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9章 临别

大明匹夫 第49章 临别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督师,那些个俘虏,怎么处置?”

王泰看着杨嗣昌,小心翼翼提出了问题。

“这还用问,全部……”

杨嗣昌本来想就地正法,看到王泰,犹豫了一下。

“处之,以你看,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张献忠和罗汝才授首,其部下老营精骑死伤殆尽,剩下这些虾兵蟹将,就由王泰处置吧。

毕竟,这一战是王泰所打,总不能不有功必赏,只有过必罚吧。何况王泰还是自己一手提拔。

“督师,献贼、曹贼的老营和精骑,已经被诛杀殆尽,其余的贼众,下官已经让部下甄别过,穷凶极恶者也已经就地正法。”

王泰额头冒汗,生怕杨嗣昌盛怒之下,把这几千俘虏都给杀了。

一番大战之下,张献忠部和罗汝才部死伤上万,再加上甄别斩杀,剩下的六七千人,也不是个小数目。大局已定,杀了他们于事无补,留下他们,总能有些用处。

“剩下的俘虏,大多数都是被裹挟的百姓。下官想,河南开荒挖矿,缺的是劳力,让他们戴罪立功,经过劳动改造,重新做人,不失为一种选择。”

“戴罪立功、劳动改造?”

杨嗣昌微微一愣,点了点头,轻声笑了起来。

几千青壮劳力,确实是数目可观。无偿使用,比起几千具冰冷的尸体,确实划算的多。

更不用说,一味血腥杀戮,即便是以后想招安,恐怕也不太容易。

甄别筛选,只除首恶大恶,雷厉风行,确实不错。朝廷一直以来,都是招安一刀切,大小恶活跃,甚至可以聚旧众领兵,不是给他们降而复叛的机会吗?

眼前的张献忠和罗汝才,不就是活生生聚众而降、降而复叛的例子吗!

这个王泰,总有惊人之举,却能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让他也是老怀宽慰。

献贼虽除,闯贼又起,将来河南的战事,恐怕依靠的只能是王泰,而不是让他寒心,几乎让他身败名裂的左良玉、贺人龙之辈了。

一想起河南的局势,杨嗣昌的心里,不由得又紧揪了起来。

万一洛阳和开封有失,即便襄阳无虞,也会是鸡飞蛋打,白忙活一场。

回到城内衙署,杨嗣昌满脸倦容,他摆了摆手,杨山松上前开口。

“王大人,宋大人,你们二位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其他官员一起告退,猛如虎离开时,又向王泰肃拜行礼,王泰赶紧劝慰,猛如虎这才告辞离去。

“王大人,你杀了献贼,了了猛如虎心头大恨。他对你是感激涕零啊!”

宋一鹤轻声笑道,目光却是转向了杨嗣昌。

“处之,宋大人说的没错。若是没有你,恐怕我……”

杨嗣昌声音颤抖,轻轻咳嗽,没有说下去。

“大人,你还是叫我王泰舒服些。处之听起来,实在是太见外了。”

等杨嗣昌平息了下来,王泰才笑着说道。

“襄阳城一战,处……王泰你是奇功一件。否则,光是襄王府被攻破,光是这失藩一事,老夫就是罪责难逃。”

历史上,杨嗣昌也是因为张献忠破了襄阳城,杀了藩王,以至于病情加剧而死。现在看来,杨嗣昌在追赶张献忠去四川途中,已经病重。

张献忠已死,也不知道,这一次,杨嗣昌能不能撑的下去?

宋一鹤点头道:“督师所言甚是。下官想起来也是后怕

若是没有王大人发兵,献贼破了襄阳城,天下真是要大乱了!”

襄阳城中,不仅有藩王宗室,还是剿匪大军的大本营,铠甲、马匹、饷银、辎重粮草都在这里,要是让张献忠得了,岂不是如虎添翼,更难对付。

“左良玉、贺人龙这些骄兵悍将,跋扈恣睢,难以节制,留着他们,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杨山松恨恨道,襄阳城战,惊险万分,一旦失陷,父亲还不被那些言官们口诛笔伐,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左良玉、贺人龙这些骄兵悍将,最多只会被降级使用,无关痛痒。

“督师放心就是。没有了左良玉,中原之地的匪患,也不会更糜烂。左良玉要是敢祸害百姓,下官绝不会袖手旁观,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想起左良玉在历史上的劣迹,王泰不由得冷冷哼了一声。

历史上,若不是此君拥兵自重,作壁上观,张献忠何以能从容出川攻破襄阳? 杨嗣昌又何以能病死?

左良玉有几分韬略和勇力,因剿灭流寇出名,但兵强马壮之后,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王泰也是惊奇,左良玉屡次三番因跋扈难以节制,而使大军溃败,但却始终没有获罪,未正刑章,实在是怪事一件。

“王泰,万万不可负气用事!”

杨嗣昌的面孔,陡然凝重了起来。

“左良玉跋扈自恣,难以节制,但他只要没反,就不能痛下杀手。你要知道,诛杀总兵,这可是朝廷大忌!”

他看着王泰,目光炯炯。

“王泰,老夫曾九次发檄文于左良玉,其都不听号令。老夫自会向圣上禀明,朝廷自有公断,你切不可鲁莽从事!”

王泰无奈,赶紧点了点头。

历史上,张献忠攻克襄阳,杨嗣昌病死,左良玉不过是削职戴罪立功,屁事没有。

“王泰,早知道,老夫就奏明圣上,把这“平贼将军”授予你了,也省得这些事端。”

杨嗣昌轻声说道,言语中不胜唏嘘。

“督师,王大人如今已经是一省巡抚,也就不需要这“平贼将军”的称谓了。这次献贼授首,曹贼殒命,圣上必然龙颜大悦。咱们还是斟酌一下,如何上奏吧。”

宋一鹤的话,让杨嗣昌赞赏地点了点头。

王泰杀了张献忠和罗汝才,全歼了献贼和曹贼精锐,名动天下,一个“平贼将军”,对王泰来说,可有可无。不过这样一来,王泰的巡抚之位,算是坐稳了。

“高平仲精明强干,在河南攘除凶患,劳苦功高,本以为圣上会让他来当这个河南巡抚,想不到圣上却选了你王泰。”

杨嗣昌煞白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

“不过,圣上果然是高屋建瓴,有识人之先见。若不是选你,曹贼怎会授首? 献贼又怎么能横死?”

王泰心里一惊。高平仲就是河南按察使高名衡,自己和他合作的倒是愉快,历史上高名衡也是在李仙风削职后,担任的河南巡抚。明史记载是他和巡按御史严云京共谋,和李自成你争我抢,共同掘了黄河大堤,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高名衡卸任后,回归乡里,清军入侵,高名衡和妻子自杀殉国,算得上忠孝两全。

“宋大人,你和王泰商议一下,马上写奏折,向圣上奏明襄阳战况,让他也高兴一下。”

想起君王对他督师剿匪的殷殷期待,杨嗣昌叮嘱起了宋一鹤。

“宋大人,下官前来襄阳,适逢其会,乃是奉督师之命。这一

点,宋大人一定要在奏章中阐明。”

王泰轻声说道,言辞恳切。

崇祯对杨嗣昌,可谓是君臣相知。要是杨嗣昌能够回归中枢,黄太吉、多尔衮想挺进中原,无异于难度极大。

宋一鹤和杨嗣昌对望了一眼,杨嗣昌苦笑着摇了摇头。

“王泰,不必如此,献贼已灭,圣上必将龙颜大悦,不必多此一举。”

这个王泰,倒是一片赤诚之心,也不枉自己对他的一片苦心。

“督师,朝堂上需要督师,圣上也需要督师,督师国之栋梁,养好身子,再图大明中兴! 至于这奏章,就让下官和宋大人来写,报于督师就是。”

王泰的话,让杨嗣昌恍然若失。他是有报国之心,可是他这身子骨……

“王大人说的是。其他事情,就交给我二人来办,督师修养身心即可。”

宋一鹤也是赶紧劝起了杨嗣昌。

“王泰,你的大军呢?”

杨嗣昌点点头,忽然开口问道。

“回督师,卫所军两万三千人,已回南阳卫,余部三千待命。李自成糜烂豫西,如今正在攻打洛阳。大军先行,恐怕已经奔赴洛阳和开封了。”

他二月初五破张献忠,快马加鞭派人送战报于杨嗣昌,即便如此,之间也有半月有余。大军,自然是回归河南了。

“王大人,洛阳的战况如何?”

宋一鹤看了看杨嗣昌,轻声问起了河南的战事。

“督师,宋大人,去年年底,我已派大军8000人,分别入驻洛阳和开封城,如今洛阳战况激烈,处理完襄阳之事,下官就要动身回河南了。”

洛阳的战报不断传来,双方交战激烈。他得赶紧回河南,谁也不知道,李自成若攻不下洛阳,会不会荼毒开封府?

“献贼刚灭,闯贼又起,内忧外患,我大明腹背受敌,可谓是危矣。”

杨嗣昌的声音颤抖,话语里面,深深的担忧。

“王泰,你在军中再挑一些战马,凑够三千之数,马上回河南。一旦失藩,可就前功尽弃了。”

“督师放心就是,8000大军,纵然不能保住洛阳,护送福王离开,也是绰绰有余。只要我等众志一心,戮力向前,谁要想翻天,也得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王泰正色说道,面色凝重。那些个“汉奸”们,搅屎棍们,谁要是敢作祟,就得试试他手里的刀利不利!

“王泰,你倒是有这个英雄气!”

杨嗣昌轻声笑了起来,王泰的信心满满,让他的精神也是为之一振。

卫所军虽然能在济南府和鞑子硬扛,战斗力自然不在话下,但对付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却不知有没有把握。

“王泰,你带兵回河南,盯住洛阳和开封的战事。我会将你的功劳奏明圣上。休整之后,我会随后带兵南上,咱们河南再见。”

杨嗣昌郑重叮嘱,王泰却是暗暗心惊。以杨嗣昌的身体,也不知道能不能撑住。

监军万元吉进来,在杨嗣昌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杨嗣昌微微一笑,脸色红润,目光转向了王泰。

“襄王朱翊铭,以及贵阳王朱常法送来银两各一万两,以谢河南卫所军救援之德。银两你带上,速回河南!”

“督师保重。”

王泰告辞出来,心情压抑。

前路漫漫,除掉了张献忠,还有李自成。即便是除掉了李自成,还得对付关外的那头猛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