献……”

“不要废话,河南卫军的主帅是谁?”

不等卫士说完,多尔衮脸色铁青,勃然变色,打断了他。

“回睿亲王,河南卫军的主帅,是河南巡抚王泰!”

卫士额头冒汗,赶紧禀报。

王泰!

不自觉地,多尔衮和面色蜡黄的杜度对望了一眼,又各自收回了目光。

崇祯十一年入塞,就是因为王泰,大清军才没能功德圆满。想不到这一次,这个王泰竟然来了。

“河南巡抚王泰?”

黄太吉一阵错愕,目光转向了下面的多尔衮和杜度,心里则是浮起一股怒气。

自己这个皇帝还没有发话,多尔衮就敢当殿训斥卫士,这位心机深沉的弟弟眼里,可还有自己这个兄长,还有自己这个皇帝?

他虽然心里面恼怒,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目光转向了卫士,眼中精芒闪现。

“好一个狗奴才,话都说不清楚,要你做甚!左右拖下去,斩了!”

黄太吉忽然呵斥,卫士吓的脸色煞白,一怔之下,看到左右有侍卫上来,这才反应了过来。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卫士跪地磕头,“咚咚”做响,额头很快鲜血迸溅,大殿上人人心惊。

群臣还在发呆,济尔哈朗心中明白,赶紧上前。

“陛下,明军来犯,大战在即,不宜阵前斩将。不如让他战场上立功,将功折过。”

卫士乃是军中骁骑,都是八旗的勇士,随意斩杀,于公于私,都是无益。

济尔哈朗看向卫士,低声喝道:

“没用的奴才,还不向陛下请罪!”

“陛下开恩,陛下开恩!“””

卫士连连磕头,额头冒血,触目惊心。

“以头抢地,一片狼藉,下去自领十

鞭,还不滚出去受罚!”

黄太吉冷冷一声,卫士连连谢恩,连滚带爬,逃离了大殿。

几个侍卫赶紧上前,清理干净了地上。

殿内大臣,人人噤若寒蝉,大殿上寂静无声。就是那些亲王贝勒,也是垂首而立,恭顺至极。

多尔衮脸色铁青,垂头闭目,手上关节发白,身子微微颤抖。

黄太吉一个杀鸡骇猴,指桑骂槐,就掌握了局面。而自己却成了众矢之的,颜面尽失。

大殿上,黄太吉的长子,刚刚被由亲王降为郡王的豪格,扫了一眼多尔衮,这位比自己还年轻的叔父,微微一笑。

自以为聪明睿智、战功赫赫,有时候弄巧成拙,只会贻笑大方。

豪格的冷笑,落在豫亲王多铎,多尔衮的胞弟眼中,他看着豪格,似乎要喷出火来。

“杜度,你的长子杜尔诂,似乎就是这王泰所杀吧?”

黄太吉看向了杜度,目光落在了自己这位牢骚满腹的侄子身上。

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塞,一路势如破竹,杀卢象升、破高起潜,入关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州县无数,俘获无数,烧杀抢掠,所向披靡,除了……

济南城下,清军死伤惨重,伤亡上万,更损失马瞻、杜尔诂等宗室子弟,就连右翼军主帅岳托也是死无全尸。

“陛下,臣愿领兵讨贼,誓要杀了王泰,割下他的狗头,为我八旗的勇士,为我的杜尔诂报仇!”

提起王泰,杜度一瞬间红了眼眶,勇气和力量也似乎回到了身上。

“杜度,你这身子骨,没有问题吧?”

看到杜度面色不佳,黄太吉关切地问道。

对自己这位战功卓著的侄子,自己似乎确实苛刻了些。

“陛下放心,冲锋陷阵,浴血沙场,臣绝不会含糊!”

“陛下,臣必会割下那王泰的狗头,为我八旗子弟出口恶气!”

皇太极还没有开口,他最信任的猛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满洲镶黄旗的梅勒章京鳌拜,大声喊了起来。

“听说这个王泰,整天在报纸上鼓吹什么华夷之辨,春秋大义,宣扬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朕看来,王泰居心叵测,不可小觑。”

黄太吉开口,一针见血,殿中的大臣们都是一愣。

“陛下,你的意思是……”

多尔衮心里一惊,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殿中之臣,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黄太吉。

“你们也不想想,华夷之辨,春秋大义,民族主义,这不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这样子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你们说,即便我大清军进了关内,那些个汉人百姓,他们会心甘情愿,服服帖帖吗?”

黄太吉说完,咳嗽了起来,脸色也变的通红。

一旁的医官赶紧上前,轻轻为黄太吉抚背。

多尔衮见黄太吉面色焦黄,刚才的失落全无,心里暗自窃喜。

黄太吉再聪明,再雄才大略,他也抗不过岁月和疾病。

“陛下,你怎么知道,这报纸是王泰弄的?”

等黄太吉平静了下来,多铎上前,好奇地问道。

“报纸是《中原日报》,王泰是河南巡抚,再算算王泰去河南上任的时间,不是他又是谁?”

黄太吉拿起桌上的报纸扬了扬,满脸的疲倦。

他也是因为报纸上对锦州军事的分析而关注《中原日报》,也从中获益匪浅。张存仁和石廷柱们的军事策略,和报纸上许多地方的观点相似,这也是

他好奇的原因。

王泰当然没有想到,《中原日报》已经传到了黄太吉们的手里。

“陛下不用担心,谁不服,就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咱们的刀利!”

阿巴泰怒声说了出来。

“阿巴泰,汉人有亿兆之多,你杀的完吗?”

一旁的济尔哈朗冷冷说了出来。他也不看看,这朝中这么多的汉臣,他这样大放厥词,万一引起哗变怎么办?

这个莽夫,也太无脑了些!

“杜度,你和这个王泰厮杀过,你说说,这个王泰带兵怎样?”

济尔哈朗看了看黄太吉,看他脸色难看,赶紧提前问了出来。

“陛下,济南一战,王泰练兵,果然有其过人之处!”

注意到杜度眼光一瞥,恭顺王孔有德立刻站了出来,肃拜而奏。

因为王泰的横空出世,历史上济南城籍籍无名的汉军旗,不得已攻城冲锋,死伤惨重。而孔有德,也参与其中。

“孔有德,你来说说,这个王泰和他的秦兵,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黄太吉眼光从杜度身上扫过,看向了孔有德。

攻城战,还是这些汉军将领经验更丰富,更有发言权。

“是,陛下!”

孔有德毕恭毕敬答道。济南一战,他和王泰的秦兵曾直接交手,对方实力如何,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以为臣看来,王泰统兵,一是长于火器,训练有素。当日炮战,我军火炮打出两此,王泰方是六次,是我军的三倍;而到了短兵相接,王泰秦兵刺枪术稳准狠,我军狼狈不堪,难以招架。或许只有八旗劲旅,才可与之一战。”

孔有德的话,殿中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孔有德对王泰和秦兵,竟然如此推崇。

“其次,秦兵军纪森严,令行禁止,战场上悍不畏死,让人胆寒。自济南城回归,臣每每想起当日城头血战,还是噩梦连连。此次大战,我军对待王泰部,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孔有德说完,肃然而立。

殿中一片躁动,多铎马上站了出来,满脸的愤然。

“孔有德,你汉军训练的不好,就别在乱喷粪。照你这样说,这仗还怎么打? 王泰济南城打的再好,也不过是据城而守。这一次是野战,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不是那么能打!”

“就是,攻城不是我八旗勇士的长处,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战,谁是我大清将士的对手? 王泰既然来了,就不要回去了,我要割了他的狗头,向陛下请功!”

鳌拜也是大声呐喊,毫不示弱。

“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

“怕个屁!王泰的狗头,我谭泰要定了!”

“王泰居心叵测,是我大清国的心腹之患,必除之!”

群臣议论纷纷,多尔衮却是冷眼旁观,御座上黄太吉的不适,全都落在了他的眼中。

“王泰国之大患,不可掉以轻心。不过,这次面对的是明军十余万精锐,务必慎之又慎!”

黄太吉额头冒汗,脸色焦黄,不得已快刀斩乱麻,尽快结束殿中无休止的喧哗。

“此乃国战,系大清国运,令满蒙汉各旗精锐尽出,索沈中之丁,倾国中之兵,朕不惜孤注一掷,与明进行一场决战,诸将臣若有推诿懈怠,杀无赦!”

黄太吉说完,鼻子里忽然流出血来,他紧紧捏住鼻子,站起身来,大踏步离开。

目睹此状,满殿群臣都是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