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2章 船厂

大明匹夫 第2章 船厂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清河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清军督造船厂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万历四十年,大明朝廷在清江浦设立东河、西河两船政厅,由两船政厅管理全部船厂事务。东河船政厅由淮安府同知负责,西河厅则由扬州府同知负责。东河厅管理南京、山东二总厂,西河厅管理凤阳、直隶二总厂。

随着漕运兴起,清江督造船厂落户清江浦,终明一代,清江浦成了江北著名的鱼米之乡、交通枢纽、富饶之地。

清江督造船厂一般造两种船,一是河船,称“浅船”;二是海船,称“遮洋船”。

运河运漕走船,南北贯通,走的是浅船。浅船吃水浅,舱体大,载粮多。所造浅船,共用大中小楠木 9 根。所需费用共 100 两左右。所造遮洋船,大概需银子 120 两银子 。

当然,这是王泰了解的大概情况,具体情况如何,还得看船厂的实际。

他,和他带来的这数百兄弟,本就是奔着接船来的。

而且,他买的除了浅船,还有战船。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遮洋海船大多为清江船厂所造。清江造船厂的遮洋船多为“一千料海船”。

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二千料海船排水量约为一千余吨,一千料海船排水量为五百余吨。

在王泰看来,二千料海船和一千料海船,越多越好,能有几百艘当然最佳。可现在,他能得到的,除了十艘商用的浅船,就是20艘江河内陆适用的战船了。

这时候,他不由得想起一段文章,不由得糟心一笑,很是无奈。

“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曹孟德,好彪悍的霸气!

可惜自己,为了二三十艘小船上下奔走,和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狠厉果敢比起来……

哎,人比人,气死……

王泰摇摇头,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公子,其实你不用来,有我和这些家伙,你还怕我把船弄不回去?”

一旁的杨震,看王泰似乎脸色不好,体贴地劝道。

“王大人,就凭我们几个,还有这些水手,一定能把船稳稳当当开回去!”

西蒙话语里,说不出的骄傲。几年过去,练兵数万,但却未能敢上济南之战,实在是一大遗憾。

“西蒙、洛佩斯,你们这些人,都是纵横海洋的勇士,下一次的大战,也许很快,到时候一定如你所愿。”

这些好战分子,不让他们上战场,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这些人漂洋过海,许多人都懂得海上作战,水师的教官,也省得他费心了。

“大人,你说要打仗,是关外的建奴吗?”

听到有仗打,布洛克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生活虽然富裕,简直可以说是优渥,但没有战场上的铁血厮杀,生活乏味沉闷,让他们提不起兴趣。

“正是!”

王泰也不隐瞒,直接脱口而出。这些家伙,担任军中的中高级将领,一点都不逊色。

就凭他们现在的汉语水平,不需要带翻译,就已经足够。

“洛佩斯,既然你担任过海军将领,我想成立一支海军,由你统领,你觉得如何?”

王泰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洛佩斯身上

“大人,我,一个人?”

洛佩斯满脸的不可思议,心脏也是“怦怦”跳了起来。

“这有什么,难道你不能胜任吗?”

王泰微微一笑,看着脸色通红的洛佩斯。

“你可以在军中,也可以在讲武堂,挑选任何人作为海军军官。总之,你需要什么,我全力配合!难道说,你不想成为中国海军的创始人吗?”

中国海军的创始人!

洛佩斯脸色通红,不自觉喉咙抖动,吞了一口唾液。

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亿兆,又岂是一个小小的葡萄牙可比。若是能在大明扬名立万,青史都会记载。

他和西蒙对望了一眼,走了过去,两个人窃窃私语,用葡萄牙语讨论了起来。

看到二人低声争吵不休王泰也不介意。

这不是一件小事,成立海军,千头万绪,不是脑袋一热,瞬间就能决定的事情。

“大人,我想从香江邀请一些人过来,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争执了片刻,洛佩斯走了过来,眼睛里都是希望。

“当然,你做主!他们的薪酬和待遇,和你们一样。当然,也可以更高,你们决定!”

“大人,乐意之至!”

洛佩斯兴奋不已,抱拳答应,完全是大明军队的礼仪。

“大人,你的战船呢?”

西蒙走了上来,面色平静地问道。

“就在眼前。”

王泰看着连绵数十里、稍显沉寂的船厂,眼神幽幽。

他有这个想法,但作为官办漕船厂,只对“计划经济”内的订单负责,他还得想些办法,看能不能搞些海船。

当然,也是为了未雨绸缪。

早在去年东,他被擢升为河南巡抚,他就上了奏折,要恢复河南水师,解决河防。河南虽叫河南,但却地跨黄河南北,数百里的海防,那几十艘破破烂烂的小船,几乎灭亡的巡检司水兵,无济于事,他也看不上眼。

当然,他的理由也是特别高大上,那就是更快,更有效地打击流寇和沿岸各路土匪,维护江面上的治安,以及捉拿走私盐铁和水上的盗匪。

河南卫早已名存实亡,王泰正在兴头上,崇祯也不忍扫他的兴,反正只是巡检司的平常战船,河南自己掏银子,朝廷只是顺水人情。而且,这个时候,崇祯的注意力都在关外,对于王泰的奏折,只要不过分,也不会拒绝。

至于想购买海船,还在于贸易的考虑,通海裕国,一直是王泰的梦想。

明朝的海外贸易很是多变,归结起来:初期禁止、中期放宽、后期官方支持。

国外需要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当然,还有玻璃、香皂等物,大明也需要海外的铜、大米、药材,甚至白银等等。

站在偌大的造船厂中,自身都觉得非常渺小。叮叮当当的声音传来,数十上百个工匠稀稀拉拉,折射出船厂的不景气,仿佛和大明朝的国运一样。

看到王泰这些人进来,许多工匠都是好奇地看着这些客人,尤其是其中还有洋鬼子。

站在已经完工的转船前,王泰不由得有些入迷,也有些恍惚。

明朝的战船,如此精美,就如工艺品一把般。

“王大人,这是苍山船:属于小型战船。吃水 5 尺,全船人,水手 4 人,战兵人,可装千斤佛郎机 炮 2 门,火箭 100 支,药弩 4 张。”

这是海沧船:中型战船,乘员人,其中水手 9 人,战兵 44

人,可装备千斤佛郎机 4 门,火箭 200,药弩 6 张。”

介绍的官员显然没有想到王泰如此年轻,也没有想到他会亲自到船厂来,介绍的也很是仔细。

“大人,这两种中小船只已经够在黄河和运河上行驶。你再订一些舢板,能承五六个人即可。毕竟,黄河岔港太多,舢板要方便灵巧的多。”

官员介绍的仔细,王泰也听的津津有味。

“大哥,贵姓啊?”

“大人,下官姓南名子才,也是陕西人,幼年曾追随堂祖南居益与荷兰人战于福建沿海!”

官员虽然年近四旬,但依然是兴致勃勃,有些冲动。

南居益?

王泰不由得一愣,眼光转向了杨震。

杨震一番解释,王泰才恍然大悟。

南居益,陕西渭南人,万历年间进士,由刑部主事累升至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天启辛酉三年,擢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荷兰海盗骚扰漳、泉,南居益击退之,并筑城镇海港,平息海患,擢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后宦官魏忠贤当道,排挤居益,削职以归。

福建人民念其大德,在澎糊及平远台为之建立生祠。

王泰并不知道的是,历史上,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打下渭南,向南氏勒索 160 万石军饷。南居益兄长南企仲已经八十三岁,被李自成杀死。李自成想诱降南居益及南企仲的儿子、礼部主事南居业,二人不肯投降,被施以炮烙之刑。二人始终不屈,绝食七天而死。

算起来,王泰还是南氏一门的恩人。

“不好意思,我这两天头有点懵。”

王泰脸上一红,“sorry”差点脱口而出。

“那么,令堂祖安在否? 大哥你贵庚,官居何职?”

“谢大人挂念!堂祖七十有五,身子骨不错。在下三十有八,淮安府通知南子才,兼管东河厅。”

南子才毕恭毕敬。官大一级压死人,自己连知府都不是,对方已经是一省父母官。

王泰恍然大悟,脱口而出。

“南兄,这么说,你是特意为我而来的!”

他们只是来取战船,对方船厂的厂督却在等着他,还是因为他这个河南巡抚的身份。

“大人在陕西和河南做出天大的善事,又在济南城大破东虏,作为陕西子弟,大人莅临到船厂,小人怎敢安居?”

一句“陕西子弟”,让二人都是莞尔一笑,关系也立刻融洽起来。

“令堂祖乃国之栋梁,民族英雄,兄弟我孤陋寡闻,还望见谅!”

王泰抱拳,连连道歉。

到时候编练海军,这南居益倒是可以招募一下,虽然已经70多岁,但老当益壮,做个顾问也好。

“大人一人之力,安抚百姓,大破张献忠和李闯,堂祖对大人也是赞誉有加。”

南子才也是客气,眼里都是惊异。

王泰年纪轻轻,能做到一省巡抚,靠的却是真真实实立下的功劳,由不得不让人惊诧。

“南兄,我看你这厂里面木料堆积如山,还有些打造好的战船,看来,造船厂不太景气啊!”

这一路看过来,王泰瞧的仔细,那几艘打造好的巨大战船,可都蒙上了层灰尘。

“朝廷没有银子,船厂无船可造,自然是冷冷清清了。”

南子才摇摇头,开始介绍起下一种战船。

王泰心头明白,朝廷战事连连,财政吃紧,当然是能省则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